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麻醉科住培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1
作者 王源 崔志春 +2 位作者 阳玉中 郑翔 宋心南 《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2期155-158,共4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扮演着革命性的角色,合理应用能够在临床教学中提高麻醉住培学员的学习效率及临床思维。通过深入分析大量医学文献和数据,发现AI不只能在图像识别上帮助学员提升术前访视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扮演着革命性的角色,合理应用能够在临床教学中提高麻醉住培学员的学习效率及临床思维。通过深入分析大量医学文献和数据,发现AI不只能在图像识别上帮助学员提升术前访视能力,还能在麻醉科关键的穿刺技能上为学员们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材料和指导,同时能在围手术期准确推荐和预测药物使用。此外,AI利用在线平台和智能翻译技术,突破了地理和语言的限制,促进了国际医学界的实时交流与合作,使医生和学员能共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实现教学相长。AI的辅助不仅加强了住培学员的临床实操能力,增强了自信和职位适应能力,还能为责任导师提供及时反馈,帮助进行学员培养的个性化指导。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也有助于缩小不同地区间医疗水平的差距,为全球医疗保健领域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AI的进一步融合预示着医疗未来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极大地推动了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像识别 围术期管理 岗位胜任力 麻醉科住培教学改革 超声可视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20例外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被引量:11
2
作者 贺菲 申黎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0-381,共2页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血浆靶控输注 腹腔镜手术 复合丙泊酚 瑞芬太尼 外科 患者年龄 高血压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蒋洪宇 申颖 刘兵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REM)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45例,分为3组,每组15例。H组给予较大剂量的瑞芬太尼(0.15μg.kg-1.min-1),M组给予中等剂量的瑞芬太尼(0.1μg.kg...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REM)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45例,分为3组,每组15例。H组给予较大剂量的瑞芬太尼(0.15μg.kg-1.min-1),M组给予中等剂量的瑞芬太尼(0.1μg.kg-1.min-1),L组给予小剂量的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在不同时点进行痛觉视觉模拟(VAS)评分,监测收缩压(SB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观察术后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VAS评分均小于2分,3组BP、HR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中BP、HR较给药前均有显著下降。H组术中SaO2明显下降,与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6例出现呼吸暂停。术后清醒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微泵静脉输注小剂量瑞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是可行的,小剂量输注不仅可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而且可减少严重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妇科 腹腔镜手术 量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庾俊雄 贺菲 谭永星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142-1143,共2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小剂量的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40例,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取L2~3行硬外穿刺,成功后应用27G腰穿针采用针内针穿刺法见脑脊液后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小剂量的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40例,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取L2~3行硬外穿刺,成功后应用27G腰穿针采用针内针穿刺法见脑脊液后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1.6ml,根据麻醉平面,经硬膜外导管追加2%利多卡因;B组为对照组40例,取L2~3行腰麻成功后按常规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2.4ml,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均能满足手术需要,不良反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完善,仰卧位低血压发生率低、较适合于剖宫产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食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申黎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79-579,共1页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食管异物 取出术 麻醉 气道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与遗忘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凌灵 吕秀坤 王建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78-578,共1页
关键词 咪唑安定 麻醉前用药 遗忘作用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麻醉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贺菲 庾俊雄 郑涛 《微创医学》 2009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EA)、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PCNL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EA和CSEA组,观察两组病人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气分析、Hb、Hct...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EA)、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PCNL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EA和CSEA组,观察两组病人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气分析、Hb、Hct、Na+水平、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病人在变换体位后,血压均较术前低,以EA组血压下降明显;在转俯卧位后,两组病人的Hb、Hct、Na+、T均呈下降趋势,在手术结束时,Hb、Hct、Na+、T降到最低。结论椎管内麻醉可以用于PCNL手术,麻醉效果切实安全,而腰-硬联合麻醉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椎管内麻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谭选军 申黎光 +1 位作者 张川 袁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剖宫产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及手术牵拉反应时的收缩压(SBP)...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剖宫产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及手术牵拉反应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进行监测,并比较麻醉后相关指标、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97.05%)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麻醉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骨科手术患者连续肌间沟术后镇痛的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苏建林 唐建东 +3 位作者 阳子华 张雪琳 粟涵 黄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上肢骨科手术患者连续肌间沟术后镇痛效果和炎症反应及运动阻滞情况。方法:择期上肢骨科手术(肱骨骨折和尺骨骨折内固定术),术中选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中镇痛完善9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术后镇痛,A组为静脉组30例,选用... 目的:探讨上肢骨科手术患者连续肌间沟术后镇痛效果和炎症反应及运动阻滞情况。方法:择期上肢骨科手术(肱骨骨折和尺骨骨折内固定术),术中选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中镇痛完善9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术后镇痛,A组为静脉组30例,选用舒芬太尼1.5μg/(kg·d)+氟派利多2.5 mg/d;B组单独局麻药组30例,选用0.15%左旋布比卡因加入镇痛泵中;C组实验组30例,选用舒芬太尼0.3μg/(kg·d)复合0.15%左旋布比卡因加入镇痛泵中。记录术后6、12、24、48 h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镇痛镇静评分、呼吸抑制和Bromage评估运动阻滞情况;在术前、术后6、36、72 h抽静脉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C)。结果:在术后6、12、24、48 h,A组镇静评分最高,C组患者镇痛评分最低均有显著性,而C组与B组镇静比无显著性;在术后6、36、72 h,C组患者检测IL-6浓度、WBC和NC最低,而C组IL-10浓度最高均有显著性;A组患者术后嗜睡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有显著性,C组与B组比术后恶心呕吐和Bromage评估运动阻滞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0.3μg/(kg·d)复合0.15%左旋布比卡因连续肌间沟术后镇痛,对上肢骨科手术患者镇痛效果满意,减少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炎症反应 镇痛效果 阻滞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上肢骨科手术患者连续臂丛神经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苏建林 李屹壁 +2 位作者 蔡晓凡 龙卓秀 张文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448-1453,共6页
目的:探讨预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上肢骨科手术患者臂丛神经连续镇痛效果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择期行上肢骨科手术120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在切皮前15 min给药,A组患者采用微泵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4μg/kg·h^(-1),B组、C组... 目的:探讨预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上肢骨科手术患者臂丛神经连续镇痛效果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择期行上肢骨科手术120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在切皮前15 min给药,A组患者采用微泵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4μg/kg·h^(-1),B组、C组和D组患者分别采用微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3μg/kg·h^(-1)、0.4μg/kg·h^(-1)和0.5μg/kg·h^(-1),手术结束前25 min停止,术后给予0.15%左旋布比卡因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观察记录患者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和运动阻滞评级(Bromage)、炎症因子等指标。结果:4组患者术后静息时点VAS评分、Ramsay评分、Bromage评级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术后运动时点VAS评分和炎症因子较B组、C组、D组升高(P<0.05);C组患者MAP和HR在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肢骨科手术中,使用负荷剂量0.4μg/kg·h^(-1)右美托咪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对术后镇痛选用0.15%左旋布比卡因连续臂丛镇痛,并可减少炎症反应及患者患肢活动时的疼痛,有利于早期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炎症因子 运动阻滞 运动时镇痛评分 臂丛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气道管理探讨 被引量:14
11
作者 谭选军 张川 +1 位作者 申黎光 袁英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8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气道管理。方法接受双腔气管插管手术的患者173例,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时、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分钟、拔管后10分钟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R)水平变... 目的探讨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气道管理。方法接受双腔气管插管手术的患者173例,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时、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分钟、拔管后10分钟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R)水平变化。结果手术结束时患者MAP、SPO2、HR、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拔管前、拔管时患者MAP、HR、R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于拔管后5、10分钟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对双腔气管插管手术麻醉复苏期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加强气道管理,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保证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气管插管 麻醉复苏期 气道管理 血氧饱和度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紫绀型心脏病矫治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洪宇 申颖 刘兵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48-1349,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40例小儿紫绀型心脏病矫治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CPB)管理技术。方法快速建立输液通道,平稳麻醉诱导,防治缺氧发作,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优质膜式氧合器,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适当血液稀释,提高胶体渗透压,应用超滤技术... 目的分析总结40例小儿紫绀型心脏病矫治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CPB)管理技术。方法快速建立输液通道,平稳麻醉诱导,防治缺氧发作,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优质膜式氧合器,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适当血液稀释,提高胶体渗透压,应用超滤技术,加强脑、肺、肾保护。结果40例无一例麻醉和体外循环期间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均顺利脱机。3例术后死于严重的低心排综合征。结论采用合理的麻醉方法及体外循环技术、围术期的合理用药是小儿紫绀型心脏病矫治手术成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紫绀型心脏病 麻醉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阳子华 周杰 侯明明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325-326,共2页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在胸科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8月我院进行胸科手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静脉镇痛,实验组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比...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在胸科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8月我院进行胸科手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静脉镇痛,实验组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效果要优于静脉镇痛,安全性高,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手术 硬膜外镇痛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支架术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凌灵 何湘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58-558,共1页
关键词 麻醉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通气对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阳子华 韦群梅 +1 位作者 尹莉芳 俞振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通气在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中对患者术中呼吸、血流动力学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纤维支气管检查患者55例;均采用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全身麻醉,其中28例应用高频通气(H... 目的探讨高频通气在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中对患者术中呼吸、血流动力学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纤维支气管检查患者55例;均采用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全身麻醉,其中28例应用高频通气(H组),27例鼻导管给氧(D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过声门时(T1)、过隆突时(T2)、术毕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T0、T3时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患者术中各种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T0时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呛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T3时H组的MAP、HR较D组低,SpO2则较D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H组动脉血气PaO2较D组高,而PaCO2较D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MAP低于60 mmHg或高于120 mmHg及SpO2低于85%的发生率H组均明显低于D组(P<0.05);术中心肌缺血、频发室性早搏发生率H组亦明显低于D组患者(P<0.05),D组有1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1例患者发生快速心房纤颤术后出现继发脑栓塞症状,转入内科治疗,两组均无气道损伤。结论高频通气在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中,较鼻导管给氧方式能更好维持呼吸和循环稳定,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通气 心脑血管疾病 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和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申颖 熊继君 蒋洪宇 《微创医学》 2017年第6期775-777,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复合全麻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和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TAP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T组于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分...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复合全麻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和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TAP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T组于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分别注入0.33%盐酸罗哌卡因30 m L,C组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和胃肠恢复时间,评估并记录术后2 h、12 h、24 h的VAS镇痛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明显降低(P<0.05);术后苏醒、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减少(P<0.05);PONV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术后2 h、12 h的VAS镇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胃肠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单纯静脉全麻比较,TAP阻滞复合全麻明显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芬太尼用量,改善术后早期恢复和镇痛效果,有助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妇科腹腔镜手术 术后早期恢复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麻醉与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凌灵 吕秀坤 +1 位作者 何湘萍 蒋超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610-610,共1页
关键词 人工血管置换术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麻醉 体外循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诗瑶 崔志春 +3 位作者 叶青青 康嘉明 熊继君 张文斌 《华夏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63-173,共11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全麻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系统性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4月,收集有... 目的:系统性评价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全麻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系统性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4月,收集有关全身麻醉手术中应用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的文献资料。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筛选出文献17篇,纳入患者198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丙泊酚相比,瑞马唑仑起效时间缩短,呼吸、血流动力学稳定性MAP、HR、SpO_(2)增加,术后苏醒时间缩短,注射痛、低血压、心动过缓、躁动发生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的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相较于丙泊酚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小,用于全麻诱导与维持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镇静效果,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丙泊酚 安全性与有效性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血浆代用品预扩容用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洪宇 申颖 刘兵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635-1637,共3页
目的观察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使用国产血浆代用品羟乙基淀粉130/0.4和聚明胶肽预扩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60例,分为3组(n=20),A组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预扩容,B组给予聚明胶肽预扩容,C组给予复方氯化钠以常... 目的观察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使用国产血浆代用品羟乙基淀粉130/0.4和聚明胶肽预扩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60例,分为3组(n=20),A组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预扩容,B组给予聚明胶肽预扩容,C组给予复方氯化钠以常规方法输液。术中监测血压(SBP)、心率(HR),新生儿评分、产妇仰卧位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术中最高HR值和最低SBP值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新生儿评分情况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使用国产血浆代用品羟乙基淀粉130/0.4和聚明胶肽预扩容是可行的,有利于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两种血浆代用品扩容效果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手术 羟乙基淀粉 聚明胶肽 扩张血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川 梁明华 陈献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9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D组、F组和N组,各20例。3组分别使用瑞芬太尼结合丙泊酚、七氟醚静息联合全... 目的探讨地佐辛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D组、F组和N组,各20例。3组分别使用瑞芬太尼结合丙泊酚、七氟醚静息联合全身麻醉,术前30 min D组予以静脉注射地佐辛,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N组静脉注射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作对照。术前5 min停止使用麻醉药物。比较3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30 min内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儿童行为量表疼痛度(FLACC)评分,停药时(T0)、拔管时(T1)和拔管5 min时(T2)患儿的血氧饱和度(Sp 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30 min内D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及FLACC评分低于F组、N组(P<0.05)。T0时3组患儿Sp O2、MAP、HR、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2时3组RR、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D组MAP低于F组、N组,HR慢于F组、N组(P<0.05);T1、T2时F组、N组MAP高于T0时,HR快于T0时(P<0.05);D组各时间点的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拔管后30 min内、术后24 h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地佐辛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减轻患儿疼痛程度,且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阑尾切除术 儿童 地佐辛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