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琼 苏俊 +2 位作者 华正宇 黄玺瑞 石怀银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5期283-287,共5页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8例SANT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其中6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8~57岁,中位年龄48岁。大体检查:病变呈结...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8例SANT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其中6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8~57岁,中位年龄48岁。大体检查:病变呈结节状,灰白色、灰红色至灰黄色,边界清楚或稍模糊。最大直径介于3~6 cm,平均4.8 cm。镜下,病变由多个血管瘤样结节构成,结节中央可见裂隙样和窦样血管腔,管壁显著增厚,结节周围可见呈向心性分布的纤维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病变结节内小血管CD34(+),网格状血管内皮细胞CD31(+),部分窦状腔隙细胞CD8(+)。结论 SANT比较少见,是原发于脾脏的良性血管瘤样病变,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确诊需手术病理,应注意与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尤其是恶性肿瘤的鉴别。脾切除可治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0期10-11,共2页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回顾86例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9例胃癌手术的病理诊断,对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6例胃镜诊断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仅有24例有病理萎缩,...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回顾86例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9例胃癌手术的病理诊断,对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6例胃镜诊断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仅有24例有病理萎缩,有30例肠化。在29例胃癌手术标本切片中4例胃黏膜有萎缩改变,有7例肠化,胃镜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30%。结论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萎缩性胃炎作为胃癌前状态,肠化较腺体萎缩可能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诊断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48例
3
作者 王小刚 王常 王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4年第4期61-61,共1页
目的 探讨大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效果 ,总结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经验。方法 直径 <0 5cm的息肉 ,用活检钳切除。直径 >0 5cm的息肉 ,采用电凝电切术先电凝后电切。结果 内镜下切除 4 8例患者共 5 3枚息肉 ,均治愈 ,无... 目的 探讨大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效果 ,总结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经验。方法 直径 <0 5cm的息肉 ,用活检钳切除。直径 >0 5cm的息肉 ,采用电凝电切术先电凝后电切。结果 内镜下切除 4 8例患者共 5 3枚息肉 ,均治愈 ,无肠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肠镜切除大肠息肉能够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 ,并可治愈部分早期结肠癌。如果作好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在手术中严格按规程操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凝电切术 大肠息肉 内窥镜术 圈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对卵巢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病理预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辉 王小刚 陈鹏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7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对卵巢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病理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间四川省梓潼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畸胎瘤患者和40例卵黄囊瘤患者分别作为对... 目的探讨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对卵巢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病理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间四川省梓潼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畸胎瘤患者和40例卵黄囊瘤患者分别作为对照A组和对照B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Oct4在三组患者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比较Oct4在三组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分析Oct4表达与患者临床特点、病理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表达阳性26例,强阳性14例,阳性率为100. 0%,对照A组和对照B组均未检测到Oct4表达,阳性率为0. 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 05,P <0. 05)。年龄≥20岁与<20岁的患者的Oct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94);肿瘤直径≥15cm与<15cm患者及腹水量≥100ml与<100ml患者的Oct4表达差异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2)。22例Ⅰ期患者中Oct4表达阳性21例,强阳性1例;18例Ⅱ~Ⅲ期患者中阳性5例,强阳性13例,Ⅰ期患者与Ⅱ~Ⅲ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07,P <0. 01)。Oct4表达阳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100. 0%,强阳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71.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38,P <0. 05)。结论 Oct4可以作为诊断和鉴别卵巢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依据,并可用于判断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 卵巢肿瘤 畸胎瘤 卵黄囊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