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松露不同预处理温度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琪 瞿静 +2 位作者 刘琨毅 黄元相 陈韬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42-1950,共9页
目的探究黑松露不同预处理温度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方法将黑松露添加到中式香肠中,采用不同温度对黑松露进行预处理,考察其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结果直接添加黑松露在中式香肠中,可引起脂类水解,使酸价与b*值显著升高(P<0.05),L... 目的探究黑松露不同预处理温度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方法将黑松露添加到中式香肠中,采用不同温度对黑松露进行预处理,考察其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结果直接添加黑松露在中式香肠中,可引起脂类水解,使酸价与b*值显著升高(P<0.05),L*值、硬度、弹性、咀嚼性及感官评分显著降低(P<0.05),对a*值和内聚性无显著影响(P>0.05)。当60℃处理黑松露30 min后添加到中式香肠中,感官品质最好,与空白组(未添加黑松露)相比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差异显著。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发现2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显著降低[变量权重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1.0,Student t检验的P<0.05和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0.5],29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显著增加(VIP>1.0,P<0.05,FC>2)。结论当黑松露60℃处理30 min添加到中式香肠中,在不影响中式香肠感官品质的前提下改善了中式香肠的风味,为工业化中式香肠品质的改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香肠 黑松露 脂肪酶 品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黑松露脂肪酶酶学性质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琪 高厚基 +3 位作者 瞿静 谢政泽 吴春霞 陈韬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38,44,共7页
为拓宽云南黑松露的应用范围,采用双水相萃取法、壳聚糖沉淀法和双水相-壳聚糖沉淀结合法对云南黑松露脂肪酶进行纯化,确定最佳纯化方法,并研究脂肪酶的酶学特性、酶动力学及在中式香肠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双水相-壳聚糖沉淀结合法纯化... 为拓宽云南黑松露的应用范围,采用双水相萃取法、壳聚糖沉淀法和双水相-壳聚糖沉淀结合法对云南黑松露脂肪酶进行纯化,确定最佳纯化方法,并研究脂肪酶的酶学特性、酶动力学及在中式香肠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双水相-壳聚糖沉淀结合法纯化效果最好,酶比活力达到最高42.98 U/mg。黑松露脂肪酶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5,K_(m)=33.33 mol/L,V_(max)=1.91 mol/(L·min)。将黑松露经过完全灭酶(CK组)和不灭酶(HT组)处理后添加在中式香肠中,HT组新增花生四烯酸、月桂酸、二十一烷酸,且4种饱和脂肪酸、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HT组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均约为CK组的2倍。综上,在中式香肠中添加云南黑松露,可以促进脂质水解,从而增加中式香肠中优质脂肪酸和风味前体物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露 脂肪酶 酶学特性 游离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