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贮藏时间武夷岩茶风味品质化学差异 |
吴俊
王治会
李晶
戴浩民
宋博
张灵枝
徐杰
岳彬
孙威江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2
|
焙火程度对武夷岩茶品质特性的影响 |
张蕾
林燕清
罗理勇
曾亮
|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2
|
|
3
|
武夷山名丛单丛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 |
叶江华
罗盛财
王海斌
刘宝顺
周建文
晁倩林
曹士先
贾小丽
|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4
|
武夷山不同茶园茶树茶青品质的差异 |
叶江华
罗盛财
张奇
贾小丽
王海斌
刘宝顺
洪永聪
王飞权
晁倩林
曹士先
周建文
何海斌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5
|
不同摊叶厚度晾青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 |
魏子淳
庄加耘
孙志琳
林冬纯
毕婉君
谭艳娉
林宏政
俞晓敏
孙云
蔡小勇
郝志龙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6
|
武夷星“金眉”采制技术 |
黄枝明
陈泉宾
|
《茶叶科学技术》
|
2007 |
0 |
|
7
|
乌龙茶茶树品种制白茶的风味特征及特征组分分析 |
戴浩民
张灵枝
梁轶琳
王治会
汪莹
曹士先
荣杰峰
孙威江
陈志丹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8
|
5份武夷山乌龙茶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 |
曹士先
徐杰
冯卫虎
蔡小勇
雷华美
林应端
晁倩林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9
|
不同加工方法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 |
陈泉宾
孙威江
谢少瑜
卓庆霖
郑凤
|
《中国茶叶加工》
|
2007 |
6
|
|
10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武夷岩茶中咖啡碱、茶氨酸和儿茶素 |
段联勃
李娟
徐杰
曹士先
|
《中国茶叶》
|
2019 |
10
|
|
11
|
36份茶树种质资源所制武夷岩茶毛茶的内含成分分析 |
段联勃
徐丹
杨丽蓉
曹士先
徐杰
蔡小勇
|
《中国茶叶》
|
2021 |
5
|
|
12
|
雀舌、白牡丹等武夷名丛夏暑红茶适制性研究 |
林燕清
曹士先
陈振翔
徐杰
雷华美
晁倩林
|
《东南园艺》
|
2016 |
6
|
|
13
|
武夷岩茶生产过程异物控制的应对措施 |
段联勃
|
《蚕桑茶叶通讯》
|
2021 |
2
|
|
14
|
AgroThrive 等7种不同有机液态肥对武夷岩茶加工品质的影响 |
徐杰
曹士先
徐鵾鸬
段联勃
晁倩林
|
《福建茶叶》
|
2020 |
2
|
|
15
|
武夷山生态茶园推广水肥药一体化技术 |
叶元高
刘喜钰
|
《福建茶叶》
|
2021 |
1
|
|
16
|
浅析武夷岩茶“返青” |
李娟
冯卫虎
蔡小勇
徐杰
曹士先
晁倩林
|
《中国茶叶》
|
2020 |
1
|
|
17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敌百虫的不确定度评定 |
杨丽蓉
段联勃
柯顺川
符海霞
|
《广东茶业》
|
2024 |
1
|
|
18
|
卤素水分测定仪快速测定六大茶类的水分含量研究 |
柯顺川
段联勃
杨丽蓉
符海霞
柯玥
|
《广东茶业》
|
2024 |
1
|
|
19
|
武夷名丛夏暑红茶适制性研究 |
林燕清
曹士先
陈振翔
徐杰
雷华美
晁倩林
|
《福建农业》
|
2017 |
0 |
|
20
|
控制图在茶叶氟含量检测中的应用 |
段联勃
柯顺川
符海霞
杨丽蓉
柯玥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