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探索专业核心课分级教学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允 庄林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5期146-149,共4页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探索专业核心课分级教学,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这一教学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促进了拔尖人才培养,优化了师资配置...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探索专业核心课分级教学,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这一教学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促进了拔尖人才培养,优化了师资配置,教学相长,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分级教学 因材施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准备工作精细化——以武汉大学为例
2
作者 刘海燕 吴晓军 +2 位作者 杨鹰 丁琼 赵发琼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0期318-324,共7页
基础化学实验面向全校化学、近化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开设,学生人数多、涉及专业广、仪器药品种类多数量大,繁琐的实验准备工作是很多专技人员面临的不小挑战。科学、精细的实验准备工作,不仅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有力支撑... 基础化学实验面向全校化学、近化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开设,学生人数多、涉及专业广、仪器药品种类多数量大,繁琐的实验准备工作是很多专技人员面临的不小挑战。科学、精细的实验准备工作,不仅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有力支撑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武汉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实验准备工作,详细介绍了系列精细化举措,并通过若干具体实例展示精细化实施细节,方便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实验 精细化准备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理兼收医学类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3
作者 刘欲文 黄贞贞 +3 位作者 谢敏 崔然 赵发琼 周金平 《大学化学》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大学化学是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夯实专业基础、培养科学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理兼收专业大学化学教学面临学生基础差异大、自主学习能力偏弱、课程内容较庞杂、与专业结合不强等挑战。秉承以生为... 大学化学是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夯实专业基础、培养科学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理兼收专业大学化学教学面临学生基础差异大、自主学习能力偏弱、课程内容较庞杂、与专业结合不强等挑战。秉承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入分类分班教学、精炼内容、巧用案例;发展读书会、导图展、作业谈等课堂微活动;创设双师、科学评价增强课程专业特色和课堂张力。上述举措有利于提高课程的科学性、专业性和趣味性,对高质量准新医科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 因材施教 双师 读书会 巧用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电化学创新研究——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中心熔盐电化学研究工作简介 被引量:14
4
作者 汪的华 陈政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简要介绍近3年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中心在熔盐电化学方面的若干研究进展:1)熔盐电解固态化合物制备单质硅及其合金以及无机功能材料;2)适于高温熔盐的全密封长寿命Ag/AgCl参比电极和可负载微量粉末的金属腔(坑)工作电极新技术;3)“三相... 简要介绍近3年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中心在熔盐电化学方面的若干研究进展:1)熔盐电解固态化合物制备单质硅及其合金以及无机功能材料;2)适于高温熔盐的全密封长寿命Ag/AgCl参比电极和可负载微量粉末的金属腔(坑)工作电极新技术;3)“三相界线电化学”新概念以及描述三相界线在薄层固态化合物电解还原过程中扩展变化的薄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化学 参比电极 腔电极 三相界线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大学“化学拔尖计划”的探索与实施 被引量:3
5
作者 蔡苹 胡锴 +2 位作者 罗威 邓鹤翔 程功臻 《大学化学》 CAS 2019年第10期41-44,共4页
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化学拔尖计划”的探索与实施,包括学生的选拔机制、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学生的选拔依照“严入口、小规模、高水平”的原则进行;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四个方面介绍了学生的培养模式;对学生的... 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化学拔尖计划”的探索与实施,包括学生的选拔机制、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学生的选拔依照“严入口、小规模、高水平”的原则进行;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四个方面介绍了学生的培养模式;对学生的管理采用导师制和书院制并行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计划 选拔机制 培养模式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的内容选择、重点与提升 被引量:9
6
作者 胡锴 蔡苹 程功臻 《大学化学》 CAS 2018年第9期47-51,共5页
简要介绍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程在内容选择上的基本情况和做法。基本教学理念是:结构主线贯穿教学,注重知识网络的建立以及"适用"和本质原则。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 简要介绍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程在内容选择上的基本情况和做法。基本教学理念是:结构主线贯穿教学,注重知识网络的建立以及"适用"和本质原则。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习得化学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专业认证的准备与实施——以武汉大学化学专业认证(第三级)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允 程功臻 +1 位作者 庄林 周金平 《大学教育》 2023年第2期39-42,共4页
教育部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启动“双万计划”,通过专业认证是建成一流专业的重要标志。武汉大学化学专业在2016年12月底完成了专业认证(第三级)现场考察,是全国首批通过理学试点专业认证(第三... 教育部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启动“双万计划”,通过专业认证是建成一流专业的重要标志。武汉大学化学专业在2016年12月底完成了专业认证(第三级)现场考察,是全国首批通过理学试点专业认证(第三级)的专业之一,回顾其专业认证工作的准备与实施,有利于全面认识专业认证,准确把握“五个度”,各高校可以积极参与专业认证,不断丰富专业内涵,培养一流人才,建成一流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专业 专业建设 专业认证 化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实际发展电化学科学─—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室工作简介
8
作者 查全性 陆君涛 《电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结合实际发展电化学科学─—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室工作简介查全性,陆君涛(武汉大学化学系电化学研究室,武汉430072)在物理化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电化学长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电化学所研究的体系(溶液、电极/溶液界... 结合实际发展电化学科学─—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室工作简介查全性,陆君涛(武汉大学化学系电化学研究室,武汉430072)在物理化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电化学长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电化学所研究的体系(溶液、电极/溶液界面等)具有广泛的基础意义外,促使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发展 化学电源 电化学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极分区寻址光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仪 胡成国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光学96孔板是高通量生化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平台,然而发展类似的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对于电化学传感方法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基于单电极分区寻址检测原理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可采用单通道电化学检测设备及单个自动化寻址光源,构建出类似光... 光学96孔板是高通量生化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平台,然而发展类似的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对于电化学传感方法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基于单电极分区寻址检测原理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可采用单通道电化学检测设备及单个自动化寻址光源,构建出类似光学96孔板的便携式多目标/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其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廉,在电化学传感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综述以单电极分区寻址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信号产生机制为主线,介绍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传感器 光寻址生物传感器 多目标检测 高通量传感 光学96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春涯 王长发 +1 位作者 王成行 胡胜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05-610,共6页
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电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引用文献83篇。
关键词 分子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氨基酚在硫堇分子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唐平 赵发琼 曾百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9-272,共4页
在 0 .0 5 mol/L p H4.2的 HAc- Na Ac- PHP(邻苯二甲酸氢钾 )缓冲溶液中 ,用硫堇分子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对邻氨基酚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 ,邻氨基酚在 - 0 .1 V左右出现一可逆氧化还原峰 ,在 0 .38V( vs.SCE)左右产生... 在 0 .0 5 mol/L p H4.2的 HAc- Na Ac- PHP(邻苯二甲酸氢钾 )缓冲溶液中 ,用硫堇分子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对邻氨基酚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 ,邻氨基酚在 - 0 .1 V左右出现一可逆氧化还原峰 ,在 0 .38V( vs.SCE)左右产生一阳极峰。两峰均由邻氨基酚的氧化还原引起 ,较正处的阳极峰表现出吸附波的性质 ,该峰较灵敏 ,适于伏安测定。该峰的峰电流与邻氨基酚的浓度在 1 .0× 1 0 - 6 ~ 5 .0× 1 0 - 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 r =0 .999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自组装膜 电化学行为 测定 邻氨基酚 硫堇 金电极 循环伏安法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被引量:46
12
作者 黄驰 席美云 +1 位作者 程功臻 刘明建 《大学化学》 CAS 2006年第6期20-24,42,共6页
近年来,武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对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大学化学实验三个创新教学平台和一个学习园地,提出了14项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形成了新时期的创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实验教学与科研、社会... 近年来,武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对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大学化学实验三个创新教学平台和一个学习园地,提出了14项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形成了新时期的创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实验教学与科研、社会相结合,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方面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实验 教学体系改革 实验教学体系 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社会资源 复合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活性剂单分子层修饰碳糊电极的一氧化氮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小林 彭艳芬 +1 位作者 许艳霞 胡成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报道了一种表面活性剂单分子层修饰碳糊电极,并用于NO的高灵敏电化学检测。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通过烷基链在电极表面形成的疏水性单分子层微环境对NO的电化学响应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报道了一种表面活性剂单分子层修饰碳糊电极,并用于NO的高灵敏电化学检测。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通过烷基链在电极表面形成的疏水性单分子层微环境对NO的电化学响应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NO的电化学氧化表现出最强的催化活性和增敏作用。在Nafion膜覆盖的CTAB修饰碳糊电极上,NO的安培响应与其浓度在3.6×10-8~1.8×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8×10-8mol/L。该电极作为低成本、高灵敏的NO电化学传感器,被成功应用于大鼠肺组织细胞中NO释放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碳糊电极 自组装 一氧化氮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羰基合铁分子化学键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宗球 秦子斌 杨水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05-408,共4页
自五羰基铁化合物制备以来,不少人对其成键特性作过研究[1,2]。我们注意到,五羰基铁分子中,平面的Fe-C键与轴向的Fe-C键相比,其键长要长0.0027nm,但该键的键力常数k比轴向Fe-C键的大0.18N/cm,... 自五羰基铁化合物制备以来,不少人对其成键特性作过研究[1,2]。我们注意到,五羰基铁分子中,平面的Fe-C键与轴向的Fe-C键相比,其键长要长0.0027nm,但该键的键力常数k比轴向Fe-C键的大0.18N/cm,键振动频率ν~大22cm-1,即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羰基铁 化学键 键能 键强度 五羰基合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膦酸酯分子烙印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成行 李春涯 王长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73-1475,共3页
基于溶胶-凝胶和分子烙印技术,以对-特丁基杯[6]芳烃为功能单体制备了O,O-二甲基-(2,4-二氯苯氧基乙酰基)(3′-硝基苯基)次甲基膦酸酯(φ-NO2)分子烙印电化学传感器,并考察了该化合物在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该传感器对φ-NO2具有较好... 基于溶胶-凝胶和分子烙印技术,以对-特丁基杯[6]芳烃为功能单体制备了O,O-二甲基-(2,4-二氯苯氧基乙酰基)(3′-硝基苯基)次甲基膦酸酯(φ-NO2)分子烙印电化学传感器,并考察了该化合物在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该传感器对φ-NO2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在优化条件下,发现峰电流和该有机膦酸酯的浓度在1.0×10-8~2.0×10-5 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其检出限达1.0×10-9 mol/L.将此传感器用于白菜样品中φ-NO2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烙印 溶胶-凝胶 膦酸酯 安培传感器 伏安法 电化学传感器 分子烙印技术 甲基膦酸酯 杯[6]芳烃 苯氧基乙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分析化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培养之联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熊星驰 潘祖亭 《化学教育》 CAS 2003年第9期15-16,21,共3页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及主旋律。分析化学学科中理论、实验、课外 3种教学方式如何与加强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是当前教学面临的一大问题。我们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应不断探索出新方法、新手段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及主旋律。分析化学学科中理论、实验、课外 3种教学方式如何与加强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是当前教学面临的一大问题。我们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应不断探索出新方法、新手段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创新的进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教学 大学生 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 化学教育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化学实验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探索——以黏度法测定聚合物相对分子量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海波 丁琼 陈云华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160-163,共4页
高等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统筹协调发展,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课程思政的本质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有机统一。本文以黏度法测定聚合物相对分子量为例,结合物理化学实验的课程特色,在实验教学活动中... 高等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统筹协调发展,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课程思政的本质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有机统一。本文以黏度法测定聚合物相对分子量为例,结合物理化学实验的课程特色,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以期为化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为“课程思政”能够深度融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物理化学实验 黏度法 聚合物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脑化学纳米电化学——监测单细胞、单囊泡、突触间隙释放化学信号分子及形貌分析
18
作者 程介克 王玮 +2 位作者 吴文展 黄卫华 王宗礼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09-2617,共9页
针对已有的微米及纳米电化学监测单囊泡、单突触及突触间隙释放,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用于单细胞释放前后形貌变化的定量分析,微流控与阵列电极集成芯片,用于细胞灌注培养及监测释放化学信号分子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同时,对近几年此领域... 针对已有的微米及纳米电化学监测单囊泡、单突触及突触间隙释放,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用于单细胞释放前后形貌变化的定量分析,微流控与阵列电极集成芯片,用于细胞灌注培养及监测释放化学信号分子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同时,对近几年此领域的前沿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论,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电化学 单细胞 单囊泡 突触间隙 形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膦酸酯分子烙印传感器及其电化学分析应用
19
作者 王成行 李春涯 +2 位作者 李婷 徐秀灵 王长发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8-672,共5页
以杯[6]芳烃为功能单体,基于溶胶-凝胶和分子烙印技术,制备了O,O-二甲基-(2,4-二氯苯氧基乙酰基)(3′-硝基苯基)次甲基膦酸酯(φ-NO2)分子烙印电化学传感器,并采用多种测试方法研究了该传感器的电极反应行为,给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在优... 以杯[6]芳烃为功能单体,基于溶胶-凝胶和分子烙印技术,制备了O,O-二甲基-(2,4-二氯苯氧基乙酰基)(3′-硝基苯基)次甲基膦酸酯(φ-NO2)分子烙印电化学传感器,并采用多种测试方法研究了该传感器的电极反应行为,给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伏安还原峰电流与有机膦酸酯的浓度在1.0×10-8~2.0×10-5 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3),检出限可达1.0×10-9 mol/L.将此传感器用于白菜样品中的膦酸酯的测定,回收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烙印 溶胶-凝胶 膦酸脂 传感器 电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海波 刘欲文 +3 位作者 丁琼 黄驰 赵发琼 周金平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7期82-92,共11页
示范中心秉承固本创新教学理念,自2018年始打破二级学科壁垒,从一级学科层面设置实验课程,构建基础、综合、科研能力训练三层次平台实验体系,助力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中心通过青椒论坛、一人多岗、专兼融合、... 示范中心秉承固本创新教学理念,自2018年始打破二级学科壁垒,从一级学科层面设置实验课程,构建基础、综合、科研能力训练三层次平台实验体系,助力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中心通过青椒论坛、一人多岗、专兼融合、科教融通、产教融汇等加强和促进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研相长、课程思政与创业教育,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活跃。中心注重安全、共享和示范引领,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体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