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共振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接收模块参数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石新智 祁昶 +2 位作者 屈美玲 叶双莉 王高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4-211,共8页
基于磁共振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应用环境复杂多变,很难保证收、发线圈的参数和结构保持一致。本文针对发射模块参数不变的情况,研究了接收模块线圈半径、线径、线圈匝数和线圈长度变化对电感、电阻、品质因数、互感、耦合系数和传输效率... 基于磁共振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应用环境复杂多变,很难保证收、发线圈的参数和结构保持一致。本文针对发射模块参数不变的情况,研究了接收模块线圈半径、线径、线圈匝数和线圈长度变化对电感、电阻、品质因数、互感、耦合系数和传输效率的影响。理论计算与Pspice仿真均表明,线圈半径的变化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最大,系统传输效率随着线圈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接收模块的线圈半径小于发射模块线圈半径的50%时,系统的传输效率迅速降低;增大线圈长度对系统的传输效率影响相对较大,增大线圈长度使系统传输效率先减小后增大;导线半径和线圈匝数的变化对传输效率的影响最小,系统传输效率随着它们的增大而略微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能量传输 磁共振 接收模块参数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平台的轻量级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国祥 舒玉坤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的推广与应用,为无线通讯技术与数字图书馆系统相结合,并将图书馆的资源便捷地展现给读者提供了条件。采用了当今软件设计的最新技术,以Android为平台,使用MVC设计模式,用JAVA编... 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的推广与应用,为无线通讯技术与数字图书馆系统相结合,并将图书馆的资源便捷地展现给读者提供了条件。采用了当今软件设计的最新技术,以Android为平台,使用MVC设计模式,用JAVA编程,通过JDBC驱动与后台MySQL数据库进行无缝连接,实现了轻量级图书馆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VA ANDROID 数据库 图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智能通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舒玉坤 张国祥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5-18,22,共5页
论述了MCS-51单片机构成的多机智能通讯系统的原理及实现方法。主机既可向从机发送命令,还可及时收集、整理从机发回的数据;从机既可被动地接收执行主机发来的命令,并根据主机的要求执行相关的操作,同时,还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向主机提出... 论述了MCS-51单片机构成的多机智能通讯系统的原理及实现方法。主机既可向从机发送命令,还可及时收集、整理从机发回的数据;从机既可被动地接收执行主机发来的命令,并根据主机的要求执行相关的操作,同时,还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向主机提出通讯的申请,实现智能通讯,该方案可广泛用于测控系统和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主机 从机 智能 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FET双极特性及工作区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亚军 常胜 +2 位作者 王高峰 黄启俊 王豪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38-443,477,共7页
石墨烯器件作为下一代纳米电子器件的有力竞争者受到广泛关注,但对其器件工作机理的研究尚不透彻。对石墨烯纳米带场效应晶体管(graphene nanoribb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GNRFET)的双极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偏置电压对GNRFET转移... 石墨烯器件作为下一代纳米电子器件的有力竞争者受到广泛关注,但对其器件工作机理的研究尚不透彻。对石墨烯纳米带场效应晶体管(graphene nanoribb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GNRFET)的双极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偏置电压对GNRFET转移特性和输出特性的影响,发现除已被关注到的栅电压外,源漏电压对GNRFET的双极特性亦有作用,并将两者综合考虑才能全面反映GNRFET的工作状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工作区域的概念,将GNR-FET的工作区域划分为空穴导电区、电子导电区、转变区和截止区,为GNRFET器件的应用和电路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带场效应晶体管(GNRFET) 双极特性 转移特性 输出特性 工作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输出FPGA基本逻辑单元结构的布局布线影响研究
5
作者 张红敏 江先阳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52,共7页
FPGA基本逻辑单元结构对其性能有着巨大的影响.采用实验的方法,基于三种不同的FPGA内基本逻辑单元(BLE)结构,分别对一系列的基准电路进行装箱和布局布线,研究了不同BLE结构对FPGA布局布线性能的影响.研究揭示了不同BLE结构对布局质量,... FPGA基本逻辑单元结构对其性能有着巨大的影响.采用实验的方法,基于三种不同的FPGA内基本逻辑单元(BLE)结构,分别对一系列的基准电路进行装箱和布局布线,研究了不同BLE结构对FPGA布局布线性能的影响.研究揭示了不同BLE结构对布局质量,布局、布线延时和面积有较大的影响,BLE_C结构在布局、布线延时和面积上有较好的优化效果.实验结果对FPGA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应EDA工具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逻辑单元 理性可编辑门陈列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折叠技术的CMOS全差分VCO设计
6
作者 康香英 徐卫林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10期11-12,15,共3页
针对目前通信系统应用上对压控振荡器的片上集成、宽调谐、调幅、启动特性和功耗等提出的综合性要求,分析和设计了一种压控调频调幅振荡器,其延迟单元采用全差分结构,以消除共模噪声和增加延迟控制的灵活性;并利用交叉耦合的差分负... 针对目前通信系统应用上对压控振荡器的片上集成、宽调谐、调幅、启动特性和功耗等提出的综合性要求,分析和设计了一种压控调频调幅振荡器,其延迟单元采用全差分结构,以消除共模噪声和增加延迟控制的灵活性;并利用交叉耦合的差分负阻和电流折叠的正反馈技术进行频率调谐,使之在宽频范围内具有常数振荡幅度。采用0.5μmCMOS工艺进行Spice仿真,结果表明振荡器具有34~197MHz的宽调谐范围,并能保持常数振荡幅度,功耗仅10mw,启动时间仅52ns。系统还能在0.5~2.0V范围内进行良好的线性调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折叠 负阻交叉耦合晶体管对 自动振幅控制 全差分压控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多通道遥感相机快视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12
7
作者 夏巧桥 汪鼎文 +2 位作者 张立国 吴敏渊 陈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8-166,共9页
针对目前遥感相机输出通道多、数据率高和像素灰阶高等特点,提出并构建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并行处理技术的快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存储单元、预处理单元以及高清显示单元等核心部件组成。存储单元采用FP-GA直接控制大容量SATA... 针对目前遥感相机输出通道多、数据率高和像素灰阶高等特点,提出并构建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并行处理技术的快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存储单元、预处理单元以及高清显示单元等核心部件组成。存储单元采用FP-GA直接控制大容量SATA磁盘阵列实现高速海量存储;预处理单元实时对高速海量图像数据进行缩放、平移和数据融合等操作,克服传统快视系统无法高速处理海量图像数据的技术瓶颈;高清显示单元驱动3台12位显示器进行高灰阶、大幅面无缝拼接显示,弥补以往对高灰阶遥感图像只能截断显示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存储容量达96TB,可对总速率高达19.7Gb/s的12通道12位量化遥感图像数据进行实时记录与无失真显示。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易于扩展,已成功运用于遥感相机的研制测试中,大大提高了遥感相机的研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视系统 多通道遥感相机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磁盘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PC的复合式生理信号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钟维 黄启俊 +2 位作者 常胜 孙尽尧 王豪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6-451,共6页
设计完成了一种多生物电信号采集能力并能完成生物电信号模式识别和辅助诊断的复合式生物电信号检测系统。系统通过具备双通道的低噪声高共模抑制比的前置采集放大电路,可实现心电信号和表面肌电信号两种体表生物电信号的检测。通过FPG... 设计完成了一种多生物电信号采集能力并能完成生物电信号模式识别和辅助诊断的复合式生物电信号检测系统。系统通过具备双通道的低噪声高共模抑制比的前置采集放大电路,可实现心电信号和表面肌电信号两种体表生物电信号的检测。通过FPGA硬件化实现的小波分解模块和在NiosⅡ软核中实现的FFT和BP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完成对采集到的心电信号心率监测、QRS波群的检测和ST段形态识别反馈监护者的健康信息;并通过提取表面肌电信号活跃段数据和时频域参数为运动性肌肉疲劳评估提供参考。系统通过LCD屏、音频输出和SD卡存储能够完成对信号实时波形和监护参数显示、报警输出和长时间监护数据的存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可编程系统 表面肌电信号 心电信号 小波分析 BP神经网络 ST段形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CMOS成像系统中运动模糊图像的复原 被引量:4
9
作者 范赐恩 陈曦 +2 位作者 张立国 张虎 邓德祥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89-1397,共9页
为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清晰图像,设计了一种双CMOS成像系统。该系统的两片CMOS传感器可同时获取相同场景的图像,其中一片CMOS传感器获取高帧率、低空间分辨率的图像序列;另一片CMOS传感器获取低帧率、高空间分辨率的运动模糊图像。首先,... 为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清晰图像,设计了一种双CMOS成像系统。该系统的两片CMOS传感器可同时获取相同场景的图像,其中一片CMOS传感器获取高帧率、低空间分辨率的图像序列;另一片CMOS传感器获取低帧率、高空间分辨率的运动模糊图像。首先,通过光流法计算高帧率、低空间分辨率CMOS传感器获取图像序列的全局运动路径,在能量守恒和能量与积分时间成正比2个约束条件下估计运动模糊核初始值,通过贝叶斯准则交替迭代优化运动模糊核。最后,利用TV-L1方法从低帧率、高空间分辨率CMOS传感器获取的模糊图像中快速、有效地恢复出清晰图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有38%以上的仿真图像复原结果误差率小于2,且受噪声影响小,复原图像的振铃小。另外,能有效去除实拍图像的空间移不变运动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模糊 运动轨迹估计 模糊核 CMOS传感器 图像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克隆算法的认知无线电多信道联合感知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夏巧桥 田茂 +1 位作者 汪鼎文 陈曦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60,共6页
该文研究了认知无线电多信道联合感知的数学模型,并将此模型转换为以认知系统总吞吐率最大化为目标的带约束优化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免疫克隆的多信道联合感知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收敛速度以及稳定性上均明显优于已有的基于... 该文研究了认知无线电多信道联合感知的数学模型,并将此模型转换为以认知系统总吞吐率最大化为目标的带约束优化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免疫克隆的多信道联合感知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收敛速度以及稳定性上均明显优于已有的基于遗传算法的感知方法,并且所提算法在对主用户造成相同的干扰条件下能提供更高的系统总吞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免疫克隆算法 遗传算法 多信道联合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CORDIC的神经网络激活函数的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曦 王高峰 +1 位作者 刘克刚 徐江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4-117,共4页
讨论了基于混合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算法设计并实现对数-S形激活函数的方法,采用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和流水线技术构造的对数-S形函数的寄存器传输级模块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给予硬件实现,优化后的对数-S形函数模块结合了查找表... 讨论了基于混合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算法设计并实现对数-S形激活函数的方法,采用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和流水线技术构造的对数-S形函数的寄存器传输级模块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给予硬件实现,优化后的对数-S形函数模块结合了查找表和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迭代算法的特点,具有高效率、高速度、高精度等优点.实验数据表明,本设计模块计算结果的平均误差为0.05%,最大误差为0.19%,最大工作频率为109 MHz,满足神经网络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对数-S形函数 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流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双栅MOS器件的二维量子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豪 王高峰 +1 位作者 常胜 黄启俊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4-179,共6页
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法处理开放边界条件的薛定谔方程,与泊松方程自洽求解,在实空间实现了对纳米量级双栅MOS器件的二维量子模拟。与模空间法的仿真效率及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栅极漏电流受栅介质、栅与源漏交叠、栅氧层厚度的影响进行... 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法处理开放边界条件的薛定谔方程,与泊松方程自洽求解,在实空间实现了对纳米量级双栅MOS器件的二维量子模拟。与模空间法的仿真效率及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栅极漏电流受栅介质、栅与源漏交叠、栅氧层厚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格林函数 双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量子力学效应 实空间 数值模拟 栅极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调优化框架的凸松弛分支定界算法求解非凸多信道联合感知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巧桥 田茂 +1 位作者 汪鼎文 陈曦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8-1434,共7页
多信道联合感知问题由于具有非凸性使得求解困难,该文首次尝试用确定性全局优化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该问题首先被转化为单调优化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单调优化框架的凸松弛分支定界(BRBCR)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较传统的凸优... 多信道联合感知问题由于具有非凸性使得求解困难,该文首次尝试用确定性全局优化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该问题首先被转化为单调优化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单调优化框架的凸松弛分支定界(BRBCR)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较传统的凸优化方法可大幅度提升系统性能,收敛速度较PA(Polyblock Algorithm)以及传统的BRB算法提高了2个数量级,即使信道数目多达16,收敛精度为610-,该文算法16 s内即可收敛。此外,该算法还可为其它算法提供基准,对这些算法性能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分枝定界 凸松弛 多信道联合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硕士“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探索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豪 常胜 +2 位作者 黄启俊 何进 陈曦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3年第6期1-3,共3页
本文分析了集成电路专业工程硕士与普通硕士的异同。笔者针对工程硕士培养的教育目标和方向,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就工程硕士"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适应培养复... 本文分析了集成电路专业工程硕士与普通硕士的异同。笔者针对工程硕士培养的教育目标和方向,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就工程硕士"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适应培养复合型和实用性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工程硕士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寄生参数提取软件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世磊 薛金涛 王高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9-51,共3页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互连线寄生参数提取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并且随着工艺进步对寄生参数提取精度和速度都提出更高要求。论文描述了一款基于3D场解决器的精确寄生参数提取软件设计与实现方法,试验表明该软件能够方便精...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互连线寄生参数提取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并且随着工艺进步对寄生参数提取精度和速度都提出更高要求。论文描述了一款基于3D场解决器的精确寄生参数提取软件设计与实现方法,试验表明该软件能够方便精确地完成寄生参数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寄生参数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逆矩阵指数函数Pade逼近的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新智 祁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51,55,共4页
针对现有仿真分布式传输线的瞬态响应的算法多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问题,从描述传输线的频域电报方程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逆矩阵指数函数Pade逼近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求得互连线的频域瞬态响应,然后转换到时域,获得时域响应.仿真结果... 针对现有仿真分布式传输线的瞬态响应的算法多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问题,从描述传输线的频域电报方程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逆矩阵指数函数Pade逼近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求得互连线的频域瞬态响应,然后转换到时域,获得时域响应.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且适用于非均匀耦合频变多导体互连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广义逆矩阵指数函数 互连线 瞬态响应 PADE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集成电路互连线寄生电容提取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陈曦 王高峰 +1 位作者 丁文 周维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5期763-769,共7页
介绍深亚微米工艺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互连线寄生电容提取问题,实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互连线寄生电容模型的建模与仿真,重点讨论了在建模过程中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的选择,数据样本的处理,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的测试等问题.实... 介绍深亚微米工艺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互连线寄生电容提取问题,实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互连线寄生电容模型的建模与仿真,重点讨论了在建模过程中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的选择,数据样本的处理,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的测试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良好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不仅在仿真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输出互连线寄生电容值,而且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从而满足了集成电路设计特别是布局布线优化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互连线 寄生电容 神经网络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的寄生电容并行提取方法
18
作者 孙世磊 薛金涛 +1 位作者 王高峰 姬晓辉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3-106,110,共5页
在集成电路版图寄生参数提取中,基于场的方法虽然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结果,却由于时间及空间复杂度等问题无法直接应用于复杂互连线网络参数提取.针对这一问题对复杂导体进行切分,并结合分治法和并行计算技术加速参数提取,解决由于互连... 在集成电路版图寄生参数提取中,基于场的方法虽然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结果,却由于时间及空间复杂度等问题无法直接应用于复杂互连线网络参数提取.针对这一问题对复杂导体进行切分,并结合分治法和并行计算技术加速参数提取,解决由于互连线网络过于庞大引起基于场的提取引擎失效的问题,并能够提供较精确的分布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电容 寄生参数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芯片制造成本分析
19
作者 吴际 王高峰 王豪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292-3294,共3页
三维芯片由于其集成度高、功耗小、性能好等优点成为未来芯片制造的一种趋势,其制造成本问题成为该技术是否有应用前景的关键。分析了三维芯片的制造成本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到了三维芯片的成本最优划分方式;然后对多核处理器的二维... 三维芯片由于其集成度高、功耗小、性能好等优点成为未来芯片制造的一种趋势,其制造成本问题成为该技术是否有应用前景的关键。分析了三维芯片的制造成本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到了三维芯片的成本最优划分方式;然后对多核处理器的二维芯片和三维芯片制造成本进行了对比,证明了在核数较大的情况下三维芯片制造成本的优势,说明三维芯片在未来芯片门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芯片 成本分析 成本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GA/SOS的互连缓冲及线型优化算法
20
作者 祁昶 王高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2-628,共7页
将互连延时、信号响应波形、布线面积作为互连优化的3个目标函数,把推导出的串扰下边界作为优化参量的限制条件,采用分布式RLC模型作为互连系统的近似解析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标排序非支配集构造算法的多目标遗传算法,用于解决互连... 将互连延时、信号响应波形、布线面积作为互连优化的3个目标函数,把推导出的串扰下边界作为优化参量的限制条件,采用分布式RLC模型作为互连系统的近似解析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标排序非支配集构造算法的多目标遗传算法,用于解决互连优化中的缓冲及线型优化问题.算法所得解为满足串扰限制条件且对信号延时、信号波形以及布线面积进行优化的折中解.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互连优化问题规模的适应性强,所得解的优化结果明显优于基于Elmore模型的优化结果,布线面积减少了30%,信号延时与串扰性能分别提高了25%和25.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 线形优化RLC模型 串扰 多目标遗传/单目标排序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