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城市更新的工业遗产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以中山岐江公园与北京首钢公园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韩晗 李玉婧 余珮珩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工业遗产公园建设是我国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举措。分析归纳优质工业遗产公园的成功因素,事关我国城市发展大局。本研究以中山岐江公园和北京首钢公园为例,探究公众对工业遗产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感知及该框架的实用性,构建生态系统... 工业遗产公园建设是我国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举措。分析归纳优质工业遗产公园的成功因素,事关我国城市发展大局。本研究以中山岐江公园和北京首钢公园为例,探究公众对工业遗产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感知及该框架的实用性,构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重要性—满意度分析(CES-ISA)框架。结果表明:工业遗产公园提供的消遣娱乐、美学和文化遗产与精神服务是最受公众重视的文化服务类型;完善地方感服务是提升公众满意度,促进工业遗产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CES-ISA框架能识别公众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重要性感知和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并获得工业遗产公园文化服务的管理优先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工业遗产公园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CES-ISA框架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矿山公园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动力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晗 李玉婧 《中国名城》 2024年第3期3-10,共8页
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面临转型的问题,国家矿山公园是其转型的重要途径,对城市更新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11个位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国家矿山公园进行对比归纳分析,从经济、生态和文化3个维度建构国家矿山公园促进城市转型的... 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面临转型的问题,国家矿山公园是其转型的重要途径,对城市更新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11个位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国家矿山公园进行对比归纳分析,从经济、生态和文化3个维度建构国家矿山公园促进城市转型的动力,揭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意义与价值。研究发现,国家矿山公园以助推城市经济增长、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形成先进文化这3种形式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能够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助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矿山公园 资源枯竭型城市 城市转型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公园水域植物配置设计与种植技术探讨——以湖北武当山风景区新区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薇 郑翔南 王其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对武当山新区湿地公园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后,提出水域植物配置应重点突出主体植物荷花,体现道教与荷结缘。用自然流畅的单色板块,种植华实双全的籽莲品种,并辅以多种观花、观叶水生植物,效法自然生态景观,前瞻持续发展。对湿地公园的组... 对武当山新区湿地公园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后,提出水域植物配置应重点突出主体植物荷花,体现道教与荷结缘。用自然流畅的单色板块,种植华实双全的籽莲品种,并辅以多种观花、观叶水生植物,效法自然生态景观,前瞻持续发展。对湿地公园的组成部分旅游发展中心大楼周边的人工水池,则采取自然式缸植,与湿地公园种植风格保持一致,对于种植方法、密度、品种选择均因地制宜。通过探讨湿地植物配置与种植技术,试图模拟自然生境,构成丰富多彩的水生植物群落生态景观,以期对地球湿地保护修复和建设有些许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湿地公园 设计 植物配置 荷花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视野下矿冶类棕地文化景观修复路径研究——以萨卡特卡斯市与黄石市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韩晗 李卓 《上海国土资源》 2021年第4期7-13,共7页
墨西哥萨卡特卡斯市与中国黄石市皆为矿冶名城,同样经历了因矿而兴、因矿转衰的发展过程。如今两座城市在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下,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矿冶文化+旅游”的道路,实现了城市由衰转盛。本研究基于城市更新视野,通过对比两座城... 墨西哥萨卡特卡斯市与中国黄石市皆为矿冶名城,同样经历了因矿而兴、因矿转衰的发展过程。如今两座城市在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下,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矿冶文化+旅游”的道路,实现了城市由衰转盛。本研究基于城市更新视野,通过对比两座城市在棕地文化景观修复的得失,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进行城市更新提出实施路径与行动建议。具体包括:一是以“矿区—城区”一体化推进文旅融合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借助新技术手段,实现全域旅游;二是推动矿区治理与城区建设相统一,以总体规划推动城区矿区相连通,构建城市公园体系;三是推动城市本体与产业结构双转型,实现从“矿冶城市”到“矿冶遗产城市”的本质转变。本研究认为:从城市更新的视野看,棕地文化景观修复不只是一个文化问题或生态问题,更是一个民生问题,矿冶城市更新要重视矿区脱贫,通过逐步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提高社区参与水平,实现“人民城市”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工业遗产 矿冶类棕地 文化景观 修复 实施路径 行动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公共阅读空间的构建路径研究--以农村工业遗产改造更新为视角 被引量:22
5
作者 韩晗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6-29,共4页
乡村文化振兴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公共文化空间缺乏,而公共阅读空间构建是重要方案。目前,农村工业遗产体量庞大且被开发利用程度低,本研究认为,农村工业遗产可以在路径上改造为兼具公益属性与商业属性的公共阅读空间,以服务乡村文化振... 乡村文化振兴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公共文化空间缺乏,而公共阅读空间构建是重要方案。目前,农村工业遗产体量庞大且被开发利用程度低,本研究认为,农村工业遗产可以在路径上改造为兼具公益属性与商业属性的公共阅读空间,以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并且在文化、经济与社会等层面均具备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公共阅读空间 农村工业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运河工业遗产再利用嵌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晗 侯渝宁 曹福然 《建筑实践》 2024年第6期28-36,共9页
1引言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绍兴市考察。下午,他来到浙东运河文化园,认真了解了古运河发展演变历史和大运河保护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曾多次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
关键词 文化公园 大运河 浙江省绍兴市 文化园 演变历史 古运河 浙东运河 路径与策略
原文传递
论高碳汇目标下我国滨水工业遗产再利用经验、路径及其改进策略
7
作者 韩晗 胡晨冉 侯渝宁 《中国名城》 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
以杭州大运河杭钢公园、武汉杨泗港码头T台、上海杨浦滨江步道与北京首钢园等我国滨水工业遗产代表性项目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在高碳汇目标下我国滨水工业遗产如何实现再利用的经验,并指出其再利用路径由规划策略、改造导向与运作方式共... 以杭州大运河杭钢公园、武汉杨泗港码头T台、上海杨浦滨江步道与北京首钢园等我国滨水工业遗产代表性项目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在高碳汇目标下我国滨水工业遗产如何实现再利用的经验,并指出其再利用路径由规划策略、改造导向与运作方式共同组成。就改进策略而言,滨水工业遗产再利用应继续推动技术创新,关注产业可持续性,并确保公众参与和资金投入,以实现高碳汇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汇 滨水工业遗产 再利用 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冶》理论的普世价值及其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9-42,共4页
《园冶》理论作为创建宜居环境的学问,虽然诞生于农耕文明时代,但在工业文明时代更具蓬勃的生命力,蕴涵着对建设人类美好家园的普世价值,即:以"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为精髓,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建舒适的居住环境,顺应人... 《园冶》理论作为创建宜居环境的学问,虽然诞生于农耕文明时代,但在工业文明时代更具蓬勃的生命力,蕴涵着对建设人类美好家园的普世价值,即:以"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为精髓,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建舒适的居住环境,顺应人们拥有美好家园的生活需求;《园冶》理论本质上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提倡生态生活方式,主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园冶》理论反思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建设的误区,并提出发挥《园冶》理论的现实指导作用,应用于建设美好家园乃至美丽中国的千秋大业,关键在于提高各级政府领导者的古典和现代风景园林理论水平,注重在规划设计建设各个环节营造协调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同时加强风景园林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和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团冶》娌沦 普世价值 建设美好家园 指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城市发展学的我国工业遗产研究(2002—2021)——基于中国知网中文学术期刊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韩晗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2年第6期36-48,共13页
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中文学术期刊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工业遗产研究由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两大传统学科“双引领”,关键词显示由城市发展议题导向牵引,总体趋势是以理论创新走向城市发展学。主要成就是以时代感服务城市发展... 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中文学术期刊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工业遗产研究由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两大传统学科“双引领”,关键词显示由城市发展议题导向牵引,总体趋势是以理论创新走向城市发展学。主要成就是以时代感服务城市发展学理论建构,以丰硕成果推进建立健全城市发展学话语体系,多元化研究促进城市发展学有序发展。但我国工业遗产研究的理论创新仍然不足,“遗产研究”转向较为迟缓,应当革故鼎新,以共建城市发展学“中国学派”为未来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知网 城市发展学 理论创新 中国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度中国工业遗产研究学术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晗 孙崇辕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4-86,153,共14页
2022年,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呈现“稳中有进”总态势,学界以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导向,形成了基础性研究、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研究等三大主要研究板块。在基础性研究中,集中于理论研究、遗... 2022年,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呈现“稳中有进”总态势,学界以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导向,形成了基础性研究、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研究等三大主要研究板块。在基础性研究中,集中于理论研究、遗产本体研究与价值认定研究三个范畴;在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中,集中于工业遗产旅游、多元主体参与、文化适地性解读及绿色生态与可持续转型四个方面;而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研究,则着力于遗产再利用路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城市触媒”视角下的微更新改造以及“城市双修”下的整体性更新等四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保护再利用 城市更新 双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城市工业空间转型的优化策略与选择路径--以工业遗产保护更新为视角 被引量:21
11
作者 韩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4,共7页
包括碳达峰、碳中和在内的“双碳”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大势、基于中国国情所制定的未来发展目标,而城市工业空间转型成功与否,是能否顺利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目前城市工业空间因拆除造成的建筑垃圾污染、因重建造成的建筑材... 包括碳达峰、碳中和在内的“双碳”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大势、基于中国国情所制定的未来发展目标,而城市工业空间转型成功与否,是能否顺利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目前城市工业空间因拆除造成的建筑垃圾污染、因重建造成的建筑材料与能源耗费以及“拆-建”过程中造成的工业资源的浪费,形成了一系列高碳排放问题。因此,在优化策略上需要先以再利用观念转型推动城市工业空间转型,再以城市工业空间转型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其中,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提供了重要的选择路径:一是文旅复合空间路径;二是城镇住宅利用路径;三是社区参与修复路径;四是园区更新改造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城市工业空间 工业遗产 保护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工业旅游振兴工作的痛点、难点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晗 张慧敏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1年第4期81-92,共1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工作。本研究认为,发展工业旅游是东北振兴的重要路径。在工业遗产资源占优、社会各界支持等利好条件下,东北本应成为全国工业旅游重镇,但时至今日东北工业旅游仍是惨淡经营。造成这一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工作。本研究认为,发展工业旅游是东北振兴的重要路径。在工业遗产资源占优、社会各界支持等利好条件下,东北本应成为全国工业旅游重镇,但时至今日东北工业旅游仍是惨淡经营。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何在及解决方案,目前尚无系统研究。工业旅游能否振兴,是东北振兴与否的缩影。基于此,本研究拟在厘清东北发展工业旅游重要性基础之上,对其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东北工业旅游的痛点集中表现在社会关注度仍有待提升、工业遗产被破坏严重、静态开发导致附加值低、工业旅游未成体系、形式单一且缺乏特色等方面,难点包括社会总体认知仍有待提高、各地相关部门配合不够、工业遗产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专业团队与高新技术介入不足等内容。对此,本研究认为,东北工业旅游振兴工作可从转变治理观念、部分领域先行先试、引进专业人才力量等方面作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工业旅游 难点 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文化遗址公园传承弘扬长江文明
13
作者 钟晟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2021年第5期8-9,共2页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襟湖怀山,沃野千里,是长江文明重要的早期发源地,也是长江文明的集大成者。长江文明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遍布于荆楚大地。例如,新石器时期的屈家岭、石家河等遗址,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发祥地...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襟湖怀山,沃野千里,是长江文明重要的早期发源地,也是长江文明的集大成者。长江文明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遍布于荆楚大地。例如,新石器时期的屈家岭、石家河等遗址,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发祥地;铜绿山遗址是夏商时期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开始繁盛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期 青铜文化 传承弘扬 文化遗址公园 荆楚大地 中华文明 夏商时期 铜绿山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工业遗产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晗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38,共8页
文化工业遗产是一种特殊的工业遗产,它既具有文化产业属性,也具有工业遗产的普遍性特征。从理论性与实践性双重视角来看,文化工业遗产具有工业遗产本质属性,双重价值生产功能是其关键性特征,且具有文化生产的前提性属性与作为关键属性... 文化工业遗产是一种特殊的工业遗产,它既具有文化产业属性,也具有工业遗产的普遍性特征。从理论性与实践性双重视角来看,文化工业遗产具有工业遗产本质属性,双重价值生产功能是其关键性特征,且具有文化生产的前提性属性与作为关键属性的先天具有意识形态价值属性。文化工业遗产的普遍性保护意义包括审美意义、历史意义、经济意义;特殊性保护意义则包括文化史意义、文化技术史意义与文化社会学意义。我国的文化工业遗产具有明显的自身特性,因此在再利用路径上应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 再利用 城市文脉
原文传递
归去来兮,恋上民宿
15
作者 钟晟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2020年第5期6-7,共2页
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故土、一处桃花源。正如陶渊明先生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那幅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这是我们心中... 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故土、一处桃花源。正如陶渊明先生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那幅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这是我们心中一直眷恋的故土、精神的家园,穿越了一千六百年的时空,依然鲜活如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 怡然自乐 阡陌交通 陶渊明 精神的家园 屋舍俨然 桃花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