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家活动配置与僵尸企业——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程虹 谭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7-147,共11页
在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背景下,清理处置"僵尸企业"成为必然。在本文的调查样本中"僵尸企业"的比重达到10.08%。遵循内生增长学派企业家活动配置的理论逻辑,本文研究... 在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背景下,清理处置"僵尸企业"成为必然。在本文的调查样本中"僵尸企业"的比重达到10.08%。遵循内生增长学派企业家活动配置的理论逻辑,本文研究僵尸企业形成的内生因素。Probit回归结果表明,企业家非生产性活动的投入过高会对创新式的生产性活动产生"挤出效应",这是"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原因。进一步OLS回归发现,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偏向于通过参与非生产性活动来获取发展资源,尽管国有企业的僵尸占比高于非国有企业,但其非生产性支出没有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据此,本文认为:企业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应当将更多的能力与精力投入到生产性活动中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同时政府应退出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完善竞争型政策,缩小寻租空间,为市场主体创造有序、良好的退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尸企业 生产性活动 非生产性活动 活动配置 企业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差异性研究——来自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 被引量:19
2
作者 程虹 林丽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83,共7页
技术创新投入对绩效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2016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数据,研究发现:(1)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效应,即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存在;(2)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存在差异,其... 技术创新投入对绩效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2016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数据,研究发现:(1)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效应,即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存在;(2)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存在差异,其中,非国有企业表现显著而国有企业表现不显著;(3)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两类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同。因此,研究建议:第一,鼓励技术创新,引导企业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二,完善政府补贴机制,创建更加透明的补贴评价机制;第三,在研发创新中注重提升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非国有企业 技术创新投入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在中国:现状、未来与影响——来自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97
3
作者 程虹 陈文津 李唐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1-21,共21页
作为一个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未来与影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然而,由于一手调查数据的缺乏,现有文献并未就上述问题展开全面的实证分析。针对现有文献的缺憾,本文综合运用2015、2016和2... 作为一个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未来与影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然而,由于一手调查数据的缺乏,现有文献并未就上述问题展开全面的实证分析。针对现有文献的缺憾,本文综合运用2015、2016和2018年连续三轮的"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运用加权统计、倾向得分匹配、预测分析等多种识别策略,本文研究发现:第一,近年来机器人在我国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已对中国近1/3以上的制造业企业产生影响。按照现有投资增速,我国机器人使用覆盖率、使用密度将在2025年前后逼近先进国家水平。第二,机器人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整体替代效应为0.3%;并且,上述影响效应对不同技能劳动力存在非对称性影响,非技能劳动力受到机器人的"换人"冲击更大。第三,我国企业的机器人使用存在明显的微观差异,生产率异质性、政府的政策偏倚是造成机器人使用具有微观差异的重要原因。第四,因果推断表明,机器人使用对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质量能力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效应,并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风险;根据现有机器人投资增速数据,我国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的整体替代效应将在2025年前后攀升至4.7%。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全面认知我国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宏观经济影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 加权统计 倾向得分匹配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出身造成了产能过剩吗——来自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4
作者 程虹 白云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5-69,共15页
多年来,产能过剩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与现有文献多从宏观产业政策层面研究上述问题有所不同,本文选取企业家公共部门出身这一微观视角,运用政治关联理论,就企业家出身造成我国企业产能过剩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创... 多年来,产能过剩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与现有文献多从宏观产业政策层面研究上述问题有所不同,本文选取企业家公共部门出身这一微观视角,运用政治关联理论,就企业家出身造成我国企业产能过剩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创新性的实证解释。运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本文的基准回归表明,为获取政治关联所带来的非市场回报,在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对于出身公共部门的企业家而言,其所在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平均偏高13.9%,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的边际概率则平均偏高5.3%。内生性检验、中介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发现,与宏观产业政策相比,企业家公共部门出身对于产能过剩的影响效应具有更高的经济显著性,而过度投资则是其中的重要影响途径。运用上市公司的微观面板数据,同源性误差检验进一步支持了本文的主要实证发现。为此,本文的政策建议是:政府应该将政策重心从产业政策转向竞争性政策,通过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厘清政府与市场二者的边界,避免企业家依靠政治关联对政府资源的"俘获"。只有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企业家的创新潜能才能得到充分释放,并从微观机理上解决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出身 过度投资 产能过剩 “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人格特征对企业绩效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5
作者 程虹 史宇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98,共5页
在具备相似的宏观经济背景和显性人力资本的前提下,不同企业的经营绩效差异是否源于企业管理者的人格特征?现有文献尚未给出实证证据。基于此,文章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的数据,选取了管理者开放性人格特征为切入点,采用OLS回归模... 在具备相似的宏观经济背景和显性人力资本的前提下,不同企业的经营绩效差异是否源于企业管理者的人格特征?现有文献尚未给出实证证据。基于此,文章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的数据,选取了管理者开放性人格特征为切入点,采用OLS回归模型对管理者人格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回归结果发现,管理者开放性人格特征对提高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运用风险偏好作为开放性的替代变量,依然存在上述效应。管理者个人应重视自身以开放性为代表的创新性人格特征,努力提升自身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企业应关注管理者人格特征在企业绩效增长中的作用,在选用管理者时应适当考察企业管理者的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人格特征 开放性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市场化过程中城镇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化趋势 被引量:32
6
作者 彭青青 李宏彬 +1 位作者 施新政 吴斌珍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3-49,共17页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参与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其中低教育、已婚和与儿童同住的女性受...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参与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其中低教育、已婚和与儿童同住的女性受市场化程度影响劳动参与下降最为明显。结合Connelly(1992)提出的女性劳动供给模型和共同偏好模型,本文建立了家庭各成员劳动供给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女性劳动参与呈显著负相关,影响途径主要是家务服务价格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 劳动参与率 性别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