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三维GIS实践能力培养 被引量:6
1
作者 任福 宋志浩 +2 位作者 张书亮 江文萍 任明阳 《地理信息世界》 2021年第3期1-4,共4页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导致三维GIS实践能力成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这给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带来新挑战。本文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三维GIS实践能力培养新要求,探讨相应教学内容和实践途径:从三维数据表达视角看,...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导致三维GIS实践能力成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这给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带来新挑战。本文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三维GIS实践能力培养新要求,探讨相应教学内容和实践途径:从三维数据表达视角看,包括三维场景认知和三维模型构建;从三维空间分析视角看,包括空间坐标系、三维空间算法和空间分析应用等;从三维GIS系统开发视角看,包括三维数据服务、三维场景构建和三维系统开发等,可为国内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提供有益探索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 GIS实践能力 三维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大学生地方认同维度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郭文露 钟赛香 +1 位作者 刘艳芳 杨钰颖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6-736,共11页
为探索大学生地方认同的组成结构,以武汉大学为例,通过非结构访谈手段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大学生地方认同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地方认同维度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武汉... 为探索大学生地方认同的组成结构,以武汉大学为例,通过非结构访谈手段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大学生地方认同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地方认同维度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武汉大学大学生地方认同具有认知、情感、行为、自我效能和承诺5个维度的结构特征;学生对学校的地方认同较高;入学时间、所属学部、高考志愿、籍贯是地方认同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大学生的个人背景(年级、所属学部、高考志愿、籍贯)不同,在地方认同及其各个维度上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地方认同 维度 扎根理论 探索性因子分析 武汉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117
3
作者 张杨 刘艳芳 +1 位作者 顾渐萍 丁庆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80-1285,共6页
利用1996年和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解译图获取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1996~2006年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对研究... 利用1996年和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解译图获取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1996~2006年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对研究时段内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导致武汉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1996~2006年期间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的态势。②1996年~2006年武汉市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451上升至0.468。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相对平衡,并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改善和恶化的两种趋势并存。③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负向发展,其中城市化引起的空间扩张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影响最为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环境效应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属性的基础地理信息概念语义相似性计算模型 被引量:25
4
作者 谭永滨 李霖 +4 位作者 王伟 于忠海 张志军 毛凯 许赟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2-789,共8页
语义相似性对于知识自动共享与集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向基础地理信息领域,利用属性枚举方法表达概念的本质语义特征,从基础地理信息概念的内涵出发,提出基于本体属性的语义相似性计算模型。该模型将每个概念表达为本体属性集合,利... 语义相似性对于知识自动共享与集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向基础地理信息领域,利用属性枚举方法表达概念的本质语义特征,从基础地理信息概念的内涵出发,提出基于本体属性的语义相似性计算模型。该模型将每个概念表达为本体属性集合,利用相关本体属性的相似性,结合权重信息计算概念的相似性。最后从基础地理信息概念中提取出100组样本,计算概念间的语义相似度并验证基于本体属性模型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本体属性的模型能更合理地计算出基础地理信息概念的相似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属性 语义相似性 属性枚举 基础地理信息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耀林 何力 +2 位作者 何青松 王程程 赵翔 《地理信息世界》 2015年第6期56-59,共4页
针对我国当前开展的地理国情普查与统计分析工作,基于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的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和成果应用的实践需求,设计和开发地理国情统计分析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以湖北省大悟县为例开展了系统应用工作。研究成果预期将为我国地理... 针对我国当前开展的地理国情普查与统计分析工作,基于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的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和成果应用的实践需求,设计和开发地理国情统计分析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以湖北省大悟县为例开展了系统应用工作。研究成果预期将为我国地理国情统计分析、评价、监测和模拟预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地理国情时空数据挖掘工作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国情 地理国情普查 地理国情监测 地理国情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耀林 胡石元 +1 位作者 刘艳芳 张金亭 《地理空间信息》 2008年第1期7-10,共4页
以土地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改革为研究课题,介绍了土地信息系统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与特点,根据学科教学改革的思路,从教学内容设置、课程组织形式与指导方法、教材与辅助教学软件建设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对土地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 以土地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改革为研究课题,介绍了土地信息系统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与特点,根据学科教学改革的思路,从教学内容设置、课程组织形式与指导方法、教材与辅助教学软件建设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对土地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信息系统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要求驱动下的“土地信息系统”课间实习教学方案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旭 刘耀林 +1 位作者 刘艳芳 胡石元 《中国地质教育》 2009年第1期89-94,共6页
在阐述相关信息技术发展和实践要求以及明确课间实习与集中实习、创新项目设计、综合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关系的基础上,从基础软件熟悉应用、土地信息系统开发模式的掌握、基本算法编码实践、土地业务程序设计和专业GIS应用实... 在阐述相关信息技术发展和实践要求以及明确课间实习与集中实习、创新项目设计、综合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关系的基础上,从基础软件熟悉应用、土地信息系统开发模式的掌握、基本算法编码实践、土地业务程序设计和专业GIS应用实践等5个方面对"土地信息系统"课间实习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分析,结合本科生实践教学经验设计了"土地信息系统"课间实习的教学方案,为土地管理行业培养全面的信息技术人才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信息系统 本科课程 实践教学 课间实习 教学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熵权TOPSIS法的湖北省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研 刘艳芳 王程程 《资源与产业》 2017年第4期41-51,共11页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熵权TOPSIS法测算2014年湖北省103个县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承载力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以期为湖北省制定土地利用空间和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表明...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熵权TOPSIS法测算2014年湖北省103个县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承载力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以期为湖北省制定土地利用空间和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县市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两极分化,承载力高的地区包括恩施市、十堰市等鄂西地区,承载力较低的主要是武汉、宜昌等地的市区,整体呈现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同时低值集聚显著性更强。LISA聚集图和冷热点分析表明,鄂西处于承载力热点和"高高聚集"区,武汉市区、宜昌市东北部区县处于承载力冷点和"低低聚集"区。最后在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格局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承载力水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AHP-熵权 TOPSIS法 空间分析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信息系统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耀林 胡石元 +1 位作者 刘艳芳 张金亭 《地理空间信息》 2007年第6期4-7,共4页
土地信息系统是土地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土地信息系统课程建设为研究课题,对课程内容设置、教学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 土地信息系统是土地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土地信息系统课程建设为研究课题,对课程内容设置、教学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信息系统 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丰 牛继强 《高等理科教育》 2009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地理学人才是高师地理教育的最基本职责,因此高师地理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前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适应基础教育的方面。基于我国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该专业人才... 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地理学人才是高师地理教育的最基本职责,因此高师地理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前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适应基础教育的方面。基于我国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该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重点探讨了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高等师范院校 地理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其估算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俭凯 刘艳芳 焦霄黎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2年第2期35-37,共3页
耕地部分价值的外部性导致我国耕地不断减少,需通过耕地资源价值重建将外部性价值内在化。耕地的效用是其价值的源泉,在构建价值体系、明确价值主体的基础上,采用收益还原法、成果参照法、市场比较法、成本法等方法,对1997年与2004年武... 耕地部分价值的外部性导致我国耕地不断减少,需通过耕地资源价值重建将外部性价值内在化。耕地的效用是其价值的源泉,在构建价值体系、明确价值主体的基础上,采用收益还原法、成果参照法、市场比较法、成本法等方法,对1997年与2004年武汉城市圈及区域内九个市的单位耕地资源价值进行估算。估算结果表明,1997年到2004年,武汉城市圈内的单位耕地资源经济价值与社会稳定价值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价值增加幅度较大、生态价值略有减少,城市圈内部分市的耕地价值变化需予以关注并采取相关措施。研究表明区域内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对农民最为重要,需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并提高农民话语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资源价值 价值估算 武汉城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经济地理学教学情境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雪松 刘艳芳 何建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4-217,共4页
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经济地理学的教学困境,提出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培养下的优化平衡理念,引入多情境教学模式,设计了问题式情境、讨论式情境、展示式情境、调查式情境和驱动式情境5种类型,形成了经济地理学多情境教学方法体系。该体... 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经济地理学的教学困境,提出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培养下的优化平衡理念,引入多情境教学模式,设计了问题式情境、讨论式情境、展示式情境、调查式情境和驱动式情境5种类型,形成了经济地理学多情境教学方法体系。该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综合培养学生专业视角下的思考辨析、表达与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优化平衡 经济地理学 情境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WebGIS系统原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明星 蔡忠亮 曾金凤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24-126,共3页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应用于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介绍了利用WebGIS核心技术构建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问题。从系统建设的需求、系统架构与模式设计、功能设计以及数据组织和开发技术等多...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应用于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介绍了利用WebGIS核心技术构建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问题。从系统建设的需求、系统架构与模式设计、功能设计以及数据组织和开发技术等多个方面作了详细阐述,并展示了系统开发成果,最后总结该系统原型构建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建设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的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 施工区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系统中虚拟与现实信息空间视觉匹配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秀坤 杜清运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29,共3页
本文在对相机成像原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台数码相机从不同方向拍摄的两幅或两幅以上二维图像,实现实际空间坐标和数码相机像平面坐标的透视变换,建立现实空间坐标系与像素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并推导出通过相机校准来确定相机参数的... 本文在对相机成像原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台数码相机从不同方向拍摄的两幅或两幅以上二维图像,实现实际空间坐标和数码相机像平面坐标的透视变换,建立现实空间坐标系与像素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并推导出通过相机校准来确定相机参数的数学过程。通过这个算法可以解决虚实的视觉匹配问题,为增强现实系统提供基本支持。最后还通过实验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虚实匹配 相机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xure构建地理国情服务在线发布原型系统 被引量:5
15
作者 任晓茹 任福 +3 位作者 杜清运 杜亨莉 邱天奇 宁鹏飞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年第4期57-60,共4页
针对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之后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这一问题,天津市测绘院提出建设天津市地理国情服务在线发布系统,为减少系统研发过程中后期迭代开发的工作量,本文提出了系统开发前期进行原型设计的想法。在线发... 针对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之后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这一问题,天津市测绘院提出建设天津市地理国情服务在线发布系统,为减少系统研发过程中后期迭代开发的工作量,本文提出了系统开发前期进行原型设计的想法。在线发布原型系统主要实现系统的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中的逻辑操作,最终设计出一个高保真的原型系统供用户进行测试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国情 原型系统 地图在线发布 Ax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位置大数据支持下的武汉人群活动模式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茜 焦利民 《时空信息学报》 2023年第1期86-94,共9页
探究城市人群活动模式有助于理解人群与城市空间的交互作用及影响机制。本文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例,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利用Tucker张量分解法和K-means聚类挖掘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特征。结果表明:①用张量分解法处理地理位置大数据从多维... 探究城市人群活动模式有助于理解人群与城市空间的交互作用及影响机制。本文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例,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利用Tucker张量分解法和K-means聚类挖掘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特征。结果表明:①用张量分解法处理地理位置大数据从多维度揭示城市人群活动时空模式是有效的;武汉都市发展区人群活动可分解为三种每日时间段模式、两种日常周期模式和五种地理空间模式,反映出武汉城市人群活动在时间段、周期和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得到四个层次空间结构,呈现为城市中心依次向外的圈层结构,各个聚类中以生活服务、购物服务、公司企业三种兴趣点功能为主。本研究可为优化城市管理和空间规划决策支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讯位置大数据 城市人群活动 时空分布 Tucker张量分解 武汉都市发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的武汉市旅游景区空间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广然 刘耀林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9年第1期61-66,共6页
景区空间可达性深刻影响着旅游业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并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程度。本文以武汉市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并基于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运用增强的二步移动搜索算法(E2SFCA)对研究区域内景区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研究。... 景区空间可达性深刻影响着旅游业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并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程度。本文以武汉市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并基于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运用增强的二步移动搜索算法(E2SFCA)对研究区域内景区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武汉市景区的空间可达性良好,大部分景区可以在1个小时内通过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到达,但空间上呈现出不均衡的格局,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区可达性较高,边缘城区可达性较低的结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 增强的二步移动搜索算法(E2SFCA) 景区的空间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城市形态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分析研究
18
作者 鹿龙 王娜娜 明立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0期10765-10769,共5页
借鉴耦合理论中容量耦合的概念及框架,构建了城市形态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体系,引入耦合度函数以及耦合协调度函数,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城市形态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耦合协调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武汉城市圈城市形态与生... 借鉴耦合理论中容量耦合的概念及框架,构建了城市形态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体系,引入耦合度函数以及耦合协调度函数,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城市形态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耦合协调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武汉城市圈城市形态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共跨越5个等级,黄冈为Ⅱ类,鄂州、咸宁、仙桃、武汉为Ⅲ类,孝感、黄石为Ⅳ类,天门、潜江最低为Ⅴ类;不同城市形态指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城市的紧凑度、形式比对生态环境具有显著影响,而延长率对生态环境没有显著影响,生态环境与人口密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生态环境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下甘肃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19
作者 钱婧 林爱文 +1 位作者 周亚娟 张琦 《特区经济》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绿色发展成为科学研判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绿色发展效率提升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理论,使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8—2019年甘肃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结...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绿色发展成为科学研判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绿色发展效率提升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理论,使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8—2019年甘肃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甘肃省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平均水平不高,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成长型城市总体上比其他三种类型城市效率高,衰退型城市均值最低,且波动较大,成熟型城市和再生型城市呈现增长趋势。甘肃省资源型城市面临环境污染严重、缺少核心技术人才、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为此要调整升级发展策略,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效率 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路径 超效率SBM模型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高光谱信息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地统计模型 被引量:24
20
作者 刘艳芳 宋玉玲 +3 位作者 郭龙 陈奕云 卢延年 刘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91,共9页
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在借助光谱信息进行土壤属性预测时,通常忽略了土壤自身所具有的空间异质性和依赖性,并且未考虑模型残差的空间结构。针对以上不足,该文以江汉平原232个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反射光谱为辅助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 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在借助光谱信息进行土壤属性预测时,通常忽略了土壤自身所具有的空间异质性和依赖性,并且未考虑模型残差的空间结构。针对以上不足,该文以江汉平原232个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反射光谱为辅助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普通克里格、协同克里格以及回归克里格分别构建土壤有机碳密度预测模型,选取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标准差与预测均方根误差比(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RPD)对模型预测精度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结合高光谱信息,且同时考虑残差空间结构的回归克里格模型表现优于其他模型,预测决定系数R^2为0.617,RPD为1.614。鉴于土壤光谱信息同时还具有测定简单、省时、无损等优点,因此土壤光谱是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插值的理想辅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模型 光谱分析 土壤有机碳密度 偏最小二乘回归 协同克里格 回归克里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