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尾矿陶粒对含磷废水中磷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1
作者 邢丽静 梁欢 +3 位作者 田承涛 张华丽 罗惠华 郝禅光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为有效降低水体中磷酸盐污染,提高磷化工磷矿浮选尾矿的利用效率,采用以正选磷尾矿和反选磷尾矿为主要原料,辅以蒙脱石为粘结剂,通过高温焙烧制备出磷尾矿复合陶粒(PTMCA),利用XRD、 SEM、 BET和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物化表征,并通过宏观... 为有效降低水体中磷酸盐污染,提高磷化工磷矿浮选尾矿的利用效率,采用以正选磷尾矿和反选磷尾矿为主要原料,辅以蒙脱石为粘结剂,通过高温焙烧制备出磷尾矿复合陶粒(PTMCA),利用XRD、 SEM、 BET和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物化表征,并通过宏观吸附试验研究PTMCA对磷酸盐的吸附行为。试验结果表明:PTMCA对磷酸盐表现了较高的选择性,存在对磷酸盐特异性吸附的活性位点,其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促进了磷分子在其表面的吸附反应,磷酸盐去除率可达96.50%以上。此外,磷尾矿中钙、镁金属氧化物的存在使溶液中的磷形成稳定的沉淀。动力学和等温线数据拟合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主要通过化学吸附去除,并在表面形成单层膜,是一种自发的吸热熵增反应,拟合得到的最大磷吸附量可达8.87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尾矿 陶粒 除磷 选择性吸附 含磷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管理在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赖小莹 张晖 何宾宾 《管理观察》 2013年第17期96-97,共2页
本文主要从检测管理和系统构建两个方面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重点研究了物联网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检测流程管理及检测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应用。分析了系统的主要功能组成和运行模式,系主要由项目档案... 本文主要从检测管理和系统构建两个方面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重点研究了物联网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检测流程管理及检测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应用。分析了系统的主要功能组成和运行模式,系主要由项目档案管理、单位及人员资料档案管理、公共服务管理及检测流程管理四个方面组成;而工程质量检测综合化系统的运行模式除了系统自身以外,还要有现场工作人员对设备熟悉的操作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质量监控 管理服务平台 监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磷矿反浮选脱镁捕收剂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罗伍容 张晖 +3 位作者 潘行 潘志权 周红 黄齐茂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共4页
药剂分子与矿物之间的作用机理是浮选应用的理论基础,在磷矿浮选药剂分子设计及改性基础上的浮选机理研究因原料油酸成分复杂而受制约。本文以化学纯硬脂酸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阴离子反浮选脱镁捕收剂HY-1,并用于云南海... 药剂分子与矿物之间的作用机理是浮选应用的理论基础,在磷矿浮选药剂分子设计及改性基础上的浮选机理研究因原料油酸成分复杂而受制约。本文以化学纯硬脂酸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阴离子反浮选脱镁捕收剂HY-1,并用于云南海口某中低品位高镁胶磷矿(原矿P2O5品位23.11%,MgO品位5.13%)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反一扫"简单浮选工艺流程,闭路试验精矿P2O5品位达29.79%,回收率92.51%;MgO品位为0.72%,排除率达90%,白云石与胶磷矿得到有效分离;尾矿P2O5品位5.98%,该改性药剂浮选性能比较优良,其与纯矿物的作用机理研究将在后续工作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磷矿 反浮选 捕收剂 硬脂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镁磷尾矿循环酸浸制备磷酸二铵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会娟 杨成 +3 位作者 吴汉军 潘志权 陈洁渝 张华丽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0,共3页
采用循环酸浸-复盐结晶法从高镁磷尾矿中净化湿法磷酸制备磷酸二铵。结果表明,经过5次循环后浓缩滤液中P_2O_5质量浓度达到240.9 g/L,达到有机碱复合提取磷酸的要求;获得的磷酸二铵产品达到国家标准优等品的要求,该方法是一条适合工业... 采用循环酸浸-复盐结晶法从高镁磷尾矿中净化湿法磷酸制备磷酸二铵。结果表明,经过5次循环后浓缩滤液中P_2O_5质量浓度达到240.9 g/L,达到有机碱复合提取磷酸的要求;获得的磷酸二铵产品达到国家标准优等品的要求,该方法是一条适合工业化的工艺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镁磷尾矿 循环酸浸 磷酸二铵 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镁中低品位磷矿反浮选捕收剂的合成及其浮选性能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梁欢 李博洋 +2 位作者 沈博玮 杨成 潘志权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48,共5页
对脂肪酸进行了结构修饰和功能基团衍生,研制了一种新型捕收剂α-磺酸基硬脂酸钠。对新型捕收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单矿物试验结果表明,α-磺酸基硬脂酸钠比硬脂酸钠分离胶磷矿石效果更好。采用α-磺酸基硬脂酸钠与硬脂酸钠复配的捕收剂... 对脂肪酸进行了结构修饰和功能基团衍生,研制了一种新型捕收剂α-磺酸基硬脂酸钠。对新型捕收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单矿物试验结果表明,α-磺酸基硬脂酸钠比硬脂酸钠分离胶磷矿石效果更好。采用α-磺酸基硬脂酸钠与硬脂酸钠复配的捕收剂PL-3对四川省马边磷矿实际矿物进行了单一反浮选试验,获得了P_2O_5品位32.37%、回收率90.40%、MgO含量0.94%的浮选精矿,浮选指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α-磺酸基脂肪酸 反浮选 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磺酸基棕榈酸捕收剂的合成及其对白云石和氟磷灰石的分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欢 代典 +1 位作者 何东升 潘志权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年第2期23-29,共7页
通过对棕榈酸进行结构功能修饰和功能团的衍生,合成了α-磺酸基棕榈酸钠(SPA)捕收剂,其对白云石和氟磷灰石具有显著的分选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单矿物浮选中当pH值接近于5,该新型捕收剂用量为6×10-5 mol/L时,其对白云石的回收率为8... 通过对棕榈酸进行结构功能修饰和功能团的衍生,合成了α-磺酸基棕榈酸钠(SPA)捕收剂,其对白云石和氟磷灰石具有显著的分选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单矿物浮选中当pH值接近于5,该新型捕收剂用量为6×10-5 mol/L时,其对白云石的回收率为87.65%,而对氟磷灰石仅为35.63%。采用Zeta电位、SEM、EDX和XPS等多种分析手段探讨了该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论证了该捕收剂在白云石和氟磷灰石表面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氟磷灰石 白云石 磺酸基脂肪酸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某磷矿正-反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代典 梁欢 +1 位作者 潘志权 何东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1,56,共5页
针对贵州某P2O5品位11.68%、MgO含量10.87%的钙镁质低品位磷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浮选、一粗两扫反浮选"闭路流程,获得了P2O5品位28.04%、P2O5回收率81.92%、MgO含量0.75%的磷精矿。
关键词 钙镁质磷矿石 低品位 正浮选 反浮选 磷精矿 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质磷尾矿制备多孔陶粒对含磷废水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邢丽静 梁欢 +3 位作者 田承涛 张华丽 罗惠华 郝禅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107,131,共8页
为提高磷尾矿大宗固体废弃物低利用率造成的水体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采用以白云石质磷尾矿为主要原料,蒙脱石为粘结剂,辅以硬脂酸为造孔剂,通过高温焙烧制备出白云石质磷尾矿多孔陶粒(PMS)。探究孔隙结构、pH、投加量、共存离子等因... 为提高磷尾矿大宗固体废弃物低利用率造成的水体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采用以白云石质磷尾矿为主要原料,蒙脱石为粘结剂,辅以硬脂酸为造孔剂,通过高温焙烧制备出白云石质磷尾矿多孔陶粒(PMS)。探究孔隙结构、pH、投加量、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含磷废水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造孔剂添加量为7%的陶粒,平均孔径为51.326nm,属于大孔材料,其最优吸附初始浓度为5~100mg/L,pH范围为3~7,投加量为40g/L,吸附平衡时间为100min,在25℃时对磷酸盐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为90%~99%。吸附过程遵循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采用XRF、SEM和BET等对多孔陶粒进行表征和分析,吸附机理主要为静电作用和配体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质磷尾矿 蒙脱石 陶粒 除磷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作用下磷石膏砌块的最佳配比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培雄 宾晓蓓 +4 位作者 杨欢 王胜军 薛俊 陈家藏 曹宏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86-89,94,共5页
磷石膏是磷化工产生的工业废渣,已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将其制备成建筑砌块,变废为宝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极端顶点混料设计方法研究了配比对磷石膏砌块7 d强度的影响,得到最佳配比为:磷石膏/生石灰/粉煤灰/水=47/15/30/8.典型样品的SEM、... 磷石膏是磷化工产生的工业废渣,已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将其制备成建筑砌块,变废为宝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极端顶点混料设计方法研究了配比对磷石膏砌块7 d强度的影响,得到最佳配比为:磷石膏/生石灰/粉煤灰/水=47/15/30/8.典型样品的SEM、XRD分析表明,钙矾石和CSH的大量形成并紧密包裹在粉煤灰玻璃球周围是形成强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极端顶点设计 抗折强度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浮选提纯除杂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韦家斌 吉永海 +3 位作者 陈晓庆 汪洋 樊晨阳 潘志权 《非金属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60,共4页
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对环境保护、促进磷化工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先反浮选脱除有机杂质及微细矿泥,再进行正浮选脱硅达到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反浮选流程的工艺参数,在矿浆pH值为1... 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对环境保护、促进磷化工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先反浮选脱除有机杂质及微细矿泥,再进行正浮选脱硅达到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反浮选流程的工艺参数,在矿浆pH值为1.5,乳化剂OP-10用量为0.24 kg/t的条件下进行反、正浮选联用闭路试验,石膏精矿白度达到55%以上,纯度达到95%以上,石膏精矿纯度符合GB/T 23456-2018《磷石膏》一级品。通过反、正浮选,磷石膏中的水溶性P_(2)O_(5)和水溶性F-有效脱除,为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前期预处理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浮选 白度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织金地区含稀土磷块岩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代典 梁欢 何东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1,共7页
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分析、MLA分析、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对织金地区含稀土磷块岩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磷块岩矿属于典型的低品位碳酸盐型磷矿石,同时以钇和镧、... 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分析、MLA分析、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对织金地区含稀土磷块岩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磷块岩矿属于典型的低品位碳酸盐型磷矿石,同时以钇和镧、钕为主的稀土元素大量赋存在氟磷灰石中,而以白云石、方解石及石英为主的脉石矿物中也赋存有部分稀土元素,但含量远远低于氟磷灰石所含有的。最后通过不同细度下稀土元素随着矿物组成线性变化规律揭示了稀土元素与氟磷灰石存在正相关的赋存关系,因此若进行物理选矿试验,稀土与磷将会同步富集,选稀土即能选磷,选磷即选稀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块岩 稀土 赋存状态 工艺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磷尾矿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成倩兰 张豪 +2 位作者 刘雁 曹宏 张华丽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96-499,共4页
为了将磷尾矿进行资源化利用,用不同温度下焙烧的磷尾矿对低浓度含磷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焙烧的磷尾矿投加量、氨水协同处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低浓度含磷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投加2.5 g/L的950℃焙烧后的磷尾矿,在... 为了将磷尾矿进行资源化利用,用不同温度下焙烧的磷尾矿对低浓度含磷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焙烧的磷尾矿投加量、氨水协同处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低浓度含磷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投加2.5 g/L的950℃焙烧后的磷尾矿,在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含磷废水的除磷率达到99.44%,初始浓度从44.51 mg/L降至0.25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9897—1996)》一级标准。投加氨水作为助处理剂可提高磷尾矿对含磷废水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废水 除磷 磷尾矿 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地低品位胶磷矿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博洋 梁欢 潘志权 《化工矿物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共5页
针对云南某地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的矿石性质,配以新型的ZQ系列捕收剂,采用常温正反浮选工艺及正浮选后酸浸工艺分别得到精矿P2O5品位30.18%、MgO质量分数0.79%、回收率87.99%和精矿P2O5品位28.42%、MgO质量分数0.67%、回收率64.71%的磷... 针对云南某地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的矿石性质,配以新型的ZQ系列捕收剂,采用常温正反浮选工艺及正浮选后酸浸工艺分别得到精矿P2O5品位30.18%、MgO质量分数0.79%、回收率87.99%和精矿P2O5品位28.42%、MgO质量分数0.67%、回收率64.71%的磷精矿。实现了磷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胶磷矿 正反浮选 捕收剂 酸式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活粉煤灰-磷石膏胶凝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樊晨阳 李谋玉 +3 位作者 汪洋 韦家斌 范旭阳 潘志权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6期61-65,共5页
研究NaOH激活粉煤灰的最佳反应条件,探究浮选磷石膏、激活粉煤灰、煅烧磷尾矿、水泥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强度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NaOH质量分数为5%、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80℃下,碱激活效果最佳。... 研究NaOH激活粉煤灰的最佳反应条件,探究浮选磷石膏、激活粉煤灰、煅烧磷尾矿、水泥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强度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NaOH质量分数为5%、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80℃下,碱激活效果最佳。在m(磷石膏)∶m(激活粉煤灰)∶m(煅烧尾矿)∶m(水泥)=55∶40∶15∶5时,材料的7、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分别为8.3、9.1 MPa,可满足T/HBTS 003—2022《公路磷石膏复合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技术规范》中一级公路基层的强度要求。胶凝材料水化产物为硅酸钙凝胶和针状钙矾石,其穿插交联在未反应的磷石膏之间,填补材料的空隙,提高材料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粉煤灰 胶凝材料 碱激活 钙矾石 穿插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免烧轻集料的性能研究及固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洋 李谋玉 +3 位作者 樊晨阳 韦家斌 范旭阳 潘志权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8期84-88,共5页
制备了磷石膏基免烧轻集料并测试了轻集料的相关性能,根据轻集料的表征分析其固化机理。当磷石膏掺量为54%时,表观密度最低为1277 kg/m3;掺量为51%时,堆积密度最低为953 kg/m3;掺量为45%时,21 d筒压强度最高为5.23 MPa,吸水率最低为25.5... 制备了磷石膏基免烧轻集料并测试了轻集料的相关性能,根据轻集料的表征分析其固化机理。当磷石膏掺量为54%时,表观密度最低为1277 kg/m3;掺量为51%时,堆积密度最低为953 kg/m3;掺量为45%时,21 d筒压强度最高为5.23 MPa,吸水率最低为25.5%。利用响应面模型分析粉煤灰、煅烧尾矿、生石灰配比对轻集料强度的影响,最优配比为m(粉煤灰)∶m(煅烧磷尾矿)∶m(生石灰)=23.53∶10.32∶2.88,此时预测21 d筒压强度为5.56 MPa,实际得到5.42 MPa,吸水率为24.5%,堆积密度为952 kg/m3,表观密度为1241 kg/m3的轻集料,对轻集料进行微观分析,发现板状磷石膏穿插胶凝在水化硅铝酸钙的地聚物网格中,针状钙矾石、钙沸石填充在孔隙中,各物料最终反应固化形成免烧轻集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免烧轻集料 激活 穿插胶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三磷腈-co-4,4′-二氨基二苯砜)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心愿 魏欢 +1 位作者 熊芸 刘生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6期25-30,共6页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单体,制备了单分散的聚(环三磷腈-co-4,4′-二氨基二苯砜)(PDS)微球,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反应方式、反应溶剂、HCCP浓度、HCCP和DDS的官能团物质的量比n(Cl)∶n(NH_(2))、HCCP加料方式等...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单体,制备了单分散的聚(环三磷腈-co-4,4′-二氨基二苯砜)(PDS)微球,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反应方式、反应溶剂、HCCP浓度、HCCP和DDS的官能团物质的量比n(Cl)∶n(NH_(2))、HCCP加料方式等进行了优化,探讨了PDS微球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能。结果表明,PDS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乙腈为反应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HCCP和DDS的官能团物质的量比n(Cl)∶n(NH_(2))为1∶1、一次性加入2 mg·mL^(-1)HCCP、80℃回流反应24 h,所制备的PDS微球分散均匀,粒径均一,直径在1.0μm左右,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成炭性能,PDS微球残炭具有类石墨烯结构及较完整的石墨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三磷腈-co-4 4′-二氨基二苯砜)(PDS) 微球 热稳定性 成炭性能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工“双废”联用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晓 代典 +3 位作者 黄靖宇 范旭阳 艾新帅 潘志权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2年第2期51-55,共5页
以磷化工“双废”——磷石膏、磷尾矿为原料,通过硫酸循环酸浸磷尾矿,经盐酸分解磷尾矿、碳化磷石膏、转晶、酸化、析钙、析磷、浓缩、析镁等过程,得到了转化率为96.94%的CaCO_(3),CaO质量分数为23.38%的二水石膏,MgO质量分数为8.27%、P... 以磷化工“双废”——磷石膏、磷尾矿为原料,通过硫酸循环酸浸磷尾矿,经盐酸分解磷尾矿、碳化磷石膏、转晶、酸化、析钙、析磷、浓缩、析镁等过程,得到了转化率为96.94%的CaCO_(3),CaO质量分数为23.38%的二水石膏,MgO质量分数为8.27%、P_(2)_(5)质量分数为23.89%、氮质量分数为6.83%的氮镁磷肥,氮质量分数为23.76%的氯化铵以及MgO质量分数为30.04%的碳酸镁等,所得产品均符合工业应用要求。讨论了循环酸浸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为联合处理磷石膏、磷尾矿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工 磷石膏 磷尾矿 循环酸浸 石膏 氮镁磷肥 碳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磷酸钠废渣制备亚磷酸钠的工艺研究
18
作者 谢志翰 张宇 +2 位作者 熊芸 徐先海 刘生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11期25-28,共4页
以次磷酸钠废渣为原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备亚磷酸钠,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0 h、渣碱质量比10∶3.6、渣水质量比1∶5;最佳精制工艺条件为:趁热过滤,用亚磷酸调节pH值7~8,直接蒸发... 以次磷酸钠废渣为原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备亚磷酸钠,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0 h、渣碱质量比10∶3.6、渣水质量比1∶5;最佳精制工艺条件为:趁热过滤,用亚磷酸调节pH值7~8,直接蒸发浓缩、结晶。在此条件下,废渣中磷转化率高于90%,亚磷酸钠纯度大于98%。该工艺使次磷酸钠废渣中大量的磷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其副产物氢氧化钙可以作为生产次磷酸钠的原料返回至次磷酸钠生产车间,既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又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磷酸钠 废渣 亚磷酸钠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磷矿热解还原过程机理研究
19
作者 李鹏飞 田琦峰 +2 位作者 郭嘉 骆碧伟 李艳 《自然科学》 2020年第4期239-246,共8页
本文以低品位磷矿为实验原料,分析纯二氧化硅为助熔剂,焦炭为还原剂,在1250℃下反应不同时间,计算磷矿还原率,并对反应后的残渣状态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结合FactSage热力学软件,对反应历程及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进行理论验证。结果表... 本文以低品位磷矿为实验原料,分析纯二氧化硅为助熔剂,焦炭为还原剂,在1250℃下反应不同时间,计算磷矿还原率,并对反应后的残渣状态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结合FactSage热力学软件,对反应历程及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进行理论验证。结果表明脱氟反应是磷矿热解还原反应的第一步,形成磷酸钙和硅酸钙,此反应也是磷矿热解还原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硅钙比在一定程度内的增加有利于脱氟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磷矿还原率。本研究系统研究了磷矿热解还原过程机理,为解决热法磷酸能耗大的问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磷矿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I基茶多酚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
20
作者 尚秋 易雅轩 +2 位作者 张文 王夏楠 杨芳 《中国果菜》 2024年第7期42-48,共7页
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d,SPI)因其功能和营养价值被认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植物蛋白。然而,天然蛋白的功能有限,可对SPI的结构进行改性,以作为活性物质的优良载体。本研究利用Maillard反应,用葡萄糖(glucose,Glu... 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d,SPI)因其功能和营养价值被认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植物蛋白。然而,天然蛋白的功能有限,可对SPI的结构进行改性,以作为活性物质的优良载体。本研究利用Maillard反应,用葡萄糖(glucose,Glu)和SPI制备了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GSPI)。使用SPI和GSPI负载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得到负载TP的SPI纳米复合物(S-T)和负载TP的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纳米复合物(GS-T)。探讨了Glu对GSPI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TP与SPI和GSPI的相互作用。相比于S-T,GS-T平均粒径更小,稳定性较好,且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果显示,GS-T可能是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形成的,且可能增加蛋白的溶解性。总之,GSPI有希望成为功能食品、饮料和医药产品中TP类物质的一种新型有效的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茶多酚 糖基化 纳米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