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以独立学院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海燕 陈招 王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63-264,共2页
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办学的目标和定位。这要求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转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建构一个多元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本文以需求分析理论和多元生化体系,从... 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办学的目标和定位。这要求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转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建构一个多元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本文以需求分析理论和多元生化体系,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体系,多元教学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探讨如何构建多元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 大学英语 课程体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形象术研究”的基础与前景--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永红教授访谈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永红 邬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共7页
刘永红教授根据自己30余年语言、文学、文化的研究经历,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原理,提出"语言形象术研究"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访谈中刘教授以语言形象为主线,以成语和文学材料为例证,提出三个观点:第一,语法格式是支撑语... 刘永红教授根据自己30余年语言、文学、文化的研究经历,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原理,提出"语言形象术研究"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访谈中刘教授以语言形象为主线,以成语和文学材料为例证,提出三个观点:第一,语法格式是支撑语言形象的骨架;第二,修辞手法是语言成像的调色板;第三,认知意象图式是形象赋义的定界框架。并详细分析了"语言形象术研究"的基础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象术 语言 文学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门用途英语体系下高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海燕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78-79,共2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在这种大环境下对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为了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纷纷设立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以培养不同领域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在这种大环境下对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为了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纷纷设立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以培养不同领域的应用型英语人才。该课程将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还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文主要阐述了专门用途英语的分类、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以及设计实施等,在此基础上对专门用途英语体系下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 学生 英语应用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感性到理性—《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丁爱情观的转变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杨 胡杨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X期57-58,共2页
《理智与情感》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创作的,是继她的处女作《傲慢与偏见》之后的又一部伟大、成功的作品。《理智与情感》这本小说主要叙述了性格各不相同的两姐妹——埃莉诺和玛丽安对这部作品中出现的三种不同类型的... 《理智与情感》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创作的,是继她的处女作《傲慢与偏见》之后的又一部伟大、成功的作品。《理智与情感》这本小说主要叙述了性格各不相同的两姐妹——埃莉诺和玛丽安对这部作品中出现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男性的各自不同的态度,体现了两姐妹在对待感情方面上各自不同的处理方式,彰显了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对立。故事的结尾但注重情感的妹妹玛丽安遭受严重挫折后,在对待感情方面由感性逐渐转化为理智,体现了她爱情观方面的成熟。本将从小说的故事情节方面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分析作者简·奥斯丁笔下女性主义爱情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 理性 《理智与情感》 简·奥斯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语境下提高大学英语听力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玲 梅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213-214,共2页
传统课堂上听力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成绩得不到提高。为寻求一个新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本文通过运用数据统计软件将两个组同学的英语听力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多模态语境下学生英语听力成绩和跨文化交际素质得到提高的结论,此项试验也证... 传统课堂上听力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成绩得不到提高。为寻求一个新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本文通过运用数据统计软件将两个组同学的英语听力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多模态语境下学生英语听力成绩和跨文化交际素质得到提高的结论,此项试验也证明了多模态课堂下听力教学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语境 英语听力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李尔王》中主人公的人性回归
6
作者 蔡喆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X期45-46,共2页
人性究竟如何是各个时代文学作品中共同探求的一个重要主题,莎士比亚在《李尔王》这一戏剧著作中以现实的生活为基础,给出了人文主义的解释。李尔这一形象,虽然来源于作品,确是当时时代特征的集中反映,最终主人公的精神回归表达了作者... 人性究竟如何是各个时代文学作品中共同探求的一个重要主题,莎士比亚在《李尔王》这一戏剧著作中以现实的生活为基础,给出了人文主义的解释。李尔这一形象,虽然来源于作品,确是当时时代特征的集中反映,最终主人公的精神回归表达了作者探究人生终极意义的深刻思考。本文从《李尔王》创作的历史背景展开探究,剖析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并分析主人公人性回归的细节,传递人文关怀这一重要命题的思想内涵与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尔王 人性回归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7
作者 熊媛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73-174,共2页
近年来随着日语学习者的不断增加,很多高校都纷纷开设了日语专业,并且设置了各种日语课程。由于这些学习者基本都是零起点,所以"基础日语"课程的对象是没有任何日语基础的学生。"基础日语"作为日语专业学习的基础课... 近年来随着日语学习者的不断增加,很多高校都纷纷开设了日语专业,并且设置了各种日语课程。由于这些学习者基本都是零起点,所以"基础日语"课程的对象是没有任何日语基础的学生。"基础日语"作为日语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在整个日语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英日双语专业日语课堂教学实践,分析当前"基础日语"教学的现状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法理论、实际教学实践两个方面探索提高学生日语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日语 教学方法 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的博弈——浅析《崩溃》与《阿凡达》中文化冲突的异同
8
作者 黄亚楠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02-103,共2页
小说《崩溃》(Things Fall Apart)是尼日利亚裔美国著名作家齐诺瓦·阿切比的代表作,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奥孔克沃的个人命运悲剧以及西方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展现了西方现代文化与非洲传统部落文化之间的博弈,以及在非洲传统部... 小说《崩溃》(Things Fall Apart)是尼日利亚裔美国著名作家齐诺瓦·阿切比的代表作,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奥孔克沃的个人命运悲剧以及西方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展现了西方现代文化与非洲传统部落文化之间的博弈,以及在非洲传统部落文化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逐渐瓦解的历史命运。电影《阿凡达》(Avatar)是一部科幻电影,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在这部电影中,来自地球的人类采矿公司为了夺得潘多拉星球上的稀有矿产,企图破坏纳威族赖以生存的家园树和灵魂树,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乃至战争。人类与纳威族人战争冲突的实质是人类文化与纳威族文化的冲突,电影的理想化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边缘化的他者——《继承失落的人》之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9
作者 张培芳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第7期52-55,共4页
《继承失落的人》是印裔作家基兰·德赛精心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法官讲述了其家族几代人的故事。法官的妻子受着法官作为印度男性和作为殖民文化的代表的双重压迫。法官的女儿和外孙女也都一一继承了这种压迫与失落,延续着边... 《继承失落的人》是印裔作家基兰·德赛精心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法官讲述了其家族几代人的故事。法官的妻子受着法官作为印度男性和作为殖民文化的代表的双重压迫。法官的女儿和外孙女也都一一继承了这种压迫与失落,延续着边缘人的命运。本文借助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重点分析三位女性在父权制及后殖民语境中的话语权、身份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妮蜜 赛伊 话语权 身份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简·爱》折射出来的女性主义
10
作者 罗莉 《芒种(下半月)》 2015年第6期81-82,共2页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当时的英国是男权社会,女性没有一点的社会地位。《简·爱》这部小说反映的正是当时英国的真实社会风貌,《简·爱》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自由、坚强、勇敢,是父...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当时的英国是男权社会,女性没有一点的社会地位。《简·爱》这部小说反映的正是当时英国的真实社会风貌,《简·爱》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自由、坚强、勇敢,是父权制社会底层女性内心的呐喊,同时也是对女性主义的呼喊,对当时的英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震动。这样的女性品格和形象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本文将从勇敢地反抗、坚强地独立和平等的爱情三个方面,对《简·爱》中折射出来的女性主义做一个简要的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女性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