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方黄柏液调节NF-κB/MAPK信号通路对皮肤溃疡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蒋晓蕾
朱立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5-939,共5页
目的从核转录因子(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探究复方黄柏液对皮肤溃疡大鼠皮肤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皮肤溃疡模型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黄柏液组、NF-κB阻断剂组、MAPK阻断剂组、复方黄柏液+MAPK阻...
目的从核转录因子(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探究复方黄柏液对皮肤溃疡大鼠皮肤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皮肤溃疡模型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黄柏液组、NF-κB阻断剂组、MAPK阻断剂组、复方黄柏液+MAPK阻断剂组,每组15只。检测皮肤溃疡面积、愈合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创面肉芽组织及毛细血管生长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8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NF-κB磷酸化蛋白(p-NF-κB)、MAPK磷酸化蛋白(p-MAPK)阳性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NF-κB及p-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MK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溃疡面积升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网及胶原纤维形成明显较少,p-NF-κB及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升高,p-MAPK及生长因子VEGF、bFGF、TGF-β表达明显降低,MAPK去磷酸化调节因子MKP-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复方黄柏液组及NF-κB阻断剂组溃疡面积明显减小,创面愈合率明显增高,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网及胶原纤维形成增多,p-NF-κB、TNF-α、IL-1β、IL-8、p-NF-κB/NF-κB、MK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MAPK阳性、p-MAPK/MAPK、VEGF、bFGF、TGF-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MAPK阻断剂组溃疡面积明显升高,创面愈合率明显降低,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网及胶原纤维形成明显减少,p-MAPK、p-MAPK/MAPK、VEGF、bFGF、TGF-β表达明显降低,p-NF-κB、MKP-1、TNF-α、IL-1β、IL-8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复方黄柏液组相比,复方黄柏液+MAPK阻断剂组溃疡面积升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网及胶原纤维形成较少,p-NF-κB、THF-α、IL-1β、IL-8表达升高,p-MAPK、p-MAPK/MAPK、VEGF、bFGF、TGF-β表达降低,p-NF-κB/NF-κB、MKP-1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可能通过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活化,促进MAPK磷酸化活化介导的生长因子表达,来促进皮肤溃疡愈合,发挥抗溃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柏液
皮肤溃疡
核转录因子-κB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炎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黄柏液激活Notch1/Twist1轴对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蒋晓蕾
朱立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60-2565,共6页
目的:探究复方黄柏液对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皮肤溃疡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黄柏液低、中、高剂量组(复方黄柏液L、M、H组)、红霉素软膏组,10只/组;另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复方黄柏...
目的:探究复方黄柏液对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皮肤溃疡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黄柏液低、中、高剂量组(复方黄柏液L、M、H组)、红霉素软膏组,10只/组;另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复方黄柏液L、M、H组分别给予2.5 ml、5 ml、10 ml复方黄柏液;红霉素软膏组使用棉签将红霉素软膏均匀涂抹在创面;模型组和正常组不给予药物处理。在给药0 d、3 d、7 d和14 d时分别拍照记录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给药14 d时,通过HE、Masson染色法检测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变化及胶原蛋白沉积情况;试剂盒检测创面组织中IL-1β、TNF-α、一氧化氮(NO)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羟脯氨酸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创面组织Notch1、Twist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给药7 d、14 d时,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黄柏液L、M、H组和红霉素软膏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P<0.05),且给药14 d时大鼠炎症细胞浸润等现象明显获得改善,大鼠创面胶原蛋白沉积也明显增加。给药14 d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中IL-1β、TNF-α、NO、羟脯氨酸、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Notch1、Twist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黄柏液L、M、H组和红霉素软膏组IL-1β、TNF-α、NO水平明显下降(P<0.05),羟脯氨酸、TGF-β水平及Notch1、Twis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能够通过激活Notch1/Twist1轴促进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柏液
Notch1/Twist1轴
皮肤溃疡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黄柏液调节AKT/eNOS信号通路对皮肤破损大鼠血管生成和创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蒋晓蕾
朱立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90-1397,共8页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对皮肤破损大鼠创面细胞因子表达、血管生成和创口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复方黄柏液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黄柏液组、复方黄柏液+GSK组(复方黄柏液+GSK-690693 20 mg/kg),每组12只。构建...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对皮肤破损大鼠创面细胞因子表达、血管生成和创口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复方黄柏液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黄柏液组、复方黄柏液+GSK组(复方黄柏液+GSK-690693 20 mg/kg),每组12只。构建皮肤缺损大鼠模型后,复方黄柏液组采用复方黄柏液冲洗创面,复方黄柏液+GSK组在用复方黄柏液冲洗创面的同时灌胃GSK-690693,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和灌胃,1次/d,连续干预21 d。在干预后第7、14和21天观察创面恢复情况,计算伤口愈合率;HE染色观察伤口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算再上皮化率;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血管生成;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伤口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表皮生长因子(EGF)、Ⅰ型胶原α2(COL1α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伤口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磷酸化eNOS(p-eNOS)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复方黄柏液组大鼠伤口愈合速度较快,伤口愈合率、再上皮化率、血清IL-10水平、CD31阳性细胞率、伤口组织VEGF、FGF-2、EGF、COL1α2的mRNA水平和p-AKT/AKT、p-eNOS/eNOS比值显著升高,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伤口组织MMP-2和MMP-9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使用AKT抑制剂GSK-690693抑制AKT活化,可抑制eNOS磷酸化,并显著减弱复方黄柏液的促血管生成和伤口愈合作用(P<0.05)。结论 复方黄柏液可能通过激活AKT/eNOS通路,促进血管生成,加速皮肤伤口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伤口愈合
复方黄柏液
血管生成
蛋白激酶B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黄柏液调节NF-κB/MAPK信号通路对皮肤溃疡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蒋晓蕾
朱立宏
机构
武汉市中医医院中医皮肤科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5-939,共5页
基金
武汉市医学科研项目(WZ20C39)。
文摘
目的从核转录因子(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探究复方黄柏液对皮肤溃疡大鼠皮肤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皮肤溃疡模型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黄柏液组、NF-κB阻断剂组、MAPK阻断剂组、复方黄柏液+MAPK阻断剂组,每组15只。检测皮肤溃疡面积、愈合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创面肉芽组织及毛细血管生长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8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NF-κB磷酸化蛋白(p-NF-κB)、MAPK磷酸化蛋白(p-MAPK)阳性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NF-κB及p-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MK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溃疡面积升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网及胶原纤维形成明显较少,p-NF-κB及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升高,p-MAPK及生长因子VEGF、bFGF、TGF-β表达明显降低,MAPK去磷酸化调节因子MKP-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复方黄柏液组及NF-κB阻断剂组溃疡面积明显减小,创面愈合率明显增高,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网及胶原纤维形成增多,p-NF-κB、TNF-α、IL-1β、IL-8、p-NF-κB/NF-κB、MK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MAPK阳性、p-MAPK/MAPK、VEGF、bFGF、TGF-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MAPK阻断剂组溃疡面积明显升高,创面愈合率明显降低,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网及胶原纤维形成明显减少,p-MAPK、p-MAPK/MAPK、VEGF、bFGF、TGF-β表达明显降低,p-NF-κB、MKP-1、TNF-α、IL-1β、IL-8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复方黄柏液组相比,复方黄柏液+MAPK阻断剂组溃疡面积升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网及胶原纤维形成较少,p-NF-κB、THF-α、IL-1β、IL-8表达升高,p-MAPK、p-MAPK/MAPK、VEGF、bFGF、TGF-β表达降低,p-NF-κB/NF-κB、MKP-1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可能通过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活化,促进MAPK磷酸化活化介导的生长因子表达,来促进皮肤溃疡愈合,发挥抗溃疡作用。
关键词
复方黄柏液
皮肤溃疡
核转录因子-κB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炎症损伤
分类号
R632.1 [医药卫生—外科学]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黄柏液激活Notch1/Twist1轴对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蒋晓蕾
朱立宏
机构
武汉市中医医院中医皮肤科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60-2565,共6页
基金
武汉市医学科研项目(WZ20C39)。
文摘
目的:探究复方黄柏液对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皮肤溃疡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黄柏液低、中、高剂量组(复方黄柏液L、M、H组)、红霉素软膏组,10只/组;另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复方黄柏液L、M、H组分别给予2.5 ml、5 ml、10 ml复方黄柏液;红霉素软膏组使用棉签将红霉素软膏均匀涂抹在创面;模型组和正常组不给予药物处理。在给药0 d、3 d、7 d和14 d时分别拍照记录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给药14 d时,通过HE、Masson染色法检测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变化及胶原蛋白沉积情况;试剂盒检测创面组织中IL-1β、TNF-α、一氧化氮(NO)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羟脯氨酸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创面组织Notch1、Twist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给药7 d、14 d时,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黄柏液L、M、H组和红霉素软膏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P<0.05),且给药14 d时大鼠炎症细胞浸润等现象明显获得改善,大鼠创面胶原蛋白沉积也明显增加。给药14 d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中IL-1β、TNF-α、NO、羟脯氨酸、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Notch1、Twist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黄柏液L、M、H组和红霉素软膏组IL-1β、TNF-α、NO水平明显下降(P<0.05),羟脯氨酸、TGF-β水平及Notch1、Twis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能够通过激活Notch1/Twist1轴促进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
关键词
复方黄柏液
Notch1/Twist1轴
皮肤溃疡
伤口愈合
Keywords
Compound Huangbai liquid
Notch1/Twist1 axis
Skin ulcer
Wound healing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黄柏液调节AKT/eNOS信号通路对皮肤破损大鼠血管生成和创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蒋晓蕾
朱立宏
机构
武汉市中医医院中医皮肤科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90-1397,共8页
基金
武汉市医学科研项目(WZ20C39)
文摘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对皮肤破损大鼠创面细胞因子表达、血管生成和创口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复方黄柏液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黄柏液组、复方黄柏液+GSK组(复方黄柏液+GSK-690693 20 mg/kg),每组12只。构建皮肤缺损大鼠模型后,复方黄柏液组采用复方黄柏液冲洗创面,复方黄柏液+GSK组在用复方黄柏液冲洗创面的同时灌胃GSK-690693,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和灌胃,1次/d,连续干预21 d。在干预后第7、14和21天观察创面恢复情况,计算伤口愈合率;HE染色观察伤口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算再上皮化率;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血管生成;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伤口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表皮生长因子(EGF)、Ⅰ型胶原α2(COL1α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伤口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磷酸化eNOS(p-eNOS)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复方黄柏液组大鼠伤口愈合速度较快,伤口愈合率、再上皮化率、血清IL-10水平、CD31阳性细胞率、伤口组织VEGF、FGF-2、EGF、COL1α2的mRNA水平和p-AKT/AKT、p-eNOS/eNOS比值显著升高,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伤口组织MMP-2和MMP-9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使用AKT抑制剂GSK-690693抑制AKT活化,可抑制eNOS磷酸化,并显著减弱复方黄柏液的促血管生成和伤口愈合作用(P<0.05)。结论 复方黄柏液可能通过激活AKT/eNOS通路,促进血管生成,加速皮肤伤口组织修复。
关键词
皮肤伤口愈合
复方黄柏液
血管生成
蛋白激酶B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Keywords
Skin wound healing
Compound Huangbai liquid
Angiogenesis
Protein kinase B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方黄柏液调节NF-κB/MAPK信号通路对皮肤溃疡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蒋晓蕾
朱立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复方黄柏液激活Notch1/Twist1轴对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
蒋晓蕾
朱立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复方黄柏液调节AKT/eNOS信号通路对皮肤破损大鼠血管生成和创口愈合的影响
蒋晓蕾
朱立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