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苷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首帆 徐宜厚 +1 位作者 徐爱琴 朱立宏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BA)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对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Model组、低剂量BA组(BA-L组,25 mg/kg)、中剂量BA组(BA-M组,50 mg/kg)、... 目的探讨黄芩苷(BA)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对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Model组、低剂量BA组(BA-L组,25 mg/kg)、中剂量BA组(BA-M组,50 mg/kg)、高剂量BA组(BA-H组,100 mg/kg)、泼尼松组(PNS组,25 mg/kg)、BAH+cAMP抑制剂(SQ22536)组(100 mg/kg+2.13 mg/kg)、BA-H+PKA抑制剂(H-89)组(100 mg/kg+5 mg/kg),每组12只。除NC组外,其余组大鼠均构建湿疹大鼠模型。建模成功2 d后,分组进行给药处理。检测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经皮肤水分流失量(TEWL)、角质层含水量(WCSC)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中c AMP蛋白表达;HE染色检测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AQP3)、cathelicidin相关抗菌肽(CRAMP)、p-PKA、p-CREB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odel组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病理损伤严重,EASI评分、TEWL、IgE、IL-4水平升高,WCSC、IFN-γ水平、AQP3、CRAMP、cAMP、p-PKA、p-CREB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BA-L组、BA-M组、BA-H组、PNS组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病理损伤减轻,EASI评分、TEWL、IgE、IL-4水平降低,WCSC、IFN-γ水平、AQP3、CRAMP、cAMP、p-PKA、p-CREB蛋白水平升高(P<0.05);且BA-L组、BA-M组、BA-H组上述指标变化呈剂量依赖性。SQ22536或H-89减弱了高剂量BA对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结论BA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CREB信号通路改善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黄芩苷 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通路 皮肤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黄柏液调节NF-κB/MAPK信号通路对皮肤溃疡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蒋晓蕾 朱立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5-939,共5页
目的从核转录因子(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探究复方黄柏液对皮肤溃疡大鼠皮肤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皮肤溃疡模型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黄柏液组、NF-κB阻断剂组、MAPK阻断剂组、复方黄柏液+MAPK阻... 目的从核转录因子(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探究复方黄柏液对皮肤溃疡大鼠皮肤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皮肤溃疡模型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黄柏液组、NF-κB阻断剂组、MAPK阻断剂组、复方黄柏液+MAPK阻断剂组,每组15只。检测皮肤溃疡面积、愈合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创面肉芽组织及毛细血管生长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8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NF-κB磷酸化蛋白(p-NF-κB)、MAPK磷酸化蛋白(p-MAPK)阳性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NF-κB及p-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MK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溃疡面积升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网及胶原纤维形成明显较少,p-NF-κB及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升高,p-MAPK及生长因子VEGF、bFGF、TGF-β表达明显降低,MAPK去磷酸化调节因子MKP-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复方黄柏液组及NF-κB阻断剂组溃疡面积明显减小,创面愈合率明显增高,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网及胶原纤维形成增多,p-NF-κB、TNF-α、IL-1β、IL-8、p-NF-κB/NF-κB、MK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MAPK阳性、p-MAPK/MAPK、VEGF、bFGF、TGF-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MAPK阻断剂组溃疡面积明显升高,创面愈合率明显降低,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网及胶原纤维形成明显减少,p-MAPK、p-MAPK/MAPK、VEGF、bFGF、TGF-β表达明显降低,p-NF-κB、MKP-1、TNF-α、IL-1β、IL-8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复方黄柏液组相比,复方黄柏液+MAPK阻断剂组溃疡面积升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网及胶原纤维形成较少,p-NF-κB、THF-α、IL-1β、IL-8表达升高,p-MAPK、p-MAPK/MAPK、VEGF、bFGF、TGF-β表达降低,p-NF-κB/NF-κB、MKP-1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可能通过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活化,促进MAPK磷酸化活化介导的生长因子表达,来促进皮肤溃疡愈合,发挥抗溃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柏液 皮肤溃疡 核转录因子-κB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炎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皮肤科的应用
3
作者 王圣祥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6-317,共2页
1 "春夏养阳"治疗冬季皮肤病 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春夏万物生长,人体顺应自然而阳气主事,同气相求,顺水推舟,用辛温之药调升人体阳气可达到最佳效果;且此时寒邪最弱,趋其虚而攻之最易.通过春夏调养人体阳气,祛散伏寒,达到以... 1 "春夏养阳"治疗冬季皮肤病 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春夏万物生长,人体顺应自然而阳气主事,同气相求,顺水推舟,用辛温之药调升人体阳气可达到最佳效果;且此时寒邪最弱,趋其虚而攻之最易.通过春夏调养人体阳气,祛散伏寒,达到以御秋冬寒凉之气,预防冬季发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皮肤科 天人相应 顺应自然 同气相求 皮肤病 阳气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调节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对慢性湿疹大鼠皮肤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秦宗碧 徐爱琴 +4 位作者 蔡翔 邱百怡 王首帆 李伶华 朱立宏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4-840,共7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慢性湿疹大鼠皮肤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慢性湿疹组,黄连素低、中、高剂量组和泼尼松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背部涂...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慢性湿疹大鼠皮肤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慢性湿疹组,黄连素低、中、高剂量组和泼尼松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背部涂抹2,4-二硝基氯苯(DNCB)构建慢性湿疹模型。进行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组胺、胃泌素释放肽(GRP)、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组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湿疹组大鼠皮损组织受损严重,血清组胺、GRP、IgE、IL-4、IL-6、TNF-α水平以及皮损组织IL-4、IL-6、TNF-α蛋白表达和p-PI3K/PI3K、p-AKT/AKT、p-NF-κB p65/NF-κB p65、p-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IκBα比值升高,血清和皮损组织IFN-γ降低(P<0.05)。与慢性湿疹组比较,黄连素各剂量组和泼尼松组大鼠皮损组织病理损伤有所改善,EASI评分下降,血清组胺、GRP、IL-4、IL-6、TNF-α水平以及皮损组织IL-6、TNF-α蛋白表达和p-PI3K/PI3K、p-AKT/AKT、p-NF-κB p65/NF-κB p65、p-IκBα/IκBα比值降低,血清和皮损组织IFN-γ升高(P<0.05),同时黄连素中、高组和泼尼松组大鼠血清IgE和皮损组织IL-4降低(P<0.05),且黄连素高剂量组效果更好;黄连素高剂量组和泼尼松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尤其是高剂量黄连素可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减轻免疫失衡和炎症反应,改善慢性湿疹大鼠皮肤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皮肤疾病 湿疹性 免疫 细胞 炎症 疾病模型 动物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mTOR/NLRP3信号通路探究复方黄柏液对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皮肤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耕 蒋晓蕾 禹红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29-837,共9页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NOD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探究复方黄柏液(CCPF)对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皮肤炎症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NC组、Model组、CCPF组(5 ml)、CCPF+compound C(AMPK抑制剂)组(5 m...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NOD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探究复方黄柏液(CCPF)对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皮肤炎症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NC组、Model组、CCPF组(5 ml)、CCPF+compound C(AMPK抑制剂)组(5 ml CCPF+0.25 mg/kg compound C)、CCPF+MHY1485(m TOR激活剂)组(5 ml CCPF+10 mg/kg MHY1485),每组12只。除NC组外,其它组大鼠均需向右耳皮内注射痤疮丙酸杆菌混悬液以构建痤疮模型。建模成功后,进行给药处理,每天1次,持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耳部炎症、红肿情况;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大鼠右耳耳廓的厚度,并计算耳廓肿胀率、耳廓痤疮数;HE染色检测耳廓组织病理变化并计数炎性细胞数;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耳组织中TNF-α、IL-8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MPK、AMPK、p-mTOR、mTOR、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odel组大鼠耳廓组织红肿明显,注射部位有脓疱产生,血管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耳廓厚度、耳廓肿胀率、耳廓痤疮数、T、TNF-α、IL-8水平、p-mTOR/mTOR、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升高,E2、p-AMPK/AMPK水平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CCPF组的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compound C或MHY1485逆转了CCPF对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大鼠皮肤炎症的改善作用。结论CCPF可能通过激活AMPK/mTOR通路来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从而改善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皮肤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柏液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通路 痤疮丙酸杆菌 皮肤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黄柏液激活Notch1/Twist1轴对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蒋晓蕾 朱立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60-2565,共6页
目的:探究复方黄柏液对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皮肤溃疡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黄柏液低、中、高剂量组(复方黄柏液L、M、H组)、红霉素软膏组,10只/组;另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复方黄柏... 目的:探究复方黄柏液对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皮肤溃疡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黄柏液低、中、高剂量组(复方黄柏液L、M、H组)、红霉素软膏组,10只/组;另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复方黄柏液L、M、H组分别给予2.5 ml、5 ml、10 ml复方黄柏液;红霉素软膏组使用棉签将红霉素软膏均匀涂抹在创面;模型组和正常组不给予药物处理。在给药0 d、3 d、7 d和14 d时分别拍照记录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给药14 d时,通过HE、Masson染色法检测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变化及胶原蛋白沉积情况;试剂盒检测创面组织中IL-1β、TNF-α、一氧化氮(NO)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羟脯氨酸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创面组织Notch1、Twist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给药7 d、14 d时,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黄柏液L、M、H组和红霉素软膏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P<0.05),且给药14 d时大鼠炎症细胞浸润等现象明显获得改善,大鼠创面胶原蛋白沉积也明显增加。给药14 d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中IL-1β、TNF-α、NO、羟脯氨酸、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Notch1、Twist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黄柏液L、M、H组和红霉素软膏组IL-1β、TNF-α、NO水平明显下降(P<0.05),羟脯氨酸、TGF-β水平及Notch1、Twis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能够通过激活Notch1/Twist1轴促进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柏液 Notch1/Twist1轴 皮肤溃疡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脂多糖诱导的牙周膜干细胞自噬、凋亡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叉头转录因子O1信号通路的影响
7
作者 熊芳 王威 刘思佳 《河北中医》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的 探究红景天苷(Sal)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牙周膜干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叉头转录因子O1(SIRT1/FOXO1)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牙周膜干细胞HPLIS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组),LPS诱导模型组(LPS组),L... 目的 探究红景天苷(Sal)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牙周膜干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叉头转录因子O1(SIRT1/FOXO1)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牙周膜干细胞HPLIS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组),LPS诱导模型组(LPS组),LPS+Sal低剂量组(LPS+L-Sal组),LPS+Sal高剂量组(LPS+H-Sal组),LPS+Sal高剂量联合SIRT1抑制剂组(LPS+H-Sal+Sel组),每组设置6个重复。CCK-8检测细胞活性;MDC染色观察细胞自噬小体;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检测细胞中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 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eclin1,凋亡相关蛋白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以及通路相关蛋白SIRT1、FOXO1、乙酰化FOXO1(acFOXO1)表达。结果 与Normal组相比,LPS组细胞存活率、SOD活性、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自噬小体数量、凋亡率、MDA含量、TNF-α、IL-6、IL-1β mRNA水平、LC3Ⅱ/Ⅰ、Beclin1、Cleaved-Caspase-3、acFOX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LPS+L-Sal组、LPS+H-Sal组细胞存活率、SOD活性、SIRT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细胞自噬小体数量、凋亡率、MDA含量、TNF-α、IL-6、IL-1β mRNA水平以及LC3Ⅱ/Ⅰ、Beclin1、Cleaved-Caspase-3、acFOXO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SIRT1抑制剂的加入抵消了Sal处理对细胞所产生的影响。结论 Sal能够抑制LPS诱导的牙周膜干细胞自噬和凋亡并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促进FOXO1去乙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SIRT1/FOXO1 牙周膜干细胞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六黄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徐爱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21-921,共1页
老年皮肤瘙痒症是老年病之一,全身剧痒难眠,严重影响老人生活质量.笔者应用当归六黄汤治疗本病8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老年皮肤瘙痒症 中医药疗法 当归六黄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治疗皮肤病验案四则 被引量:1
9
作者 戴蜀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206-207,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环境、情绪等因素,临床上越来越多的病人偏重于湿热型,笔者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皮肤病收到很好的疗效,现举典型病例如下。
关键词 皮肤病 龙胆泻肝汤 验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汤治疗皮肤病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圣祥 《光明中医》 2007年第4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桂枝汤/皮肤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型外周血T细胞亚群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邱百怡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11期21-22,共2页
目的本次研究对不同中医证型的银屑病患者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测定。为中医从血分辨证思想找寻现代免疫学检查的依据,使中医证候客观化,为临床辨证提供简便可行的试验室检查依据。方法选择寻常型银屑病常见... 目的本次研究对不同中医证型的银屑病患者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测定。为中医从血分辨证思想找寻现代免疫学检查的依据,使中医证候客观化,为临床辨证提供简便可行的试验室检查依据。方法选择寻常型银屑病常见的三种中医辨证分型,后对临床病例进行搜集整理,共收集病例53例,其中血热证20例,血燥证20例,血瘀证13例。血热证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1例;血燥证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2例;血瘀证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3例。抽取受试者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CD3+,CD4+,CD8+,CD4/CD8)并记录比较各组间有无差异。结果按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将寻常型银屑病分为血热,血燥,血瘀三组,对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发现:CD4+T细胞水平上,血热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血燥组及血瘀组(P<0.05);而血燥组与血瘀组患者的CD4+T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而CD8+及CD3+T细胞的百分比三组间均明显差异(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与T细胞亚群水平的异常相关,其中血热证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水平较其他明显升高,故可认为血热型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正处于免疫亢进的状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T细胞亚群 中医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血海穴为主治疗瘙痒性皮肤病30例
12
作者 戴蜀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27-28,共2页
血海,是足太阴脾经的膝部腧穴,又名百虫窠,血郄。具有调血气,理血室,使血气归流,导血归海的功效。我们以血海穴为主针刺治疗瘙痒性皮肤病30例,效果良好。
关键词 针刺 血海穴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经八脉指导皮肤病诊疗之我见
13
作者 徐宜厚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41-42,共2页
本文在李时珍《奇经八脉考》的启迪下,将奇经八脉理论引伸到皮肤科领域,对某些疑难性皮肤病的诊疗,提出了如何运用奇经八脉的一管之见。文中还结合临床实例,剖析了部分疑难性皮肤病的辩证用药,旨在拓宽新的思维,注入新的解释。
关键词 奇经八脉 经络辨证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的免疫炎症生物标志物与慢性湿疹病人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宗碧 李伶华 +4 位作者 蔡翔 邱百怡 王首帆 徐爱琴 朱立宏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病人血清免疫炎症生物标志物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湿疹病人纳入研究,包括局限性湿疹69例、泛发性湿疹31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7例、中度...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病人血清免疫炎症生物标志物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湿疹病人纳入研究,包括局限性湿疹69例、泛发性湿疹31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7例、中度组34例和重度组29例;将同期该院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免疫炎症生物标志物白细胞介素(IL)-2、IL-4、IL-5、IL-6、γ干扰素(IFN-γ)、IL-10、IL-17、IL-18、IL-2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分化抗原(CD)4+、CD8+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慢性湿疹病人血清免疫炎症生物标志物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慢性湿疹病人血清IL-2[(10.51±2.10)μg/L比(12.94±2.26)μg/L比(15.03±2.34)μg/L比(17.94±2.56)μg/L]、IL-4、IL-5、IL-6、IL-10、IL-17、IL-18、IL-23、IL-33、TNF-α、IFN-γ、CD8+依次升高,CD4+[(43.24±6.79)%比(37.04±4.25)%比(29.12±2.78)%比(25.62±2.35)%]依次降低(P<0.05)。局限性与泛发性慢性湿疹病人血清IL-2、IL-4、IL-5、IL-6、IL-10、IL-17、IL-18、IL-23、IL-33、TNF-α、IFN-γ、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湿疹病人EASI评分与血清IL-2、IL-4、IL-5、IL-6、IL-10、IL-17、IL-18、IL-23、IL-33、TNF-α、IFN-γ、CD8+呈正相关,与CD4+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免疫炎症生物标志物与慢性湿疹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考虑将各指标作为病情评估的相关辅助指标,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免疫 炎症 分化抗原 严重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联合黄连膏包敷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秦宗碧 李伶华 +3 位作者 蔡翔 邱百怡 王首帆 徐爱琴 《河北中医》 2024年第8期1325-1327,1332,共4页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黄连膏包敷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局部火针方法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黄连膏包敷方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黄连膏包敷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局部火针方法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黄连膏包敷方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瘙痒频率评分,并统计2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41/5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EASI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瘙痒程度评分、瘙痒频率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联合黄连膏包敷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瘙痒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火针疗法 中药外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观察
16
作者 王姿 秦宗碧 蔡翔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 1064... 目的:探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和对照组38例(采用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皮肤状况,黄褐斑面积及颜色,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2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情绪低落、胸胁胀痛、经行乳胀、口苦咽干等上述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黑素指数、红斑指数及皱纹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褐斑面积及颜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能够提高黄褐斑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皮肤状况,减少黄褐斑面积及颜色,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 Q开关Nd∶YAG激光 黄褐斑 美学效果 皮肤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亚男 蔡翔 +2 位作者 邱百怡 孙邦梅 李伶华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79-386,共8页
目的 探究穿心莲内酯(Andro)调节GMP-AMP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物(cGAS-STING)信号通路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9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穿心莲内酯低、中、高剂量组(Andro-L、M、H组,10、30、5... 目的 探究穿心莲内酯(Andro)调节GMP-AMP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物(cGAS-STING)信号通路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9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穿心莲内酯低、中、高剂量组(Andro-L、M、H组,10、30、50 mg·kg^(-1)·d^(-1) Andro)和穿心莲内酯高剂量+STING激活剂DMXAA组(Andro-H+DMXAA组,50 mg·kg^(-1)·d^(-1) Andro+5 mg·kg^(-1)·d^(-1) DMXAA)。除Control组外,其余组小鼠背部施用咪喹莫特(IMQ)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观察小鼠银屑病面积并进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IL-23、IL-17A、干扰素(IFN)-γ和IFN-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测定表皮厚度和肥大细胞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Ki-67、CD4阳性细胞表达率,RT-q PCR检测c GAS和STING m 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实验检测c GAS、STING、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p-IRF3蛋白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背部皮肤出现严重的红斑、鳞屑,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抓挠次数、PASI评分、表皮厚度、肥大细胞数量、IL-6、IL-1β、TNF-α、IL-23、IL-17A、IFN-γ和IFN-β水平、Ki-67和CD4阳性表达率、c GAS和STING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IRF3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Andro-L组、Andro-M组和Andro-H组小鼠皮肤红斑、鳞屑、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减轻;抓挠次数、PASI评分、表皮厚度、肥大细胞数量、IL-6、IL-1β、TNF-α、IL-23、IL-17A、IFN-γ和IFN-β水平、Ki-67和CD4阳性表达率、cGAS和STING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IRF3磷酸化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STING激活剂DMXAA逆转了穿心莲内酯对银屑病小鼠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可通过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小鼠银屑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银屑病 炎症 GMP-AMP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物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徐爱琴治疗荨麻疹的用药规律
18
作者 李晨毓 徐爱琴 《中医学》 2024年第2期273-280,共8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究徐爱琴教授治疗荨麻疹的用药规律。方法: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收集徐爱琴教授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0日的荨麻疹患者门诊医案,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药物属性分析、关联分析及层次聚类将标准化后...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究徐爱琴教授治疗荨麻疹的用药规律。方法: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收集徐爱琴教授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0日的荨麻疹患者门诊医案,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药物属性分析、关联分析及层次聚类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收集病案193则,涉及中药171味,其中用药频次较高药物是防风、牛蒡子、茯苓等。药性以平、温、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上则以脾经、肺经、胃经为主。功效以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补中益气为主。关联分析显示常用药对有4对,通过层次聚类,出现频率较高的20味药物可聚成4类。结论:徐爱琴教授治疗荨麻疹以清热疏风为主,辅以健脾补肺,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古今医案云平台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改善皮肤色素沉着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叶欢 蔡翔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5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的效果。方法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武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对收治110例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5例/组。对照组给予超脉冲CO_(2)点阵...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的效果。方法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武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对收治110例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5例/组。对照组给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氨甲环酸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两组均治疗1次/月,共治疗3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度、面部色素沉着面积、色素颜色深浅、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73%)和满意率(87.27%)均高于对照组(74.55%和69.09%)(P<0.05);观察组复发率(3.64%)低于对照组(14.55%)(χ^(2)=4.407,P=0.036);治疗2次后及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面部色素沉着面积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分别为(1.71±0.25)分和(1.05±0.16)分低于对照组(1.91±0.28)分和(1.18±0.19)分(P<0.05);两组患者色素沉着严重程度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2.51±0.57)分和(0.99±0.22)分低于对照组(2.94±0.63)分和(1.31±0.24)分(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可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色素沉着 氨甲环酸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 疗效
原文传递
复方黄芩“水膜”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首帆 徐宜厚 +3 位作者 徐爱琴 朱立宏 秦宗碧 邱百怡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516-1519,1523,共5页
目的:探析复方黄芩“水膜”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武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口服氯苯那敏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为基础... 目的:探析复方黄芩“水膜”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武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口服氯苯那敏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为基础治疗加曲咪新乳膏治疗;观察组为基础治疗加复方黄芩“水膜”湿敷。评估急性湿疹皮损严重程度和瘙痒程度,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5-羟色胺(5-HT)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皮损积分和皮损面积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皮损积分和皮损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瘙痒积分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瘙痒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K、IL-2均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K、IL-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5-羟色胺和sIL-2R均有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5-羟色胺和sIL-2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芩“水膜”能有效改善急性湿疹患者临床皮损和瘙痒等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降低致痒因子5-羟色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芩“水膜”湿敷 急性湿疹 疗效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