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宫颈腺癌1例
1
作者 倪洋洋 计金双 +5 位作者 贾文娟 卢湘怡 罗波 杨顺实 谢伟 龚丹妮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期142-146,共5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绝大多数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宫颈腺癌是宫颈癌的常见类型。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宫颈恶性肿瘤,其组织学类型和生物学行为具有特异性,恶性程度高,易发...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绝大多数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宫颈腺癌是宫颈癌的常见类型。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宫颈恶性肿瘤,其组织学类型和生物学行为具有特异性,恶性程度高,易发生早期转移,预后极差。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发病率低,目前尚无标准化治疗方案。本文分析并报道1例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宫颈腺癌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阐述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以提高临床对此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宫颈腺癌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早期风险因素的主成分、聚类及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韦唯 汤晶 杜薇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64-968,共5页
目的 评估孕早期孕妇临床特征、血流动力学和循环血管生成蛋白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市中心医院行产前检查、孕12~13周、血压正常的单胎孕妇共252例为研究对象,剔... 目的 评估孕早期孕妇临床特征、血流动力学和循环血管生成蛋白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市中心医院行产前检查、孕12~13周、血压正常的单胎孕妇共252例为研究对象,剔除失访病例,根据在妊娠期间新发高血压的风险将其分为观察组(136例,新发高血压风险较高)和对照组(103例,新发高血压风险较低)。收集两组孕早期基础信息[体重指数(BM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流动力学指标[每搏输出量(SV)、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心输出量(CO)、总外周阻力(TPR)]和循环血管生成蛋白[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可溶性内皮糖蛋白(s-Eng)、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内皮素(ET)]等,评估上述指标对HDCP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BMI、MAP、HR、TPR、PI和s-Eng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V、CO、PLGF均低于对照组(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主成分占队列变异性的61%,第一主成分主要受TPR(22%)、s-Eng(16%)和CO(12%)的影响,第二主成分主要受BMI(33%)和MAP(19%)的影响,而MPO(18%)则主要影响第三主成分。对队列进行聚类分析识别出3个组:低风险组(127例)、中风险组(81例)和高风险组(31例)。预测HDCP效果较高的4个变量依次是TPR[曲线下面积(AUC)=0.96]、s-Eng(AUC=0.84)、MAP(AUC=0.92)和PLGF(AUC=0.89)。结论 TPR、s-Eng、MAP和PLGF对孕期发生HDCP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确定HDCP发生的风险因素对开发针对性的预防和抗高血压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血流动力学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治疗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娇兰 饶慧 李雄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6期13-18,共6页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标准化疗或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治疗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gov数据库,筛选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8日有关...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标准化疗或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治疗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gov数据库,筛选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8日有关治疗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的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化疗或PARP抑制剂治疗(试验组)与单纯使用化疗或PARP抑制剂治疗(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数据、评估发表偏倚后用R语言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研究,1936例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试验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两种方案不同作用机制药物治疗的PFS和OS均有所改善,但其改善PFS和OS的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生成抑制剂是否联合PARP抑制剂的PFS和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蛋白尿、高血压、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3级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蛋白尿、高血压、血小板计数下降、腹泻、疲劳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治疗可以延长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OS和PFS,但也同时增加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有限,故有待更多的相关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抑制剂 联合治疗 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Z、蛋白Z依赖蛋白酶抑制剂及血小板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承秋 吕文艺 +1 位作者 金凡 陈静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Z(PZ)、蛋白Z依赖蛋白酶抑制剂(ZPI)及血小板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名正常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Z、ZPI水平,全... 目的:探讨蛋白Z(PZ)、蛋白Z依赖蛋白酶抑制剂(ZPI)及血小板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名正常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Z、ZPI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相关参数,分析检测指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Z、ZPI、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加重不断降低,与病情程度均呈负相关(PZ:r=-0.356,ZPI:r=-0.374,PLT:r=-0.35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加重不断升高,与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MPV:r=0.362,PDW:r=0.371)。观察组有5例患者终止妊娠,终止妊娠患者PZ、ZPI、PLT水平低于正常分娩者(P<0.05),MPV、PDW水平高于正常分娩者(P<0.05)。结论:PZ、ZPI、PLT、MPV、PDW水平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蛋白Z 蛋白Z依赖蛋白酶抑制剂 血小板参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与DW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承秋 吕文艺 张颖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8期152-153,156,共3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MRI)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4例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记录284例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评估MRI常规序列与DWI对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磁共振(MRI)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4例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记录284例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评估MRI常规序列与DWI对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不同性质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差异。结果284例患者共检出302个肿块,其中良性107个(35.43%),恶性195个(64.57%)。MRI常规序列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准确247个(81.79%),DWI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准确271个(89.74%),MRI常规序列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准确率明显低于DWI(P<0.05)。良性病变实性部分ADC明显高于恶性病变(P<0.05);但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囊性部分AD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常规序列及DWI均能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性质,但联合DWI诊断准确性更高,具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 囊实性 MRI DWI 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药物配制箱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亚兰 陈德华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化疗药物 配制箱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舒适护理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吉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23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无痛人流 护理人员 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100P蛋白、膜联蛋白A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黄鹏 肖波涛 黄磊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4期74-77,共4页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100F蛋白及膜联蛋白A2(ANXA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60例正常人子宫内膜中的VEGF、S100F、ANXA2的表达,并分析在子宫内膜癌...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100F蛋白及膜联蛋白A2(ANXA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60例正常人子宫内膜中的VEGF、S100F、ANXA2的表达,并分析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S100P、ANXA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VEGF、S100P、ANXA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VEGF、S100P、ANXA2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ANXA2的表达与FIGO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水平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100P在FIGO高分期组和ER低表达组、PR高表达组以及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较高(P<0.05);VEGF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VEGF、S100F、ANXA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通过对VEGF、S100P、ANXA2表达水平的检测可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子宫内膜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生长因子 S100P蛋白 膜联蛋白A2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一年是盆底康复黄金期
9
作者 张庆华(文)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8年第11期25-25,共1页
尿裤子通常是婴幼儿才有的事,其实它也是一些产后女性的尴尬。怀孕和生产易导致盆底肌肉受损,不自觉漏尿。建议产后42天进行盆底肌力测评,如果发现肌力比较差,应及早诊治。产后一年内是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的黄金时期。
关键词 盆底肌肉 产后 黄金 康复 训练治疗 婴幼儿 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子宫颈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洁爽 李瑞 +4 位作者 陈宏伟 刘钰晨 计金双 敖启林 黄磊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探讨1例原发性子宫颈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cervix,PM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PMM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1例原发性子宫颈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cervix,PM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PMM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大体标本呈乳头状,色暗红,局灶灰黑,大小4 cm×4 cm;镜下见不规则巢团样排列的肿瘤细胞弥漫浸润子宫颈壁,肿瘤细胞主呈上皮样,胞质较丰富,核多形较明显,少数细胞可见清晰核仁,未见明显色素颗粒;免疫组织化学表型:S-100、SOX-10、melan-A、MiTF弥漫强阳性,p16、vimentin阳性,CD34、D2-40示脉管,Ki-67增殖指数约50%,HMB-45、PCK、p40阴性。结论PMMC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临床上罕见的肿瘤,术前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手术治疗为主,术后结合辅助治疗,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宫颈 免疫组织化学表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欢欢 黄鹏 +1 位作者 敖启林 黄磊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对一例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患者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一例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膀胱平滑肌瘤行局部切除,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 目的对一例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患者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一例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膀胱平滑肌瘤行局部切除,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后随访5年,未见肿瘤复发、恶变、侵袭转移及盆腔其他并发症。结论膀胱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术前诊断主要依赖彩超、CT等影像学检查。手术探查能明确肿瘤部位,确诊依赖病理。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平滑肌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卵巢纤维肉瘤并广泛盆腹腔种植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真真 黄鹏 +3 位作者 余晓辉 张庆华 敖启林 黄磊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一例右侧卵巢卵泡膜纤维瘤腹腔镜术后出现继发性卵巢纤维肉瘤合并盆腹腔广泛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前次手术应用旋切器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卵巢纤维肉瘤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各项指标的病理特点,旋切器应用的适应... 目的探讨一例右侧卵巢卵泡膜纤维瘤腹腔镜术后出现继发性卵巢纤维肉瘤合并盆腹腔广泛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前次手术应用旋切器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卵巢纤维肉瘤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各项指标的病理特点,旋切器应用的适应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卵巢卵泡膜纤维瘤术后发生的卵巢纤维肉瘤有可能不是继发性病变,而是由于前次使用旋切器后失去完整肿瘤形态引起病理取材上的漏诊引起的,对于卵巢实质性肿瘤,不推荐使用旋切器粉碎取出。结论应避免腹腔镜手术使用旋切器粉碎卵巢实质性包块导致病理取材的困难,使恶性肿瘤漏诊;旋切碎屑导致盆腹腔播散种植及加速病变恶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纤维肉瘤 性索间质肿瘤 腹腔镜 粉碎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干预在产科术后留置导尿产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佳琦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5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产科留置导尿产妇中的应用。方法 240例留置导尿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干预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2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健康知识...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产科留置导尿产妇中的应用。方法 240例留置导尿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干预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2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干预组产妇泌尿系统感染率(1.67%)低于对照组(1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导尿管留置时间、SCL-90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92.50%)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术后留置导尿产妇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增进产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术后的舒适度,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留置导尿 泌尿系统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在宫颈癌术后难治性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杜薇娜 代彩霞 +1 位作者 周雪影 陈珺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6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在宫颈癌术后难治性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将采用尿管护理的患者纳入传统护理组,采用尿管护理联合低频电刺激护理的患者纳入联合护理组,每组10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在宫颈癌术后难治性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将采用尿管护理的患者纳入传统护理组,采用尿管护理联合低频电刺激护理的患者纳入联合护理组,每组10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情况和重置导尿管情况,对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留置尿管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运用手动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进行测定。结果:联合护理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和重置导尿管率分别为11.0%和6.0%,均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的50.0%和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4.45,x^2=12.83;P<0.05);残余尿量显著少于传统护理组,留置尿管时间显著短于传统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3,t=2.776,t=3.182;P<0.05);肌力分级0级、Ⅰ级和Ⅱ级比例均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28,x^2=14.41,x^2=5.02;P<0.05),Ⅲ级、Ⅳ级和Ⅴ级比例均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14,x^2=9.35,x^2=7.38;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在宫颈癌术后难治性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宫颈癌 难治性尿潴留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薇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2期9-10,39,共3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威胁女性生殖健康的一大重要因素,给女性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随着对盆底结构功能认识的深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地完善。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就盆底功能障...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威胁女性生殖健康的一大重要因素,给女性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随着对盆底结构功能认识的深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地完善。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就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念、相关理论、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进行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 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妊娠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计金双 倪洋洋 +3 位作者 贾文娟 卢湘怡 王洁爽 黄磊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7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中心医院2017—2021年妇科收治住院的输卵管妊娠病例的临床特征,将其分为输卵管妊娠破裂组与未破裂组。采用χ^(2)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进行两组的差异比较,用受试者操...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中心医院2017—2021年妇科收治住院的输卵管妊娠病例的临床特征,将其分为输卵管妊娠破裂组与未破裂组。采用χ^(2)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进行两组的差异比较,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相关变量找到最佳临界值,通过多元二项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885例输卵管妊娠,其中未破裂患者780例(88.1%),破裂患者105例(11.9%)。主要症状(腹痛、阴道出血)、输卵管妊娠类型、B超包块最大直径和术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二项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停经天数与输卵管妊娠破裂无关(P>0.05)。B超包块最大直径>3.5cm(OR=3.966,95%CI:2.473~6.358,P<0.001)和术前血清HCG>2600mIU/ml(OR=4.756,95%CI:2.916~7.759,P<0.001)是输卵管妊娠破裂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当输卵管妊娠患者的B超包块最大直径>3.5cm及术前血清HCG>2600mIU/ml时可能有破裂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异位妊娠 破裂 危险因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避孕套和乒乓球制作子宫托
17
作者 韩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5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子宫托 避孕套 乒乓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维爱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期妇女取宫内节育器效果观察
18
作者 韩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22期14-14,共1页
将 8 6例绝经期取宫内节育器病人分为两组 ,各 4 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取宫内节育器 ,观察组采用利维爱、米索前列醇序贯用药后取宫内节育器。结果观察组取节育器一次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下腹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 <... 将 8 6例绝经期取宫内节育器病人分为两组 ,各 4 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取宫内节育器 ,观察组采用利维爱、米索前列醇序贯用药后取宫内节育器。结果观察组取节育器一次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下腹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1)。提示利维爱、米索前列醇序贯用药后取宫内节育器可减轻病人痛苦 ,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利维爱 米索前列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19
作者 彭星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3期348-348,共1页
目的:总结宫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2012年5月~2013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行宫腔镜治疗,术中配合以心里护理、术前准备、并发症预防及出院指导等护理,跟踪患者术后病况恢复情况。结果180例均... 目的:总结宫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2012年5月~2013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行宫腔镜治疗,术中配合以心里护理、术前准备、并发症预防及出院指导等护理,跟踪患者术后病况恢复情况。结果180例均治疗成功,术后并发症仅出现10例阴道少量出血,随访结果显示月经紊乱、不孕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无术后复发案例。结论严密的观察与护理能够保证宫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女性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杨雪萍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4期611-611,共1页
宫内节育器又称节育环,是用塑料、不锈钢丝、铜丝、硅胶等材料制成的不同式样的干扰妊娠的工具,由于其特殊的局部效应,使子宫内膜可以发生特殊的非细菌性炎性反应,从而干扰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以及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的着床和发育成长,从而... 宫内节育器又称节育环,是用塑料、不锈钢丝、铜丝、硅胶等材料制成的不同式样的干扰妊娠的工具,由于其特殊的局部效应,使子宫内膜可以发生特殊的非细菌性炎性反应,从而干扰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以及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的着床和发育成长,从而达到避孕目的。它的最佳取出时机为绝经6个月~1年内,但大部分绝经期妇女因惧怕取环时带来的痛苦,往往在绝经后10年余,出现腰痛不适等一些症状时,才到医院就诊,殊不知长时间放置宫内节育器使得子宫内膜损伤及局部出血,同时本身是一种异物,对子宫内膜是一种刺激,导致子宫内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异常,促进组胺等炎性物质的释放,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出血增加,以导致取环更加困难及不适。加之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的减退,导致机体内雌激素释放减少,因而子宫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宫颈变硬、变短,缺乏弹性,导致宫口扩张时难度增大,并且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探讨采取何种方式减轻取环的绝经期妇女术中的疼痛和如何改进手术操作方法,排除手术困难的措施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育器 米索前列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