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及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陶全霞 周帆琦 +4 位作者 沙茜 李金成 肖繁荣 赵冬冬 朱文宇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紧邻长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候鸟重要的越冬地和栖息地之一。2021年5月—2022年5月利用样线法、样点法及红外相机法对保护区鸟类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统计出鸟类17目46科172种。其中... 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紧邻长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候鸟重要的越冬地和栖息地之一。2021年5月—2022年5月利用样线法、样点法及红外相机法对保护区鸟类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统计出鸟类17目46科172种。其中,雀形目的种数最多,占鸟类种数的43.02%;居留型方面,以迁徙鸟类为主,占比69.77%,留鸟仅占比30.23%;区系类型方面,古北种85种,占比49.42%,东洋种57种,占比33.14%,广布种30种,占比17.44%;生态类型方面,鸣禽的种类最多,广泛分布于各类生境中。结果显示,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物种类型丰富、种类多样、季节差异显著,且涨渡湖水上森林是鹭鸟活动和栖息的集中分布区,建议将该区域划为重点保护与监测区,开展长期动态监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生态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涨渡湖湿地 鸟类 生物多样性 季节动态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府河湿地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帆琦 沙茜 +3 位作者 王述潮 李鹏琪 桂柳柳 徐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0-983,共14页
武汉府河湿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丰富对湿地生态修复和湿地功能效益发挥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利用样线法、样点法对武汉府河湿地鸟类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统计出... 武汉府河湿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丰富对湿地生态修复和湿地功能效益发挥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利用样线法、样点法对武汉府河湿地鸟类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统计出武汉府河湿地鸟类18目54科223种,以雀型目物种占比最大,约占43.05%.居留型方面,以迁徙鸟类为主,占比74.44%,留鸟仅占比25.56%;区系类型方面,以古北种为主,占59.19%;其次是东洋种,占27.35%;广布种最少,占13.45%.生态类型方面,鸣禽为六大类中种类最多的型,占比43%,广泛分布于各类生境中.结果显示,武汉府河湿地鸟类物种类型丰富、种类多样、季节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方面,秋冬季节物种优势性更为明显.建议建设府河湿地公园;建立鸟类重点保护与监测区,加强对珍稀濒危鸟类的调查监测力度,开展长期动态监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生态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河湿地 鸟类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13种常绿灌木及其主要挥发物抑菌效应研究
3
作者 原江琴 王翼飞 +4 位作者 汪安印 李朝梅 刘召强 贺丹 张曼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为探究郑州市常绿灌木的抑菌能力,以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等13种常见常绿灌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抑菌率,选择癸醛、苯甲醛、β-蒎烯、柠檬烯、3-蒈烯5种叶片中主要的挥发物单体,以抑菌圈... 为探究郑州市常绿灌木的抑菌能力,以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等13种常见常绿灌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抑菌率,选择癸醛、苯甲醛、β-蒎烯、柠檬烯、3-蒈烯5种叶片中主要的挥发物单体,以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为检测指标,研究不同挥发物单体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13种常绿灌木间抑菌率差异显著(P<0.05),同一植物碎叶的抑菌率大于相同质量的整叶,南天竹和海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最好的均为南天竹;5种挥发物单体对供试菌株的抑制程度不同,苯甲醛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强,β-蒎烯最弱。在今后郑州市进行城市绿化时,可以选择南天竹等抑菌能力较强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常绿灌木 挥发物 抑菌率 抑菌圈直径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21年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4
作者 刘丽 姬星 +3 位作者 胡祥 徐丹 童芳 张洪茂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8期75-82,共8页
利用长时间序列的MODIS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应用归一化植被覆盖度指数(NDVI)、趋势分析、Mann-Kendall统计检验法、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2—2021年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对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突变点... 利用长时间序列的MODIS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应用归一化植被覆盖度指数(NDVI)、趋势分析、Mann-Kendall统计检验法、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2—2021年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对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突变点进行识别,探讨了区域植被覆盖度与气候的关系,解释了可能导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近20年来,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NDVI总体呈增长趋势,海拔3000~3500 m是区域内NDVI最高的区间,NDVI呈现减少主要为近库区沿岸海拔2500 m以下区域,呈现增加的主要集中在库区西南部、西北部及东北部海拔2500~3500 m区域;2)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蓄水前10年植被覆盖度增加速度低于蓄水后10年的植被覆盖度增加速度,并在蓄水完成的2014年出现了转折点;3)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与湿度、降水相关,区域内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和库区防护林营造工程的实施也起到了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时空变化 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 水库蓄水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上游玛柯河至脚木足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特征调查
5
作者 龚玉蓉 阴双雨 +5 位作者 刘鑫 陈铁锋 宋靖国 侯宁 刘苏 周青春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为了解大渡河上游水域生态环境现状,该研究于2017-2018年春冬季2次对大渡河上游玛柯河至脚木足河段浮游植物进行收集分析,查明了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此次调查水域的浮游植物共鉴定出102种(属),隶属于6门46属。... 为了解大渡河上游水域生态环境现状,该研究于2017-2018年春冬季2次对大渡河上游玛柯河至脚木足河段浮游植物进行收集分析,查明了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此次调查水域的浮游植物共鉴定出102种(属),隶属于6门46属。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有76种(属),占浮游植物总物种数的74.5%。各河段春季的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比冬季都有显著的增加,分别增加了3.7和2.8倍,但总体呈现低密度和低生物量的特征。为获得该水域浮游植物本底资源现状及水生态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大渡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估
6
作者 向苗苗 吴志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2期260-263,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影响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公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估展开,探讨了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现状、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实际影响。通过对噪声控制技术(如噪声屏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影响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公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估展开,探讨了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现状、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实际影响。通过对噪声控制技术(如噪声屏障、道路设计优化等)的评估,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些技术在减少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方面的效果,结合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提出了优化技术的可行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和应用噪声控制技术能够显著降低交通噪声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健康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交通噪声 污染控制 声屏障 低噪声车辆 路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工程表土保护利用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7
作者 刘召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190-0193,共4页
输变电工程表土保护利用与植被恢复技术是以保护和改善输变电工程生态环境为目的的一项重点环保措施。本文通过对输变电工程表土保护利用与植被恢复技术概述、表土保护与施工技术、表土利用与施工技术及相关工程案例的分析,对该技术在... 输变电工程表土保护利用与植被恢复技术是以保护和改善输变电工程生态环境为目的的一项重点环保措施。本文通过对输变电工程表土保护利用与植被恢复技术概述、表土保护与施工技术、表土利用与施工技术及相关工程案例的分析,对该技术在改善土壤保水性能、改善植被恢复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表土的质地、结构、养分含量等参数需在输变电工程施工前通过土壤调查分析确定,施工时应采取减少地表扰动和表土流失的保护措施,并在施工结束后开展植被恢复措施。工程案例展示了实际工程中应用该技术的成果。因此,输变电工程表土保护利用和植被恢复技术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表土保护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古夫河水质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25
8
作者 冉桂花 葛继稳 +3 位作者 苗文杰 曹华芬 吴述园 程腊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385-5396,共12页
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和兴山县境内长江三峡库区香溪河支流古夫河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8月—2011年7月在整条河流中选取20个采样点,进行样本采集,并测定溶解氧、碱度、硬度、电导率、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硅、总有机碳共9项水质... 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和兴山县境内长江三峡库区香溪河支流古夫河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8月—2011年7月在整条河流中选取20个采样点,进行样本采集,并测定溶解氧、碱度、硬度、电导率、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硅、总有机碳共9项水质指标,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水质的时空分异特征。依据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差异,将20个采样点分成4组,即森林(A组)、耕地(B组)、水库(C组)和村镇(D组);根据该区域的水文节律,将5—10月归为湿季,其余月份为干季。判别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古夫河水质具有时空显著性差异:总磷、二氧化硅、电导率、化学需氧量、总硬度和总碱度等指标具有空间显著性差异;总氮、化学需氧量、溶解氧、二氧化硅和总有机碳与季节存在显著相关性,所测9项水质指标在不同空间类别上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空间类别上的干湿季节引起水质变化的主导因子是不同的:A组中,湿季主要体现为二氧化硅和总有机碳,干季主要体现为总磷、二氧化硅、总有机碳和化学需氧量,该组水质主要受地表径流、地质成因和风化作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B组中,湿季主要体现为硬度和总有机碳,干季主要体现为总磷、化学需氧量、总碱度和总硬度,该组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如农业径流、未处理的生活污水排放等人为因素影响;C组中,湿季主要体现为二氧化硅、总氮和总磷,干季主要体现为总氮、总有机碳和二氧化硅,该组主要受农业径流、地表径流以及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等的影响;D组中湿季主要体现为二氧化硅、总氮和总磷,干季主要体现为碱度、硬度、总氮和总有机碳,该组主要受村镇生活污水和农业径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古夫河水质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其中受人为因素影响更大。因此,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改善水质,做好水源地的长期水质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别分析 主成分分析 水质 时空分异 古夫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古夫河着生藻类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9
作者 吴述园 葛继稳 +3 位作者 苗文杰 程腊梅 冉桂花 曹华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7023-7034,共12页
古夫河系长江三峡水库湖北省境内香溪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神农架林区并最终汇入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是流域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水体。对古夫河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干流及主要支流21个样点的着生藻类叶绿素a和14项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采用... 古夫河系长江三峡水库湖北省境内香溪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神农架林区并最终汇入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是流域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水体。对古夫河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干流及主要支流21个样点的着生藻类叶绿素a和14项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着生藻类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叶绿素a含量范围为0.07—145.96 mg/m2,平均值为11.63 mg/m2。不同样点的叶绿素a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古夫河干流上游低于下游,支流竹园河上游高于下游,表现为人为影响大的区域高于人为影响小的区域;不同季节着生藻类叶绿素a含量差异显著,表现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趋势。古夫河着生藻类叶绿素a与总磷和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氨氮和总氮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流速呈极显著负相关;水体总磷是古夫河流域着生藻类生长的第一限制因子,流速对着生藻类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古夫河着生藻类生物量空间格局可能由其生境尺度(营养盐)和流域尺度(硬度和电导率)的特征决定,而古夫河着生藻类生物量时间变化主要受水动力(流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生藻类 叶绿素A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古夫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古夫河着生藻类分布与水质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自业 葛继稳 +4 位作者 李建峰 程腊梅 吴述园 冉桂花 苗文杰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9-227,共9页
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位于长江三峡库区内的湖北省兴山县古夫河着生的藻类和水体共采样10次,共鉴定出着生藻类28属,检测水质指标12项。对水质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4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主要代表总氮(TN)... 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位于长江三峡库区内的湖北省兴山县古夫河着生的藻类和水体共采样10次,共鉴定出着生藻类28属,检测水质指标12项。对水质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4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主要代表总氮(TN)和硝酸盐氮(NO3--N),第二主成分主要代表pH和化学需氧量(CODCr),第三主成分主要代表磷酸盐磷(PO34--P)、总磷(TP)和氨氮(NH4+-N),第四主成分主要代表电导率(Cond)和总有机碳(TOC)。将提取的9项主要水质因子与着生藻类重要属进行典型对应分析(CCA),结果可见,古夫河主要水质因子与着生藻类类群分布相关性大小为:CODCr>pH>TN>NO3--N>TOC>TP>PO34--P>Cond>NH4+-N。Monte Carlo显著性检验表明,CODCr和pH对古夫河着生藻类物种组成及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大,其次为TN、NO3--N和TOC。pH与CODCr呈极强的负相关关系,古夫河着生藻类大多数类群均与CODCr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仅胶毛藻属(Chaetophora)倾向低CODcr和偏碱性的环境。TN和NO3--N有很强正相关性,而两者均与TOC有强负相关,它们将古夫河着生藻类大体上分为两类,即亲碳元素的类群和亲氮元素的类群。TP通常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限制性营养因子,但在古夫河流域中并不是影响着生藻类物种分布的主要水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生藻类 水质因子 典型对应分析 古夫河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白水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妮娅 唐瑶 +4 位作者 杨丽 肖志豪 陈征 李红涛 胡明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利用遥感技术对白水河流域2011年8月的卫片进行解译,依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有关要求,计算出该流域生态环境各项指数分别为:生物丰度指数60.04、植被覆盖指数57.58、水网密度指数70.15、土地退化指数24.14、环境质量指... 利用遥感技术对白水河流域2011年8月的卫片进行解译,依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有关要求,计算出该流域生态环境各项指数分别为:生物丰度指数60.04、植被覆盖指数57.58、水网密度指数70.15、土地退化指数24.14、环境质量指数99.76,得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70.69,表明该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为良,生物多样性水平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白水河流域 遥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市水电站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志豪 张垚 +3 位作者 王敏 李翔 陈征 刘胜祥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3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基于皂市水电站评价区2000年和2010年Landsat-TM影像遥感数据,在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结合野外实地考察,获得了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评价区近10年来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林地和灌草地是评... 基于皂市水电站评价区2000年和2010年Landsat-TM影像遥感数据,在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结合野外实地考察,获得了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评价区近10年来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林地和灌草地是评价区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其中灌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的比例最多,分别为1.69%和1.57%;水域和建设用地有所增加,其中水域的面积增加了1 230.76 hm2,是增长面积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及国家政策的实施。在组成景观生态系统的各类组分中,模地是景观的背景区域,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在本工程评价区各拼块的优势度值中,林地是评价区内的模地,对景观具有控制作用的生态体系部分。建库后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变化,其中水域拼块因水库蓄水使其重要性提高,其优势度由水库蓄水前的4.57%上升到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遥感 皂市水电站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生态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以巫水流域水电梯级开发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敏 张垚 +5 位作者 肖志豪 阴双雨 黎如 唐瑶 唐彬 刘胜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7-691,共5页
采用"3S"(RS,GIS,GPS)技术对巫水流域1990年、2010年遥感影像进行处理,获得2期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类型图和植被覆盖图,据此对该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为有效生态保护措施的制定、后期水利水电工程的... 采用"3S"(RS,GIS,GPS)技术对巫水流域1990年、2010年遥感影像进行处理,获得2期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类型图和植被覆盖图,据此对该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为有效生态保护措施的制定、后期水利水电工程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流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转变,主要植被类型未产生明显变化,植被覆盖度总体分布格局变化不大,水域面积的增加扩大了湿地动物生境,增加了水域的综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巫水流域 水电梯级开发 回顾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五里坡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火明 曾立雄 +7 位作者 周厚林 张克太 颜魏 卢凤云 杨阳 万文龙 夏焰 庄友云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3期125-128,共4页
在2008年出版的重庆五里坡国家自然保护区科学考查报告的基础上,于2019年和2020年对该保护区进行了植物多样性复查,根据2021年9月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及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的15号文件,经过统计,该保护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5种,二... 在2008年出版的重庆五里坡国家自然保护区科学考查报告的基础上,于2019年和2020年对该保护区进行了植物多样性复查,根据2021年9月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及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的15号文件,经过统计,该保护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5种,二级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72种。对该保护区的地理环境和保护区国家保护植物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植物的保护措施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五里坡国家自然保护区 国家保护植物 保护措施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门峡水库对下游白溪河径流情势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冉桂花 葛继稳 +2 位作者 苗文杰 田幸 潘晓颖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26,共3页
根据参证站(所市水文站)资料外推了关门峡水库至电站厂址处的径流资料,分析了水库蓄水前后下游干沟、纸厂河、薛家大槽河口汇入白溪河处的年际径流、年内径流、各典型年典型月径流的变化规律,指出泥沙对下游影响不大,对下游河势河态无... 根据参证站(所市水文站)资料外推了关门峡水库至电站厂址处的径流资料,分析了水库蓄水前后下游干沟、纸厂河、薛家大槽河口汇入白溪河处的年际径流、年内径流、各典型年典型月径流的变化规律,指出泥沙对下游影响不大,对下游河势河态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溪河 关门峡水库 电站厂址处 径流 泥沙 河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质地农田土壤酶活性差异分析
16
作者 赵自超 夏振尧 +3 位作者 祝顺波 赵冰琴 杨可 许文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77-1778,1785,共3页
通过对3种质地(沙壤、中壤和重壤)农田的土壤酶分析,得出沙壤土的酶活性低于中壤土和重壤土,重壤土的脲酶活性最高,沙壤土的转化酶活性最低,中壤土的磷酸酶活性最高。土壤酶活性随着农田土层深度(0~30 cm)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质地 土壤酶活性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卧息地选择研究综述
17
作者 李玮 李弛 +3 位作者 王海燕 张代宝 张璐 李玉峰 《河南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30-32,52,共4页
卧息地选择是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对环境变化的表观体现。以国内外卧息地选择相关研究为基础,从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与研究方法3个方面概括了目前卧息选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卧息地选择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 卧息地选择是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对环境变化的表观体现。以国内外卧息地选择相关研究为基础,从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与研究方法3个方面概括了目前卧息选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卧息地选择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未来卧息地选择研究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息地 生境选择 空间尺度 时间尺度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山县太子山林场柏木生长规律研究
18
作者 周火明 周忠诚 +7 位作者 杨繁 周鸣惊 高树杰 胡泽军 何博轩 杨阳 闻斌 有楚军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9-12,共4页
2020年7月,在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雁门林场44 a生柏木人工林中设置临时标准样地,并选取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和测定,对柏木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柏木胸径和树高生长快速期都出现在10~20 a,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均在第20年生时... 2020年7月,在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雁门林场44 a生柏木人工林中设置临时标准样地,并选取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和测定,对柏木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柏木胸径和树高生长快速期都出现在10~20 a,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均在第20年生时达到最大值,胸径和树高的平均生长量均在第30年生时达到最大值,材积连年生长量第40年时出现最大值;在44 a期间材积平均生长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没有达到最大值;胸径生长率和树高生长率最大值出现在第10年,材积生长率最大值出现在第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木 树干解析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25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垚 王敏 +4 位作者 肖志豪 唐瑶 方芳 李鹏飞 刘胜祥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3期16-20,共5页
利用1987年、2006年和2010年的Landsat 5 TM遥感影像及地形图,分析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25年来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987~2006年间,林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增加287.84 hm2和227.92 hm2,水域、草地和沼泽有所减少,... 利用1987年、2006年和2010年的Landsat 5 TM遥感影像及地形图,分析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25年来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987~2006年间,林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增加287.84 hm2和227.92 hm2,水域、草地和沼泽有所减少,其中草地减少最为明显,减少了337.53 hm2。2006~2010年间,草地面积增加了273.64 hm2,耕地、林地和沼泽均有所减少,耕地面积减少最多,为171.86 hm2。围堤修建、意杨栽种和耕地开垦导致了湿地退化、土壤旱化,是引起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3S”技术 驱动力分析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抗寒剂对三角梅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梦希 王敏 +2 位作者 张银 李玲丽 胡蝶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56-60,共5页
为使三角梅在非适宜种植区大量露地栽培,分别对6个三角梅品种的枝叶涂抹抗寒剂(5%保湿剂、5%粘合剂、1.0 g/L氯化钙、0.30%磷酸二氢钾、100 mg/L水杨酸混合)进行2次抗寒处理。结果表明:适宜引种的品种为加州黄金和斑叶安格斯,低温胁迫... 为使三角梅在非适宜种植区大量露地栽培,分别对6个三角梅品种的枝叶涂抹抗寒剂(5%保湿剂、5%粘合剂、1.0 g/L氯化钙、0.30%磷酸二氢钾、100 mg/L水杨酸混合)进行2次抗寒处理。结果表明:适宜引种的品种为加州黄金和斑叶安格斯,低温胁迫对两者的影响相对较小,抗寒剂对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洒金叶玫红适合引种,但要对其进行抗寒处理,抗寒剂可明显提高其抗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耐寒 抗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