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直接接触辐射器临床应用的生物学效能 被引量:2
1
作者 任维娜 邓华 +2 位作者 张心平 宋丽 线一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95-1697,1700,共4页
目的:评定微波直接接触辐射器临床应用的生物学效能。方法:动物实验于2004-09/2005-01在武汉市武昌铁路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大耳白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直接接触辐射组、近场辐射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做任... 目的:评定微波直接接触辐射器临床应用的生物学效能。方法:动物实验于2004-09/2005-01在武汉市武昌铁路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大耳白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直接接触辐射组、近场辐射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接触辐射组:采用自制圆盘形直接辐射器(直径10.3m,频率915MHz,功率0~10W,天线为微带型,单元结构,驻波系数<3,专利号zl00324703.1)紧贴皮毛照射左侧桡骨骨折处,设定时间10min,功率5W,温度5~10℃,1次/d,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d,再进行下一疗程,共3个疗程。近场辐射组:采用WR-Ⅱ型微波治癌机配备的圆柱形近场辐射器,距皮毛5cm,功率50W,时间为30min,温度5~10℃,1次/d,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d,再进行下一疗程,共3个疗程。每周拍摄左前肢桡骨X射线片。每天进行临床一般检查,定期测定血清总蛋白、球蛋白、补体C3,观察全身状态。临床观察于2005-02/07选择武汉市武昌铁路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402例,接受体表圆盘形直接辐射器理疗患者300例,为实验组,接受体表圆柱形近场辐射理疗患者102例,为对照组。实验组颈椎病患者:5min/次,功率2~6W,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急性创伤患者:骨折需固定术后24h方可进行理疗,8~10min/次,功率10W,10次为1个疗程;慢性腰腿痛患者:10~15min/次,功率10~15W,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30min/次,治疗功率50~100W,治疗方法:距患部3~5cm。结果:动物实验结果:①直接接触辐射组、近场辐射组兔骨折愈合过程明显缩短。②X射线片显示直接接触辐射组、近场辐射组骨痂生成较对照组提前14d。③组织学观察直接接触辐射组、近场辐射组镜下见大片软骨组织及成骨细胞明显增生活跃,大片状骨小梁排列成网架状;对照组镜下见软骨组织成成骨细胞增生不活跃。④直接接触辐射组、近场辐射组疗效比较无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⑤直接接触辐射组出现的副作用少于近场辐射组。⑥直接接触辐射组血清总蛋白、γ-球蛋白、补体C3含量高于近场辐射组和对照组。临床观察结果:①临床观察:急性期一期愈合患者占90%,慢性期患者症状减轻、缓解好转占80%。②疗效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功能部分恢复,主要体征消失,症状缓解分别为284,96例,功能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好转变化分别为16,6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74%,93.75%。③副作用: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出现头昏症状分别为5,0例,出现胸闷症状分别为0,8例,出现失眠症状分别为0,2例,出现月经不调症状为0,2例,反应率分别为1.6%,21.5%。结论:微波直接接触辐射器临床使用的生物学效能优于近场辐射器,减少副作用、提高效率、节能、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直接接触辐射器 近场辐射器 生物学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