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3年武汉市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相关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
作者 孙静钗 伍雅婷 +2 位作者 马红飞 王肖 石梦蝶 《职业与健康》 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对武汉市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相关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淡水产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防控制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从武汉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中选取2018—2023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食品分类”选择“水产动物... 目的对武汉市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相关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淡水产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防控制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从武汉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中选取2018—2023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食品分类”选择“水产动物及其制品”,检索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18—2023年共报告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相关食源性病例1456例,报告率为6.35%,女性病例显著多于男性(χ^(2)=23.939,P<0.05);病例高峰主要集中在5—10月,8月达到最高峰,不同月份报告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88,P<0.05);不同地区的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631,P<0.05),中心城区食源性疾病报告数量显著多于远城区;不同年龄段的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161,P<0.05),其中14~<45岁年龄段占65.59%;不同职业人群的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177,P<0.05),从事家务及待业、学生、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商业服务人群中占比较高;临床诊断以感染性腹泻和急性胃肠炎居多,占85.72%;主要进食场所为餐饮服务业(42.87%)、零售/农贸市场(22.53%)、家庭(11.06%);多为2~10人共同进食引起(66.94%)。结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相关食源性病例存在明显的季节特征、区域特征、人群特征,提示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水产动物及其制品流通各个环节的监管,同时也要加强相关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水产动物及其制品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武汉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意愿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红飞 龚舜 +5 位作者 高代明 明方钊 张倩 刘恋 王继 王夏 《医学动物防制》 2024年第8期816-821,共6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primar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PHSIs)人员开展艾滋病(AIDS)防治工作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6—10月对武汉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非... 目的了解武汉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primar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PHSIs)人员开展艾滋病(AIDS)防治工作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6—10月对武汉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351人,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年限平均为(4.74±4.54)年;15.1%的人专职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69.8%的人愿意长期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中级及以上职称、专职、支持本机构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认为可以胜任艾滋病防治工作、认为服务对象愿意接受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艾滋病检测服务的调查对象,更愿意长期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OR=2.843、2.320、6.261、16.929、3.557、2.779,95%CI:1.531~5.280、1.228~4.382、1.838~21.325、5.359~53.478、1.920~6.588、1.466~5.270)。结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大部分愿意长期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增强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增加专职人员配备,提高人员待遇水平,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艾滋病防治工作 意愿 调查
原文传递
武汉市流动人口基层卫生服务机构HIV检测使用意愿调查
3
作者 马红飞 张倩 +5 位作者 兰志丽 龚舜 白杨 余爱平 刘琦 王夏 《医学动物防制》 2024年第9期922-925,930,共5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流动人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简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primar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PHSIs)进行HIV检测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5—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武汉市14个行政区抽取30家基... 目的了解武汉市流动人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简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primar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PHSIs)进行HIV检测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5—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武汉市14个行政区抽取30家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PHSIs每辖区内约10名15~65岁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308名流动人口。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95.8%。男性119名(40.3%),女性176名(59.7%);平均年龄(37.73±11.02)岁。65.4%的流动人口愿意在PHSIs进行HIV检测。婚姻状况已婚或同居(OR=2.893,95%CI:1.421~5.892)、职业为建筑工人(OR=5.217,95%CI:1.702~15.991)和接受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OR=2.264,95%CI:1.320~3.885),对流动人口在PHSIs接受HIV检测意愿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流动人口愿意接受PHSIs的HIV检测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服务工作,宣传HIV检测服务,有助于提高流动人口对PHSIs的HIV检测服务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HIV检测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意愿 影响因素 调查
原文传递
武汉市初中生在外就餐相关因素及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4
作者 赵挚 胡成华 +2 位作者 杨久钰 朱文子 伍雅婷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78-1581,1586,共5页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中学生在外就餐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并分析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中学生超重肥胖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3—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武汉市1 654名在校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外就餐的相...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中学生在外就餐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并分析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中学生超重肥胖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3—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武汉市1 654名在校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外就餐的相关因素及其与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 初中生每周工作日在外就餐≥1次者占57.19%;每周周末在外就餐≥1次者占81.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住校生选择工作日在外就餐的可能性更大(OR=4.32,95%CI=2.10~8.90,P<0.05)。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等和大专及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为2 000~5 000和>5 000元,平均每月饮食花费500~<1 000和1 000~<1 500元的中学生周末在外就餐的可能性更大(OR值分别为2.12,2.77;2.58,3.32;1.70,1.98,P值均<0.05)。营养健康知识得分合格的中学生周末在外就餐的可能性是营养健康知识得分优秀中学生的1.51倍(OR=1.51,95%CI=1.12~2.06,P<0.05)。每周周末在外就餐次数为1~2次的学生超重肥胖风险是在外就餐0次学生的1.50倍(调整OR=1.50,95%CI=1.05~2.15,P<0.05)。结论 武汉市中学生在外就餐情况较为普遍。应积极培养中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减少在外就餐频率,降低中学生的超重肥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习惯 超重 肥胖症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