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部分器材的选择设计与制备
- 1
-
-
作者
刘成道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6年第1期1-3,共3页
-
文摘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部分器材的选择设计与制备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刘成道(430108)在所有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学生分组实验中,这个实验的操作最为繁琐,对操作精度的要求也最高,数据与图象处理的工作量也最大,故而合理选择与配备好实验器材,对保质保量地完成实...
-
关键词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选择设计
电磁打点计时器
总质量
摩擦力
实验器材
斜面板
设计与制备
纸带
配套器材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乳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测定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赵秋伶
程良义
张振宇
-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部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湖北武汉
-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398-1400,共3页
-
文摘
采用镉柱还原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及硝酸盐,讨论了各种异常或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镉柱的处理与维护,还原能力的测定与镉柱的再生,浑浊与沉淀的处理,显色剂与共存离子的影响,空白问题等。结果表明,镉粒粒径0.3~0.8mm,镉柱高度10-15cm时,无论采用何种镉粒,只要处理得当,实用活性都达95%以上。
-
关键词
亚硝酸盐
硝酸盐
镉柱
-
Keywords
nitrite
nitrate
cadmium column ranged from
-
分类号
O657
[理学—分析化学]
-
-
题名数学课后答疑的实践心得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代艳
-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第1期156-156,共1页
-
文摘
数学课后答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充实、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实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和提高自向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重视课后答疑,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个性品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
关键词
数学课后答疑
学习兴趣
个性品质
师生关系
科学精神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运用实验手段创设物理情境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成道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5年第4期1-4,共4页
-
文摘
运用实验手段创设物理情境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刘成道(430108)创造设置一种学习意境,使学生为之动情,即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的求知积极性,把他们引入心欲通、口欲言、手欲动的愤排情境...
-
关键词
运用实验
演示实验
物理实验
物理情境
发光二极管
物理教学
物理学科
学习兴趣
振荡电流
楞次定律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练习使用万用电表测电阻”实验的设计
- 5
-
-
作者
刘成道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教学仪器与实验》
1997年第2期4-5,共2页
-
文摘
“练习使用万用电表测电阻”实验的设计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刘成道“练习使用万用电表测电阻”,是高二年级一个较为简单的学生物理实验,所用器材较少,操作方法单一。正因如此,实验的准备和组织工作往往也简单从事,反而会出现一些问题:一、实验器材容易丢失损坏。零...
-
关键词
万用电表
测电阻
万用表
实验器材
灯泡电阻
黑盒子
实验技能
电阻引线
电阻值
物理实验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卡紧打点计时器的几种安装方法
- 6
-
-
作者
刘成道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6年第6期47-48,共2页
-
文摘
卡紧打点计时器的几种安装方法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刘成道(430108)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生分组实验时,按照教材上的图示,需要用铁夹将打点计时器水平侧放卡紧,悬空安装在铁架台立柱上,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铁夹与打点计时器的接触面太小,而且较为光...
-
关键词
打点计时器
安装方法
实验桌
机械能守恒定律
卡紧
使用效果
电磁打点计时器
武汉市
摩擦块
学生分组实验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一件需要改正的实验器材
- 7
-
-
作者
刘成道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7年第2期14-14,共1页
-
文摘
一件需要改正的实验器材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430108)刘成道前些年由某教学仪器厂生产的一种2A10Ω滑动变阻器,其结构(及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A端接线钮的安装不对,学生做实验时会从直观上带来误导,使教材中所学和实践中所用不符,造成知识...
-
关键词
实验器材
滑动变阻器
端接线
安装座
武汉市
第二中学
蔡甸区
初中学生
干扰实验
教学仪器
-
分类号
G48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扩展演示电表的检测功能
- 8
-
-
作者
刘成道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5年第6期40-41,共2页
-
文摘
扩展演示电表的检测功能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刘成道(430108)根据中学物理课及课外活动中无线电教学的需要,也包括近年新开设的中学劳技课中无线电技术和家电维修技术教学的需要,实验室中常用的演示电表因没有设置“R×1K”档和“hFE”档的检测,常给教学...
-
关键词
演示电表
接线柱
转换开关
检测功能
均匀刻度
电池电压
放大倍数
基极偏流电阻
通路
欧姆中心值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实验之花 越开越艳
- 9
-
-
作者
刘成道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4年第6期8-8,共1页
-
文摘
实验之花越开越艳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刘成道(430104)光阴过得真快,1990年春,我曾为祝贺贵刊创刊五周年,写过一篇纪念文章,《让实验之花开放得更,加鲜艳》,转眼之间,现已又过五年了,回首这朵实验之花,的确是比五年之前开放得更加鲜艳。值此贵刊创刊...
-
关键词
理科实验教学
实验室建设
大中小学
纪念文章
实验室工作者
文章内容
武汉市
蔡甸区
理科教学
要求和方法
-
分类号
G424.3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形象化教学“电容器、电容”的方法
- 10
-
-
作者
刘成道
-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7年第5期9-10,共2页
-
文摘
形象化教学“电容器、电容”的方法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430108)刘成道中小学生容易掌握形象的知识。因此,对有些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就应力争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其形象化。例如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关电容的知识就很抽象,所以教材中为了讲清电容器的电容的...
-
关键词
电容器
形象化教学
普通照明灯泡
双刀双掷开关
充放电现象
实验演示
水容器
市电电源
日光灯电容器
接线柱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楞次定律演示验证仪的设计制作
- 11
-
-
作者
刘成道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教学仪器与实验》
1996年第1期14-16,共3页
-
-
关键词
楞次定律
演示验证
设计制作
发光二极管
磁铁
闭合环
线圈电路
线圈骨架
开口环
铝环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人教版《勾践灭吴》释疑指瑕
- 12
-
-
作者
彭汉方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8年第3期109-110,共2页
-
文摘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第一册(2007年3月第2版,以下简称“课本”)和配套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勾践灭吴》一课,有些词句比较费解,某些注释和翻译上也存在着不严谨的地方,加之各种教学辅助资料(以下简称“教辅”)解释不尽相同,给学生阅读理解造成很大困扰。现按原文顺序一一罗列出来,以供研究参考。
-
关键词
《勾践灭吴》
人教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指瑕
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参考书
高中语文
阅读理解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感悟余华
- 13
-
-
作者
彭昌俊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魅力中国》
2010年第3期305-305,共1页
-
文摘
余华,一位先锋作家的代表,跟传统作家以正常的行为方式,性格逻辑,心理逻辑来表达事物有所区别。他是用一些没有逻辑可寻的反常,来写出人生的无法捉摸。他发现了属于中国人的荒诞,而不是照搬西方的。
-
关键词
余华
感悟
性格逻辑
先锋作家
行为方式
传统作家
心理逻辑
中国人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解题效事
- 14
-
-
作者
李勇刚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魅力中国》
2010年第34期296-296,共1页
-
文摘
在每次的课后作业以及考试反馈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学生,包括化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因为审题不严密,或者把题目看错了,以致于白白地花了宝贵的时间,人为地把题目想难了,就没有做出来或者做错了,倚乱兑:“失之毫厘,缪以千里”。
-
关键词
学生
观察力
培养
解题
课后作业
化学成绩
考试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芽
- 15
-
-
作者
古薇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魅力中国》
2010年第25期337-337,共1页
-
文摘
当和暖的风随阳光轻撒,当自由的鸟伴蓝天翱翔,青涩的嫩芽也吐出它的小脸,新一年的钟声里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明媚的天气,宽敞的走廊。回荡着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清亮嗓音,“老师好”“老师好”,瞬间我们的脸上露出了微笑,正如这人间的四月天。
-
关键词
《芽》
散文
文学
古薇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主观题八大题型汇总
- 16
-
-
作者
吴德军
-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1年第5期119-121,共3页
-
文摘
现代文阅读一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必考题型,但出题方式却常有不同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本文综合了近年来考试试题中的八种题型,逐一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答题策略和方法。
-
关键词
高考复习
现代文阅读
题型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用普通废白炽灯泡制作线状白炽灯
- 17
-
-
作者
刘成道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实验教学与仪器》
1998年第3期27-27,共1页
-
-
关键词
白炽灯泡
线状
灯丝
刺眼的强光
亮度
接触电弧
制作方法
光的衍射
使用寿命
使用方法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品味意境——我教《雨霖铃》
- 18
-
-
作者
刘旺群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7-38,共2页
-
文摘
我们知道,诗歌的本体是意境,意境是诗歌的生命;鉴赏诗歌,核心是品味诗中的意境。只有领略了诗歌的意境,才算是从本质上把握了诗歌。什么是意境?意境是诗歌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主观情意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画面,是一种美妙的境界。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的意境,就不能算是进入了诗歌鉴赏教学。下面谈谈我教《雨霖铃》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指导吟诵,初入意境吟诵,是一种直接进入诗歌意境的方式;教师指导吟诵,是激发学生初入意境的有力手段。吟诵,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吟诵时,诗歌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吟诵的直接效果,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诗中特定的情感氛围,
-
关键词
诗歌鉴赏
艺术画面
初步感知
主观情意
再造想象
整体感知
体验活动
送沈子福归江东
《再别康桥》
杨柳青青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 19
-
-
作者
明新荣
-
机构
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
-
出处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0-40,共1页
-
文摘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为目的。因此,不应该将知识目标的培养放在首位,而应重点强调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这不是说研究性学习不需要知识,而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过程性和应用性,这是与必修课有明显的区别的。具体而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有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的能力。从数学角度如何审视问题。
-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研究性学习
知识目标
学习能力
学会学习
能力目标
人文精神
开放性问题
创造能力
创新精神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