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6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汽车塑料零部件超声波穿刺焊接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辉 柴大伟 +4 位作者 陈一哲 刘兆义 杨柳 李建亭 曹敏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42,共8页
塑料由于其密度低、力学性能强、易电镀喷漆等特点,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上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以塑代钢的轻量化技术发展。超声波穿刺焊接作为一种清洁、快速的焊接方法,已经成为装配塑料零部件的关键技术之一。从穿刺焊接原理及工... 塑料由于其密度低、力学性能强、易电镀喷漆等特点,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上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以塑代钢的轻量化技术发展。超声波穿刺焊接作为一种清洁、快速的焊接方法,已经成为装配塑料零部件的关键技术之一。从穿刺焊接原理及工艺、材料特性、焊接设备和应用四个方面介绍,以期对穿刺焊接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超声波穿刺焊接 焊接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设计及多级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杜常清 孙嘉豪 +1 位作者 李文浩 任卫群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5,共9页
基于热泵技术,设计了一种充分利用电机余热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采用换热器将各独立回路联系起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针对热管理系统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抗饱和积分模糊控制以及多级模糊控制两种优化型模糊控制。基于AMESim搭建了... 基于热泵技术,设计了一种充分利用电机余热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采用换热器将各独立回路联系起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针对热管理系统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抗饱和积分模糊控制以及多级模糊控制两种优化型模糊控制。基于AMESim搭建了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模型,并建立了工作模式切换及各关键部件的Simulink控制策略模型,对整车的热管理控制效果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0℃下,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与各回路相互独立的热管理系统相比驾驶室加热时间缩短约27.8%,能效比平均提升约31.3%,冬季续驶里程提升约9.57%。优化型模糊控制的控制效果显著提升,冬季驾驶室加热时间缩短约18.4%;夏季驾驶室温度的波动与超调减小,电池冷却时间缩短约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集成式热管理 余热利用 热泵空调系统 多级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报废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法规综述 被引量:6
3
作者 许子鸣 胡志力 +2 位作者 郭巍 昝雪松 吴敏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3-159,共7页
再制造是实现节能减排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我国再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法规的有力扶持和规范。通过对国内外再制造,尤其是涉及到报废汽车循环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重点领域的政策法规进行收集整理,对政策法规... 再制造是实现节能减排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我国再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法规的有力扶持和规范。通过对国内外再制造,尤其是涉及到报废汽车循环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重点领域的政策法规进行收集整理,对政策法规、标准规范、针对市场暴露问题的管理条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对比分析,为我国的报废汽车循环利用以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以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部件再制造 报废汽车 政策法规 标准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敏感的自动驾驶汽车分层强化学习决策
4
作者 胡志龙 裴晓飞 +1 位作者 周洪龙 魏炜冉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6-333,共8页
为了使自动驾驶汽车的行为决策能充分考虑交通环境中固有的不确定性,该文在传统的RainbowDQN算法基础上,引入分位数回归和条件风险价值(CVaR),将低概率风险纳入考虑,适当平衡风险与收益,使其能做出更为安全拟人的驾驶决策。基于Markov... 为了使自动驾驶汽车的行为决策能充分考虑交通环境中固有的不确定性,该文在传统的RainbowDQN算法基础上,引入分位数回归和条件风险价值(CVaR),将低概率风险纳入考虑,适当平衡风险与收益,使其能做出更为安全拟人的驾驶决策。基于Markov框架建立行为决策模型,综合考虑安全性、效率和舒适性设计奖励函数和动作空间,搭建规划控制模型,利用公开自然驾驶智能汽车仿真测试环境(OnSite)平台搭建高速路汇入汇出和交叉口2场景,采用OnSite评价工具,将RainbowDQN-CVaR、RainbowDQN-QR、RainbowDQN和DSAC-T共4种算法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在复杂的高速路汇入汇出场景和交叉口场景,提出的RainbowDQN-CVaR算法得分比传统的RainbowDQN算法分别高55.3%和47%,比RainbowDQN-QR算法得分高17.7%和34.3%,比DSAC-T算法得分高2.8%和62.7%。验证了基于RainbowDQN-CVaR行为决策模型的有效性,在较复杂的交通环境下,能做出更加安全、合理的决策,使自动驾驶车辆具有更高的行车安全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强化学习 行为决策 分位数回归 条件风险价值(C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汽车等效氢耗最小控制策略研究
5
作者 余川 杜常清 +1 位作者 胡艺凤 张家铭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5期1-7,53,共8页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FCHEV)的能量管理策略(EMS)对提升系统能效、保障系统健康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等效消耗最小策略(ECMS)用于计算最优等效因子,并与动态规划(DP)进行对比,表明ECMS...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FCHEV)的能量管理策略(EMS)对提升系统能效、保障系统健康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等效消耗最小策略(ECMS)用于计算最优等效因子,并与动态规划(DP)进行对比,表明ECMS在大幅缩小计算时间的基础上得到了与DP相似的优化结果。进一步结合再生制动策略,利用MATLAB在几种典型循环工况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值分别提高了7.48%、4.64%、5.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 能量管理策略 等效消耗最小策略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产业链的汽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侯献军 唐蜜 +3 位作者 张国方 杨波 颜伏伍 华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依据面向汽车全产业链、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搭建了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开发了若干虚拟仿真实验资源与实际实验相互补充深化,有效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对完善实验教...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依据面向汽车全产业链、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搭建了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开发了若干虚拟仿真实验资源与实际实验相互补充深化,有效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汽车产业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全产业链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_(2)O_(4)//GO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应用仿真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冠伦 王钊昕 +1 位作者 田峰 黄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82,共13页
将制备的NiCo_(2)O_(4)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iCo_(2)O_(4)电极活性材料通过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储能,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进而使用Simulink仿真模拟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单体的放电过程,并使用AVL CRUISE仿真计算... 将制备的NiCo_(2)O_(4)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iCo_(2)O_(4)电极活性材料通过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储能,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进而使用Simulink仿真模拟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单体的放电过程,并使用AVL CRUISE仿真计算了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复合储能系统的电动汽车行驶过程.结果表明,汽车在WLTC循环工况下的最大电池功率为38.0 kW,行驶时间为4.9 h,续航里程为224.4 km,相比单独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最大电池功率减小了31.3%,续航里程提高了11.4%.超级电容器对复合储能系统的电动汽车起到了平衡电池功率和提高续航里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钴酸镍 电化学测试 电动汽车 储能 剩余电池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dwadia-Kalaba理论的悬架零部件动态载荷计算方法
8
作者 胡三宝 吴攀 王潮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以轮心六分力作为输入,研究了基于Udwadia-Kalaba理论的悬架零部件动态载荷计算方法.以五连杆后悬架作为建模对象,建立了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系统总约束力进行分解,得到各部件所受动态载荷的解析表达式.与传统拉格朗日建模方法相比... 以轮心六分力作为输入,研究了基于Udwadia-Kalaba理论的悬架零部件动态载荷计算方法.以五连杆后悬架作为建模对象,建立了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系统总约束力进行分解,得到各部件所受动态载荷的解析表达式.与传统拉格朗日建模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借助拉格朗日乘子,降低了建模复杂程度.为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将数值计算结果与传统建模软件Adams/Car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高效,计算所得动态载荷与Adams/Car仿真结果均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实车试验中,进行了某SUV后悬架的动态载荷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零部件 Udwadia-Kalaba理论 六分力 动态载荷 载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驱动电机轴承外圈感应回火工艺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文婷 王贵龙 赵天翼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1-263,共13页
为了研究感应回火工艺参数对温度和组织分布的影响规律,实现对驱动电机轴承的微观组织调控,改善轴承表面硬度与力学性能,建立了轴承外圈感应回火电磁-温度-组织多场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感应回火工艺参数对轴承截面温度场和组织含量的... 为了研究感应回火工艺参数对温度和组织分布的影响规律,实现对驱动电机轴承的微观组织调控,改善轴承表面硬度与力学性能,建立了轴承外圈感应回火电磁-温度-组织多场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感应回火工艺参数对轴承截面温度场和组织含量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感应回火过程中,轴承截面沿径向出现了一定的温度差,残余奥氏体含量沿截面径向呈梯度分布;随着电流密度和电流频率的增加或空气间隙的减小,轴承外圈的温度差增大,径向整体残余奥氏体含量增高且梯度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驱动电机轴承 GCR15钢 感应回火 组织分布 残余奥氏体
原文传递
汽车前轴第1道次辊锻成形工艺有限元模拟与实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吕霄 刘艳雄 王孝文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1,共7页
建立了前轴辊锻第1道次模型,并利用Deform-3D软件进行模拟仿真,通过与实际辊锻成形前轴进行对比,确定了合理的边界条件,并对其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由分析可知,摩擦因子为0.6、传热系数为11时,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误差最小。研究了传... 建立了前轴辊锻第1道次模型,并利用Deform-3D软件进行模拟仿真,通过与实际辊锻成形前轴进行对比,确定了合理的边界条件,并对其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由分析可知,摩擦因子为0.6、传热系数为11时,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误差最小。研究了传热系数、摩擦因子、初始温度、辊锻角速度、模具板簧处圆角等工艺参数对辊锻第1道次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摩擦因子增大和初始温度升高,锻件弹簧板中心距和最大展宽均随之增大。转动角速度增大,弹簧板中心距、最大展宽逐渐减小。锻件总长和最大展宽随着模具板簧处圆角增大而减小。通过第1道次辊锻制坯工艺优化,降低了终锻成形载荷,提高了终锻模具型腔填充程度与材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前轴 辊锻成形 DEFORM-3D 辊锻角速度 前轴锻件
原文传递
汽车薄壁保险杠蒙皮材料特性分析与服役性能研究
11
作者 郭巍 胡宗文 符大兴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3,共10页
目的优化薄壁保险杠蒙皮材料的力学性能,评价薄壁保险杠蒙皮的服役性能。方法以纳米碳酸钙(nano-CaCO_(3))、蒙脱土(MMT)和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为添加剂对PP进行协同改性。采用双螺杆挤压机制备PP/SEBS/nano-CaCO_(3)和PP... 目的优化薄壁保险杠蒙皮材料的力学性能,评价薄壁保险杠蒙皮的服役性能。方法以纳米碳酸钙(nano-CaCO_(3))、蒙脱土(MMT)和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为添加剂对PP进行协同改性。采用双螺杆挤压机制备PP/SEBS/nano-CaCO_(3)和PP/SEBS/MMT共混材料,研究刚性粒子与SEBS对薄壁注塑用聚丙烯(PP)的强韧协同效应。研究无机填料/弹性体协同改性作用对薄壁注塑用聚丙烯结晶行为、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建立薄壁注塑用聚丙烯保险杠蒙皮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多个工况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来评价薄壁保险杠蒙皮的服役性能。结果共混材料的结晶度相比PP/SEBS提高了1.2%~7.3%,结晶温度未产生显著变化;nano-CaCO_(3)质量分数为4%的PP/SEBS/nano-CaCO_(3)综合性能最好。仿真结果表明,薄壁保险杠蒙皮具有较好的服役性能,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结论薄壁保险杠蒙皮材料可以通过共混改性达到理想的刚韧平衡效果,基于材料性能-成形质量-服役性能的方法为高效设计薄壁汽车保险杠蒙皮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设计 汽车保险杠蒙皮 联合仿真 服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无同步器AMT主动同步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葳 杜常清 +1 位作者 公冶祥玉 赵亦凡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3,122,共9页
以混合动力商用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换挡过程为研究对象,以减小换挡冲击和缩短换挡时间为目的,使用Simulink搭建了包含动力源动态协调与基于最优控制原理的电动机主动同步控制的无同步器换... 以混合动力商用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换挡过程为研究对象,以减小换挡冲击和缩短换挡时间为目的,使用Simulink搭建了包含动力源动态协调与基于最优控制原理的电动机主动同步控制的无同步器换挡控制模型,并使用AMESim建立了动力系统及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以5挡升至6挡为例,采用AMESim与Simulink开展联合仿真分析,并与传统换挡策略的换挡性能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换挡过程中,同步时间缩短21.42%,最大冲击度减少24.88%,整个换挡时间缩短18%。最后,基于dSPACE半实物仿真平台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实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无同步器结构 挂挡冲击 电动机控制 挂挡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与模糊控制的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作兴 周家旺 +3 位作者 冯利辉 冯钟琦 李其仲 张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65,共9页
针对锂电池在快充等场景,自然冷却通常难以保证电池温度工作在合适范围,极易造成电池温度过高甚至热失控.提出针对不同工况下的热管理系统集成方案,并通过AMESim搭建整车热管理系统模型,以空调系统压缩机转速为调节量,根据反馈的电池温... 针对锂电池在快充等场景,自然冷却通常难以保证电池温度工作在合适范围,极易造成电池温度过高甚至热失控.提出针对不同工况下的热管理系统集成方案,并通过AMESim搭建整车热管理系统模型,以空调系统压缩机转速为调节量,根据反馈的电池温度,采用PID控制与模糊控制两种方法分别对压缩机转速进行调节,并以夏季高温以及激烈驾驶工况US06作为测试工况,对被控目标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热管理集成方式及控制策略能够满足各子系统制冷需求,模糊控制比PID控制能够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空调系统 PID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冲击预处理下的316不锈钢构筑成形界面愈合行为模拟与实验研究
14
作者 杨桢宇 韩天 +1 位作者 邓加东 钱东升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145,共8页
为保证构筑界面的高质量连接,提出了在高温变形调控界面愈合的基础上引入电冲击前处理的方法来促进构筑界面的愈合,并通过对316不锈钢高温变形前进行电冲击预处理的仿真和实验,揭示电冲击前处理对构筑界面愈合程度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 为保证构筑界面的高质量连接,提出了在高温变形调控界面愈合的基础上引入电冲击前处理的方法来促进构筑界面的愈合,并通过对316不锈钢高温变形前进行电冲击预处理的仿真和实验,揭示电冲击前处理对构筑界面愈合程度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电冲击前处理时的电流密度,构筑成形试样界面的愈合效果逐步提高,但电冲击前处理的电流密度不宜过大,关键在于更大程度地实现构筑界面处的温度梯度变化,产生向中心挤压的热压应力,才能够促进构筑界面产生局部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冲击 电流密度 构筑成形 界面愈合 316不锈钢
原文传递
基于热管的汽车LED大灯散热模块设计
15
作者 徐嘉伟 郑庆祥 +2 位作者 左传 段会强 金积德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5期1233-1240,共8页
在狭小密闭的空间中,快速而高效的散热是汽车LED大灯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汽车设计制造过程中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管的汽车LED大灯散热模组。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该汽车LED大灯散热模组进行模型的建立,并利用SolidWo... 在狭小密闭的空间中,快速而高效的散热是汽车LED大灯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汽车设计制造过程中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管的汽车LED大灯散热模组。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该汽车LED大灯散热模组进行模型的建立,并利用SolidWorks软件里面的Flow Simulation插件进行汽车LED大灯的散热仿真与分析。同时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探究了热管、散热器材料、散热器结构、风扇流量等对散热模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管大大提高了汽车LED大灯散热模组的散热性能;铜质散热器和铝质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接近,但铝质散热器的重量和成本优于铜质散热器;鳍状部分环切散热器在综合散热性能、重量、成本的情况下为最优解;风扇流量越大,散热性能越好,但过大的风扇流量也会存在成本和噪声的影响。研究表明将热管引入汽车LED大灯的散热模组中是一个很好的探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 LED SOLIDWORKS软件 热分析 热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值均衡算法的车内主动噪声控制系统
16
作者 卢炽华 周曾志 +3 位作者 陈弯 王子嘉 刘志恩 孙孟雷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8,共8页
在车内主动噪声控制领域,滤波最小均方(Filtered-x Least-mean-square,FxLMS)算法在面对发动机的低频窄带噪声时,因为其步长因子优化在不同频率上的不一致性,影响整体噪声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值均衡的主动噪声控制算法,均衡F... 在车内主动噪声控制领域,滤波最小均方(Filtered-x Least-mean-square,FxLMS)算法在面对发动机的低频窄带噪声时,因为其步长因子优化在不同频率上的不一致性,影响整体噪声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值均衡的主动噪声控制算法,均衡FxLMS算法在面对多种频率成分噪声时的收敛特性,并使其主要频率成分的收敛性能更加均匀。最后,建立基于国产数字音频处理器(Digital Audio Processor,DSP)的车内双通道主动噪声控制系统,车辆定置发动机稳态与行驶过程非稳态加速两种工况的实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稳态工况下,主要阶次的车内噪声降噪量最大值为39.35 dB(A);在非稳态工况下,车内总声压级最大降噪量为4.77 dB(A),可为车内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国产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主动噪声控制 次级通路 汽车发动机 特征值均衡 数字音频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梁截面形状与尺寸的协同优化研究
17
作者 徐峰祥 王得伟 +1 位作者 方志刚 韦文儒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管梁截面优化是汽车轻量化和性能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管梁截面形状与尺寸的协同优化方法是底盘零部件设计的重要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形状和尺寸两种不同属性变量进行耦合的双超椭圆方程,并利用双超椭圆方程构建了任意曲边截面。针对... 管梁截面优化是汽车轻量化和性能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管梁截面形状与尺寸的协同优化方法是底盘零部件设计的重要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形状和尺寸两种不同属性变量进行耦合的双超椭圆方程,并利用双超椭圆方程构建了任意曲边截面。针对任意曲边截面的优化,建立了截面自适应优化模型及多截面连续优化算法,该优化方法可自动进行形状优化、尺寸优化和形状等/变尺寸协同优化。对优化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显示,采用任意曲边截面优化得出的梁结构,梁横截面具有周向轮廓和厚度均匀过渡等优势,有效地减小了截面应力集中,提高了材料利用率,也为汽车机械零部件轻量化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优化 双超椭圆方程 任意曲边截面 截面自适应优化模型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轮毂电机驱动车辆轨迹跟踪控制
18
作者 付翔 刘毅 +1 位作者 万佳琦 刘泽轩 《汽车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81-94,共14页
为解决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在复杂工况下轨迹跟踪精度低、横摆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协调控制方法。通过神经网络动态辨识以车辆质心侧偏角-质心侧偏角速度相平面划分的稳定域边界,并基于边界线特征值得出失稳因子;将该因子作为目标函数... 为解决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在复杂工况下轨迹跟踪精度低、横摆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协调控制方法。通过神经网络动态辨识以车辆质心侧偏角-质心侧偏角速度相平面划分的稳定域边界,并基于边界线特征值得出失稳因子;将该因子作为目标函数权重影响参数,构建轨迹跟踪MPC模型,输出前轮转角和四轮力矩控制量,同时,采用滑模控制方法防止车轮过度滑转。仿真表明,该轨迹跟踪控制策略与单目标MPC轨迹跟踪控制策略相比,在低附着路面车辆最大横向跟踪误差降低了61.7%,最大质心侧偏角降低了75.7%,车辆高速行驶时,运动状态均保持在稳定域范围内,实现了轨迹跟踪精度与车辆横摆稳定性能的综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驱动车辆 轨迹跟踪 车辆稳定域辨识 失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汽车轻量化应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关键技术 被引量:57
19
作者 宋燕利 杨龙 +1 位作者 郭巍 华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6-25,50,共11页
轻量化技术已成为汽车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汽车轻量化提供了重要材料基础。由于材料特性与制造工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汽车轻量化时需要克服多项关键技术。结合汽车产品特点,从低成本碳纤... 轻量化技术已成为汽车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汽车轻量化提供了重要材料基础。由于材料特性与制造工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汽车轻量化时需要克服多项关键技术。结合汽车产品特点,从低成本碳纤维技术、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技术、高效成型技术、多材料连接技术、循环利用技术几个方面阐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展望了未来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碳纤维复合材料 低成本碳纤维 高效成型 多材料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杜常清 潘志强 +2 位作者 赵奕凡 朱一多 姚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77-1279,1329,共4页
性能良好的车载充电系统对于电动汽车发展至关重要。采用恒流-恒压充电方法给动力电池充电。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车载充电系统增量式数字PID控制模型、PWM驱动模型、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模型、主回路模型。将模型验证后的APF... 性能良好的车载充电系统对于电动汽车发展至关重要。采用恒流-恒压充电方法给动力电池充电。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车载充电系统增量式数字PID控制模型、PWM驱动模型、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模型、主回路模型。将模型验证后的APFC电路及控制算法移植到所开发的样机中进行测试,能够输出稳定的电压、电流,纹波系数低,系统功率因数高。实验证明所设计的APFC电路性能良好,所采取的增量式数字PID控制策略能够对充电系统进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车载充电系统 增量式数字PID控制 APFC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