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科学技术馆基于人工智能的交互式展品研发与应用
1
作者 晏汀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4年第6期76-80,共5页
本文旨在探索武汉科学技术馆基于人工智能的交互式展品研发与应用。通过综合利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提出一种创新的展品研发与应用系统。该系统将综合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实现对观众行为的实时感知... 本文旨在探索武汉科学技术馆基于人工智能的交互式展品研发与应用。通过综合利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提出一种创新的展品研发与应用系统。该系统将综合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实现对观众行为的实时感知和自适应交互。在研发过程中将通过设计合理的用户界面和交互方式,有效促进观众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通过实际应用中的评估和比较,验证该系统在提升展品互动体验、提升观众参与度、增强教育效果、拓展科学知识传播途径等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交互式展品 计算机视觉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科学技术馆基于展品展览等展教资源的教育活动开发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晏汀 《科技视界》 2020年第10期223-225,共3页
武汉科学技术馆新馆建设和展品设计过程吸收了专家学者们对展品展示的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等提出的相关意见,结合馆内展品展览等各类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学校教学资源的补充,给学生更生动直观的感受。展品展览等教育资源契合... 武汉科学技术馆新馆建设和展品设计过程吸收了专家学者们对展品展示的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等提出的相关意见,结合馆内展品展览等各类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学校教学资源的补充,给学生更生动直观的感受。展品展览等教育资源契合了课程目标对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需求,结合开展特色教育活动,使受众更为直观地、快速地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领略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展望科技创造的未来,通过思考领悟方法、启迪智慧,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本文在深度剖析国内外科技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武汉科学技术馆基于展品展览的教育活动内容的开发研究与形式创新做了详细的分析归纳,以期为我国科技馆展教工作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科学技术馆 展览教育 教育活动 开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武汉科学技术馆构建科学文化传播交流的思路
3
作者 晏汀 晏暐 《科技传播》 2019年第21期163-164,共2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首要任务是思想文化的无障碍沟通,为配合"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武汉科学技术馆采用"引进来"的方式引进其他国家优秀展览,学习他国的历史文化科技知识。在构建"走出去"文化传... "一带一路"倡议的首要任务是思想文化的无障碍沟通,为配合"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武汉科学技术馆采用"引进来"的方式引进其他国家优秀展览,学习他国的历史文化科技知识。在构建"走出去"文化传播交流的思路中,武汉科学技术馆将借"一带一路"的春风,推出自己的科普教育成果,通过线上线下共同作用的方式,促进国际科技文化教育的传播发展,为"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行尽股肱之力,为各国家民族的交流沟通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武汉科学技术馆 科学文化传播 科普教育 青少年教育 思想文化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科学技术馆新馆正式开放
4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6年第1期15-15,共1页
2015年12月28日,历时五年建设的武汉科学技术馆新馆正式开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新馆位于长江之畔,总建筑面积为3万余平方米,展品数量达600余件,不仅将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且还突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 武汉科学技术馆 地方特色 建筑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演类实验教育活动效果研究——以武汉科技馆科学秀《大力士帕斯卡》为例
5
作者 杨遍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9年第3期226-233,共8页
在总结表演类实验教育活动之概念、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从知识、行为倾向性、满意度三个方面设计了表演类实验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体系开发了活动学习单和家长调查问卷,分别对参与《大力士帕斯卡》学习活动的儿童和家... 在总结表演类实验教育活动之概念、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从知识、行为倾向性、满意度三个方面设计了表演类实验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体系开发了活动学习单和家长调查问卷,分别对参与《大力士帕斯卡》学习活动的儿童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统计分析结论,提出了“以分析实验现象和传授科学方法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构造引发探究的情境”两条科技馆教育活动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教育活动 科学实验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天文与数学跨学科项目式活动的实践探索——以“小比例大智慧——手绘太阳系”教育活动为例
6
作者 万望辉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5年第1期90-99,共10页
理解跨学科的时代内涵,系统设计并实施跨学科项目实践探索,通过馆校结合的方式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是科技场馆当前科学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以融合小学天文与数学设计跨学科项目式活动“小比例大智慧——手绘太阳系... 理解跨学科的时代内涵,系统设计并实施跨学科项目实践探索,通过馆校结合的方式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是科技场馆当前科学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以融合小学天文与数学设计跨学科项目式活动“小比例大智慧——手绘太阳系”为例,探索基于科技馆设计跨学科项目式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学校科学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跨学科项目 小学 天文 数学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格拉斯哥科学中心渗透职业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万望辉 乔翠兰 +3 位作者 崔辰州 刘阳 陈迪 陈丹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0年第1期47-54,95-96,共10页
英国格拉斯哥科学中心以联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如基于常设展览"助力未来"向学生渗透与能源相关的职业信息内容;以苏格兰的"卓越课程"改革方案为标准,开设"我的实景工作天地"... 英国格拉斯哥科学中心以联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如基于常设展览"助力未来"向学生渗透与能源相关的职业信息内容;以苏格兰的"卓越课程"改革方案为标准,开设"我的实景工作天地"和"成就挑战"课程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体验教育,将职业教育延伸到学校、家庭和社区;并通过互联网开展职业能力测试,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所需要的帮助。本文提出借助科技馆平台联合学校及家庭、社区,基于科技馆的常设展览和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体验教育,使科技馆成为学生了解、体验职业教育的窗口,实现科学技术普及与社会需求无缝接轨,促进科普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格拉斯哥科学中心 职业教育 科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科技馆做心理健康科普的可行性与展望——以武汉科技馆“云尚心苑”线上心理健康项目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丹 《科技传播》 2022年第11期42-44,48,共4页
以武汉科技馆“云尚心苑”线上心理健康项目开展情况为例,从受众群体特征、受众接受度、降低公众选择难度、降低公众“耻病”心理、减少受众经济支出、提高公众获取心理健康服务便利性等方面,分析了科技馆做心理健康科普的可行性,希望... 以武汉科技馆“云尚心苑”线上心理健康项目开展情况为例,从受众群体特征、受众接受度、降低公众选择难度、降低公众“耻病”心理、减少受众经济支出、提高公众获取心理健康服务便利性等方面,分析了科技馆做心理健康科普的可行性,希望更多的科技馆参与到心理健康科普的行列中来,提高公众精神生活满意度,提升公众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心理健康科普 云尚心苑 可行性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科技馆微信公众号标题制作特点、问题及策略研究
9
作者 张娅菲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23期20-29,共10页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科学传播,已经成为当前科普场馆科学传播与普及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科普场馆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发布公共信息、普及科学知识、聚焦热点议题、传扬科学精神,积累了适应当下受众需求和体验的方法及经验。为提升科普场馆微...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科学传播,已经成为当前科普场馆科学传播与普及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科普场馆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发布公共信息、普及科学知识、聚焦热点议题、传扬科学精神,积累了适应当下受众需求和体验的方法及经验。为提升科普场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力,以武汉科技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标题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 ,剖析武汉科技馆微信公众号标题制作上的特点,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武汉科技馆微信公众号标题字符数、标题中的关键词和标点符号与公众号阅读量有着必然的影响力。武汉科技馆作为科普场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文标题制作有着与其平台属性一致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场馆 微信公众号 推文 标题制作 武汉科技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普场馆微信公众号文本呈现特点研究——基于武汉科技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文本分析
10
作者 张娅菲 《科技传播》 2023年第22期8-16,共9页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科学传播,已经成为科普场馆科学传播与普及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的科普场馆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发布信息资讯、普及科学知识、聚焦热点议题、传扬科学精神,积累了很多更适应当下受众需求和体验的方法及经验。以武...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科学传播,已经成为科普场馆科学传播与普及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的科普场馆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发布信息资讯、普及科学知识、聚焦热点议题、传扬科学精神,积累了很多更适应当下受众需求和体验的方法及经验。以武汉科技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的呈现方式入手,通过内容分析和样本分析,剖析科普场馆微信公众号文本的呈现特点。分析发现,为进行有效的科学传播,武汉科技馆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文本在呈现方式上做了丰富文本形式、文本视觉化表达、文本题材有所侧重等有益的实践和尝试。同时,厘清目前科普场馆微信公众号文本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场馆 微信公众号 武汉科技馆 官方微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问——武汉科技馆展品
11
作者 张晨(文/图)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1年第5期97-97,共1页
武汉科技馆新馆的标志性展品——"天问",高18.7米,重15吨,由1736根灯管呈螺旋形排列舒展上升,整体造型犹如楚人的图腾——展翅高飞的凤凰。"天问"的设计理念来自于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天问》,隐喻人类自古... 武汉科技馆新馆的标志性展品——"天问",高18.7米,重15吨,由1736根灯管呈螺旋形排列舒展上升,整体造型犹如楚人的图腾——展翅高飞的凤凰。"天问"的设计理念来自于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天问》,隐喻人类自古以来对自然和宇宙的探索求知精神。该展品以两千多个"科学之问"的形式存储了武汉科技馆展品信息及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 整体造型 伟大诗人屈原 科技馆 《天问》 探索求知 设计理念 螺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播学视角浅析武汉科技馆新馆科普工作
12
作者 连瑛 《当代旅游(下旬刊)》 2018年第5期70-70,共1页
科技馆发挥科普阵地作用的过程,也是大众传播的过程,在这个传播系统中,科技馆是传播主体,文字、图片、语音导览、展品等组成媒介,传播内容为科学知识,受众即为参观观众。武汉科技馆新馆展陈设计符合议程设置,微信作为新媒介也运... 科技馆发挥科普阵地作用的过程,也是大众传播的过程,在这个传播系统中,科技馆是传播主体,文字、图片、语音导览、展品等组成媒介,传播内容为科学知识,受众即为参观观众。武汉科技馆新馆展陈设计符合议程设置,微信作为新媒介也运用到科普工作中,通过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普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武汉科技馆新馆 展陈设计 议程设置 微信 使用与满足 科普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科技馆展品研发的思考与探讨
13
作者 邓佳婧 《科技传播》 2024年第2期21-23,共3页
展品作为传递科学知识、展示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只有不断提高展品各方面性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科普职能。文章试分析常见展品类型及其特点,调研科技馆展品设计现状,探讨科技馆展品研发方向,以期推动科技馆展品创新发展。
关键词 科技馆 展品研发 展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探究
14
作者 陈玉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0019-0022,共4页
科技馆作为我国科普公共基础设施,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科普阵地,是面向公众提供公益性科普服务的重要窗口。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科普服务能力和科普工作质量,加强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对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具有... 科技馆作为我国科普公共基础设施,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科普阵地,是面向公众提供公益性科普服务的重要窗口。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科普服务能力和科普工作质量,加强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对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人梳理我国科技馆科普人才发展现状与政策,从人才队伍扩充、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人才储备四个方面讨论当前我国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科普人才 人才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星空资源的WWT集成与共享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望辉 崔辰州 +4 位作者 乔翠兰 樊东卫 米琳莹 齐锐 万昊宜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18年第2期240-244,共5页
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保护并传播我国传统星空文化是天文学家和教育学家面临的新挑战。利用万维天文望远镜平台强大的数据融合能力和先进的数据可视化技术集成并共享中国传统的星空数据资源,精彩展现中国星空。进一步整合... 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保护并传播我国传统星空文化是天文学家和教育学家面临的新挑战。利用万维天文望远镜平台强大的数据融合能力和先进的数据可视化技术集成并共享中国传统的星空数据资源,精彩展现中国星空。进一步整合成可供公众自主学习、使用的数字化资源,推动科技与教育双轮驱动,体现了现代文化传播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星空 万维天文望远镜 集成 共享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科技馆发展趋势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娈 《科技传播》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科技馆在各个国家均日渐丰富。由初始的自然博物馆到后续的科学工业博物馆,再到目前所规划的数字信息科技馆,科技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征形式。文章通过对世界科技馆的发展趋势分析,结合目前疫情下由社会需求...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科技馆在各个国家均日渐丰富。由初始的自然博物馆到后续的科学工业博物馆,再到目前所规划的数字信息科技馆,科技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征形式。文章通过对世界科技馆的发展趋势分析,结合目前疫情下由社会需求所带来的科技馆的影响情况,对整个科技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应探究,提出了对科技馆未来线上线下并行形式的一些思考和总结,也对未来人员模式、合作机制等提出了相应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新冠疫情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式多边形与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理想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忠斌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8年第1期58-59,共2页
一直以来,在数学词典中都找不到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确切定义,现有各种版本的教材中给出的描述性定义也不统一,同时,给出的实验模型也比较粗糙.本文拟提出链式多边形,并以此构建一种有关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理想模型,或可对认识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 理想模型 稳定性 三角形 多边形 链式 描述性定义 实验模型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形的确定性问题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忠斌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7年第5期78-79,共2页
有关三角形的确定性问题,2001年的人教版《几何》[1]给出如下描述:从画图过程可知,圆弧与射线C%只相交于一点,因此这样的三角形只能画出一个.就是说,斜边与一条直角边长一定,所画出的直角三角形就是唯一确定的.于是可以得到判定... 有关三角形的确定性问题,2001年的人教版《几何》[1]给出如下描述:从画图过程可知,圆弧与射线C%只相交于一点,因此这样的三角形只能画出一个.就是说,斜边与一条直角边长一定,所画出的直角三角形就是唯一确定的.于是可以得到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公理: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全等 问题探究 直角三角形 确定性问题 2001年 《几何》 人教版 公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儿童展览中地方资源的转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瞿胜清 王晓宇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8年第3期165-168,共4页
通过介绍美国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和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引入"多元文化"作为地方资源的经验,并结合武汉科学技术馆和贵州科技馆的实践,指出面向儿童的展览要关注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身边的故事",有助于观众从熟悉的... 通过介绍美国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和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引入"多元文化"作为地方资源的经验,并结合武汉科学技术馆和贵州科技馆的实践,指出面向儿童的展览要关注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身边的故事",有助于观众从熟悉的生活经验中更好地理解展览所传达的理念和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展览 地方特色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斌兵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 2010年第6期251-251,共1页
当代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技术更替不断加速。今天称得上先进的技术,不久就有可能变为落后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 当代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技术更替不断加速。今天称得上先进的技术,不久就有可能变为落后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技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我国已经具有一定的科技实力和基础,具备相当的自主创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民族进步 技术引进 科技进步 当代世界 技术落后 社会主义 独立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