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3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大学生工程素养提升的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研究——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翠
蒋国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第12期9-12,共4页
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探索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建设对提升大学生工程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根据课程育人要求,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营造立体课程育人环境,改革课程思政...
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探索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建设对提升大学生工程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根据课程育人要求,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营造立体课程育人环境,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工程素养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课程思政
工程素养
李四光精神
钢铁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以工程训练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翔
夏绪辉
龚园
《高教论坛》
2015年第9期78-81,共4页
个体个性的发展是个体创造能力展现与提升的前提,以工程训练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各种个体需求的复杂性。指出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实施分层次教学、推进学分制管理、设计模块化内容、探索跨学科综合以及开展竞赛等措施是...
个体个性的发展是个体创造能力展现与提升的前提,以工程训练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各种个体需求的复杂性。指出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实施分层次教学、推进学分制管理、设计模块化内容、探索跨学科综合以及开展竞赛等措施是满足各种需求,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个性发展
创新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新工科的工程训练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3
作者
刘翔
江志刚
+2 位作者
夏绪辉
王蕾
曹建华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21期79-81,共3页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对工程训练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对工程训练协同育人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这些问题从构建协同育人生态系统、打通工程训练专业限制和促进校企合作三个维度探索协同育人的实施途径,...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对工程训练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对工程训练协同育人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这些问题从构建协同育人生态系统、打通工程训练专业限制和促进校企合作三个维度探索协同育人的实施途径,最后指出工程训练协同育人模式可为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训练
协同育人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新工科的工程训练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鲍雄
蒋国璋
+2 位作者
刘翔
曹建华
刘晓芹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3期73-76,共4页
工程训练是一门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课程,新工科建设对工程训练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传统工程训练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CDIO-OBE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以赛训结合、学科交叉、创客空间为核心的工程训...
工程训练是一门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课程,新工科建设对工程训练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传统工程训练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CDIO-OBE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以赛训结合、学科交叉、创客空间为核心的工程训练平台建设,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新工科
教学模式
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DIO模式的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平台改革实践
被引量:
6
5
作者
刘翔
王蕾
+3 位作者
夏绪辉
朱东升
明俊
周幼庆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36期38-40,共3页
本文针对高等工程教育中实训教学平台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DIO模式的柔性实训教学平台改革方案。该方案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教学资源配置与管理、教学手段改革为内容,通过设计一系列模块化实训单元使实训教学平台的...
本文针对高等工程教育中实训教学平台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DIO模式的柔性实训教学平台改革方案。该方案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教学资源配置与管理、教学手段改革为内容,通过设计一系列模块化实训单元使实训教学平台的可柔性大大提高,在有限教学成本下完成了最大化资源供给。经过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柔性CDIO实训教学平台的改革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基本工程技能训练的需求,也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与场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教学改革
CD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大工程观下开放式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蕾
夏绪辉
+3 位作者
刘翔
朱东升
胡少华
明俊
《实验室科学》
2013年第6期176-179,共4页
针对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过程中开展机电综合实训课程的实况,从大工程教育思想视角,分析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机电综合工程训练的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层次划分提出构建开放式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体系的运...
针对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过程中开展机电综合实训课程的实况,从大工程教育思想视角,分析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机电综合工程训练的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层次划分提出构建开放式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体系的运行模式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工程观
开放式体系
机电综合
工程训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赛促练全面提升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被引量:
4
7
作者
王蕾
夏绪辉
+3 位作者
刘翔
周幼庆
刘长生
龚园
《中国冶金教育》
201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在分析工程训练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工程训练大赛对巩固工程训练成果的重要性,并分模块构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工程训练大赛体系。以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两个一级指标为导向,设计提升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工程训练大赛
模块
指标体系
工程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分制下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设计与思考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翔
王蕾
+2 位作者
刘长生
周幼庆
明俊
《大学教育》
2014年第15期113-114,128,共3页
工程训练是在原来金工实习的基础上融入电子、计算机、控制、材料等专业的知识,并将现代工业的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工艺引入课堂,着重培养大学生大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的实践课程。在我国高校中学分制扎实推进的背景下,比较了...
工程训练是在原来金工实习的基础上融入电子、计算机、控制、材料等专业的知识,并将现代工业的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工艺引入课堂,着重培养大学生大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的实践课程。在我国高校中学分制扎实推进的背景下,比较了在工程训练课程中实施学分制改革前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性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工程训练
金工实习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刘军伟
王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5,共3页
基于当前大学生现状,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剖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间的关系,建立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指标体系,采用群体层次分析法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内容...
基于当前大学生现状,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剖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间的关系,建立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指标体系,采用群体层次分析法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内容优先级进行排序,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提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核心竞争力
群体层次分析
培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程训练对接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
2
10
作者
刘翔
夏绪辉
+2 位作者
龚园
王蕾
曹建华
《大学教育》
2017年第5期129-130,共2页
人才创新能力不足是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亟须解决的问题。工程训练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重要抓手,以大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工科各学科教学规...
人才创新能力不足是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亟须解决的问题。工程训练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重要抓手,以大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工科各学科教学规律,积极做好与相关专业学科的对接准备,扎实推进工程实践与理论课程的精准对接,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创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临时党团组织为依托的工程训练模式探索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蕾
刘军伟
夏绪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8-60,共3页
工程训练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健全学生的工程知识、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工程训练存在与创新、竞赛、创业脱节的问题,论文提出成立临时党团组织以加强工程训练的管理...
工程训练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健全学生的工程知识、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工程训练存在与创新、竞赛、创业脱节的问题,论文提出成立临时党团组织以加强工程训练的管理,通过一套体系、两条主线、三大平台和四大举措,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临时党团组织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依托现代教育平台探索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
被引量:
2
12
作者
刘翔
夏绪辉
龚园
《中国冶金教育》
2017年第3期71-75,共5页
针对工程训练教学中学生个性不足、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开展了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索,建立了一套多层次、递进式的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体系。以网络微平台与慕课平台为依托,采用在线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工...
针对工程训练教学中学生个性不足、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开展了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索,建立了一套多层次、递进式的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体系。以网络微平台与慕课平台为依托,采用在线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个性化
慕课
微平台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服务型工程训练模式的构想
被引量:
1
13
作者
刘翔
夏绪辉
+1 位作者
龚园
王蕾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7期206-207,共2页
工程训练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必修的实践课,在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工程训练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我国高校中开设的时间尚不长,并且大多沿袭了"金工实习"的模式。本文在分析了服务型...
工程训练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必修的实践课,在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工程训练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我国高校中开设的时间尚不长,并且大多沿袭了"金工实习"的模式。本文在分析了服务型工程训练模式这一概念提出的产业背景与典型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工程训练的模式需要朝"服务型"转型才能适应新形势培养出"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服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设计
14
作者
王蕾
夏绪辉
+3 位作者
刘翔
龚园
曹建华
周幼庆
《大学教育》
2016年第11期-,共2页
培养具有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根据"线上认知,线下实践"实训教学模式的需求,可以提出一种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框架设计方案,该平台框架包括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虚...
培养具有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根据"线上认知,线下实践"实训教学模式的需求,可以提出一种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框架设计方案,该平台框架包括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手机微平台以及服务平台管理系统四大子系统,分为用户层、功能层、网络层和数据库层四个层面。该平台将帮助学生实现自主网上学习、自主选训练模块、自主预约实践时间、网上交流答疑等一系列自助学习过程,为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工程训练
教学服务平台
必要性
框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创新驱动为牵引的OBE服务型工程训练教学
被引量:
1
15
作者
刘翔
曹建华
+1 位作者
夏绪辉
王蕾
《中国冶金教育》
2019年第4期94-96,共3页
通过教学资源整合,以创新驱动为牵引,探索OBE理念下服务型工程训练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
工程训练
创新培养
成果导向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POC理念的服务型工程训练体系
16
作者
曹建华
夏绪辉
+1 位作者
王蕾
刘翔
《中国冶金教育》
2019年第4期97-100,共4页
建立基于SPOC理念的服务型工程教学平台,优化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实施"三层次,三能力,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探索"赛练结合"创新能力提升新模式等,实现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等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SOPC
服务型工程训练
实验平台
综合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程训练教学新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
14
17
作者
刘晓芹
蒋国璋
刘成松
《高教学刊》
2020年第25期93-95,共3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理念主导者,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输出质量。当前工程训练教学领域倡导自主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成果导向性学习等新方法。新方法中蕴含的教与学观念逐步渗透到常规教学活动中,基于对...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理念主导者,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输出质量。当前工程训练教学领域倡导自主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成果导向性学习等新方法。新方法中蕴含的教与学观念逐步渗透到常规教学活动中,基于对这些方法的认识和分析,研究不同的教学行为策略在工程训练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对大学生工程训练教学质量提高多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新方法
教学思想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程训练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4
18
作者
刘翔
蒋国璋
+3 位作者
曹建华
刘晓芹
郑翠
鲍雄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5期52-56,共5页
工程训练是高校工程实践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新工科改革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作为塑造人格价值的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充分发挥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工程训练专...
工程训练是高校工程实践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新工科改革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作为塑造人格价值的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充分发挥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工程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设计一套与之相对应的课程思政体系,形成工程训练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相向而行、协同育人的合力。同时,探讨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主要从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方法2个方面进行探索。教学实践表明,工程训练课程思政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大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为新工科人才建设方案提供了坚定的政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新工科
价值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程训练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1
19
作者
刘晓芹
蒋国璋
+1 位作者
曹建华
刘翔
《黑龙江科学》
2022年第11期86-88,共3页
工程训练是一门以培养工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课程,其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工程训练教学以实际操作为主,而疫情期间则以线上教学为主,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基于此,对疫情期间工程训练课程线上教学模...
工程训练是一门以培养工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课程,其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工程训练教学以实际操作为主,而疫情期间则以线上教学为主,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基于此,对疫情期间工程训练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弊端进行了分析,并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混合教学模式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程训练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
5
20
作者
曹建华
蒋国璋
+2 位作者
刘翔
刘晓芹
郑翠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8期104-106,共3页
工程训练作为工科类高校中参与学生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受益面最大的实践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教育环节。立足高校工程训练教学,以培养跨学科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跨学科工程训练教学为...
工程训练作为工科类高校中参与学生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受益面最大的实践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教育环节。立足高校工程训练教学,以培养跨学科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跨学科工程训练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索跨学科工程训练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团队打造等方法,实现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跨学科
人才培养模式
新工科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大学生工程素养提升的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研究——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翠
蒋国璋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第12期9-12,共4页
基金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工程训练的大学生工程伦理与素养提升方法及模式研究”(编号:2020X086)。
文摘
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探索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建设对提升大学生工程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根据课程育人要求,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营造立体课程育人环境,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工程素养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夯实基础。
关键词
工程训练
课程思政
工程素养
李四光精神
钢铁精神
Keywords
engineering trai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engineering literacy
LI Siguang Spirit
Steel Spirit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以工程训练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翔
夏绪辉
龚园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高教论坛》
2015年第9期78-81,共4页
基金
武汉科技大学教研项目"模块化教学环境下服务型工程训练体系构建与实践"
文摘
个体个性的发展是个体创造能力展现与提升的前提,以工程训练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各种个体需求的复杂性。指出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实施分层次教学、推进学分制管理、设计模块化内容、探索跨学科综合以及开展竞赛等措施是满足各种需求,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工程训练
个性发展
创新能力培养
Keywords
engineering training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分类号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B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新工科的工程训练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3
作者
刘翔
江志刚
夏绪辉
王蕾
曹建华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武汉科技大学
机械自动化学院湖北名师工作室
武汉科技大学
机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
中
心
出处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21期79-81,共3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研究项目“面向协同创新的开放型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编号:HBSY2022-021)
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工程训练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22Z007)。
文摘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对工程训练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对工程训练协同育人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这些问题从构建协同育人生态系统、打通工程训练专业限制和促进校企合作三个维度探索协同育人的实施途径,最后指出工程训练协同育人模式可为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训练
协同育人
教学改革
Keywords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engineering training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新工科的工程训练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鲍雄
蒋国璋
刘翔
曹建华
刘晓芹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3期73-76,共4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研究项目“面向协同创新的开放型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编号:HBSY2022-021)
武汉科技大学教研项目“基于CDIO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索”(编号:2021X014)
+1 种基金
武汉科技大学课程思政专项项目“先进制造实训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编号:2021X06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4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训练CAE工程仿真师资队伍建设”(编号:231106517021626)。
文摘
工程训练是一门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课程,新工科建设对工程训练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传统工程训练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CDIO-OBE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以赛训结合、学科交叉、创客空间为核心的工程训练平台建设,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新工科
教学模式
平台建设
Keywords
engineering training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platform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DIO模式的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平台改革实践
被引量:
6
5
作者
刘翔
王蕾
夏绪辉
朱东升
明俊
周幼庆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36期38-40,共3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09178)
文摘
本文针对高等工程教育中实训教学平台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DIO模式的柔性实训教学平台改革方案。该方案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教学资源配置与管理、教学手段改革为内容,通过设计一系列模块化实训单元使实训教学平台的可柔性大大提高,在有限教学成本下完成了最大化资源供给。经过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柔性CDIO实训教学平台的改革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基本工程技能训练的需求,也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与场地保障。
关键词
工程教育
教学改革
CDIO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大工程观下开放式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蕾
夏绪辉
刘翔
朱东升
胡少华
明俊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实验室科学》
2013年第6期176-179,共4页
文摘
针对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过程中开展机电综合实训课程的实况,从大工程教育思想视角,分析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机电综合工程训练的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层次划分提出构建开放式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体系的运行模式思考。
关键词
大工程观
开放式体系
机电综合
工程训练体系
Keywords
large-scale engineering perspective
open architecture
combin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raining system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赛促练全面提升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被引量:
4
7
作者
王蕾
夏绪辉
刘翔
周幼庆
刘长生
龚园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中国冶金教育》
201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基金
2015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模块化教学环境下服务型工程训练体系构建与实践"(2015z002)
文摘
在分析工程训练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工程训练大赛对巩固工程训练成果的重要性,并分模块构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工程训练大赛体系。以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两个一级指标为导向,设计提升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工程训练大赛
模块
指标体系
工程实践能力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分制下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设计与思考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翔
王蕾
刘长生
周幼庆
明俊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大学教育》
2014年第15期113-114,128,共3页
文摘
工程训练是在原来金工实习的基础上融入电子、计算机、控制、材料等专业的知识,并将现代工业的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工艺引入课堂,着重培养大学生大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的实践课程。在我国高校中学分制扎实推进的背景下,比较了在工程训练课程中实施学分制改革前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性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
学分制
工程训练
金工实习
教学设计
分类号
G642.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刘军伟
王蕾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
研究生院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5,共3页
基金
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依托‘2011计划’
构建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编号2013225)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基于当前大学生现状,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剖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间的关系,建立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指标体系,采用群体层次分析法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内容优先级进行排序,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提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核心竞争力
群体层次分析
培育方法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程训练对接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
2
10
作者
刘翔
夏绪辉
龚园
王蕾
曹建华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大学教育》
2017年第5期129-130,共2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以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高校工程训练个性化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NO.2015239)
2015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模块化教学环境下服务型工程训练体系构建与实践"(NO.2015z002)
2016-2017年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选研究课题(教改项目)"高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NO.2016-ZX-316)"
文摘
人才创新能力不足是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亟须解决的问题。工程训练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重要抓手,以大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工科各学科教学规律,积极做好与相关专业学科的对接准备,扎实推进工程实践与理论课程的精准对接,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工程训练
创新
人才培养
分类号
C961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临时党团组织为依托的工程训练模式探索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蕾
刘军伟
夏绪辉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武汉科技大学
研究生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8-60,共3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以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高校工程训练个性化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编号2015239)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等学校学位点自我监测管理方法研究”(编号2015226)
+1 种基金
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模块化教学环境下服务型工程训练体系构建与实践”(编号2015z002)
2016-2017年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选研究课题(教改项目)“高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编号2016-ZX-316)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工程训练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健全学生的工程知识、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工程训练存在与创新、竞赛、创业脱节的问题,论文提出成立临时党团组织以加强工程训练的管理,通过一套体系、两条主线、三大平台和四大举措,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保驾护航。
关键词
工程训练
临时党团组织
模式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依托现代教育平台探索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
被引量:
2
12
作者
刘翔
夏绪辉
龚园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中国冶金教育》
2017年第3期71-75,共5页
基金
2015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以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高校工程训练个性化培养改革与实践”(2015239)
2015年武汉科技大学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模块化教学环境下服务型工程训练体系构建与实践”(2015Z002)
文摘
针对工程训练教学中学生个性不足、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开展了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索,建立了一套多层次、递进式的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体系。以网络微平台与慕课平台为依托,采用在线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
工程训练
个性化
慕课
微平台
教学改革
分类号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服务型工程训练模式的构想
被引量:
1
13
作者
刘翔
夏绪辉
龚园
王蕾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7期206-207,共2页
基金
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239)
文摘
工程训练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必修的实践课,在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工程训练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我国高校中开设的时间尚不长,并且大多沿袭了"金工实习"的模式。本文在分析了服务型工程训练模式这一概念提出的产业背景与典型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工程训练的模式需要朝"服务型"转型才能适应新形势培养出"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服务
教学改革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设计
14
作者
王蕾
夏绪辉
刘翔
龚园
曹建华
周幼庆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大学教育》
2016年第11期-,共2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以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高校工程训练个性化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NO.2015239)
2015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模块化教学环境下服务型工程训练体系构建与实践"(NO.2015z002)
文摘
培养具有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根据"线上认知,线下实践"实训教学模式的需求,可以提出一种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框架设计方案,该平台框架包括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手机微平台以及服务平台管理系统四大子系统,分为用户层、功能层、网络层和数据库层四个层面。该平台将帮助学生实现自主网上学习、自主选训练模块、自主预约实践时间、网上交流答疑等一系列自助学习过程,为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个性化
工程训练
教学服务平台
必要性
框架设计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创新驱动为牵引的OBE服务型工程训练教学
被引量:
1
15
作者
刘翔
曹建华
夏绪辉
王蕾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武汉科技大学
机械自动化学院
出处
《中国冶金教育》
2019年第4期94-96,共3页
基金
武汉科技大学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基于SPOC理念的服务型工程训练体系构建与实践”(2018Z004)
武汉科技大学实验教学研究专项“创新驱动牵引的OBE服务型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2018X072)
文摘
通过教学资源整合,以创新驱动为牵引,探索OBE理念下服务型工程训练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
工程训练
创新培养
成果导向
教学改革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POC理念的服务型工程训练体系
16
作者
曹建华
夏绪辉
王蕾
刘翔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武汉科技大学
机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
中
心
出处
《中国冶金教育》
2019年第4期97-100,共4页
基金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选研究课题(2016-ZX-316)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2015239)
武汉科技大学教研项目(2018Z004,2018X072,2015z002)
文摘
建立基于SPOC理念的服务型工程教学平台,优化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实施"三层次,三能力,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探索"赛练结合"创新能力提升新模式等,实现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等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SOPC
服务型工程训练
实验平台
综合能力提升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程训练教学新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
14
17
作者
刘晓芹
蒋国璋
刘成松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
出处
《高教学刊》
2020年第25期93-95,共3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编号:2017241)
武汉科技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程训练中心跨学科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编号:2019X085)。
文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理念主导者,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输出质量。当前工程训练教学领域倡导自主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成果导向性学习等新方法。新方法中蕴含的教与学观念逐步渗透到常规教学活动中,基于对这些方法的认识和分析,研究不同的教学行为策略在工程训练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对大学生工程训练教学质量提高多有裨益。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新方法
教学思想
教学策略
Keywords
engineering training
new methods
teaching ideas
teaching strategies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程训练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4
18
作者
刘翔
蒋国璋
曹建华
刘晓芹
郑翠
鲍雄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5期52-56,共5页
基金
2020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创新-服务’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2002023001)
2019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工厂仿真实验室的建设”(201902025029)
+1 种基金
2020年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基于OBE的‘四步+双团队’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20350)
武汉科技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卓越2.0背景下工程训练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实践”(2020X077)、“基于工程训练的大学生工程伦理与素养提升方法及模式研究”(2020X086)、“跨学科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Yjg202015)、“基于OBE的先进制造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9Z005)、“创新驱动牵引的OBE服务型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2019X085)
文摘
工程训练是高校工程实践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新工科改革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作为塑造人格价值的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充分发挥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工程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设计一套与之相对应的课程思政体系,形成工程训练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相向而行、协同育人的合力。同时,探讨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主要从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方法2个方面进行探索。教学实践表明,工程训练课程思政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大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为新工科人才建设方案提供了坚定的政治保障。
关键词
工程训练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新工科
价值塑造
Keywords
Engineering Trai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operative education
new engineering
value building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程训练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1
19
作者
刘晓芹
蒋国璋
曹建华
刘翔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黑龙江科学》
2022年第11期86-88,共3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基于OBE的先进制造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9Z005)
武汉科技大学教研项目“跨学科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2019X085)研究成果
武汉科技大学课程思政专项项目“先进制造实训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2021X065)。
文摘
工程训练是一门以培养工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课程,其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工程训练教学以实际操作为主,而疫情期间则以线上教学为主,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基于此,对疫情期间工程训练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弊端进行了分析,并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混合教学模式
优势
Keywords
Engineering training
Blended teaching
Advantages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程训练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
5
20
作者
曹建华
蒋国璋
刘翔
刘晓芹
郑翠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8期104-106,共3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基于OBE的先进制造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9Z005)
武汉科技大学教研项目“跨学科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2019X085)研究成果
文摘
工程训练作为工科类高校中参与学生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受益面最大的实践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教育环节。立足高校工程训练教学,以培养跨学科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跨学科工程训练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索跨学科工程训练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团队打造等方法,实现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工程训练
跨学科
人才培养模式
新工科
Keywords
Engineering training
Interdisciplinary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New engineering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B-4 [一般工业技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大学生工程素养提升的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研究——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
郑翠
蒋国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以工程训练为例
刘翔
夏绪辉
龚园
《高教论坛》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面向新工科的工程训练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刘翔
江志刚
夏绪辉
王蕾
曹建华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面向新工科的工程训练课程建设研究
鲍雄
蒋国璋
刘翔
曹建华
刘晓芹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CDIO模式的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平台改革实践
刘翔
王蕾
夏绪辉
朱东升
明俊
周幼庆
《教育教学论坛》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构建大工程观下开放式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体系的思考
王蕾
夏绪辉
刘翔
朱东升
胡少华
明俊
《实验室科学》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以赛促练全面提升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王蕾
夏绪辉
刘翔
周幼庆
刘长生
龚园
《中国冶金教育》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学分制下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设计与思考
刘翔
王蕾
刘长生
周幼庆
明俊
《大学教育》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研究
刘军伟
王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工程训练对接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刘翔
夏绪辉
龚园
王蕾
曹建华
《大学教育》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以临时党团组织为依托的工程训练模式探索
王蕾
刘军伟
夏绪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依托现代教育平台探索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
刘翔
夏绪辉
龚园
《中国冶金教育》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服务型工程训练模式的构想
刘翔
夏绪辉
龚园
王蕾
《教育教学论坛》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设计
王蕾
夏绪辉
刘翔
龚园
曹建华
周幼庆
《大学教育》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以创新驱动为牵引的OBE服务型工程训练教学
刘翔
曹建华
夏绪辉
王蕾
《中国冶金教育》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基于SPOC理念的服务型工程训练体系
曹建华
夏绪辉
王蕾
刘翔
《中国冶金教育》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工程训练教学新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刘晓芹
蒋国璋
刘成松
《高教学刊》
202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工程训练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刘翔
蒋国璋
曹建华
刘晓芹
郑翠
鲍雄
《高教学刊》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工程训练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刘晓芹
蒋国璋
曹建华
刘翔
《黑龙江科学》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工程训练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曹建华
蒋国璋
刘翔
刘晓芹
郑翠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