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外科贵重药品发生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1
作者 钟玉梅 刘万清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A01期178-179,共2页
目的减少因贵重药品引发的纠纷及投诉,提高护士的信誉度,保证护理质量。方法分析发生纠纷与投诉的原因,召开分析会采取对策、并持续改进工作流程。结果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护士缺乏责任心、特殊包装药品、抽吸不完全、实习生操作... 目的减少因贵重药品引发的纠纷及投诉,提高护士的信誉度,保证护理质量。方法分析发生纠纷与投诉的原因,召开分析会采取对策、并持续改进工作流程。结果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护士缺乏责任心、特殊包装药品、抽吸不完全、实习生操作等因素。结论改进后的工作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重药品 护患关系 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调控miR-204-5p/HOXC8轴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2
作者 刘艳 李俊 +2 位作者 周民 夏天 夏甘霖 《疑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86-92,共7页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Eto)调节微小RNA(miR)-204-5p/同源盒基因C8(HOXC8)轴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2023年4月—2024年4月于武汉科技大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将胃癌细胞MKN45分为对照(Ctrl)组、低剂量Eto组(Eto-L,5μmol/L)...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Eto)调节微小RNA(miR)-204-5p/同源盒基因C8(HOXC8)轴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2023年4月—2024年4月于武汉科技大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将胃癌细胞MKN45分为对照(Ctrl)组、低剂量Eto组(Eto-L,5μmol/L)、中剂量Eto组(Eto-M,10μmol/L)、高剂量Eto组(Eto-H,20μmol/L)、Eto-H+miR-inhibitor-NC、Eto-H+miR-204-5p inhibitor组。CCK-8法、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KN45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RT-PCR检测细胞中miR-204-5p和HOXC8 mRNA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204-5p和HOXC8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trl组比较,Eto-L组、Eto-M组、Eto-H组、Eto-H+miR-inhibitor-NC组、Eto-H+miR-204-5p inhibitor组MKN45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率、细胞侵入率、HOXC8 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F/P=33.391/<0.001、29.646/<0.001、44.814/<0.001、45.485/<0.001),细胞凋亡率和miR-204-5p水平显著升高(F/P=78.091/<0.001、22.665/<0.001);与Eto-H+miR-inhibitor-NC组比较,Eto-H+miR-204-5p inhibitor组MKN45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率、细胞侵入率、HOXC8 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q/P=8.099/<0.001、7.587/<0.001、7.768/<0.001、11.162/<0.001),细胞凋亡率和miR-204-5p水平显著降低(q/P=10.254/<0.001、8.596/<0.001);与HOXC8-WT和miR-NC共转染细胞比较,HOXC8-WT和miR-204-5p mimic共转染的MKN45细胞中相对荧光酶活性显著降低(t/P=5.770/<0.001)。结论Eto可能通过上调miR-204-5p、下调HOXC8,减弱胃癌细胞MKN45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依托咪酯 微小RNA-204-5p/同源盒基因C8轴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糖尿病的普外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研究
3
作者 王益 《当代医学》 2017年第4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普外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诺和灵R笔芯及胰岛素泵进行血糖控制,对照组患者给予诺和灵R笔芯及...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普外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诺和灵R笔芯及胰岛素泵进行血糖控制,对照组患者给予诺和灵R笔芯及N笔芯进行血糖控制。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血糖(6.2±1.1)与对照组(7.8±1.5)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t=5.440,P<0.05)。观察组患者餐后2 h血糖(8.2±1.4)与对照组(9.5±1.3)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t=4.304,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低血糖、酮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患者使用诺和灵R笔芯及胰岛素泵进行血糖控制,能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可在普外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普外手术 围手术期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4与CD147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彭湃 郑凯 +2 位作者 陈梦荷 戴一菲 胡超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探讨CXCR4及CD14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5例TNBC组织及6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XCR4和CD14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XCR4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 探讨CXCR4及CD14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5例TNBC组织及6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XCR4和CD14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XCR4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其表达与TNBC的临床分期、脉管癌栓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D147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其表达与TNBC的临床分期、脉管癌栓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XCR4与CD147在TNB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CXCR4、CD147可能参与TNBC的进展及转移,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熊去氧胆酸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诱导的模型大鼠肝损伤
5
作者 殷强 汪磊 李童浩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49-1255,共7页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经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通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和牛磺熊去氧胆酸组(TUDCA组)。通...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经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通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和牛磺熊去氧胆酸组(TUDCA组)。通过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STC)溶液(1 mL/kg)建立SAP大鼠模型。造模前,TUDCA组大鼠连续3 d经腹腔注射TUDCA溶液(400 mg/kg·d-1),SAP组和SO组大鼠经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造模后12 h处死大鼠,采集静脉血及部分胰腺及肝组织,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淀粉酶(AMY)、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盒(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测定肝脏组织大鼠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C/EBP同源蛋白(CHOP)、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O组比较,SAP组大鼠血清AMY、AST、ALT及IL-6表达上升(P<0.05);胰腺和肝脏组织坏死及肝细胞凋亡程度增加;肝脏GRP78、PERK、CHOP、NF-κB p65及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SAP组比较,TUDCA组大鼠血清AMY、AST、ALT及IL-6表达下降(P<0.05);胰腺和肝脏组织坏死及肝细胞凋亡程度降低;肝脏GRP78、PERK、CHOP、NF-κB p65和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TUDCA可能通过抑制PERK信号通路,减少内质网应激(ERS)的发生,减轻炎性反应及细胞凋亡,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诱导的大鼠肝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熊去氧胆酸 内质网应激 重症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胰汤与皮硝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6
作者 吴瑞乔 陈越 +1 位作者 刘良培 张泽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24-926,共3页
目的探讨清胰汤和皮硝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6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另加清胰汤胃管注入及皮硝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腹痛、腹胀等症状缓解... 目的探讨清胰汤和皮硝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6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另加清胰汤胃管注入及皮硝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腹痛、腹胀等症状缓解时间,开放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均P<0.05);并且并发症少、中转手术率低(均P<0.05),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病死各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配合清胰汤口服及皮硝外敷,治疗SAP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清胰汤 皮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田宋君 李伟学 +3 位作者 李中明 昌红斌 詹争明 江铃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选择性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3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41例接受腹腔镜手术,4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联合TAE治疗。采用二元Logi...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选择性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3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41例接受腹腔镜手术,4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联合TAE治疗。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术后1 w,联合组患者有效止血率为90.5%,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8,P<0.05);联合组发生术后感染3例(7.1%),腹腔镜手术组发生感染11例(2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34,P=0.017);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肝损伤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糖尿病和手术方法为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TAE治疗肝破裂出血患者止血有效率较高,针对合适的患者采用联合手术方案,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破裂 肝动脉栓塞 腹腔镜手术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化道重建方案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伟学 曾涛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1569-1570,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3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探讨临床最佳手术方案。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1年9月该院收治的98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袢式Braun吻合术组(A组,32例)、Roux-en-Y食管(胃)... 目的通过比较3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探讨临床最佳手术方案。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1年9月该院收治的98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袢式Braun吻合术组(A组,32例)、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组(B组,29例)、改良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组(C组,37例)。随访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各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Visick分级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术中出血量、血清总蛋白表达量、血清白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51.34±41.09)m L、(73.38±5.68)g·L-1、(43.31±4.26)g·L-1,均优于B组和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C组患者生活质量(Visick分级指数)优于其他两组。C组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和腹泻发生率、上腹饱胀率、饮食量每日>300 m L以及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0.8%、10.8%、0、0、89.2%、13.5%,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改良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式能促进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袢式 Braun 吻合术 ROUX-EN-Y 食管(胃)空肠吻合术 改良 ROUX-EN-Y 食管(胃)空肠吻合术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5对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调节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寒松 黄世福 +4 位作者 黎腾 曾群群 陈彬祺 邹腾 廖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160-164,170,共6页
探讨miR-25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促进OA软骨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以木瓜蛋白酶膝关节腔注射诱导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和SD大鼠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原代培养。IL-1β体外刺激OA软骨细胞,模拟骨性关节炎体外环境。MiR-25mimic或inhibito... 探讨miR-25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促进OA软骨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以木瓜蛋白酶膝关节腔注射诱导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和SD大鼠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原代培养。IL-1β体外刺激OA软骨细胞,模拟骨性关节炎体外环境。MiR-25mimic或inhibitor转染至OA软骨细胞。利用Annexin V-FITC/PI和CCK-8法检测软骨细胞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miR-25过表达明显抑制软骨细胞凋亡而miR-25低表达促进软骨细胞凋亡(P<0.05);miR-25 mimic促进软骨细胞增殖,而miR-25 inhibitor抑制软骨细胞增殖(P>0.05)。miR-25介导OA发病发生,进展中发挥着保护性调节作用,抑制OA软骨细胞凋亡和促进其增殖作用,可能对OA发病机制有新的认识和提示OA新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MICRORNA microRNA-25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斯的明经足三里注射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曾涛 李伟学 田宋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3955-3959,共5页
目的:探讨在胃肠道手术后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6-05/2014-05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收治的行胃肠道手术后的300例患者,有A、B、C、D 4组,D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其余3组患者均在常规... 目的:探讨在胃肠道手术后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6-05/2014-05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收治的行胃肠道手术后的300例患者,有A、B、C、D 4组,D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其余3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下述治疗,A组患者联合给予针刺足三里治疗、B组患者联合给予足三里盐水注射治疗、C组患者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每组75例,然后将3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液量及胃泌素含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上C组患者分别为31.2 h±9.5 h、40.6 h±10.7 h、30.6 h±3.4 h,均低于A组(46.9 h±10.1 h、55.7 h±11.8 h、45.1 h±9.6 h)、B组(45.6 h±9.8 h、56.3 h±10.9 h、44.6 h±9.8 h)及D组(51.3 h±10.5 h、56.6 h±12.1 h、50.6 h±9.2 h)(P<0.05);4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胃液量和胃泌素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C组患者的胃液量为251.6 m L/d±210.7 m L/d,明显低于A组(540.6 m L/d±391.8 m L/d)、B组(99.3 m L/d±45.6 m L/d)及D组(551.6 m L/d±410.5 m L/d)(P<0.05),C组患者的胃泌素为119.8 n g/L±58.6 ng/L,明显高于A组(95.1 ng/L±43.3n g/L)、B组(99.3 n g/L±45.6 n g/L)及D组(89.8 ng/L±46.6 ng/L)(P<0.05).结论:在胃肠道手术后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的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使其早日康复,可以在普外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恢复 胃肠道手术 新斯的明 足三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伟学 邬善敏 曾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803-806,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患者营养状况、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ω-3PUFAs组接受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常规静脉营养支持,对照... 目的:研究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患者营养状况、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ω-3PUFAs组接受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常规静脉营养支持,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静脉营养支持。手术前后测定两组血清营养指标,手术后测定两组血清中炎症指标以及肿瘤组织中免疫分子。结果:手术前1d和手术后3d时,ω-3PUFAs组血清RBP、PA、RTF、PEPT1、ghreli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后3d时,ω-3PUFAs组血清CC16、α-MSH、HSP70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LBP、sCD14含量低于对照组;ω-3PUFAs组肿瘤组织中B7-H1、B7-H4、CD157、CD133的含量低于对照组,CD11c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手术创伤所引起的术后炎症反应、调节肿瘤组织中免疫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营养状况 炎症反应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3
12
作者 曾涛 李伟学 卢开刚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7期819-820,共2页
目的对比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胆囊结石患者1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小切口组95例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腹腔镜组95例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 目的对比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胆囊结石患者1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小切口组95例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腹腔镜组95例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下床活动、住院及腹痛消失时间,住院费用和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小切口组手术时间、腹痛消失及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及住院时间均长于腹腔镜组(P均<0.05),术中出血量多于腹腔镜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小切口手术 腹腔镜手术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手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伟学 曾涛 田宋君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948-1950,共3页
目的了解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趋势及3种Siewert亚型的构成比,探讨Siewert分型与手术路径、切除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实施手术治疗的AEG病例资料,按年份描述AEG的发病趋势及... 目的了解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趋势及3种Siewert亚型的构成比,探讨Siewert分型与手术路径、切除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实施手术治疗的AEG病例资料,按年份描述AEG的发病趋势及3种亚型的构成比,分析不同Siewert分型的手术路径、切除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差异性及机械吻合器和腹腔镜技术介入后AEG手术方式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年份的增加,AEG发生比例一定程度的增加。不同Siewert亚型的手术路径、切除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该院2008年机械吻合器和腹腔镜技术介入后,AEG手术方式发生了变化。结论尽量明确AEG患者的Siewert分型,结合病人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路径及手术方式,以最大程度清除病灶,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Siewert分型 手术方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胆源性胰腺炎胆道病变的微创处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鹏平 李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7-68,共2页
为探讨胆源性胰腺炎 (GP)中胆道病变微创治疗的可行性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 6年间收治的 52例GP患者胆道病变的微创手术的处理方式。本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LC) 2 7例 ,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检查并行内镜括约肌乳头切开术 (EST)联... 为探讨胆源性胰腺炎 (GP)中胆道病变微创治疗的可行性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 6年间收治的 52例GP患者胆道病变的微创手术的处理方式。本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LC) 2 7例 ,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检查并行内镜括约肌乳头切开术 (EST)联合LC治疗 1 2例 ,EST治疗 4例 ,直接LC加胆总管探查 9例 ,均取得成功。笔者的体会是在GP炎症控制后 ,尽早采用微创技术处理胆道病变 ,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约费用 ,防止GP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外科学 腹腔镜术 胆道疾病/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小肠破裂275例早期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宋君 李中明 +3 位作者 卢开刚 邱佑斌 曾涛 李伟学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2期3870-3872,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11年6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车祸致275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诊断及治疗。275例患者无合并腹部其他组织器官损伤。结果肠瘘2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死亡1例,...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11年6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车祸致275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诊断及治疗。275例患者无合并腹部其他组织器官损伤。结果肠瘘2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死亡1例,余患者均治愈出院。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外伤性小肠破裂早期容易漏诊,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及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小肠破裂 早期诊断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丽莎 龙辉 郝顺心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606-607,共2页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泛指起源于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和黏膜下的肿瘤、壁外脏器或肿瘤压迫所致的病变。胃镜检查无法直接行组织学活检,诊断存在很大局限性。超声胃镜(EUS)结合了胃镜与超声检查双重特征,能根据回声强弱清楚显示消...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泛指起源于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和黏膜下的肿瘤、壁外脏器或肿瘤压迫所致的病变。胃镜检查无法直接行组织学活检,诊断存在很大局限性。超声胃镜(EUS)结合了胃镜与超声检查双重特征,能根据回声强弱清楚显示消化道壁各层结构、病变大小、起源部位及其与管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超声胃镜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13
17
作者 田宋君 李中明 卢开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9期1507-150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病检证实为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患者,其中56例行LA术,69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对LA和OA治疗化脓性阑...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病检证实为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患者,其中56例行LA术,69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对LA和OA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疗效方面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 LA组与OA组在手术操作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组在切除阑尾的同时可以发现和治疗其他隐性疾病,OA组则无此作用;LA组均未放置引流管;而OA组有42例放置引流管、在术后使用镇痛药、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等项中,LA组明显优于OA组;平均住院费用LA组稍高于OA组。结论 LA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兼有美容效果,不污染手术切口,切口并发症少,是目前阑尾切除术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腹腔镜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Meta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刚 钱群 詹毓彦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计算机文献检索和手动搜索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方案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其行Meta分析。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 目的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计算机文献检索和手动搜索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方案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其行Meta分析。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然后采用Rev Man 5.0.21软件统计计算有关手术时机选择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RR值和95%CI。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中文8篇,英文5篇,共包含病例2535例,其中早期手术组1401例,延迟手术组1134例,有10篇为低偏倚风险,有3篇为中偏倚风险。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显示早期手术组手术时间较延迟手术组明显缩短(P=0.00,RR=-20.25,95%CI=-24.97~15.33),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P=0.00,RR=-12.58,95%CI=-29.36~5.78),术后并发症也显著减少(P=0.00,RR=0.63,95%CI=0.47~0.84)。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于发病72小时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也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 手术时机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益 吴瑞桥 +2 位作者 张晶 郝顺心 朱细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6期462-464,共3页
研究腹腔镜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ASC)的手术时机。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腹腔镜治疗的ASC患者180例,依据腹腔镜治疗时间分为≤3 d组(n=147)、>3 d组(n=33),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行腹腔镜治疗。观... 研究腹腔镜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ASC)的手术时机。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腹腔镜治疗的ASC患者180例,依据腹腔镜治疗时间分为≤3 d组(n=147)、>3 d组(n=33),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行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中转开腹率以及住院时间,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 d C-反应蛋白(CRP)、IL-6、IL-8水平及术后并发症。≤3 d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3 d组,中转开腹率(10.20%)低于>3 d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3 d组CRP、IL-6、IL-8水平均低于>3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3 d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d为行腹腔镜治疗ASC的最佳手术时机,为获得更好的疗效,腹腔镜治疗ASC应尽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急性重症胆囊炎 手术时机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系膜穿管支架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泽平 陈越 +3 位作者 王益 黄明松 杨望林 邹一夫 《医学新知》 CAS 2007年第4期218-219,共2页
目的总结小肠系膜穿管支架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小肠系膜穿管支架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52例,总结和评价其技术方法及效果。结果术后死亡1例;肠瘘1例。12例术后行钡餐检查,见钡剂在小肠通过... 目的总结小肠系膜穿管支架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小肠系膜穿管支架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52例,总结和评价其技术方法及效果。结果术后死亡1例;肠瘘1例。12例术后行钡餐检查,见钡剂在小肠通过顺畅有序。43例获随访(1-20年),无肠梗阻复发。结论小肠系膜穿管支架式肠排列术操作简单、效果肯定,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系膜 粘连 肠梗阻 肠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