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比较3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探讨临床最佳手术方案。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1年9月该院收治的98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袢式Braun吻合术组(A组,32例)、Roux-en-Y食管(胃)...目的通过比较3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探讨临床最佳手术方案。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1年9月该院收治的98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袢式Braun吻合术组(A组,32例)、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组(B组,29例)、改良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组(C组,37例)。随访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各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Visick分级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术中出血量、血清总蛋白表达量、血清白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51.34±41.09)m L、(73.38±5.68)g·L-1、(43.31±4.26)g·L-1,均优于B组和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C组患者生活质量(Visick分级指数)优于其他两组。C组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和腹泻发生率、上腹饱胀率、饮食量每日>300 m L以及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0.8%、10.8%、0、0、89.2%、13.5%,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改良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式能促进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在胃肠道手术后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6-05/2014-05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收治的行胃肠道手术后的300例患者,有A、B、C、D 4组,D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其余3组患者均在常规...目的:探讨在胃肠道手术后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6-05/2014-05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收治的行胃肠道手术后的300例患者,有A、B、C、D 4组,D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其余3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下述治疗,A组患者联合给予针刺足三里治疗、B组患者联合给予足三里盐水注射治疗、C组患者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每组75例,然后将3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液量及胃泌素含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上C组患者分别为31.2 h±9.5 h、40.6 h±10.7 h、30.6 h±3.4 h,均低于A组(46.9 h±10.1 h、55.7 h±11.8 h、45.1 h±9.6 h)、B组(45.6 h±9.8 h、56.3 h±10.9 h、44.6 h±9.8 h)及D组(51.3 h±10.5 h、56.6 h±12.1 h、50.6 h±9.2 h)(P<0.05);4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胃液量和胃泌素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C组患者的胃液量为251.6 m L/d±210.7 m L/d,明显低于A组(540.6 m L/d±391.8 m L/d)、B组(99.3 m L/d±45.6 m L/d)及D组(551.6 m L/d±410.5 m L/d)(P<0.05),C组患者的胃泌素为119.8 n g/L±58.6 ng/L,明显高于A组(95.1 ng/L±43.3n g/L)、B组(99.3 n g/L±45.6 n g/L)及D组(89.8 ng/L±46.6 ng/L)(P<0.05).结论:在胃肠道手术后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的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使其早日康复,可以在普外科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计算机文献检索和手动搜索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方案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其行Meta分析。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目的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计算机文献检索和手动搜索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方案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其行Meta分析。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然后采用Rev Man 5.0.21软件统计计算有关手术时机选择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RR值和95%CI。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中文8篇,英文5篇,共包含病例2535例,其中早期手术组1401例,延迟手术组1134例,有10篇为低偏倚风险,有3篇为中偏倚风险。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显示早期手术组手术时间较延迟手术组明显缩短(P=0.00,RR=-20.25,95%CI=-24.97~15.33),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P=0.00,RR=-12.58,95%CI=-29.36~5.78),术后并发症也显著减少(P=0.00,RR=0.63,95%CI=0.47~0.84)。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于发病72小时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也有显著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比较3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探讨临床最佳手术方案。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1年9月该院收治的98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袢式Braun吻合术组(A组,32例)、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组(B组,29例)、改良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组(C组,37例)。随访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各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Visick分级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术中出血量、血清总蛋白表达量、血清白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51.34±41.09)m L、(73.38±5.68)g·L-1、(43.31±4.26)g·L-1,均优于B组和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C组患者生活质量(Visick分级指数)优于其他两组。C组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和腹泻发生率、上腹饱胀率、饮食量每日>300 m L以及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0.8%、10.8%、0、0、89.2%、13.5%,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改良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式能促进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文摘目的:探讨在胃肠道手术后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6-05/2014-05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收治的行胃肠道手术后的300例患者,有A、B、C、D 4组,D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其余3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下述治疗,A组患者联合给予针刺足三里治疗、B组患者联合给予足三里盐水注射治疗、C组患者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每组75例,然后将3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液量及胃泌素含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上C组患者分别为31.2 h±9.5 h、40.6 h±10.7 h、30.6 h±3.4 h,均低于A组(46.9 h±10.1 h、55.7 h±11.8 h、45.1 h±9.6 h)、B组(45.6 h±9.8 h、56.3 h±10.9 h、44.6 h±9.8 h)及D组(51.3 h±10.5 h、56.6 h±12.1 h、50.6 h±9.2 h)(P<0.05);4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胃液量和胃泌素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C组患者的胃液量为251.6 m L/d±210.7 m L/d,明显低于A组(540.6 m L/d±391.8 m L/d)、B组(99.3 m L/d±45.6 m L/d)及D组(551.6 m L/d±410.5 m L/d)(P<0.05),C组患者的胃泌素为119.8 n g/L±58.6 ng/L,明显高于A组(95.1 ng/L±43.3n g/L)、B组(99.3 n g/L±45.6 n g/L)及D组(89.8 ng/L±46.6 ng/L)(P<0.05).结论:在胃肠道手术后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的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使其早日康复,可以在普外科推广应用.
文摘目的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计算机文献检索和手动搜索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方案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其行Meta分析。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然后采用Rev Man 5.0.21软件统计计算有关手术时机选择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RR值和95%CI。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中文8篇,英文5篇,共包含病例2535例,其中早期手术组1401例,延迟手术组1134例,有10篇为低偏倚风险,有3篇为中偏倚风险。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显示早期手术组手术时间较延迟手术组明显缩短(P=0.00,RR=-20.25,95%CI=-24.97~15.33),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P=0.00,RR=-12.58,95%CI=-29.36~5.78),术后并发症也显著减少(P=0.00,RR=0.63,95%CI=0.47~0.84)。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于发病72小时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也有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