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及维生素D与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 被引量:9
1
作者 何冰 周欣 +2 位作者 郝倩 王得顺 李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6-548,共3页
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和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高发疾病。逐渐增加的证据显示,两者间存在密切关系。维生素D(Vi—taminD,VitD)是两者相互关联的重要中介。VitD具有开环甾分子结构,几乎所有类型细胞均有VitD受体,VitD通过弥散或与受体结... 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和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高发疾病。逐渐增加的证据显示,两者间存在密切关系。维生素D(Vi—taminD,VitD)是两者相互关联的重要中介。VitD具有开环甾分子结构,几乎所有类型细胞均有VitD受体,VitD通过弥散或与受体结合的方式进入细胞内,不但参与机体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维生素D 动脉硬化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性血管病相关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何冰 周欣 +2 位作者 郝倩 杨震 李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8-440,共3页
动脉硬化及相关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是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成人心血管系统是机体第二大最易矿化组织,随年龄增长钙丢失,而血管中钙沉积增加。女性冠状动脉和男、女性腹主动脉钙化评分增加与骨密度降低... 动脉硬化及相关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是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成人心血管系统是机体第二大最易矿化组织,随年龄增长钙丢失,而血管中钙沉积增加。女性冠状动脉和男、女性腹主动脉钙化评分增加与骨密度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动脉硬化 高血压 糖尿病 吸烟 危险因素 二磷酸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及MMP-2,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侯伊玲 薄海 +3 位作者 刘子泉 吴振军 姜铁民 李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MI)后早期运动训练对左心室(LV)重构、心室功能、心肌间质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MI对照组(AMI-Sed组)和MI+运动训练组(AMI-Ex组),结扎前降支建立MI模型。手术...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MI)后早期运动训练对左心室(LV)重构、心室功能、心肌间质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MI对照组(AMI-Sed组)和MI+运动训练组(AMI-Ex组),结扎前降支建立MI模型。手术后1周Ex组进行8周跑台训练(运动强度相当于45%VO2max),术后第9周测量各组大鼠左心室重量、血液动力学参数,处死大鼠,用Masson染色检测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RT-PCR检测Ⅰ、Ⅲ型胶原纤维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非梗死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AMI-Sed、AMI-Ex组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和左心室长轴径(LVLA)均显著增加(P<0.05),运动训练对LVWI和LVLA无明显影响;与AMI-Ex组比较,AMI-Sed组RVWI、肺含水率显著增高,左心室压峰值(LVSP)和左心室压力变化最大值(+dp/dtmax)显著降低,左心室压力负最大值(LVEDP)显著升高(P均<0.05);与AMI-Sed组比较,AMI-Ex组大鼠左心室非梗死区CVF降低,Ⅰ、Ⅲ型胶原纤维mRNA表达量均降低(P<0.05),以Ⅰ型胶原纤维表达降低为著;与Sham组比较,AMI-Sed、AMI-Ex组MMP-2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MMP-9无显著变化;AMI-Ex组MMP-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AMI-Sed组(P<0.05)。结论:AMI后早期运动训练可抑制非梗死区心肌纤维化、改善左心室重构及左心室功能,机制可能与抑制胶原纤维合成有关,MMP-2表达变化对此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塑 运动 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长期心脏超负荷大鼠心肌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表达与左心收缩功能变化
4
作者 李贺 胡小萍 +4 位作者 王志宏 周欣 麻孙恺 费俭 张国元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935-940,957,共7页
【目的】检测长期心脏超容量(volumeoverload,VOL)、压力超负荷(pressure overload,POL)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心肌岛-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drenergic receptor,β1-AR)maNA表达及去甲肾上腺素(nompinephrine,NE)含量变化。... 【目的】检测长期心脏超容量(volumeoverload,VOL)、压力超负荷(pressure overload,POL)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心肌岛-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drenergic receptor,β1-AR)maNA表达及去甲肾上腺素(nompinephrine,NE)含量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动静脉瘘-VOL、腹主动脉缩窄-POL及假手术对照组,于术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左心室收缩压(LVSP)、舒张末压(LVEDP)及dP/dtmax、dP/dtmax用Northern杂交检测各时间点心肌β1-ARmRNA表达水平,实验结束时检测心肌NE含量。【结果】VOL后3dLVSP低于假手术对照组24%(P〈0.05),此后逐渐增高,60d高于对照组32.8%(P〈0.05),LVEDP3~30d高于假手术组178%~235%(P〈0.05);POL后LVSP逐渐增高,14~60d高于对照组21.1%~39.2%(P〈0.05),LVEDP190.6%~464.2%(P〈0.05),60d2组LVEDP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VOL大鼠3~30dβ1-ARmRNA无明显下降(P〉0.05),60d下降50%(P〈0.05);POL大鼠β1-ARmRNA表达3d下降68%(P〈0.05),14d74%(P〈0.05),30d86%(P〈0.05),60d下降94%(P〈0.05);与对照组比较,VOL大鼠dP/dtmax、dP/dtmin除术后30d与对照组相近(P〉0.05),其余时间点均降低(P〈0.05),POL大鼠术后3d降低(P〈0.05),此后逐渐增高,60d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心脏超负荷动物心肌NE含量均下降(P〈0.05),POL较VOL大鼠下降更为明显(P〈O.05)。【结论】长期心脏POL较VOL对左心室重量、收缩功能及心肌NE含量影响不同,心肌β1-AR表达水平变化规律亦不同,这些变化说明:(1)可能与二种超负荷后心脏交感神经功能不同变化有关。(2)-定时间内代偿性心肌肥厚对维持心室收缩功能发挥主要作用。(3)心肌β1-AR表达降低可能对减轻NE的不良作用、维持心功能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超负荷 心功能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组织修复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5
作者 李玉明 《武警医学》 CAS 2004年第11期803-805,共3页
关键词 治疗 心肌梗死 复治 组织修复 病死率 并发症 心力衰竭 首位 遏制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递质转运蛋白在应激性心肌病发病中的潜在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贺 周欣 +4 位作者 彭朋 何冰 王得顺 胡冰 郑淑芳 《生命科学》 CSCD 2012年第6期558-567,共10页
应激性心肌病是强烈应激诱发的心血管急症,自20世纪90年代初Dote首次报告后,世界各地临床报告病例逐年攀升。发病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清楚,但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大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在本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根据相关研究进展,主要综述神... 应激性心肌病是强烈应激诱发的心血管急症,自20世纪90年代初Dote首次报告后,世界各地临床报告病例逐年攀升。发病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清楚,但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大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在本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根据相关研究进展,主要综述神经递质转运蛋白调控神经递质及交感神经活性在这一神经源性心脏病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 神经递质转运蛋白 去甲肾上腺素 Γ-氨基丁酸 交感神经
原文传递
心脏交感神经和心肌间质重塑的共同通路--蛋白激酶C途径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贺 周欣 +3 位作者 王珂 赵丽霞 王志宏 李玉明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2,共6页
心脏交感神经和心肌间质对维持正常心功能有重要作用。心血管患病时,两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重塑,并互相影响,这些变化对疾病进展发挥重要影响。研究证据显示,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可能通过蛋白激酶C介导,对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和心肌纤维化都发... 心脏交感神经和心肌间质对维持正常心功能有重要作用。心血管患病时,两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重塑,并互相影响,这些变化对疾病进展发挥重要影响。研究证据显示,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可能通过蛋白激酶C介导,对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和心肌纤维化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交感神经 心肌间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