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肾口服液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楠 孙奕 +4 位作者 朱冬燕 毛凌燕 杨静 张永亮 王景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C)在延肾口服液延缓肾间质纤维化(RIF)进程中的作用。方法将7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及延肾口服液高、低剂量组5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致大鼠RIF模型。术前1d治...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C)在延肾口服液延缓肾间质纤维化(RIF)进程中的作用。方法将7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及延肾口服液高、低剂量组5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致大鼠RIF模型。术前1d治疗组开始灌胃贝那普利3.5ml/d及延肾口服液2.8ml/d、1.4ml/d。术后42d留取血、尿标本行肌酐、尿素氮测定。取肾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间质病理改变;行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类胰蛋白酶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MC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光镜下观察贝那普利组和延肾高、低剂量组RIF程度轻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和延肾高、低剂量组MC数量显著减少(12.00±1.33、8.00±0.65、22.00±3.34比29.00±0.57,P〈0.05或P〈0.01);MC体积较大,无颗粒脱出。肾组织α—SMA、TGF-β、类胰蛋白酶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α—SMA:1.82±0.94、1.61±0.16、2.04±0.26比3.41±0.10;TGF-β:1.72±0.14、1.63±0.47、2.16±0.11比3.23±0.43;类胰蛋白酶:0.43±0.50、0.52±0.47、0.85±0.50比1.47±0.27,P〈0.05或P〈0.01),量效关系较好。贝那普利组和延肾高、低剂量组血尿素氮(BUN)、尿肌酐(UCr)和尿尿素氮(uUN)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均P〈0.05);各组间血肌酐(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IF程度与MC数量呈正相关(r=0.780,P〈0.05),TGF—β阳性MC与类胰蛋白酶阳性MC呈正相关(r=0.887,P〈0.05)。结论延肾口服液延缓RIF的作用与其抑制MC趋化、脱颗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延肾口服液 肥大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平滑肌肌动蛋白 类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宁对系膜细胞产生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景明 孙奕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具有益气固本、化瘀泄浊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肾衰宁灌肠液(简称肾衰宁,SSN)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加入重组rhIL-1β(A组)及rhIL-1β+SSN大鼠血清(B... 目的:探讨具有益气固本、化瘀泄浊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肾衰宁灌肠液(简称肾衰宁,SSN)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加入重组rhIL-1β(A组)及rhIL-1β+SSN大鼠血清(B组)后产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水平。结果:A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ICAM-1和VCAM-1增加,B组低于A组,且随SSN药物浓度的增加ICAM-1和VCAM-1越少。结论:SSN对rhIL-1β刺激后肾小球系膜细胞所产生的ICAM-1和VCAM-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SSN抑制系膜细胞自分泌ICAM-1和VCAM-1是预防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宁 灌肠 肾小球膜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胞间粘附分子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宁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景明 孙奕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8期567-56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肾衰宁灌肠液(以下简称肾衰宁,SSN)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冀以从细胞生物学水平探讨肾衰宁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和...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肾衰宁灌肠液(以下简称肾衰宁,SSN)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冀以从细胞生物学水平探讨肾衰宁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和放免法,观察SSN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和胶原Ⅵ(ColⅣ)的影响。结果肾衰宁灌肠液大鼠血清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FN、LN和ColⅣ,其抑制程度与药物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即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对系膜细胞产生FN、LN和ColⅣ的抑制率也相应增加。结论肾衰宁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FN、LN和Col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肾衰宁抑制系膜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是预防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宁 肾小球系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 慢性肾功能衰竭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成分 肾衰宁灌肠液 纤维连接蛋白(FN) 层粘连蛋白(LN) 双抗夹心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肾口服液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产生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景明 孙奕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观察具有补气、活血、化浊作用的中药复方延肾口服液 (以下简称延肾 )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产生白细胞介素 - 8(Interleukin - 8,IL - 8)的影响 ,从细胞生物学水平探讨延肾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renalfail ur... 目的 观察具有补气、活血、化浊作用的中药复方延肾口服液 (以下简称延肾 )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产生白细胞介素 - 8(Interleukin - 8,IL - 8)的影响 ,从细胞生物学水平探讨延肾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renalfail ure ,CRF)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和双抗夹心ELISA法 ,观察延肾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IL - 8生成的影响。结果 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可明显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产生IL - 8,延肾大鼠血清对LPS刺激后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产生IL - 8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程度与药物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即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对系膜细胞增殖和产生IL - 8的抑制率也相应增加。结论 延肾对LPS刺激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产生IL - 8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提示延肾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和自分泌IL - 8是预防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8 增殖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白细胞介素-8 体外培养 口服液 刺激 细胞生物学 自分泌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肾口服液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分泌FN、LN、Ⅳ-c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奕 朱冬燕 +3 位作者 张明华 毛凌燕 孙楠 王景明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延肾口服液(YSH)对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sC)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比色法和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灌服延肾大...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延肾口服液(YSH)对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sC)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比色法和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灌服延肾大鼠不同浓度药物血清对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及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层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的影响。【结果】5%-20%YSH大鼠血清对原代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产生FN、LN、Ⅳ-c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O.05或P〈0.01),其抑制程度与药物浓度有-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延肾制剂对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产生FN、LN、Ⅳ-C的抑制作用,是其防治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肾口服液 系膜细胞 增殖 纤维连接蛋白 层连蛋白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肾制剂对系膜细胞产生ICAM-1和VCAM-1的影响
6
作者 王景明 孙奕 《武警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延肾(以下简称延肾制剂,YSH)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刺激后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adhesion mol...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延肾(以下简称延肾制剂,YSH)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刺激后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adhesion molecule,VCAM-1)的影响,冀以从细胞生物学水平探讨延肾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加入重组rhIL-1β及rhIL-1β+YSH大鼠血清。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在rhIL-1β刺激后,ICAM-1和VCAM-1的生成及YSH对ICAM-1和VCAM-1生成的影响。结果rhIL-1β可明显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ICAM-1和VCAM-1,YSH大鼠血清对rhIL-1β刺激后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所产生的ICAM-1和VCAM-1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与药物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延肾对rhIL-1β刺激后肾小球系膜细胞所产生的ICAM-1和VCAM-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YSH抑制系膜细胞自分泌ICAM-1和VCAM-1是预防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肾制剂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ICAM-1 VCAM-1 慢性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