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夏征 胡亚卓 +6 位作者 韩志涛 白洁 李瑞生 耿艳 张莹晗 何耀 张红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汉族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3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老年男性EH患者228例(EH组),另选择同期老年男性健...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汉族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3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老年男性EH患者228例(EH组),另选择同期老年男性健康体检者184例(对照组),采用PCR-RFLP检测VDR基因Fok I、Bsm I、Apa I及Taq I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时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EH组Fok I C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72. 4%vs 66. 0%,P=0. 049);在隐性模型下,EH组CC+CT基因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4. 320,OR=2. 076,95%CI:1. 030~4. 182,P=0. 038)。EH组与对照组Bsm I、Apa I及Taq I基因型及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ok I基因CC+CT基因型是老年男性EH的危险因素(OR=2. 054,95%CI:1. 003~4. 204,P=0. 049)。结论 VDR基因Fok I位点多态性可能是老年男性EH的危险因素,而Bsm I、Apa I及Taq I多态性与老年男性EH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骨化三醇 高血压 基因频率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琳 张永青 +1 位作者 产芳晓 李燕宁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540-542,共3页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叶酸及维生素B12参与其代谢过程,其致病机理主要是损伤血管内皮功能,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凝血和纤溶机制等。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冠状动脉疾病 2型糖尿病 脑血管疾病 肝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应激对兔肾脏和睾丸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马全福 侯世科 +1 位作者 袁延年 张永青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原低氧应激对兔肾脏和睾丸组织的损害。方法随机将平原兔24只分为4组,每组6只。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平原兔在48h内直接迁饲到海拔4320m后1d、7d、30d组。各组宰杀后行肾脏和睾丸组织形态学改变的研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 目的观察高原低氧应激对兔肾脏和睾丸组织的损害。方法随机将平原兔24只分为4组,每组6只。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平原兔在48h内直接迁饲到海拔4320m后1d、7d、30d组。各组宰杀后行肾脏和睾丸组织形态学改变的研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照片、分析。结果B、C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核变形、固缩、异染色质增多边聚。线粒体变性、崩裂,线粒体嵴消失,空泡内有部分线粒体存在。滑面内质网增多、排列紊乱、断裂。基底膜间隙增宽,内质网扩张,胞质表面细胞褶膜间隙增宽,小管基底膜变宽、模糊。D组:变性线粒体部分修复,线粒体嵴修复,内质网扩张和部分足突融合。细胞表面有许多细长、排列较整齐的微绒毛,部分有扩张。细胞间隙和肾小管基底膜变宽。B、C组:睾丸支持细胞核变性、溶解,细胞膜不光滑,线粒体结构不完整,内质网扩张。精细胞核变形、溶解、连接膜增宽,滑面内质网内有较多空泡状物质。精细胞内线粒体嵴扩张、空泡样变、细胞核膜肿胀、崩解、断裂变形、间隙变窄。部分线粒体嵴扩张或模糊。内质网呈空泡状变化,粗面内质网扩张。大部分曲细精管界膜、基膜不清楚。间质内血管壁明显增厚。D组:细胞内染色质浓缩、核膜间隙增宽,局部核膜下或核双层膜间形成囊泡,核膜膨胀,相互折叠、核膜裂解形成圆形的凋亡小体和残余小体。间质细胞呈代偿性增生改变。结论从平原急进高原可致兔肾小球和肾小管超微结构同时受损,并可引起兔睾丸生精细胞损害,随时间延长间质细胞显著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肾脏 睾丸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患者填写亲情卡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胡萍 林红兰 宋慧娜 《武警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870-871,共2页
关键词 亲情卡 护患关系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在防范患者跌倒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文妍 陈希霞 +4 位作者 李婷 梅繁勃 王晓影 李娜娜 林红兰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病房护士防范患者跌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武警某部医院某科发生的4例跌倒患者(均为重度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归纳和总结,科室于2013年导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即以计划、实施、...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病房护士防范患者跌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武警某部医院某科发生的4例跌倒患者(均为重度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归纳和总结,科室于2013年导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即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程序,培训护士防跌倒相关知识,并进行以提高其临床执行能力为目的的循环管理。结果 (1)跌倒发生率从5.97%降至0.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2)与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相比,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健康宣教、主动服务意识、跌倒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从56.72%、62.69%、59.70%上升至82.76%、94.83%、87.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提高了病房护士防范患者发生跌倒的能力,丰富了护士防跌倒护理的知识,提高了防范意识,增强了护士执行能力,有效降低了跌倒发生率,增进了护患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防范跌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祛瘀方对兔腹主动脉内膜损伤后VEGF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琳 张永青 +3 位作者 白谊涵 李燕宁 马全福 产芳晓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方对家兔血管内皮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11)、中药组(n=12)、西药组(n=11)、空白组(n=6),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高酯饲料喂养4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方对家兔血管内皮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11)、中药组(n=12)、西药组(n=11)、空白组(n=6),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高酯饲料喂养4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造模。术后各组予正常饲料喂养,中药组予活血祛瘀方灌胃4周,西药组予舒降之、阿司匹林灌胃4周,模型组、空白组予生理盐水灌胃4周。造模术4周后处死家兔取腹主动脉观察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抑制VEGF表达。结论活血祛瘀方使兔腹主动脉内膜损伤后对血管内膜增殖早期VEGF有拮抗作用,提示其对血管内皮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为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再狭窄提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祛瘀 血管内膜剥脱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2μm铥激光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被引量:4
7
作者 马全福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35-336,共2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s,BPH)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60岁左右患病率为60%,70岁以上达80%。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2.21亿,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高危BPH患者患病率逐年...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s,BPH)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60岁左右患病率为60%,70岁以上达80%。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2.21亿,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高危BPH患者患病率逐年增加。在临床的BPH中,因腺体增大需要处理者占50%,开放手术仍然是较理想的治疗BPH的有效方法,但BPH患者多年老体弱,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及肺、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等,临床上将这类患者列为高危BPH患者,开放手术风险较大。传统的经内窥镜手术治疗BPH方法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前列腺增生症 激光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误诊为胃炎1例
8
作者 胡萍 杨长春 +2 位作者 韩盈 唐红卫 林红兰 《武警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614-615,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老年男性,82岁,主因阵发性上腹部疼痛6d于2010—12—8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始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疼痛不向肩背部放散,无发热、恶心、呕吐、返酸、嗳气,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误诊 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感染特点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长春 韩盈 +2 位作者 白皛 胡萍 段媛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125-212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感染特点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措施,为老年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老年患者感染临床特点,研究老年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的方案。结果老年患者感染有其特殊性,抗菌药物在老年患者体内呈现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感染特点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措施,为老年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老年患者感染临床特点,研究老年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的方案。结果老年患者感染有其特殊性,抗菌药物在老年患者体内呈现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老年患者抗感染治疗应尽力寻找感染源,选择低毒、有效的抗菌药物,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加强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监测,注重综合治疗。结论老年患者感染与中青年迥然不同,以药物抗菌谱、病原学检测、药敏结果为依据,掌握老年患者特点,安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将提高老年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感染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原文传递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23
10
作者 马全福 陈文军 +3 位作者 白谊涵 张永青 袁延年 陈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111,共2页
目的观察以注射用胸腺肽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效果。方法 66例RGH患者接受综合治疗,其中38例单用胸腺肽注射液,1.6mg,皮下注射,1次/隔日×8次、之后2次/周×8次、最后1次/周×8次;10例加用伐昔洛韦0.... 目的观察以注射用胸腺肽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效果。方法 66例RGH患者接受综合治疗,其中38例单用胸腺肽注射液,1.6mg,皮下注射,1次/隔日×8次、之后2次/周×8次、最后1次/周×8次;10例加用伐昔洛韦0.5g,口服,2次/d×7d;6例加用更昔洛韦氯化钠0.25g/250ml,静脉滴注,2次/d×7d;9例合并尿道炎患者加用注射用氟氧头孢钠1.0g,静脉滴注,2次/d×5d;另6例患者合并尖锐湿疣行激光治疗,其中3例复发患者局部外用5-氟脲嘧啶注射液,局部应用1∶5000呋喃西林液浸泡,红外线照射15min,1次/d×7d;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局部有溃疡者用3%~5%硝酸银软膏。结果平均随访8个月,痊愈61例占92.2%,另有5例占7.6%复发,仍在继续治疗中,其中3例伴有衣原体感染性尿道炎,66例患者行HIV检测均为阴性,6例合并梅毒及阴茎冠状沟部位溃疡患者,换药1~3个月痊愈。结论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及胸腺肽、增强机体免疫力药物,是系统治疗RGH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130例性传播疾病性尿道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全福 陈文军 +4 位作者 白谊涵 张永青 李爱玲 李燕宁 钟白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性传播疾病性尿道炎(STU)病原体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30例男性STU患者取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检测衣原体属采用胶体金法,支原体属采用泌尿生殖道病原性支原体药敏定量培养板行分泌物培养,检测淋菌等采用革兰染色法或... 目的探讨性传播疾病性尿道炎(STU)病原体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30例男性STU患者取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检测衣原体属采用胶体金法,支原体属采用泌尿生殖道病原性支原体药敏定量培养板行分泌物培养,检测淋菌等采用革兰染色法或培养法,治疗急性尿道炎主要采用广谱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2.25g或注射用氟氧头孢钠1.0g,均静脉滴注,2次/d×7d,根据化验结果,如合并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感染加用红霉素和甲硝唑片。结果单纯淋菌感染31例占23.8%,衣原体感染28例占21.5%,支原体属感染21例占16.2%,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感染16例占12.3%,淋菌+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感染29例占22.3%,另有3例占2.3%阴道加德纳菌感染,真菌感染2例占1.5%,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45例占34.6%;平均随访11个月,首次发病治愈120例占92.3%,另有10例占7.9%无效的患者均为复发病例,同时合并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各3例,梅毒、真菌感染各2例,未发现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结论 STU治疗的难点是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流行趋势,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抗衣原体属、支原体属药物及胸腺肽、干扰素等增强机体免疫力制剂,是系统治疗STU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尿道炎 淋球菌 衣原体属 支原体属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纤维板层肝细胞癌超声造影表现1例
12
作者 高永艳 李春伶 +2 位作者 陈爽 董继红 李禾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0-560,564,共2页
患者男,40岁。无明显诱因右下腹疼痛5d,且向后背放射。实验室检查:HbsAg(+),AFP(-),肝功检查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增高,肿瘤标记物CA125、FERR、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增高。
关键词 超声造影表现 肝细胞癌 肿瘤标记物CA125 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 HBSAG(+) 天冬氨酸转氨酶 板层 纤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