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E-MRI及IVIM-DWI在头颈部恶性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范文骏 马林(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6-560,共5页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通过定量描述组织内血流灌注、水分子扩散等信息,能够先于形态学改变反映组织生理、病理状态变化。近年来,DCE-MRI及IVIMDWI单独或联合应用在头颈部恶性肿瘤(HNC)...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通过定量描述组织内血流灌注、水分子扩散等信息,能够先于形态学改变反映组织生理、病理状态变化。近年来,DCE-MRI及IVIMDWI单独或联合应用在头颈部恶性肿瘤(HNC)鉴别诊断、早期疗效评估、预后预测、残留或复发判定、唾液腺功能放射性损伤监测等方面均展现出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就DCE-MRI及IVIM-DWI在HNC诊疗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放疗 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罗俊波 郑瑞锋 +2 位作者 王彦威 文海英 杨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670-672,共3页
目的比较TAC化疗方案与AC-T序贯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在术后第7天开始化疗,TAC... 目的比较TAC化疗方案与AC-T序贯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在术后第7天开始化疗,TAC组在化疗周期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75 mg/m^2(3 h内滴完)、吡柔比星50 mg/m^2、环磷酰胺600 mg/m^2,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6个周期。AC-T序贯组在化疗周期第1天静脉滴注吡柔比星50 mg/m^2+环磷酰胺600 mg/m^2,21 d为1个周期,4个化疗周期后静脉滴注紫杉醇80 mg/m^2(1 h内滴完),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序贯组不良反应(恶心、腹泻、呕吐、乏力/虚弱、口腔黏膜炎、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发生率低于T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化疗方案与AC-T序贯化疗方案在改善乳腺癌术后疾病控制率方面疗效相当,但AC-T序贯化疗方案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TAC化疗方案 AC-T序贯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俊波 郑瑞锋 +2 位作者 王彦威 文海英 张慧敬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学确诊的6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学确诊的6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调强放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靶区平均剂量、不均匀性指数、适形指数、患者生存时间及1 a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 00%、76. 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靶区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不均匀性指数及适形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生存时间、1 a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应用价值均较高,治疗效果均良好,而调强放疗可降低患者正常器官照射剂量,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状态对同步放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瑞锋 罗俊波 +1 位作者 文海英 杨阳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2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2012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学和影像学确诊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且间变性淋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2012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学和影像学确诊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且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等驱动基因阴性一线行同步放化疗的216例患者的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16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型占44.9%(97/216)、EGFR基因野生型占55.1%(119/216)。女性、腺癌和无吸烟史患者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高于有男性、鳞癌和吸烟史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81,P=0.016;χ^(2)=5.780,P=0.036;χ^(2)=4.623,P=0.041)。216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7.8%(168/216)、82.4%(178/216)和11.7个月。EGFR突变型ORR、DCR、中位PFS分别为84.5%(82/97)、89.7%(87/97)、13.8个月,高于EGFR野生型的72.3%(86/119)、76.5%(91/119)、8.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28,P=0.027;χ^(2)=5.167,P=0.032;χ^(2)=6.590,P=0.013)。EGFR基因状态是影响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一线同步放化疗P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1.413,95%CI:1.075~1.185,P=0.015)。结论不吸烟、女性和腺癌是局部晚期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高发人群,EGFR基因状态是影响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一线同步放化疗疗效和预后的正相关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同步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Kras基因突变相关因素及其与一线同步放化疗疗效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郑瑞锋 文海英 +2 位作者 罗俊波 王彦威 杨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1-376,共6页
目的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突变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疗效的不良预后因素,但Kras基因状态和同步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 目的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突变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疗效的不良预后因素,但Kras基因状态和同步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Kras基因突变人群的特征及基因状态与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为NSCLC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01-20-2018-06-30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NSCLC一线行同期放化疗患者246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和影像学确诊。随访至2018-09-30,失访16例,对230例纳入临床研究,ⅢA期77例,ⅢB期153例。一线选择同步放化疗,化疗方案为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药联合且同步放化后巩固化疗>2个周期,放疗技术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肿瘤剂量60~65Gy,2.0Gy/次,5次/周;按照实体瘤RECIST 1.1版,治疗前后均采用CT等影像学检查评价疗效,并计算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ivival,PFS),入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Kras基因状态检测,分析Kras基因状态及特征和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多因素分析比较采用Cox回归法。结果 230例NSCLC患者Kras基因突变发生率有吸烟史者为19.8%(18/91),无吸烟史者为12.2%(17/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6,P=0.021;男性为21.2%(25/118),女性为8.9%(10/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1,P=0.019。230例患者ORR为81.7%(188/230),DCR为92.6%(213/230),中位PFS为10.6个月。其中Kras突变型患者ORR为82.9%(29/35),DCR为94.3%(33/35),中位PFS为8.2个月;野生型患者ORR为81.5%(159/195),DCR为92.3%(180/195),中位PFS为12.5个月。两者相比在ORR(χ~2=1.272,P=0.261)和DCR(χ~2=1.767,P=0.1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中位PFS相比,Kras野生型患者12.5个月高于突变型患者8.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3,P=0.037。Cox多因素分析显示,Kras基因状态是影响NSCLC同步放化疗PF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子,HR=1.412,95%CI为1.076~1.182,P=0.016。结论 Kras基因突变在吸烟和男性患者中高发,与PFS呈负相关系。Kras基因突变是影响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一线同步放、化疗效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 基因状态 一线 同步放化疗
原文传递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肝细胞癌的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瑞锋 杨阳 +2 位作者 文海英 罗俊波 徐建林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局部进展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8年2月至2021年1月在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治疗的78例局部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2021年6月,失访7例;71例患者根据...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局部进展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8年2月至2021年1月在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治疗的78例局部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2021年6月,失访7例;71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单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组(TACE组) 32例和调强放疗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组(IMRT+TACE组) 39例。观察两组不同治疗方式Ⅱ级以上不良反应及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等近期疗效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情况。结果 Ⅱ级以上不良反应: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心脏损伤、发热、恶性呕吐发生率TACE组和IMRT+TACE组分别为:25.0%(8/32)、6.3%(2/32)、9.4%(3/32)、31.2%(10/32)、65.7%(21/32)和25.6%(10/39)、7.7%(3/39)、10.3%(4/39)、33.3%(13/39)、66.6%(26/39),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ORR、DCR及PFS TACE组和IMRT+TACE组分别为:53.1%(17/32)、78.1%(25/32)、9.5个月和64.1%(25/39)、87.2%(34/39)、13.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局部进展期肝细胞癌调强放疗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较单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Ⅱ级以上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调强放疗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较单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在疾病局部控制和PFS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肝细胞癌 调强放疗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
原文传递
视黄酸联合达那唑辅助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庄红丽 文海英 蔡向前 《人民军医》 2021年第3期256-257,共2页
该文报告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患者先后在多家三甲医院治疗,均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先后接受输注血小板、血小板生成素(TPO)、甲强龙、丙种球蛋白、达那唑等药物治疗,血小板均可恢复正常;但当糖皮质激素逐渐规律减量至30 mg时... 该文报告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患者先后在多家三甲医院治疗,均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先后接受输注血小板、血小板生成素(TPO)、甲强龙、丙种球蛋白、达那唑等药物治疗,血小板均可恢复正常;但当糖皮质激素逐渐规律减量至30 mg时血小板又迅速、严重降低。2年前至某医院治疗,在TPO及地塞米松治疗基础上给予视黄酸、达那唑联合治疗,5天后血小板升至194×109/L,且在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的过程中,病情未反复,至今已完全停用糖皮质激素2年,其间一直给予视黄酸、达那唑维持治疗,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 视黄酸 达那唑
原文传递
二维超声TI-RADS分类联合CEUS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刘慧芳 段宇龙 刘国华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2年第4期655-656,659,共3页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联合超声造影(CEUS)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50例(共209个结节),分析入选患者二维超声TI-RADS分类和CEUS资料,以手术病...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联合超声造影(CEUS)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50例(共209个结节),分析入选患者二维超声TI-RADS分类和CEUS资料,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二维超声TI-RADS分类、CEUS单独和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结果 150例患者中共检测出209个甲状腺结节,其中甲状腺良性结节142个(67.94%)、甲状腺恶性结节(甲状腺癌)67个(32.06%)。二维超声TI-RADS分类联合CEUS检查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两项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测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比较一致性高(P<0.05)。结论 二维超声TI-RADS分类和CEUS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二维超声 甲状腺癌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