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志林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9期4356-4357,共2页
目的 观察研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我院骨科收治的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VSD技...
目的 观察研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我院骨科收治的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缺损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缩短缺损愈合时间,加速下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股前外侧皮瓣
负压封闭引流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5例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吴志林
陈长松
+4 位作者
张杰
陈洋
吴澄斌
李蕾
郑怀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小创面患者15例,均采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行修复治疗。术后随访0.5-2.0年,平均(1.3-0....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小创面患者15例,均采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行修复治疗。术后随访0.5-2.0年,平均(1.3-0.4)年,观察治疗后的皮瓣成活率、臃肿率、手足功能优良率及皮瓣部位感觉功能。结果本组15例皮瓣均全部成活,伤口I期愈合,无感染及动脉危象病例发生,仅1例皮瓣轻度臃肿,占6.67%,无溃疡发生;患肢功能优良率均达100%,皮瓣部位感觉功能持续改善。结论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是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
足
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患者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志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123-123,共1页
目的 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对足部外伤患者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7例,患者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修复治疗,评价在对患者进...
目的 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对足部外伤患者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7例,患者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修复治疗,评价在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时足部缺损修复区质地色泽、形态、排汗和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随访时间定为术后的6至18个月.结果 数据分析可得术后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患者修复区的质地、排汗情况均良好;有1例患者皮瓣颜色与周围组织差异较大,其余较好;有3例患者在外形方面不满意,臃肿需要二次整形;所有的患者感觉功能恢复较好,都达到了S2水平,平均水平为S3.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临床上是修复足部外伤软组织缺损的吻合度较好游离皮瓣,术后不影响供区的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
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损伤
临床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志林
机构
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骨三科
出处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9期4356-4357,共2页
文摘
目的 观察研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我院骨科收治的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缺损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缩短缺损愈合时间,加速下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VSD
股前外侧皮瓣
负压封闭引流
软组织缺损
分类号
R658.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5例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吴志林
陈长松
张杰
陈洋
吴澄斌
李蕾
郑怀远
机构
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骨三科
华中
科
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
医院
手外
科
出处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5-387,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小创面患者15例,均采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行修复治疗。术后随访0.5-2.0年,平均(1.3-0.4)年,观察治疗后的皮瓣成活率、臃肿率、手足功能优良率及皮瓣部位感觉功能。结果本组15例皮瓣均全部成活,伤口I期愈合,无感染及动脉危象病例发生,仅1例皮瓣轻度臃肿,占6.67%,无溃疡发生;患肢功能优良率均达100%,皮瓣部位感觉功能持续改善。结论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是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
足
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分类号
R658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患者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志林
机构
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骨三科
出处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123-123,共1页
文摘
目的 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对足部外伤患者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7例,患者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修复治疗,评价在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时足部缺损修复区质地色泽、形态、排汗和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随访时间定为术后的6至18个月.结果 数据分析可得术后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患者修复区的质地、排汗情况均良好;有1例患者皮瓣颜色与周围组织差异较大,其余较好;有3例患者在外形方面不满意,臃肿需要二次整形;所有的患者感觉功能恢复较好,都达到了S2水平,平均水平为S3.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临床上是修复足部外伤软组织缺损的吻合度较好游离皮瓣,术后不影响供区的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
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损伤
临床效果分析
分类号
R658.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吴志林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5例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
吴志林
陈长松
张杰
陈洋
吴澄斌
李蕾
郑怀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0
原文传递
3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患者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吴志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