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OBMAN数据分析大兴机场近4年风特征
1
作者 兰渝 韩羽庭 +1 位作者 陈昭伃 季成海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13期147-151,共5页
使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19年10月—2023年4月跑道OBMAN自动观测站采集的风向风速数据,对10 min平均风向风速、大风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年盛行西南风,主导风向为190°—210°;夜间以偏北风为主,午后... 使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19年10月—2023年4月跑道OBMAN自动观测站采集的风向风速数据,对10 min平均风向风速、大风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年盛行西南风,主导风向为190°—210°;夜间以偏北风为主,午后盛行风向为西南风,中午前后风速最大,午后风速逐渐减弱,夜间风速较小;风向不定(VRB)的情况主要出现在中午前后;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大风也有明显的季节分布差异及日分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风向 风速 大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在两次冬季多相态降水中的特征对比分析
2
作者 韩羽庭 陈昭伃 +3 位作者 窦利军 张曦 何佩仪 林冰 《海洋气象学报》 2025年第2期89-98,共10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0.25°×0.25°逐小时ERA5资料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号风廓线雷达资料,对比大兴国际机场2021年11月6—7日和2023年2月11—12日两次多相态降水过程,探究风廓线雷达在两次冬季多相态降水中的表现特征...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0.25°×0.25°逐小时ERA5资料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号风廓线雷达资料,对比大兴国际机场2021年11月6—7日和2023年2月11—12日两次多相态降水过程,探究风廓线雷达在两次冬季多相态降水中的表现特征。结果表明:(1)风廓线雷达近地面风场偏东风建立、急流出现及中低空扰动均对冬季降雪临近预报起积极作用,低层冷空气增强对相态转换有一定指示意义,中高层暖湿气流爬升的强弱与降水强度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降水强度和降水相态的变化均可在风廓线雷达探测的垂直速度上得到体现。两次过程的降雨时段在2.5 km以下有较大的正速度,随着降水相态由雨向雪转变,垂直速度发生锐减。(3)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和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回波结构特征相似,两者均能反映降水强度变化。两次过程C_(n)^(2)对数值均在降水前1 h开始增大,C_(n)^(2)值越大,降水越剧烈,降水相态转为雨夹雪时,C_(n)^(2)对数值开始逐渐降低,高值区高度开始下降;两次过程SNR高值区主要集中在2.0 km以下,SNR结构越紧密、回波强度越大,降水越剧烈。(4)雷达探测高度受大气高层湿度的直接影响,可为降水强度的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风廓线雷达 相态转换 垂直速度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 信噪比(SN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两机场四年降雪情况对比及一次典型降雪过程分析
3
作者 陈昭伃 兰渝 +2 位作者 韩羽庭 季成海 吴峥嵘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3年第4期765-773,共9页
本文利用2019年11月~2023年3月大兴机场、首都机场两场的常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地面自动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大兴机场及首都机场四年的降雪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比,另利用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等,对2022年1月20日的典... 本文利用2019年11月~2023年3月大兴机场、首都机场两场的常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地面自动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大兴机场及首都机场四年的降雪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比,另利用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等,对2022年1月20日的典型降雪过程进行天气分析。结果表明:1) 大兴、首都两机场降雪具有明显月际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1月~2月,且以1月份最为明显,没有明显的年变化和日变化特征。2)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的差异,首都机场降雪次数明显多于大兴机场。3) 两机场同过程降雪时长没有明显差异,降雪时长主要受系统影响。4) 由于2月降雪次数多且雨雪混合过程比例增多,两机场均2月累积降水量最多,首都机场过程平均降水量略高于大兴机场。5) 1月、2月积雪概率大,积雪深度有明显的月际分布特征,2月积雪深度最大,12月积雪深度最小。6) 首都机场降雪时期较大兴机场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机场 首都机场 降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