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某机场跑道沉降预测模型
1
作者 方学东 顾天宇 舒富民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8期196-202,共7页
机场道面沉降,严重影响机场安全运行。准确预测跑道工后沉降,对机场的建设与运行极为重要。以西南某机场跑道沉降变形的观测数据为依据,分别用双曲线模型、对数模型、指数模型以及灰色预测模型,对跑道沉降进行预测和对比分析,解决了小... 机场道面沉降,严重影响机场安全运行。准确预测跑道工后沉降,对机场的建设与运行极为重要。以西南某机场跑道沉降变形的观测数据为依据,分别用双曲线模型、对数模型、指数模型以及灰色预测模型,对跑道沉降进行预测和对比分析,解决了小样本数下曲线预测精度较低及灰色模型对非线性预测准确度差等问题,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同时通过BP神经网络对组合预测模型的残差进行修正,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型预测的精度和效果,为地基沉降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预测 曲线预测模型 灰色预测模型 组合预测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绿色机场建设评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保平 王宗利 《智能城市》 2021年第15期1-3,共3页
构建绿色机场成为当下机场建设的热点方向,通过对绿色机场建设进行评价,为机场绿色化建设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文章构建了以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对所选指标进行赋权,采用模糊分析法对双流机场为案例进... 构建绿色机场成为当下机场建设的热点方向,通过对绿色机场建设进行评价,为机场绿色化建设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文章构建了以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对所选指标进行赋权,采用模糊分析法对双流机场为案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双流机场在绿色化建设等级中评价结果为“中”的比例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建设 绿色机场 机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的高原机场跑道利用率计算方法研究
3
作者 高勇 宋一鑫 唐顺仙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553-557,共5页
针对处于复杂气象环境的高原机场,提出一种联合风速、风向、云底高度和主降/次降能见度的机场跑道利用率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的跑道利用率,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的仅采用风速和风向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某高原机场为例,首先对气象观... 针对处于复杂气象环境的高原机场,提出一种联合风速、风向、云底高度和主降/次降能见度的机场跑道利用率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的跑道利用率,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的仅采用风速和风向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某高原机场为例,首先对气象观测资料和机场运行记录数据进行匹配和预处理等操作;其次,结合提取的机场跑道可用状态数据,对云量、云状和云底高度等参数的特征进行统计,进而分析它们与机场跑道状态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设计了 3种方案,即侧风和云底高度,侧风和主导能见度,联合侧风、主导能见度和云底高度等进行实现,并将各自的计算结果与真实机场跑道利用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联合侧风、主导能见度和云底高度的计算方案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性最高且标准差最小,证明了优化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机场 跑道利用率 侧风 主导能见度 云底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机场理念下的机场景观规划设计
4
作者 周甜甜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1期142-144,共3页
机场景观承载着一座城市和地区的人文精神与历史文化,是旅客获得人文关怀和文化体验的重要一环。“人文机场”紧扣人文关怀和文化彰显两条主线,是“四型机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贵州威宁机场景观规划设计在人文机场方面的实践和探... 机场景观承载着一座城市和地区的人文精神与历史文化,是旅客获得人文关怀和文化体验的重要一环。“人文机场”紧扣人文关怀和文化彰显两条主线,是“四型机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贵州威宁机场景观规划设计在人文机场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为例展开讨论,明确了“人文机场”理念在机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意义,提出了“人文机场”理念下的机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从景观分类,设计灵感、设计主题及原则等方面进行设计构思,对各分区景观以及植物专项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景观 人文机场 四型机场 威宁草海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智能跑道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凌建明 方意心 +3 位作者 张家科 吴振吉 赵鸿铎 石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28,共9页
机场跑道的结构安全、运行安全以及运营管理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人工检测和经验分析,该方法存在程序繁琐、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无法及时发现跑道隐性病害,难以满足机场跑道高效运行和全时安全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智能跑道概念... 机场跑道的结构安全、运行安全以及运营管理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人工检测和经验分析,该方法存在程序繁琐、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无法及时发现跑道隐性病害,难以满足机场跑道高效运行和全时安全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智能跑道概念,通过智能传感器件对跑道的多维动态信息进行实时感知、统一管理和分析表达,并明确智能跑道的层次架构与主要功能,阐述了智能跑道各项功能的实现路径。依托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跑道建设,建成中国首个跑道道面性状感知系统;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西一跑道建设,建成中国首条智能跑道,该智能跑道能够实现对跑道性状的智能感知、自主分析与风险预警。机场智能跑道技术是"四型机场"与"新基建"战略的具体表现,为我国机场建设提供了引领与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跑道 体系构架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多因素加权叠加的机场选址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何尧 舒富民 郑皓文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2-47,共6页
为提高机场选址的科学性,从机场选址空间适宜性角度出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构建了多因素加权叠加的机场选址空间适宜性模型。该模型对影响机场布局的因素进行了数据整理和融合,将数据栅格化重分类从... 为提高机场选址的科学性,从机场选址空间适宜性角度出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构建了多因素加权叠加的机场选址空间适宜性模型。该模型对影响机场布局的因素进行了数据整理和融合,将数据栅格化重分类从而得到单因素评价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对因素的影响权重进行赋值,通过多因素加权叠加形成适宜性选址区域的分类。以云南省昆明市第二机场选址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可为机场选址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适宜性 机场选址 地理信息系统 层次分析法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条件下路基温度场和湿度场分布式感知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凌建明 张玉 +2 位作者 钱劲松 吴振吉 郑纯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2-591,共10页
搭建土体冻融多物理场感知室内试验装置,布设传统点式传感器和分布式光纤,对土体冻融过程中路基温度场、湿度场和变形情况开展试验监测,探究单端冻结、双端融化条件下土体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分布式感知特征,验证主动加热分布式光纤技术的... 搭建土体冻融多物理场感知室内试验装置,布设传统点式传感器和分布式光纤,对土体冻融过程中路基温度场、湿度场和变形情况开展试验监测,探究单端冻结、双端融化条件下土体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分布式感知特征,验证主动加热分布式光纤技术的监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5℃单端冻结条件下,土体冻结过程按降温速率分为快速冷却、逐步降温、稳定平衡三阶段,冻结锋面逐渐下移,最大冻深约占土柱高度的35%。孔隙水受冻胀迁移力影响向冻结锋面移动,引起冻融前后土体湿度场重分布,并导致土体冻胀变形,变形量为土体最大冻深的7.8%~10.9%。分布式光纤可准确得到冻融过程中土体温度场、湿度场变化特征,识别土体内冻结区域范围,温度、湿度监测拟合优度R2分别达0.98和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温度场 湿度场 分布式感知 季冻区路基 主动加热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屋脊建机场 高原民航谱新篇--西藏阿里地区普兰机场项目
8
作者 胡铂 张莉 《中国工程咨询》 2024年第10期35-37,共3页
2023年12月27日,西藏阿里普兰机场正式通航,这座位于世界屋脊的超高海拔的支线机场的建成,标志着新时代我国高原基础设施建设一项新的重要成就。长期以来,高原支线机场建设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普遍面临着前期选址难、审批周期长、... 2023年12月27日,西藏阿里普兰机场正式通航,这座位于世界屋脊的超高海拔的支线机场的建成,标志着新时代我国高原基础设施建设一项新的重要成就。长期以来,高原支线机场建设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普遍面临着前期选址难、审批周期长、建设难度高、工程投资大、经济效益差等诸多困难挑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咨公司)与民航机场建设集团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普兰机场建设项目的决策咨询方与全过程咨询设计服务提供者,见证了普兰机场从无到有、逐一破解难题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国际工程咨询 决策咨询 支线机场 民航机场 西藏阿里 服务提供者 普兰
原文传递
大理岩穿晶裂纹起裂机制
9
作者 程毅 陈显辉 +1 位作者 王双 肖淑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315,共13页
微裂纹起裂机制是岩石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不同岩石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微裂纹起裂机制。以房山、郴州和贺州3种大理岩为研究对象,先进行压缩试验及试样处理,再利用显微镜观察穿晶裂纹起裂机制。结果显示存在8种穿晶裂纹起裂机制,其中凹形... 微裂纹起裂机制是岩石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不同岩石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微裂纹起裂机制。以房山、郴州和贺州3种大理岩为研究对象,先进行压缩试验及试样处理,再利用显微镜观察穿晶裂纹起裂机制。结果显示存在8种穿晶裂纹起裂机制,其中凹形边界机制、解理起裂机制、弹性不匹配机制为3种大理岩的共有机制;而双晶交叉机制、晶内双晶滑移机制和相邻颗粒双晶滑移机制仅发育于贺州大理岩中,云母解理滑移机制仅存在于郴州大理岩中,边界滑移机制只在房山和贺州大理岩中。进一步的讨论表明密集的颗粒排列、平直的颗粒边界、较弱的颗粒间胶结有利于凹形边界机制与边界滑移机制的出现;与双晶相关的起裂机制(颗粒屈服、双晶交叉、晶内双晶滑移、相邻颗粒双晶滑移)主要出现在方解石矿物中;沿解理面起裂的情况较为普遍,但由解理滑移产生穿晶裂纹的情况目前却只存在云母中。研究不仅展示不同大理岩中穿晶裂纹起裂的异同点,也说明各类起裂机制的主导因素,有助于对岩石微裂纹产生方式进行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大理岩 穿晶裂纹 起裂机制 双晶 解理
原文传递
能量对比度控制方法在防激光窃听中的应用
10
作者 韩璐 张桃明 +2 位作者 吴鸣 高小轶 杨军 《应用声学》 2025年第2期371-376,共6页
通过在窗户玻璃上施加振动产生干扰信号可以掩盖掉人声信号,达到防激光窃听的目的。同时希望在驱动玻璃振动的同时,降低对房间内说话人的噪声干扰。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对比度控制的方法,降低对空间中特定区域的辐射声场。用作动器阵... 通过在窗户玻璃上施加振动产生干扰信号可以掩盖掉人声信号,达到防激光窃听的目的。同时希望在驱动玻璃振动的同时,降低对房间内说话人的噪声干扰。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对比度控制的方法,降低对空间中特定区域的辐射声场。用作动器阵列驱动平板振动,通过作动器到振动和声场控制点的传递函数,最大化振动平板的平均动能与目标区域内声场的平均声能之比,优化作动器阵列的权向量。利用矩形铝板进行实验,采用4个作动器,通过算法控制后相比于不做控制的情况,在1004000Hz范围内,平均振动动能相同的条件下,辐射声能量能够降低9.85dB。说明该方法在提供同样振动能量的同时,减弱了对目标区域内的声场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对比度控制 作动器阵列 平板声辐射 防激光窃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