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1,4,4,4-六氟-2-丁炔的合成研究进展
1
作者 韩升 廖袁淏 +4 位作者 唐晓博 安宇 孟庭庭 曾纪珺 张伟 《有机氟工业》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1,1,1,4,4,4-六氟-2-丁炔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是新型发泡剂顺式-1,1,1,4,4,4-六氟-2-丁烯的重要中间体,被认为是绝缘气体SF_(6)潜在的替代品之一。综述了近十年来1,1,1,4,4,4-六氟-2-丁炔的合成方法,展望了其工业化前景。
关键词 1 1 1 4 4 4-六氟-2-丁炔 合成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苯吡菌胺关键中间体3′,4′-二氯-5-氟-1,1′-联苯-2-胺的合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晓瑛 尚宇 +2 位作者 王威 王列平 毛明珍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1期38-41,49,共5页
为获得联苯吡菌胺关键中间体3′,4′-二氯-5-氟-1,1′-联苯-2-胺的适合工业化生产工艺路线,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以3,4-二氯溴苯和2-溴-4-氟苯胺为原料,经格氏和Suzuki偶联2步反应合成了3′,4′-二氯-5-氟-1,1′-联苯-2-胺,其结构经... 为获得联苯吡菌胺关键中间体3′,4′-二氯-5-氟-1,1′-联苯-2-胺的适合工业化生产工艺路线,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以3,4-二氯溴苯和2-溴-4-氟苯胺为原料,经格氏和Suzuki偶联2步反应合成了3′,4′-二氯-5-氟-1,1′-联苯-2-胺,其结构经1H NMR、MS表征确证,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下,3′,4′-二氯-5-氟-1,1′-联苯2-胺合成总收率61.9%,纯度98%。该工艺成本低,收率高,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氯-5-氟-1 1′-联苯-2-胺 合成 联苯吡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2-五氟丙烷高值化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白彦波 贾兆华 +3 位作者 秦越 王博 毛伟 吕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43-2245,2252,共4页
综述了1,1,1,2,2-五氟丙烷(HFC-245cb)用作制冷工质和合成高值化学品原料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两种高值化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由于自身的轻微可燃性和潜在的法规风险,HFC-245cb用作制冷工质的使用场景和用量有限。作为合成高值化学品... 综述了1,1,1,2,2-五氟丙烷(HFC-245cb)用作制冷工质和合成高值化学品原料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两种高值化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由于自身的轻微可燃性和潜在的法规风险,HFC-245cb用作制冷工质的使用场景和用量有限。作为合成高值化学品的原料,研究主要集中于HFC-245cb脱氟化氢制备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开发高效环保脱氟化氢催化剂及拓展HFC-245cb转化路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 1 2 2-五氟丙烷 制冷工质 高值化学品 高值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AS及含氟气体管控下环保绝缘气体研究与电力装备应用展望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晓星 肖淞 +8 位作者 张博雅 李祎 田双双 李兴文 傅明利 唐炬 唐念 赵波 曾纪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2-376,I0030,共16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SF6的使用将受到更严格的限制。以C_(4)F_(7)N和C_(5)F_(10)O等为代表的低全球变暖潜在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高绝缘强度气体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高压电气装备已在多个国家推广应用。然而随着2019年《...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SF6的使用将受到更严格的限制。以C_(4)F_(7)N和C_(5)F_(10)O等为代表的低全球变暖潜在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高绝缘强度气体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高压电气装备已在多个国家推广应用。然而随着2019年《斯德哥尔摩公约》的签署,世界多国逐步出台了针对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olyfluoroalkylsubstances,PFAS)以及含氟气体限制使用的法规和标准,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激进PFAS政策也间接导致3M公司计划于2025年底累计停产包括C_(4)F_(7)N、C_(5)F_(10)O在内的58种含氟物质。为此,该文深入剖析PFAS及含氟气体管控背景下环保绝缘气体与装备发展面临的挑战,阐述相关政策对我国气体绝缘装备低碳发展的影响,指出氟碳类环保绝缘气体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标准的制定及应用监管规范化是目前的重要工作,并对新型绝缘气体分子设计方法、绝缘与放电理论、工程应用技术及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环保电力装备研发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绝缘气体 多氟烷基物质(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 含氟气体 管控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叠氮呋咱醚氧杂丁烷-HTPE嵌段共聚物合成及内增塑性能
5
作者 温昱佳 张婧 +2 位作者 窦金康 谭博军 刘宁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1-659,I0003,共10页
针对增塑剂易迁移、渗出进而严重影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物化性能和机械性能的问题,研究通过3-硝基-4-羟基呋咱与3,3-二溴甲基氧杂丁环(BBMO)偶联合成2种新单体3-(4-硝基呋咱-3-氧甲基)-3-溴甲基氧杂环丁烷(BrNFMO)、3,3-二(4-硝基呋咱-3... 针对增塑剂易迁移、渗出进而严重影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物化性能和机械性能的问题,研究通过3-硝基-4-羟基呋咱与3,3-二溴甲基氧杂丁环(BBMO)偶联合成2种新单体3-(4-硝基呋咱-3-氧甲基)-3-溴甲基氧杂环丁烷(BrNFMO)、3,3-二(4-硝基呋咱-3-氧甲基)氧杂环丁烷(BNFMO),以端羟基聚醚(HTPE)为大分子引发剂,在三氟化硼乙醚催化下分别与BrNFMO、BNFMO以及对照组BBMO共聚后叠氮化,制备得到三种内增塑嵌段共聚物,对其进行结构、热分解行为、内增塑性能测试,并对所设计目标共聚单元进行量化计算以评估其爆轰性能。最后对共聚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假活性”聚合策略对引入嵌段的程度进行控制。结果表明,该系列新型含能共聚单元具有优于现有叠氮基氧杂环丁烷单体的能量水平。与直接将叠氮基团引入聚合物相比,通过呋咱醚桥联结构将叠氮基团进行引入能够通过内增塑策略获得具有更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与黏度的含能共聚物(T_(g)可降低5.27℃,黏度可降低4.90 Pa·s),其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T_(d)可提高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咱含能聚合物 阳离子开环聚合 含能粘合剂 热稳定性 内增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腈/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和导电性能研究
6
作者 张晓光 卫天琪 +4 位作者 崔哲 毛明珍 黎汉生 王伯周 吴芹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5,共5页
以聚磷腈为基体,碳纳米管(SWNTs)为填料,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磷腈/SWNTs复合材料,其中SWNTs随机分布在聚磷腈基体形成导电相。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分析仪(TG)、导电性能测试仪和矢量网络分... 以聚磷腈为基体,碳纳米管(SWNTs)为填料,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磷腈/SWNTs复合材料,其中SWNTs随机分布在聚磷腈基体形成导电相。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分析仪(TG)、导电性能测试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聚磷腈/SWNTs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和导电性能与SWNTs的添加量密切相关,当含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电磁屏蔽效能达到60.9 dB,平均导电率达到0.989 4 S/cm,且在700℃时的质量保留率达到3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腈 碳纳米管 电磁屏蔽效能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噁唑骨架构建及其含能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7
作者 冯心雨 毕福强 +2 位作者 薛琪 王伯周 张俊林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7,共11页
异噁唑具有氮氧五元芳香杂环结构,其能量水平低于呋咱与氧化呋咱等氮杂五元含能骨架,是构筑含能材料的含能结构单元,目前异噁唑含能化合物已成为不敏感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概述了2种典型的异噁唑环的构建策略,并探讨了其缩合... 异噁唑具有氮氧五元芳香杂环结构,其能量水平低于呋咱与氧化呋咱等氮杂五元含能骨架,是构筑含能材料的含能结构单元,目前异噁唑含能化合物已成为不敏感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概述了2种典型的异噁唑环的构建策略,并探讨了其缩合环化反应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十余种异噁唑含能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典型异噁唑含能化合物的物化和爆轰性能,特别是3,3’-双异噁唑-4,4’,5,5’-四亚甲基二硝酸酯,其密度为1.585 g/cm^(3)、熔点92℃、爆速7060 m/s、爆压19.3 GPa,对冲击,摩擦和静电放电表现出低敏感性,可作为潜在含能增塑剂应用。该综述为后续设计、合成新型异噁唑含能材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对该类含能化合物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噁唑含能化合物 骨架构建方法 环化反应机理 合成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加氢脱氯合成烯烃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晨 毛伟 +3 位作者 董兴宗 田松 赵锋伟 吕剑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70,共18页
近年来,随着乙烯、丙烯等脂肪族不饱和化合物用量日益剧增,利用选择性加氢脱氯技术将多氯代烃转化为这类高附加值化学品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其核心在于高性能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首先综述了加氢脱氯合成烯烃用催化剂的研究进... 近年来,随着乙烯、丙烯等脂肪族不饱和化合物用量日益剧增,利用选择性加氢脱氯技术将多氯代烃转化为这类高附加值化学品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其核心在于高性能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首先综述了加氢脱氯合成烯烃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归纳总结了催化剂活性组分如Pd、Pt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催化助剂、制备方法等对烯烃生成的影响规律。其次,从动力学、理论计算等方面对催化选择性加氢脱氯合成烯烃反应机理进行了概述。此外,总结了造成催化剂失活的四个主要因素。最后指出,基于金属氟化物在高温强腐蚀性HCl气氛下结构保持稳定、易于实现调控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等特点,设计制备金属氟化物负载型Pd、Pt催化剂,是实现温和条件下选择性加氢脱氯合成烯烃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载体 选择性 活性 加氢脱氯 烯烃 贵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二(四唑-5-基)-4,4′-偶氮氧化呋咱的合成及性能预估 被引量:5
9
作者 翟连杰 王伯周 +4 位作者 樊学忠 霍欢 李亚南 毕福强 罗义芬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5,共5页
以3-氰基-4-氨基氧化呋咱为原料,经催化环化、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3,3′-二(四唑-5-基)-4,4′-偶氮氧化呋咱;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其热分解过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 以3-氰基-4-氨基氧化呋咱为原料,经催化环化、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3,3′-二(四唑-5-基)-4,4′-偶氮氧化呋咱;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其热分解过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d,p)水平上优化了其分子构型,计算了其键级并预估了其理论密度(ρ)、标准生成焓(Δ_fH(s))、爆速(D)和爆压(p)。结果表明,3,3′-二(四唑-5-基)-4,4′-偶氮氧化呋咱的分解峰温为195.6℃,ρ、Δ_fH(s)、D和p值分别为1.76g/cm^3、1 156.4kJ/mol、8 013m/s和28.6GPa;氧化呋咱环中配位氧侧的氮氧单键键长和键级分别为0.145nm和0.89,为分子中不稳定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氧化呋咱 3 3′-二(四唑-5-基)-4 4′-偶氮氧化呋咱 爆轰性能 氧化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含量锂氮团簇的生成与检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可伟 李陶琦 +4 位作者 许洪光 苏海鹏 刘影 郑卫军 葛忠学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7-450,共4页
为发现高氮含量锂氮团簇并分析影响其形成的因素,以氮气为载气,用纳秒激光分别溅射作为底物的LiF以及LiF与ZrN、BN、AlN的混合物,并用自制的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生成的氮团簇。结果表明,用激光溅射LiF底物,生成了锂氮簇LiN+n(n=2、... 为发现高氮含量锂氮团簇并分析影响其形成的因素,以氮气为载气,用纳秒激光分别溅射作为底物的LiF以及LiF与ZrN、BN、AlN的混合物,并用自制的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生成的氮团簇。结果表明,用激光溅射LiF底物,生成了锂氮簇LiN+n(n=2、4、6、8);用激光溅射LiF/ZrN、LiF/BN和LiF/AlN底物,生成了锂氮簇LiN_n^+(n=2、4、6、8、10);载气参与了锂氮团簇的形成反应,且向底物中引入固态氮源物质有助于高氮含量锂氮簇的形成;实验中发现的该系列锂氮簇都含有偶数个氮原子,且依次相差两个氮原子,其中LiN_8^+的相对丰度最高,LiN_(10)^+的含氮质量分数高达95.2%,有望从高氮含量的锂氮团簇中发现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亚稳态团簇材料或其前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氮团簇 氮簇材料 激光溅射 飞行时间质谱 LiN8 LiN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杂氮团簇CrN+n的生成及光解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陶琦 丁可伟 +4 位作者 许洪光 卜建华 肖啸 郑卫军 葛忠学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58,共4页
将铬/氮化硼(Cr/BN)混合粉末经压片机制成直径为13mm、厚度为2~5mm的底物,然后在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上,以高纯氮气为载气,用激光轰击Cr/BN底物,生成了铬杂氮团簇CrN_n^+(n=2、4、6、8),得到其质谱图。用波长为266nm的激光对CrN_6^+和C... 将铬/氮化硼(Cr/BN)混合粉末经压片机制成直径为13mm、厚度为2~5mm的底物,然后在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上,以高纯氮气为载气,用激光轰击Cr/BN底物,生成了铬杂氮团簇CrN_n^+(n=2、4、6、8),得到其质谱图。用波长为266nm的激光对CrN_6^+和CrN_8^+进行了光解,获得其光解质谱图,探讨了铬杂氮团簇的组成。结果表明,生成的铬杂氮团簇中最稳定的团簇为CrN_8^+,这些团簇的组成依次相差2个氮原子,推测生成的铬杂氮团簇CrN+8由Cr^+和N_2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团簇 铬杂氮团簇 激光溅射 光解 高能量密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呋咱含能衍生物爆轰与安全性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毕福强 王玉 +4 位作者 王伯周 张家荣 张俊林 翟连杰 李祥志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63-1069,共7页
为了考察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呋咱含能衍生物的爆轰与安全性能,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比研究了硝基氧化偶氮、三硝甲基氧化偶氮及氟二硝甲基氧化偶氮三种含能基团对呋咱、偶氮呋咱、氧化偶氮呋咱及呋咱醚的... 为了考察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呋咱含能衍生物的爆轰与安全性能,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比研究了硝基氧化偶氮、三硝甲基氧化偶氮及氟二硝甲基氧化偶氮三种含能基团对呋咱、偶氮呋咱、氧化偶氮呋咱及呋咱醚的几何构型、静电势分布、密度、生成焓、氧平衡、爆速、爆压、键离解能以及撞击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硝甲基氧化偶氮基团与氟二硝甲基氧化偶氮基团均可大幅提高呋咱衍生物的密度和氧平衡,氟二硝甲基氧化偶氮基团还可大幅提高呋咱衍生物的爆速和爆压,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撞击感度特性。基于12种呋咱含能衍生物理论计算结果,筛选出一种高能量密度化合物:3,3′-双(氟二硝甲基氧化偶氮基)-4,4′-氧化偶氮呋咱,其密度为2.019g·cm^(-3)、爆速为9.735km·s^(-1)、爆压为44.90GPa、特性落高为36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呋咱衍生物 爆轰与安全性能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含量钠杂氮团簇的生成与检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陶琦 丁可伟 +4 位作者 苏海鹏 刘影 刘红利 张敏 葛忠学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48,共4页
为了将NaN3及NaN3分别与BN、ZrN、Ti混合粉末(摩尔比1∶1)经压片机制成直径为13mm、厚度为2~5mm的底物,使用高纯氮气为反应气体和载气,采用液氮冷却离子源,经激光溅射生成了钠杂氮团簇NaNn+(n=2、4、5、6、7、8、9、10、11、12),采用反... 为了将NaN3及NaN3分别与BN、ZrN、Ti混合粉末(摩尔比1∶1)经压片机制成直径为13mm、厚度为2~5mm的底物,使用高纯氮气为反应气体和载气,采用液氮冷却离子源,经激光溅射生成了钠杂氮团簇NaNn+(n=2、4、5、6、7、8、9、10、11、12),采用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并获得了其质谱图。结果表明,不同底物生成的钠杂氮团簇具有不同特点,激光溅射NaN3和NaN3/BN混合物分别生成了4种钠杂氮团簇NaN+n(n=2、4、6、8),但是其离子峰相对强度随氮原子数变化的趋势不同;激光溅射NaN3生成的钠杂氮团簇离子峰相对强度随氮原子数从2到6逐渐增高,到8时降低,而激光溅射NaN3和NaN3/BN混合物生成的钠杂氮团簇离子峰的相对强度随氮原子数增加单调下降;激光溅射NaN3/ZrN混合物生成了不同于NaN3和NaN3/BN混合物的钠杂氮团簇NaN+10和NaN4(H2O)+,最大氮原子数达到10。其中以NaN3/TiN混合样品为底物生成的钠杂氮团簇NaNn+种类最多、含氮量最高,氮原子数最多的团簇为NaN12+,NaN12+的含氮质量百分数达到约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团簇化学 氮团簇 钠氮团簇 NaN^+12 激光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二(3-氟偕二硝基-4-氧)呋咱:一种新型热稳定高能量密度增塑剂(英文) 被引量:6
14
作者 翟连杰 樊学忠 +5 位作者 王伯周 廉鹏 周诚 霍欢 李亚南 毕福强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2-924,共3页
自行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有氟偕二硝基的新型高能增塑剂3,4-二(3-氟偕二硝基-4-氧)呋咱。通过FT-IR、^(13)C NMR、^(19)F NMR、元素分析、DSC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基于计算的标准生成焓以及实测的密度,采用Kamlet-Jacobs方程计算了... 自行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有氟偕二硝基的新型高能增塑剂3,4-二(3-氟偕二硝基-4-氧)呋咱。通过FT-IR、^(13)C NMR、^(19)F NMR、元素分析、DSC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基于计算的标准生成焓以及实测的密度,采用Kamlet-Jacobs方程计算了3,4-二(3-氟偕二硝基-4-氧)呋咱的爆轰性能,并与常用增塑剂:硝化甘油(NG)和二(氟偕二硝基)甲醛(FEFO)和3,3′-二硝基双呋咱醚(FOF-1)的爆轰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4-二(氟偕二硝基-4-氧)呋咱具有热稳性好(分解温度197.8℃)、密度大(1.88g·cm^(-3))、熔点低(50℃)和能量水平高等特点,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含能增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咱醚 含能增塑剂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2-三氟甲基)-咪唑-4,5-二(1H-四唑)及其含能离子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敏杰 毕福强 +2 位作者 周彦水 翟连杰 王伯周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5-320,共6页
以二氨基马来腈为原料,经过与三氟乙酸酐缩合、环化,与叠氮化纳再次缩合,合成得到了新型含能化合物5,5'-(2-三氟甲基)-咪唑-4,5-二(1H-四唑),收率61.3%;基于该化合物的酸性,设计合成了2种含能离子盐5,5'-(2-三氟甲基)-咪唑-4,5-... 以二氨基马来腈为原料,经过与三氟乙酸酐缩合、环化,与叠氮化纳再次缩合,合成得到了新型含能化合物5,5'-(2-三氟甲基)-咪唑-4,5-二(1H-四唑),收率61.3%;基于该化合物的酸性,设计合成了2种含能离子盐5,5'-(2-三氟甲基)-咪唑-4,5-二(1H-四唑)的羟胺盐和胍盐。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对中间体及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生成5,5'-(2-三氟甲基)-咪唑-4,5-二(1H-四唑)过程中影响四唑环化反应的关键因素,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介质为水,n(2-三氟甲基-4,5-二氰基咪唑)∶n(Na N3)=1∶2.4,反应温度98℃,反应时间4 h。收率最高达86.3%。通过DSC-TG研究了5,5'-(2-三氟甲基)-咪唑-4,5-二(1H-四唑)的热分解性能,热分解曲线表明化合物直到223.65℃才开始分解,整个分解过程经历了两个主要的放热分解阶段和热失重阶段,最大放热峰温度为285.78℃,说明该化合物结构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5'-(2-三氟甲基)-咪唑-4 5-二(1H-四唑) 含能离子盐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含能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家荣 毕福强 +4 位作者 王伯周 张俊林 翟连杰 李亚南 贾思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9,37,共9页
综述了α-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基团的构建方法,重点介绍了以伯胺和2,2-二甲基-5-硝基-5-亚硝基-1,3-二氧环己烷为原料,经过氧化偶联、水解、脱羟甲基、硝化等步骤合成该类含能基团的研究现状。根据文献及理论计算数据,对比分析了3,3′-双(... 综述了α-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基团的构建方法,重点介绍了以伯胺和2,2-二甲基-5-硝基-5-亚硝基-1,3-二氧环己烷为原料,经过氧化偶联、水解、脱羟甲基、硝化等步骤合成该类含能基团的研究现状。根据文献及理论计算数据,对比分析了3,3′-双(α-二硝甲基氧化偶氮基)-4,4′-氧化偶氮呋咱、3,3′-双(α-三硝甲基氧化偶氮基)-4,4′-氧化偶氮呋咱等8种已报道的典型化合物的物化性能和爆轰性能。指出α-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基团是合成高能量密度化合物理想的结构单元,将其引入现有的氮杂含能母体结构,有望设计合成出性能优异的新型含能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甲基氧化偶氮基 含能化合物 高能量密度化合物 伯胺 呋咱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氮材料基础性能理论研究:Ⅰ.晶体密度预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英哲 来蔚鹏 +4 位作者 尉涛 葛忠学 徐涛 骆艳娇 尹世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为了准确预测全氮材料的晶体密度,基于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建立了全氮材料的"特异性"分子力场。通过预测晶体堆积结构,计算了20种全氮分子的晶体密度。结果表明,N_4(T_d)、N_6(D_(3h))、N_8(O_h)、N_(10)(D_(5h))及N_(12)(D_(6... 为了准确预测全氮材料的晶体密度,基于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建立了全氮材料的"特异性"分子力场。通过预测晶体堆积结构,计算了20种全氮分子的晶体密度。结果表明,N_4(T_d)、N_6(D_(3h))、N_8(O_h)、N_(10)(D_(5h))及N_(12)(D_(6h))五种笼形全氮分子的晶体密度分别为1.81,2.08,2.47,2.46,2.57 g·cm^(-3)。随着氮原子数的增加,笼形全氮分子晶体密度不同于文献中递增的趋势,而是在N_8(O_h)处出现了突变,体现了特异性力场参数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场参数 量子化学 笼形结构 结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氟偕二硝甲基-1,2,4-三唑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亚南 舒远杰 +3 位作者 张生勇 王伯周 翟连杰 霍欢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2-616,共5页
以3-氰基^(-1),2,4-三唑为原料,经肟化、重氮化-氯化、硝解、还原、氟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氟偕二硝甲基官能团的新型含能化合物——3-氟偕二硝甲基^(-1),2,4-三唑(FDNMT),利用红外光谱、核磁(~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和质谱等... 以3-氰基^(-1),2,4-三唑为原料,经肟化、重氮化-氯化、硝解、还原、氟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氟偕二硝甲基官能团的新型含能化合物——3-氟偕二硝甲基^(-1),2,4-三唑(FDNMT),利用红外光谱、核磁(~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和质谱等方法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优化了肟化反应的合成条件:3-氰基^(-1),2,4-三唑和盐酸羟胺摩尔比为1∶1.15,p H值为8,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60℃,收率为49.0%;获得了FDNMT的单晶并进行了晶体结构解析,该化合物晶体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晶体学参数为:a=7.4821(11),b=9.8106(15),c=38.683(6),V=2839.5(7)~3,Z=16,μ=0.178 mm^(-1),F(000)=1536;采用Gaussian 09程序中的CBS-4M方法计算了该化合物的生成热,基于密度和计算的生成热,利用Kamlet-Jacobs爆轰方程预估该化合物的爆轰性能:密度1.81 g·cm^(-3),生成热-8.7 k J·mol^(-1),爆速8365.0 m·s^(-1),爆压31.1 GPa,爆热为5614.4 k J·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3-氟偕二硝甲基-1 2 4-三唑(FDNMT) 合成 晶体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氮材料基础性能理论研究:Ⅱ.生成焓预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英哲 来蔚鹏 +4 位作者 尉涛 葛忠学 骆艳娇 徐涛 尹世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2-556,共5页
为了准确预测全氮材料的生成焓,基于原子化反应,采用B3PW91、B3P86、B3LYP、X3LYP、O3LYP、M052X、M062X、M06HF、B2PLYP 9种密度泛函分别对52种多氮化合物的气相生成焓进行了计算。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双杂化泛函B2PLYP的平均绝对偏差... 为了准确预测全氮材料的生成焓,基于原子化反应,采用B3PW91、B3P86、B3LYP、X3LYP、O3LYP、M052X、M062X、M06HF、B2PLYP 9种密度泛函分别对52种多氮化合物的气相生成焓进行了计算。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双杂化泛函B2PLYP的平均绝对偏差最小,为30.1 k J·mol^(-1),且优于G4方法,选择该泛函计算了N_4(T_d)、_N6(D_(3h))、N_8(O_h)、N_(10)(D_(5h))及N_(12)(D_(6h))5种全氮分子的气相生成焓,计算结果依次为756.4,1338.2,1878.5,2144.3,2787.0 k 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 笼型结构 原子化反应 全氮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材料合成中的氮链扩增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勇 丁可伟 +5 位作者 肖川 李陶琦 卜建华 刘卫 郭松松 葛忠学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9,共9页
综述了含能材料合成中的氮链扩增化学反应方法,总结了氮-卤键的叠氮化取代、叠氮离子的电催化氧化、伯胺重氮转移、二氮烯的二聚、N氨基化及硝化、氨基氧化偶联、氨基重氮偶联等共性反应,介绍了典型氮链扩增反应的机理。重点讨论了N_(5)... 综述了含能材料合成中的氮链扩增化学反应方法,总结了氮-卤键的叠氮化取代、叠氮离子的电催化氧化、伯胺重氮转移、二氮烯的二聚、N氨基化及硝化、氨基氧化偶联、氨基重氮偶联等共性反应,介绍了典型氮链扩增反应的机理。重点讨论了N_(5)^(+)、[N_(7)O]^(+)、N^(-)_(8)等离子型氮链,以及具有N_(3)/N_(4)/N_(5)/N_(6)/N_(7)/N_(8)/N_(10)/N_(11)链等全氮片段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演进过程,提出了N^(-)_(7)、N_(10)、N_(12)长氮链化合物的可能合成路线,最后提出了该领域后续发展的趋势和建议。附参考文献65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氮链扩增方法 全氮材料 N5 N8 N10 N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