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榆林市水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惠波 苏佳园 +3 位作者 惠露 田金梅 王腾 雷欣 《中国水利》 2020年第1期33-35,共3页
陕西省榆林市属于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结构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地区,由于能源化工产业的高速发展,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水权置换—黄河引水。在分析榆林市水资源... 陕西省榆林市属于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结构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地区,由于能源化工产业的高速发展,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水权置换—黄河引水。在分析榆林市水资源状况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对水权置换—黄河引水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权置换 黄河引水 榆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大AiFlow视觉测流产品在黄河流域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王海红 雷文祥 +7 位作者 裴云 董胜虎 滑登 刘伟莉 王堃 陈华 王诚 李兰涛 《水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333-340,共8页
本文以黄河流域为例,通过使用武大AiFlow视觉测流产品开展了数据采集、处理、率定以及与转子流速仪、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 ADCP)等常规设备的测流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工作,以此来检验武大AiFlow视觉... 本文以黄河流域为例,通过使用武大AiFlow视觉测流产品开展了数据采集、处理、率定以及与转子流速仪、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 ADCP)等常规设备的测流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工作,以此来检验武大AiFlow视觉测流产品在大江大河的适用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武大AiFlow视觉测流产品精度满足规范要求,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高精度的流量数据,从而实现对大型河流水文站的流量实时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视觉测流 流量测验 比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水文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3
作者 陈志洁 屠新武 《山西水利》 2006年第2期91-92,共2页
在水利信息化的新形势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背景下,作为水利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排头兵,水文应该为水利信息化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应强化水文的公益作用和服务功能,为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支撑,应发挥水文的深度研究和广义功能,为... 在水利信息化的新形势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背景下,作为水利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排头兵,水文应该为水利信息化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应强化水文的公益作用和服务功能,为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支撑,应发挥水文的深度研究和广义功能,为生态建设和现代治水提供丰富的决策和监督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作用 水文数字化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测验中水事案件查处的探索与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基元 《水政水资源》 2011年第5期33-35,共3页
黄河水文工作具有点多线长、人员分散的特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年实施和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修桥、修路等大批基础设施工程影响水文站监测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工程的建设与水文设施和监测环境的保护产生了很大... 黄河水文工作具有点多线长、人员分散的特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年实施和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修桥、修路等大批基础设施工程影响水文站监测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工程的建设与水文设施和监测环境的保护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地方保护主义、行业保护等现象导致影响水文测报工作和损害水文工作切身利益的水事案件呈上升趋势,给水文部门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也给相关部门带来较大损失。本文着重就黄河中游水文测区近几年水事案件的类型、现状及今后应采取的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水文测验 案件查处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记水位计滑动式悬臂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贾俊亮 贺俊华 +1 位作者 宋婧 董福新 《晋中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92-95,共4页
超声波自记水位计是多沙河流较理想的水位自动监测设备,水位计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特别是换能器和温度探测器发生故障时,检修起来既不方便又存在安全隐患,选用滑动式悬臂设计的水位计钢塔,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具有强度可... 超声波自记水位计是多沙河流较理想的水位自动监测设备,水位计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特别是换能器和温度探测器发生故障时,检修起来既不方便又存在安全隐患,选用滑动式悬臂设计的水位计钢塔,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具有强度可靠,经久耐用,安装、维护方便等特点,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计 滑动 悬臂 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