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委一核心”的磁力体系构建在三级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艳 马秀琴 +5 位作者 任爱红 刘思婷 雷娟 栾新宇 李华 谯进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委员会共治“五委一核心”的磁力体系构建在三级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汉中某区域性三甲医院开展磁力体系建设前、2020年、实施磁性护理磁力体系建设1年后全院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中相关条目及部分护... 目的探讨基于委员会共治“五委一核心”的磁力体系构建在三级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汉中某区域性三甲医院开展磁力体系建设前、2020年、实施磁性护理磁力体系建设1年后全院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中相关条目及部分护理专业相关医疗质量指标的数据资料。结果实施磁力体系建设1年后,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专业相关医疗质量指标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五委一核心”磁力体系建设能显著提升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总体得分和部分条目得分,从不同层面改善护士执业环境,且能有效降低护理专业相关医疗质量指标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增进患者的就医获得感,改善患者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体系 护理委员会 共治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GAL、尿β2-MG、UACR对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刘力畅 王文苓 +1 位作者 王煊 王伊萌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0期1902-1905,190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β2-微球蛋白(β2-MG)、尿清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对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和汉中市中心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06例Ⅱ型糖... 目的探究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β2-微球蛋白(β2-MG)、尿清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对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和汉中市中心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06例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56例仅患有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清NGAL、尿β2-MG、UACR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GAL、尿β2-MG、UACR与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NGAL、尿β2-MG、UACR对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的eGFR、CysC、BUN、NGAL、β2-MG、UACR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GFR、CysC、BUN、NGAL、β2-MG、UACR水平均是影响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发生的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GAL、尿β2-MG、UACR与eGFR呈负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NGAL、尿β2-MG、UACR及三者联合预测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AUC面积分别为0.879、0.887、0.890、0.990,这表明三者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三者联合预测的效果最佳(P<0.05)。结论血清NGAL、尿β2-MG、UACR均是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三者对于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三者联合预测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Β2-微球蛋白 尿清蛋白与肌酐比值 Ⅱ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普罗布考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后糖脂代谢、氧化和炎症反应程度的评估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燕妮 仲健 +1 位作者 郭秋野 王晓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2期2699-2702,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普罗布考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后糖脂代谢、氧化和炎症反应程度的变化。方法: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奥美沙坦酯治疗,观察组接受普罗布考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普罗布考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后糖脂代谢、氧化和炎症反应程度的变化。方法: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奥美沙坦酯治疗,观察组接受普罗布考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及波动程度、脂质代谢指标、氧化/抗氧化指标、炎症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外周血空腹血糖(GLU)、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脂质指标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A5(ApoA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氧化/抗氧化指标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丙二醛(MDA)、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炎症指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白介素-18(IL-18)、降钙素原(PCT)、转化生长因子(TG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可优化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整体病情,在均衡糖脂代谢、抑制氧化及炎症状态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普罗布考 奥美沙坦酯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无药缓解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红丽 郝建宁 +2 位作者 王叶菊 李燕妮 李翊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3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短期胰岛索强化治疗后临床无药缓解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10月一2012年10月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40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15 d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后,按其出院时是否需要降糖药物治疗分...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短期胰岛索强化治疗后临床无药缓解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10月一2012年10月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40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15 d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后,按其出院时是否需要降糖药物治疗分为成功组(165例)和失败组(240例),分析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hC肽与空腹C肽的比值(C_2/C_0)、强化治疗期间血糖达标的时间及全天胰岛素用量等指标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经短期强化治疗后临床无药缓解之间的关系。结果成功组患者的FPG、HbA1c、强化治疗期间胰岛素用量低于失败组,C_2/C_0明显高于失败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PG、HbA1c、C_2/C_0可作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筛选指标。FPG、HbA1c低、C_2/C_0高者更适宜尽早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从而诱导临床长期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空腹血糖 无药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燕妮 仲健 +1 位作者 郭秋野 白茜灵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71-74,共4页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和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和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糖、血压、血脂等相关指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收缩压、IMT、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够通过降低血糖、调节血脂代谢、改善心肌功能和IMT来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糖尿病 2型 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PBG、FINS、HbA1c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燕妮 王叶菊 +2 位作者 杨凯 苗群英 郭秋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5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PBG、FINS、HbA1c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作为研究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2型糖尿病组(UAER<30μg/min,n=53)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0μ...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PBG、FINS、HbA1c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作为研究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2型糖尿病组(UAER<30μg/min,n=53)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0μg/min≤UAER<300μg/min,n=43);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BG、FINS、HbA1c水平,分析影响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BG、FINS、HbA1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PBG、FINS、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BG、FINS、HbA1c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P<0.01)。PBG、FINS、HbA1c升高为影响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BG、FINS、HbA1c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更高,为0.877。结论PBG、FINS、HbA1c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联合检测PBG、FINS、HbA1c可作为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餐后血糖 空腹胰岛素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翊嘉 王叶菊 +4 位作者 刘红丽 王伊萌 魏志 杨凯 王晓雪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888-890,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骨密度、炎症因子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骨磷酸酶(B-ALP)、骨生长蛋白(BGP)及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对照组高,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密度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增加相应部位骨密度,发挥较好镇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阿托伐他汀 阿仑膦酸钠 生化指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受体激动剂对不同体质指数的2型糖尿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红丽 王叶菊 郝建宁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24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GLP-1受体激动剂对不同体质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既往使用一种或两种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者,按体质指数分为两组,A组体... 目的观察GLP-1受体激动剂对不同体质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既往使用一种或两种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者,按体质指数分为两组,A组体质指数<24,B组体质指数≥24,两组均加用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12周后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量,并记录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甘油三酯较治疗前均有降低,血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B组除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外,空腹血糖也有下降,且体质量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对艾塞那肽的耐受性无差别,约半数患者对10μg的剂量不能耐受。结论艾塞那肽更适用于超重或肥胖且伴血脂升高的2型糖尿患者,5μg的剂量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1受体激动剂 体质指数 2型糖尿病 艾塞那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复发率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燕妮 刘红丽 郭秋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0例... 目的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5例患者治疗无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无变化。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0%,18例患者中11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无变化,7例触觉、跟膝腱反应、温度觉等症状无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者复发,对照组9例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成人糖调节受损患者2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权柄涛 任喜德 郝建宁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549-550,共2页
关键词 受损 糖调节 胰岛素 强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小莹 白宁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9月-2013年8月治疗的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25例(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和对照组15例(单用甲氨蝶呤)。观测治疗...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9月-2013年8月治疗的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25例(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和对照组15例(单用甲氨蝶呤)。观测治疗前及治疗12、24周各项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24周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0%vs.33.3%,P<0.05),除关节晨僵时间缩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治疗组压痛减轻率、肿胀减轻率、VAS评分减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及VAS评分在第12、24周均改善(P<0.05),除晨僵时间治疗24周时2组效果无明显差异外(P>0.05),其他指标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ESR、CRP、RF在第12、24周均有改善(P<0.05),且第24周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12、24周后,2组DAS 28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2组治疗后12、24周Sharp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在24周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4.0%vs.20.0%,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能很快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阿达木单抗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骨棕色瘤为首发症状的异位甲状旁腺主细胞腺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2
作者 白宁 赵小莹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08-209,共2页
患者,女,16岁。因发现左侧面颊部渐隆起4个月,右侧鼻翼旁肿块1个月,于2009年11月1日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自述于4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左侧下颌角区有一约蚕豆大小的包块,伴左侧下颌磨牙区疼痛不适,牙龈少量溢脓,当地诊所给予抗生... 患者,女,16岁。因发现左侧面颊部渐隆起4个月,右侧鼻翼旁肿块1个月,于2009年11月1日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自述于4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左侧下颌角区有一约蚕豆大小的包块,伴左侧下颌磨牙区疼痛不适,牙龈少量溢脓,当地诊所给予抗生素治疗,牙齿疼痛明显好转,但包块未见缩小,1个月前发现右侧鼻翼旁出现约花生米大包块,无红肿、发热及疼痛,右侧上颌牙齿有浮出感及麻木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瘤 甲状旁腺腺瘤 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10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红丽 王叶菊 《医学综述》 2011年第23期3670-3671,共2页
目的观察预混人胰岛素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甘精胰岛素加阿卡波糖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既往使用预混人胰岛素30R,血糖控制不佳或频繁出现低血糖者,转换... 目的观察预混人胰岛素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甘精胰岛素加阿卡波糖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既往使用预混人胰岛素30R,血糖控制不佳或频繁出现低血糖者,转换甘精胰岛素加阿卡波糖治疗。12周后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记录低血糖发生次数、体质量变化及胰岛素剂量。结果 98例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分别是92%、87%、83%,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胰岛素剂量较前减少,体质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预混人胰岛素治疗欠佳的患者,"2退1"的治疗策略能提供更佳的血糖控制,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预混人胰岛素30R 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2型糖尿病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红丽 王叶菊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6-347,共2页
目的 :探讨青春期 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方法 :对 2 1例青春期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1例中 17例为肥胖儿 ,占 81%。仅 3例通过饮食和运动治疗 3个月后血糖得以有效控制 ,余均服用二甲双胍 0 2 5... 目的 :探讨青春期 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方法 :对 2 1例青春期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1例中 17例为肥胖儿 ,占 81%。仅 3例通过饮食和运动治疗 3个月后血糖得以有效控制 ,余均服用二甲双胍 0 2 5~ 0 5g (3餐饭后服用 ) ,2周后血糖得以有效控制。结论 :肥胖是青春期 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对饮食控制的依从性差 ,绝大部分病人需要药物治疗。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 2型糖尿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2型糖尿病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监测的管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亚芳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7期5852-5852,共1页
血糖监测(SMBG)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指糖尿病患者采用便携式的血糖仪监测自己血糖的波动情况,医生和患者在此基础上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血糖监测是可以随时了解到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情况,
关键词 血糖监测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令胶囊联合卡托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叶菊 李翊嘉 王伊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2期1706-1708,共3页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联合卡托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DN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百令胶囊+卡托普利),对照组50例(卡托普...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联合卡托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DN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百令胶囊+卡托普利),对照组50例(卡托普利);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空白组。比较各组肾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尿清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和血浆尿素氮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C反应蛋白(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OMA-IR和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可以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令胶囊 卡托普利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义成 郝建宁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_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于我院接受检查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体检正常的30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25(OH)D_3、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差异,分...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_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于我院接受检查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体检正常的30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25(OH)D_3、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差异,分析25(OH)D_3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_3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LDL-C水平负相关(r=-0.385、-0.402、-0.327、-0.298,P<0.05),与HDL-C水平正相关(r=0.415,P<0.05),而与餐后2h血糖和TG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OH)D_3水平较低,且与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25(OH)D3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叶菊 刘红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522-1523,共2页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Glargine)联合格列美脲(Amaryl)与预混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口服药控制不佳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Glargine)联合格列美脲(Amaryl)与预混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口服药控制不佳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皮下注射治疗12周,比较两组疗效、胰岛素日用量及安全性。结果:A组空腹血糖下降明显优于B组,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B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比预混胰岛素更好的降低空腹血糖、低血糖的发生率低,胰岛素日用量更好少,病人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药物疗法 胰岛素/治疗应用 @格列美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珂 权柄涛 黄斌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921-921,共1页
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多采用传统的治疗模式,先用口服药物治疗,最后应用胰岛素治疗,而且尽量延缓胰岛素治疗时间,这种"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影响到胰岛素使用及高血糖的纠正,同时失去了改善β细胞功能、逆转分泌功能下降及改善... 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多采用传统的治疗模式,先用口服药物治疗,最后应用胰岛素治疗,而且尽量延缓胰岛素治疗时间,这种"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影响到胰岛素使用及高血糖的纠正,同时失去了改善β细胞功能、逆转分泌功能下降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最佳时机。本文通过胰岛素泵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节律,短期强化治疗,迅速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观察对胰腺β细胞功能恢复及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治疗 胰岛素/治疗应用 输注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首次住院的护理问题及其措施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永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7期2204-2205,共2页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首次住院的护理问题。方法对6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了临床评估,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解决或基本解决了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问题,提高了其就医的依从性,有利于各项指标的恢复及糖尿病并发症的...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首次住院的护理问题。方法对6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了临床评估,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解决或基本解决了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问题,提高了其就医的依从性,有利于各项指标的恢复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结论本院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切实可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首次住院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