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刘亚军 刘峰 彭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7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宁强县天津医院开展药物治疗的10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均为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宁强县天津医院开展药物治疗的10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均为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医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医师、临床药师共同参与药物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情况、治疗配合度及疗效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服药主动性、服药正确性及药物知识了解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ST段下移程度、心绞痛发作频次、疼痛持续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T段下移程度、心绞痛发作频次、收缩压、舒张压、LVEDd及LVESd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方式能够降低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提升治疗效果,使药物应用方案更加具体、全面、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临床药师 药物治疗 治疗配合度 不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门诊药师医师对药学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16
2
作者 彭敏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807-810,共4页
目的对某市医院门诊药师医师对药学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药师医师对门诊用药的认知、药学服务的认知和药学服务的需求的差异,寻求该市医院药学服务有效开展的对策。方法自制调查问卷,从药师医师对门诊用药的认知、药学... 目的对某市医院门诊药师医师对药学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药师医师对门诊用药的认知、药学服务的认知和药学服务的需求的差异,寻求该市医院药学服务有效开展的对策。方法自制调查问卷,从药师医师对门诊用药的认知、药学服务的认知和药学服务的需求等方面,对某市二甲、三甲医院医院门诊药师医师的药学服务认知与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并比较分析。结果三甲医院门诊药师医师的药学用药认知与二甲医院医师的用药认知比较在较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集中于药物信息了解渠道、对患者进行药物使用信息介绍、给予患者医疗方案时考虑的药物因素、制订用药方案时如何处理用药问题等方面。药师医师对药学服务认知方面:三甲医院门诊药师医师对药学服务认知与二甲医院医师的药学服务认知比较在较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仅集中于对门诊药学服务内容的了解和对实施门诊药学服务的影响因素的认知2个方面。药师医师对门诊药学服务需求方面:二甲、三甲医院门诊药师医师均对门诊药学服务的需求内容有所了解,各调查选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甲、三甲医院门诊药师医师所在医院实际开展的门诊药学服务内容在用药宣教、处方分析、用药追踪和药学科研这4个方面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市医院门诊药师医师对药学服务的认知尚不够完善,门诊药师医师虽然理解患者对门诊药学服务的需求,但医院药学服务发展尚有待完善,因此,应督促医院根据患者对门诊药学服务的需求,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药学服务体系,为门诊药师提供发挥其专业作用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用药认知 服务需求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炎平注射液用于儿科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3
作者 李玮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B12期372-373,共2页
喜炎平注射液中,水溶性的穿心莲总内酯为主要成分,为穿心莲中提取并精制而成,该药物常应用于儿科患儿的疾病治疗,效果较显著,近些年来,对该药物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不断拓宽应用范围,本文中主要总结喜炎平注射液的应用情况.现报... 喜炎平注射液中,水溶性的穿心莲总内酯为主要成分,为穿心莲中提取并精制而成,该药物常应用于儿科患儿的疾病治疗,效果较显著,近些年来,对该药物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不断拓宽应用范围,本文中主要总结喜炎平注射液的应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的5%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4
作者 何旭 梁丽媛 赵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18-22,共5页
目的通过不同pH的5%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以探讨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变化对注射用两性霉素B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调节5%葡萄糖溶液至pH=3.2、3.4、3.6、3.8、4.0、4.2、4.4、4.6、4.8、5.0,并分别... 目的通过不同pH的5%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以探讨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变化对注射用两性霉素B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调节5%葡萄糖溶液至pH=3.2、3.4、3.6、3.8、4.0、4.2、4.4、4.6、4.8、5.0,并分别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在避光条件下室温放置0、1、2、3、4、5、6、7 h。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性霉素B的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考察供试液的pH变化情况;通过加速实验增加输液体系中两性霉素B降解产物量,并最终通过质谱分析来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pH≤3.4的5%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后会产生明显可见的浑浊沉淀;5%葡萄糖注射液pH≤4时,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注射用两性霉素B相对含量下降,降解量可达10%,而降解到的杂质结构为甲氧基取代杂质。结论为了保证注射用两性霉素B的输液安全,在溶媒pH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输液时间可以有效降低两性霉素B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两性霉素B 5%葡萄糖注射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7年某院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 被引量:18
5
作者 汤进 黄晓霞 +5 位作者 张昆 陶怡秀 何宝明 赵翠红 柏莹 魏少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了解某院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分布特点、耐药性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儿科住院患儿的痰、血、脑脊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细菌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M100-S28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和结果判... 目的了解某院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分布特点、耐药性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儿科住院患儿的痰、血、脑脊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细菌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M100-S28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和结果判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2384株肺炎链球菌,男性占54.32%,女性占45.68%;0.5~3岁年龄段患儿占63.38%,≤0.5岁者占21.10%,>3岁者占15.52%。肺炎链球菌占所有分离细菌的18.08%,按季度统计其占细菌分离的比率,四季度(20.62%,839/4068)>一季度(18.77%,762/4059)>二季度(18.42%,557/3024)>三季度(11.11%,226/2034),但随季度变化的差异在逐步缩小。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高(73.21%~99.62%),对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阿莫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较低(0.19%~33.9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莫西沙星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结论肺炎链球菌主要分离于呼吸道感染患儿,≤3岁儿童是感染主体。肺炎链球菌分离率随季度变化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其时间分布特点越来越不明显。阿莫西林、青霉素可作为治疗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一线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儿童 时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DCA循环工具提高我院基本药物使用率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汤利荣 何旭 +2 位作者 王盛海 王丽娟 龙雪艳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利用PDCA循环工具和工作方法提高我院基本药物使用率。方法调查分析2014年6~12月各临床科室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运用PDCA循环工具,对其分析、调研,制定措施,采取梳理基本药物目录,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下达各科室基本药物达标指标... 目的利用PDCA循环工具和工作方法提高我院基本药物使用率。方法调查分析2014年6~12月各临床科室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运用PDCA循环工具,对其分析、调研,制定措施,采取梳理基本药物目录,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下达各科室基本药物达标指标,通过每月1个循环进行分析,对重点不达标的前10位科室人员再培训,指出存在问题,重点反馈指导。结果临床科室的基本药物使用率有了显著提高,全院基本药物使用率达标。结论运用PDCA循环工具可有效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促进基本药物使用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药物 PDCA循环 使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区药房退药情况调查分析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7
7
作者 汤利荣 赵强 何旭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调查我院病区药房退药情况,分析退药原因,规范病区退药行为,减少退药的产生,保障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对2013年1~12月退药量进行综合统计,对退药科室和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每月退药金额1 110.7万元,退药... 目的调查我院病区药房退药情况,分析退药原因,规范病区退药行为,减少退药的产生,保障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对2013年1~12月退药量进行综合统计,对退药科室和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每月退药金额1 110.7万元,退药单1 672张,全年退药频次最多的科室依次为神经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退药原因主要是医嘱重整,其次是患者转科、转院等。结论退药不可避免,但人为因素造成的退药是可以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区药房 退药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处方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赵语 魏莹 刘贵娟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了解门诊处方的评价方法,以期规范门诊处方和进行门诊用药的合理性评价。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探讨门诊处方的评价方法。结果对门诊处方的评价,通常有处方书写、用药合理性、药物经济学3种评价方法。结论药师应... 目的了解门诊处方的评价方法,以期规范门诊处方和进行门诊用药的合理性评价。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探讨门诊处方的评价方法。结果对门诊处方的评价,通常有处方书写、用药合理性、药物经济学3种评价方法。结论药师应根据门诊处方点评所要达到的目的选用适宜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 药物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监测联合硝酸甘油对HDCP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祝建芳 韩星 刘小如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联合硝酸甘油对妊娠期高血压(HDCP)患者血压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HDC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97例,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9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动...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联合硝酸甘油对妊娠期高血压(HDCP)患者血压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HDC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97例,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9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尿蛋白、胱抑素C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时点SBP、DBP和24 h尿蛋白及胱抑素C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在治疗7 d后,对照组血压仍未降低到目标值,而观察组在治疗72 h时,血压已降低到目标值;观察组胎儿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自然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联合硝酸甘油治疗HDCP,可更有效控制血压和微循环状态,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提高顺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硝酸甘油 血压 不良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狼疮性肾炎伴重症感染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及抗菌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基云 王丹 +2 位作者 杨蒙蒙 衡宇 李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8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狼疮性肾炎伴重症感染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及抗菌药物治疗的药学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患...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狼疮性肾炎伴重症感染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及抗菌药物治疗的药学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并提供药学服务。通过分析和检索相关文献,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针对狼疮性肾炎导致的肾损伤进行CRRT治疗及抗感染治疗方案的调整。结果: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治疗过程,针对患者病情,协助临床医师制订和优化了抗感染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好转,转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转入肾内科继续针对狼疮性肾炎进行专科治疗。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为患者提供及时、合理的药学服务,提高了治疗效果,完善了自身临床药学思维、提高了专业技能,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狼疮性肾炎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危重患者 抗感染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与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李玮 赵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2015-2018,共4页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与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预后情况及血清指标。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化疗的49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DSOX组(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组)和DCF组(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组),随...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与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预后情况及血清指标。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化疗的49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DSOX组(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组)和DCF组(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组),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总生存时间(OS);化疗前和化疗后2个周期时,采集血清并测定ALT、AST、BUN、CR、CRP、CEA、CA19-9、CA72-4、VEGF、IGF-1、MMP2、MMP7、MMP9的含量。结果:DSOX组中位PFS和中位OS均长于DCF组;化疗后,两组血清ALT、AST、BUN、CR、CRP含量均高于化疗前(P<0.05);且两组间的血清ALT、AST、BUN、CR、CRP含量无差异(P>0.05);化疗后,两组血清中CEA、CA19-9、CA72-4、VEGF、IGF-1、MMP2、MMP7、MMP9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且DSOX组患者化疗后血清中CEA、CA19-9、CA72-4、VEGF、IGF-1、MMP2、MMP7、MMP9的含量显著低于DCF组(P<0.05)。结论:DSOX化疗方案能够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且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对胃癌组织中血管新生以及癌细胞侵袭的抑制效果优于DCF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无进展生存时间 总生存时间 肿瘤标志物 血管新生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娟 何旭 秦丽霞 《癌症进展》 2022年第22期2353-2355,共3页
目的分析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74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88,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与对照组(紫杉醇联合顺铂)。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目的分析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74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88,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与对照组(紫杉醇联合顺铂)。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CD8^(+)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改善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顺铂 宫颈癌 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中药方剂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惠敏 蒋春彦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467-468,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5月~2016年4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分别给予水飞蓟宾或水飞蓟宾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5月~2016年4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分别给予水飞蓟宾或水飞蓟宾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观察3 m。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结果在治疗3 m末,观察组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P<0.01);观察组血清ALT、AST和GGT水平分别为38.10±13.92 U/L、42.84±21.9 4U/L和36.07±15.13U/L,明显低于对照组(59.10±14.23 U/L、63.99±22.51U/L和48.59±13.27 U/L,P<0.01);观察组TG和TC水平分别为1.28±0.32mmol/L和4.14±0.64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83±0.57 mmol/L和5.34±0.51 mmol/L(P<0.05),但两组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剂联合水飞蓟宾治疗NAFLD患者能促进肝功能的改善,降低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自拟中药方剂 水飞蓟宾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方式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彭敏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95-597,共3页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探索使用临床药学干预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的方式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使用抗菌药物的800例病例,按入组时间,将800例病例分成甲、乙两组,甲组400例收...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探索使用临床药学干预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的方式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使用抗菌药物的800例病例,按入组时间,将800例病例分成甲、乙两组,甲组400例收录于2014年1月至12月,此间我院并未采取任何药学干预措施;乙组400例收录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此间我院开始实行药学干预。综合分析两组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治疗总费用与抗菌药物费用。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为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乙组干预后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治疗总费用及抗菌药物费用明显优于未经药学干预的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学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既降低了医疗资源浪费的可能性,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影响因素 药学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祝建芳 《医学综述》 2012年第5期796-797,共2页
目的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对... 目的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率(FEVl%)和用力呼气峰流速(PEF)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肺功能FVC、FEVl%和P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哮喘,不但治疗效果好,而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哮喘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9例Ⅰ类、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强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11期38-39,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提供参考。方法对129例Ⅰ类、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作合理性评价。结果71例Ⅰ类、58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 目的了解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提供参考。方法对129例Ⅰ类、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作合理性评价。结果71例Ⅰ类、58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95.77%和100%,平均使用时间分别为4.01 d和5.64 d。部分病例存在初次预防用药时机不当(20.63%)及联合用药指征不明确(62.50%)等问题。术后抗菌药物使用超过48 h者占74.60%。结论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不合理,需加强管理、规范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预防性应用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6年我院抗过敏组胺药的临床应用统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6期126-129,共4页
目的了解2014~2016年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过敏组胺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2016年我院抗过敏组胺药总销售金额及排序、抗过敏组胺药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 目的了解2014~2016年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过敏组胺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2016年我院抗过敏组胺药总销售金额及排序、抗过敏组胺药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我院抗过敏组胺药总销售金额呈逐年降低趋势,尤其是第一代抗过敏组胺药降低尤为明显。各类抗过敏组胺药的销售金额排序变化不大,其中排名前两位药品均为枸地氯雷他定片和地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排名逐年靠前,其他药物排序稍有变动。抗过敏组胺药DDDS排名前3位的主要是第三代药物,其中氯雷他定成分药始终排在前列。抗过敏组胺药西替利嗪滴剂的B/A值始终<1,氯苯那敏及异丙嗪的B/A值均>1。处方点评结果中涉及抗过敏组胺药不合理应用现象,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药物联用不当、剂量不当、给药频次不当等,合计213例。结论我院抗过敏组胺药的DDDS排序基本趋向合理,但临床应进一步加强对第二、三代抗组胺的合理应用,以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过敏组胺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动过速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强 汤利荣 何旭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6期53-55,共3页
目的比较伊伐布雷定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动过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7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使用利尿药、ACEI、正性肌力药及心肌代谢改善药物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比较伊伐布雷定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动过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7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使用利尿药、ACEI、正性肌力药及心肌代谢改善药物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伊伐布雷定(伊伐布雷定组,55例)和美托洛尔(美托洛尔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LVESD、LVEDD、LVEF)、心率以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结果伊伐布雷定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美托洛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均减小,LVEF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均降低,且伊伐布雷定组低于美托洛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BNP水平均下降,且伊伐布雷定组低于美托洛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动过速的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且效果优于美托洛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美托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肝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42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惠敏 蒋春彦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2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软肝汤联合阿德福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软肝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 目的:观察软肝汤联合阿德福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软肝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脾脏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8.6%,对照组为5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厚度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肝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代偿期 软肝汤 阿德福韦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多柔比星脂质体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婷 叶惠 李娟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915-916,共2页
目的分析硼替佐米联合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MM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PDD组和DVD组,各40例。PDD组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方案,采DVD组用长春新碱... 目的分析硼替佐米联合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MM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PDD组和DVD组,各40例。PDD组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方案,采DVD组用长春新碱联合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方案。两组患者均完成3个化疗周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骨髓浆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骨髓浆细胞、血红蛋白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骨髓浆细胞均较治疗前下降,血红蛋白水平均上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PDD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DVD患者(P<0.05);PDD患者治疗期间毒副反应率低于PVD组(P<0.05)。结论相较于DVD化疗方案,PDD化疗方案在临床疗效提升及降低毒副作用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多柔比星脂质体 地塞米松 长春新碱 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