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和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旦锋 谢鹏 +2 位作者 阮文辉 李宏波 余国勇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和缝线固定在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上的疗效对比。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空心钉组和缝线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关节镜下完成治疗,空心...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和缝线固定在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上的疗效对比。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空心钉组和缝线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关节镜下完成治疗,空心钉组患者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缝线组则采用缝线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愈合情况、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结果:空心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2.4±6.7)min,低于缝线组患者的(75.9±9.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49,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均能在术后3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无阳性病例;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固定不良、骨不愈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和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均能获得较好疗效,空心钉固定治疗手术时间较短,但需行二次手术,建议临床根据需求选择具体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 关节镜 空心钉固定 缝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内钉联合钢丝捆扎治疗股骨外侧壁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2
作者 薛超 强廷会 +4 位作者 杜兴国 牟欢 郭忠尚 华云 赵家瑞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41-447,共7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联合加压髓内钉联合钢丝捆扎治疗股骨外侧壁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汉中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股骨外侧壁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19例,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联合加压髓内钉联合钢丝捆扎治疗股骨外侧壁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汉中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股骨外侧壁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19例,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56~82岁,平均73.1岁。跌倒摔伤17例,道路交通伤2例。采用2018年新版AO/OTA骨折分类,A2以上为股骨外侧壁不稳定型,其中A2.2型4例,A2.3型8例,A3.1型2例,A3.2型1例,A3.3型4例。患者术前均需行双髋关节正位及患髋侧位X线片,必要时行髋关节CT平扫及三维重建。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联合加压髓内钉联合钢丝捆扎内固定手术治疗。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分析患者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5个月。19例患者住院时间10~23 d,平均15.4 d。手术时间0.75~2 h,平均1.2 h,术中显性出血量100~220 mL,平均160.7 mL。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为7~14 d,平均9.8 d。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1个月,无骨折不愈合。术后X线片显示复位好12例,可5例,差2例。术后3个月Harris功能评分68~97分,平均85.4分,其中优12例,良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术后发生髋内翻2例。结论采用股骨近端联合加压髓内钉结合小切口钢丝捆扎固定治疗股骨外侧壁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术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加压髓内钉 不稳定型 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芯减压并钽金属棒植入、髓芯减压并植骨术在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中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强廷会 周新立 +1 位作者 牟欢 郭忠尚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13-517,共5页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并钽金属棒植入、髓芯减压并植骨术在股骨头坏死(ANFH)保头治疗中的短期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ANF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实施髓芯减压并钽金属棒植入,对照组实施髓...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并钽金属棒植入、髓芯减压并植骨术在股骨头坏死(ANFH)保头治疗中的短期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ANF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实施髓芯减压并钽金属棒植入,对照组实施髓芯减压并植骨术。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记录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的变化情况;采用Harris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髋关节功能、疼痛度及生活质量,测定其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胶原C端肽(CTX)、骨钙素(OST);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K^(trans)、K_(e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及血清PⅠNP、CTX、OS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NFH保头治疗中髓芯减压并钽金属棒植入短期疗效较髓芯减压并植骨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定量参数、疼痛度及生活质量,降低血清PⅠNP、CTX、OST水平,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保头治疗 髓芯减压 植骨 钽棒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模型与CT三维重建影像辅助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6
4
作者 强廷会 赵家瑞 +4 位作者 牟欢 郭忠尚 杜兴国 薛超 周新立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骨折3D打印模型辅助手术与参考骨折处CT三维重建影像辅助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0年9月汉中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患者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5~64岁,平均41.... 目的探讨使用骨折3D打印模型辅助手术与参考骨折处CT三维重建影像辅助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0年9月汉中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患者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5~64岁,平均41.8岁。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模型分为3D组(34例)及对照组(26例)。3D组术前应用3D打印模型进行术前计划、预手术复位及钢板体外塑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5~64岁,平均41.2岁;道路交通伤20例,高处坠落伤11例,砸伤3例。对照组未使用3D打印技术,术前计划及术中均参考CT三位重建影像实施术前规划及手术治疗,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26~55岁,平均42.6岁;道路交通伤17例,高处坠落伤7例,砸伤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Matta评分、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情况。结果3D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术后输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227.3±31.3)min vs.(280.8±26.8)min、(8.0±1.7)次vs.(9.9±1.7)次、(835.3±174.3)mL vs.(1094.2±163.3)mL、(4.3±1.2)IU vs.(5.1±1.1)IU,P<0.05;患者均获得12~30个月随访,平均18.0个月,末次随访时3D组与对照组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优良率、髋臼骨折影像学Matta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47%vs.80.77%、76.47%vs.76.92%,P>0.05)。结论应用骨折3D打印模型辅助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透视次数,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3D打印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重度烧伤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牟欢 刘洋 +5 位作者 李俊杰 刘剑 周新立 强廷会 杜兴国 马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严重烫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1)取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大鼠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2)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严重烫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1)取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大鼠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2)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背部暴露于95℃热水浴18 s造成30%TBSAⅢ度烫伤,对照组暴露于37℃水浴18 s。水浴后即刻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50 mL/kg),水浴后3 h模型组经尾静脉注射100μL生理盐水,治疗组经尾静脉注射100μL(2.5×107/mL)BMSCs。处理后48 h收集3组大鼠心脏组织标本及腹主动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心脏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10及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Bcl-2、Bax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所培养的BMSCs表达CD44、CD90、CDl05的阳性率分别为96.8%、99.72%、95.93%,而CD34、CD45阳性率分别为1.42%、2.17%;模型组大鼠血清CK、LD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K、LDH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心脏组织中caspase-3、Bax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鼠心脏组织中caspase-3、Bax的m 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心脏组织中Bcl-2的mRNA表达量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鼠心脏组织中Bcl-2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大鼠心脏组织中TNF-α、IL-1β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鼠心脏组织中IL-1β、TNF-α的m 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心脏组织中IL-10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鼠心脏组织中IL-10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BMSCs可显著降低烧伤后大鼠CK、LDH水平,减轻心肌组织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降低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促进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心肌损伤 细胞凋亡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下的ERAS理念在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龙芳 张玲 +2 位作者 贾玉娥 龙雪艳 周新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1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下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2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下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2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协作下的ERAS理念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观察组的VAS、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下的ERAS理念在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加速康复外科 髋关节骨折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强廷会 周新立 +1 位作者 牟欢 贾玉娥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5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应用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三柱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S评分及... 目的研究应用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三柱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S评分及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S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内翻角、关节活动度、关节外倾角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关节活动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三柱内固定 关节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保髋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术后2年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杜兴国 张勇智 +5 位作者 屈丽娜 周新立 强廷会 郭忠尚 马秀琴 贾玉娥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34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早期行微创髓芯减压、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填充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我科确诊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3例(16髋),手术采用可扩张球形创减压器械行股骨... 目的观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早期行微创髓芯减压、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填充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我科确诊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3例(16髋),手术采用可扩张球形创减压器械行股骨头髓芯减压,彻底清除股骨头死骨后行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颗粒及陶瓷棒联合自体PRP混合植入治疗。治疗前、后进行髋关节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及通过影像学观察病变进展。结果术后2年,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术前(P<0.05)。1例ARCOⅡC期患者术后24个月时进展至ARCOⅢ期,但患者拒绝二次手术治疗,仍在保守治疗中。术后12个月时,2例ARCOⅠ期患者影像学图片显示股骨头病变进展至ARCOⅡA期后逐渐稳定,至末次随访时病变无明显进展。结论微创髓芯减压结合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及PRP混合植骨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能改善术后2年髋关节疼痛症状,延缓病变进展,推迟人工关节置换时间,且手术具有微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生物陶瓷 富血小板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联合经皮伤椎终板撬拨复位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录强 陈建华 赵涛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5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联合经皮伤椎终板撬拨复位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联合经皮伤椎终板撬拨复位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经皮伤椎终板撬拨复位螺钉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伤椎终板高度比高于对照组,矢状面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终板高度比均高于对照组,矢状面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联合经皮伤椎终板撬拨复位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增强骨折复位效果,最大限度恢复伤椎高度,并促使上终板复位,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术 经皮伤椎终板撬拨复位螺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部韧带复合体损伤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手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博 杜兴国 +5 位作者 干锐敏 邵江涛 赵斌 王君 齐文胜 王文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6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后部韧带复合体(PLC)损伤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后路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3例合并PLC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和41例单纯爆裂... 目的分析后部韧带复合体(PLC)损伤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后路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3例合并PLC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和41例单纯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伤椎Cobb角、前缘高度、后缘高度、VAS、ODI、SF-36评分。结果两组内术前、出院时、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伤椎Cobb角、前缘高度、后缘高度、VAS、ODI、SF-36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出院时、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伤椎Cobb角、前缘高度、后缘高度、VAS、ODI、SF-36评分均优于术前(P<0.01);对照组末次随访时的伤椎Cobb角、前缘高度、后缘高度、VAS、ODI、SF-36评分均优于研究组(P<0.01)。结论PLC损伤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早期后路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但会导致其后期椎体高度丢失,出现后背畸形和腰背疼痛,影响远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后部韧带复合体 椎体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板破裂损伤程度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内固定手术效果及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
11
作者 王文利 杜兴国 +5 位作者 干锐敏 邵江涛 赵斌 王君 齐文胜 范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7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究终板破裂损伤程度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内固定手术效果及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依据终板破裂损伤程度将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4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轻度组(19例)和中重度组(28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伤椎前... 目的 探究终板破裂损伤程度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内固定手术效果及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依据终板破裂损伤程度将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4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轻度组(19例)和中重度组(28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VAS评分、TNF-α、IL-1β、PGE2,记录椎间盘退变情况,分析血清指标与VAS评分相关性.结果 两组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VAS评分、TNF-α、IL-1β、PGE2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减小(P<0.05),但末次随访时中重度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VAS评分、TNF-α、IL-1β、PGE2水平和椎间盘退变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腰椎退变患者血清TNF-α、IL-1β、PGE2水平与VA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终板破裂损伤严重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后期可能出现椎体高度丢失和椎间盘退变,引发较重的机体炎症反应和胸腰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爆裂性骨折 终板破裂 内固定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股深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
12
作者 权建军 卢翔 +2 位作者 强廷会 杜兴国 王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2-254,共3页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主要表现为患侧腹股沟区、会阴区及下肢肿痛,部分病例可触及搏动性包块和/或闻及股动脉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1]。股深动脉(profunda femoris artery,PFA)PSA少见,通常为股骨干骨折或股骨近端骨...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主要表现为患侧腹股沟区、会阴区及下肢肿痛,部分病例可触及搏动性包块和/或闻及股动脉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1]。股深动脉(profunda femoris artery,PFA)PSA少见,通常为股骨干骨折或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为PFA及其穿支动脉损伤所致[2];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血管损伤发生率为0.49%,其中PFA PSA占67.03%[3],未及时治疗可致出血、感染、骨折愈合延迟、骨筋膜室综合征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大出血和休克[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栓塞 治疗性 股深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干细胞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牟欢 刘洋 +5 位作者 刘剑 周新立 强廷会 杜兴国 丁晨 薛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9期4-7,23,共5页
目的探讨羊膜干细胞(AMSCs)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损害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AMSCs,并用流式细胞仪对所分离培养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并进行体外诱导成脂、成骨分化鉴定。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 目的探讨羊膜干细胞(AMSCs)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损害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AMSCs,并用流式细胞仪对所分离培养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并进行体外诱导成脂、成骨分化鉴定。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实验分组,分为单纯烧伤(burn)组、AMSCs组、假伤(sham)组。实验大鼠背部于98℃热水浴15 s,制成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伤后即刻burn组、AMSCs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0.9%氯化钠10 m L(50 m L/kg)行抗休克治疗,3 h后两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PBS和AMSCs;sham组仅对大鼠背部于37℃水浴15 s,模拟烧伤模型制作过程。48 h后采集三组大鼠腹主动脉血及心肌组织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的含量,RT-PCR法检测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炎性相关因子TNF-α、IL-1β及抑炎因子IL-10 m RNA表达水平。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采用酶消化法培养的AMSCs传至第3代后检测均表达CD29、CD44、CD90、CD105,而CD34阳性率较低,可在体外向成骨成脂诱导分化。与sham组比较,burn组大鼠血清LDH、CK的含量显著增高(P<0.05),AMSCs组CK、LDH含量与burn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burn组大鼠心肌中TNF-α、caspase-3、IL-1βm RNA水平均高于sham组(P<0.05),AMSCs组心肌组织中TNF-α、caspase-3、IL-1βm RNA水平显著低于burn组(P<0.05)。burn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 m RNA表达量显著低于sham组(P<0.05),AMSCs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 m RNA表达量与burn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结论严重烧伤早期采用AMSCs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肌CK、LDH水平,减轻严重烧伤导致的心肌组织损伤,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减少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促进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脏细胞损伤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心肌损伤 羊膜干细胞 炎症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严重烧伤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牟欢 马平 +4 位作者 周新立 强廷会 杜兴国 丁晨 薛超 《空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niotil mesenehymal stem cells,AMSCs)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肾脏损害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A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 目的探讨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niotil mesenehymal stem cells,AMSCs)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肾脏损害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A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单纯烧伤组、AMSCs治疗组。处理后48 h收集3组大鼠肾脏组织标本及腹主动脉血,ELISA法检测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分离培养的AMSCs传至第三代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均表达CD29、CD44、CD90、CD105,阳性率分别为96.4%、89.8%、94.2%、98.3%,而CD34阳性率为2.1%。单纯烧伤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高于假伤组(P<0.05)。AMSCs治疗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单纯烧伤组(P<0.05)。单纯烧伤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NF-α、caspase-3、IL-1β的m RNA表达量高于假伤组的(P<0.05)。AMSCs治疗组大鼠肾脏组织中IL-1β、caspase-3、TNF-α的m RNA表达量低于单纯烧伤组(P<0.05);AMSCs处理组大鼠肾脏组织中IL-10的m 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假伤组、单纯烧伤组(P<0.05)。结论 AMSCs可显著降低烧伤大鼠肌酐、尿素氮水平,减轻肾脏组织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降低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促进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可能对严重烧伤大鼠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肾脏 细胞凋亡 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克氏针撬拨联合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长度不稳定骨折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薛超 丁晨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撬拨联合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长度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3年9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股骨长度不稳定骨折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弹性髓内钉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撬拨联合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长度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3年9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股骨长度不稳定骨折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弹性髓内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经皮克氏针撬拨。比较两组骨折复位优良率、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功能情况[Fug-Meyer下肢评价量表(FMA-LE)评分、功能性独立评定量表(FIM)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及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结果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80.49%,33/41),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C臂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FMA-LE、FIM、F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48 h,观察组Cor、NE、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皮克氏针撬拨联合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长度不稳定骨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C臂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缓解应激反应,复位优良率高,术后下肢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股骨长度不稳定骨折 儿童 弹性髓内钉 经皮克氏针撬拨
原文传递
重组人骨硬化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祥 陈春琳 +3 位作者 牟欢 吴三桥 张涛 张晓娟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72,共5页
[目的]构建人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原核载体,表达、纯化SOST蛋白,制备与鉴定小鼠多克隆抗体。[方法]通过分子克隆获得SOST蛋白的表达菌株;利用SDS-PAGE电泳切胶纯化、尿素梯度复性获得SOST蛋白,免疫小鼠制备SOST蛋白多克隆抗体;... [目的]构建人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原核载体,表达、纯化SOST蛋白,制备与鉴定小鼠多克隆抗体。[方法]通过分子克隆获得SOST蛋白的表达菌株;利用SDS-PAGE电泳切胶纯化、尿素梯度复性获得SOST蛋白,免疫小鼠制备SOST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血清特异性;DNAMAN与MEGA软件分析SOST蛋白系统进化关系。[结果]SOST重组载体双酶切、DNA测序鉴定结果,以及蛋白表达、纯化条带大小与预测一致。ELISA法获得SOST抗血清滴度达1:6 400倍,Western blotting证实抗血清具有很好的特异性。SOST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发现动物具有显著不同的进化趋势。[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与纯化SOST蛋白,制备并鉴定小鼠多克隆抗体。为SOST蛋白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硬化蛋白 多克隆抗体 WESTERN BLOTTING 系统发生分析
原文传递
疼痛改善性护理联合正向激励对骨转移瘤患者疼痛评分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龙芳 贾玉娥 周新立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8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改善性护理联合正向激励对骨转移瘤患者疼痛评分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骨转移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疼痛改善性护理联合正向激励对骨转移瘤患者疼痛评分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骨转移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正向激励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疼痛改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和干预7d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14d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对疼痛知识指导、疾病知识指导、心理护理和整体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疼痛改善性护理联合正向激励,能有效降低骨转移瘤患者的疼痛评分,改善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瘤 疼痛改善性护理 正向激励 疼痛评分 负面情绪
原文传递
骨肉瘤病灶内叉头框转录因子M1基因表达与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强廷会 周新立 +4 位作者 郭忠尚 牟欢 杜兴国 高飞 杨旻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年第12期1431-1434,共4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病灶内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 M1)基因表达与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80例骨肉瘤患者作为骨肉瘤组,选取同期行手术治疗的50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 目的探讨骨肉瘤病灶内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 M1)基因表达与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80例骨肉瘤患者作为骨肉瘤组,选取同期行手术治疗的50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骨肉瘤病灶及正常碎骨组织,测定并比较Fox M1基因及癌基因的表达量。结果骨肉瘤组患者病灶内Fox M1、Livin、Cyclin D、Notch3、FAK和N-cadherin基因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TAp73、Beclin1、PTEN、Caspase-8和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Fox M1基因的mRNA表达量与TAp73、Beclin1、PTEN、Caspase-8和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Fox M1基因的mRNA表达量与Livin、Cyclin D、Notch3、FAK和N-cadherin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骨肉瘤病灶内Fox M1基因的高表达能够促进原癌基因表达,减少抑癌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叉头框转录因子M1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原文传递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奈诺沙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殊艳 刘文田 +2 位作者 赵玉梅 刘志国 余国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3期2515-2518,共4页
目的:探究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奈诺沙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18例,按照其入院顺序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9例。其中,对照组... 目的:探究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奈诺沙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18例,按照其入院顺序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奈诺沙星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总淋巴细胞(TT)、Th细胞(CD4)及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8%(99/109)]显著高于对照组[74.3%(81/109)](P<0.05);研究组患者退热、咳嗽缓解、咳痰缓解、肺部阴影吸收>50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B、TT、CD4及NK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奈诺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予奈诺沙星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奈诺沙星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清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