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寿县农村癫疒间患儿的诊治现状调查
1
作者 伍国典 叶永康 +3 位作者 雷子恢 曹美臻 熊光正 向昌龙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847-849,共3页
目的:调查湖南汉寿县农村癫疒间患儿的诊治和需求情况,为探索适合汉寿县农村癫疒间患儿的治疗和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南汉寿县人民医院近3年就诊的106例癫疒间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就诊情况、治疗及随访情况,... 目的:调查湖南汉寿县农村癫疒间患儿的诊治和需求情况,为探索适合汉寿县农村癫疒间患儿的治疗和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南汉寿县人民医院近3年就诊的106例癫疒间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就诊情况、治疗及随访情况,并了解患儿家长对癫疒间知识知晓程度和途径、患儿生活中的障碍和目前的需要。结果106例癫疒间患儿中,69.8%(74/106)的患儿<10岁发病,且71.2%的患儿病因不明,而发作类型以特发性局灶性发作和症状性癫疒间为主;75.4%(80/106)的患儿接受抗癫疒间治疗,72.5%(58/80)的患儿抗癫疒间治疗不正规,表现为自行减量或停药、服用各类民间秘方及游医配制的中草药等。正规抗癫疒间治疗患儿疗效总有效率[72.7%(16/22)]明显优于不正规治疗组[48.3%(28/58),χ2=6.66, P<0.01]。患儿家长对癫疒间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0.6%,主要需求是就医方便、药物疗效好和药物价格便宜。结论湖南汉寿县农村家长掌握的癫疒间防治知识相对匮乏,患儿治疗不规范;应加强健康教育力度,积极开展社区癫疒间防治工作,提高基层医院医生诊治水平,能有效控制患儿癫疒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疒间 诊断 癫疒间 治疗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多发性硬化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龚秋明 谭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3期274-276,共3页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不明。MS为缓慢进行性疾病,其治疗过程长,目前尚无完全治愈本病的药物。复发缓解型MS(RRMS)是MS...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不明。MS为缓慢进行性疾病,其治疗过程长,目前尚无完全治愈本病的药物。复发缓解型MS(RRMS)是MS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85%,对其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减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型MS 急性期治疗 缓解期治疗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后早期抗抑郁治疗对早期康复的影响
3
作者 袁定新 肖琼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3期286-287,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早期抗抑郁治疗与早期康复的相关性。方法:58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均按脑梗死常规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并口服氟西汀。结果:治疗8周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IHSS评分)及汉密尔顿抑...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早期抗抑郁治疗与早期康复的相关性。方法:58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均按脑梗死常规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并口服氟西汀。结果:治疗8周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IHSS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评分),康复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脑梗死后早期抗抑郁治疗可促进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抗抑郁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硬化与癫痫
4
作者 袁定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5期525-527,共3页
关键词 海马硬化 癫痫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七叶皂甙钠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韬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21期2598-2600,共3页
目的:观察和研究β-七叶皂甙钠联合醒脑静静脉滴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中小量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确诊为中小量脑出血的住院病例12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 目的:观察和研究β-七叶皂甙钠联合醒脑静静脉滴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中小量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确诊为中小量脑出血的住院病例12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甙钠注射液20mg+NS 250ml,静脉滴注,1次/d;醒脑静注射液20ml+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均14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估下列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ADL)分级;按NDS判定显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率和总有效(显效+进步)率。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观察上述二药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NDS评分:治疗前,两组评分较为接近,治疗后两组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P<0.01),(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DL分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Ⅰ级+Ⅱ级分别为44例(68.8%)和32例(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8.8%VS 49.2%(P<0.05),总有效率为81.3%VS63.1%(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疗程中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观察组疗效肯定,较对照组有一定优势,安全性好,值得推荐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Β-七叶皂甙钠 醒脑静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