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合并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内科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1
作者 肖雨雄 李琳 +1 位作者 邓芸 陈宝峰 《影像技术》 2025年第2期17-23,共7页
目的: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程度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如何正确处理和评估IMR,已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研究旨在利用3D-TEE分析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冠心病患... 目的: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程度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如何正确处理和评估IMR,已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研究旨在利用3D-TEE分析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利用3D-TEE对我院心内科、心外科收治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冠心病患者81例及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检查,测量常规心脏参数后应用MVQ软件测量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二尖瓣叶、瓣环解剖形态学参数,分析其变化特点。所有患者根据通过药物规范治疗2~3周后治疗效果分为W、H两组,治疗后其反流量无明显变化者55例为W组,反流量减轻至中度以下者26例为H组,收集W、H组及对照组患者常规超声心动图、3D-TEE测量数据。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左室大小、LVEF与对照组总体有显著差异(P<0.05),H组患者经治疗后左室大小较治疗前缩小、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与正常人群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研究组二尖瓣三维参数与对照组总体有显著差异(P<0.05),H组患者治疗后:二尖瓣环前外后内侧直径(DALPm)、瓣环前后径(DAP)、瓣环周长(C3D)、瓣环的最小三维面积(A3Dmin)、环绕椭圆度(E2D)较治疗前缩小(P<0.05),瓣环高度(AH)、瓣环高度与前外后内侧直径的比率(H/DAIPm)、瓣叶投影平面中的前外后内侧直径(L2DALPm)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与正常人群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TEE利用高频探头近距离探查能够精准评估二尖瓣复合体解剖结构,不受气体、肥胖等因素影响,可以准确评价冠心病合并中重度IMR患者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前、后二尖瓣瓣叶、瓣环的结构特征,评估IMR的预后,指导下一步的临床治疗;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的3D-TEE检查,发现IMR反流程度减轻的患者左室重构减轻,左室腔缩小,左室收缩功能相对增加,二尖瓣环及体表面积缩小,二尖瓣瓣叶对合增加,说明左心室形态恢复、功能增加、二尖瓣环构型相对朝向正常“鞍状”结构的回归,保证二尖瓣环及瓣叶结构的稳定性,减轻IMR的反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弹性成像和彩色多普勒技术对二维超声诊断的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琳 孙俊旗 +1 位作者 肖雨雄 单菲菲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应变弹性成像(strain elastography,SE)和彩色多普勒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e,CDFI)对二维超声(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2D US)诊断的乳腺非肿块型病变(non-mass-like lesions,NML)的诊断价值,提高乳腺非肿块型病变... 目的:探讨应变弹性成像(strain elastography,SE)和彩色多普勒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e,CDFI)对二维超声(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2D US)诊断的乳腺非肿块型病变(non-mass-like lesions,NML)的诊断价值,提高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经2D US、CDFI及SE诊断、并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计算2D US、CDFI及SE的诊断效能,来区分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良恶性。结果:102例中,良性46个,恶性56个。2D US诊断敏感度75.00%、特异度56.67%、准确率66.7%、AUC 0.662;SE诊断敏感度86.11%、特异度83.33%、准确率84.85%、AUC 0.902;CDFI诊断敏感度80.56%、特异度66.67%、准确率74.24%、AUC 0.828;2D US+SE+CDFI诊断敏感度91.67%、特异度90.00%、准确率90.91%、AUC 0.974。结论:2D US联合SE和CDFI可以提高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预测非肿块型乳腺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 应变弹性成像 彩色多普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与神经传导在诊断腕管综合征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慧敏 肖雨雄 姚远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横断面积(CSA)及腕横韧带厚度(TTCL)诊断腕管综合征(CTS)的价值,分析CSA及TTCL与神经传导诊断腕管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67只腕关节)CTS患者为CTS组,按照神经传导结果分为轻度组(26只)、中度组(22只)...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横断面积(CSA)及腕横韧带厚度(TTCL)诊断腕管综合征(CTS)的价值,分析CSA及TTCL与神经传导诊断腕管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67只腕关节)CTS患者为CTS组,按照神经传导结果分为轻度组(26只)、中度组(22只)、重度组(19只);另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40只腕关节)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TTCL、CSA;分析CSA、TTCL与神经传导参数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OC曲线结果。结果对照组TTCL均低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 CSA小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TTCL均低于中度组、重度组, CSA小于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TTCL、C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CL与运动神经末梢潜伏期(DML)呈正相关,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呈负相关(r=0.444、-0.464, P<0.05)。CSA与DML呈正相关,与SCV呈负相关(r=0.557、-0.655, P<0.05)。正中神经CSA最佳截断值为9.50 mm2,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 [95%CI=(0.843, 0.961),P<0.05],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6%、82.5%、85%。诊断CTS的正中神经的TTCL最佳截断值是3.35 mm, AUC为0.829[95%CI=(0.749, 0.908), P<0.05],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7.6%、87.5%、81.3%。两指标联合诊断效能AUC为0.921[95%CI=(0.872, 0.971), P<0.05],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6.9%、72.2%、87.9%。结论 CSA及TTCL可为诊断CTS提供客观的影像学指标,两指标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CTS的诊断效能。CSA及TTCL在区分诊断CTS严重程度中有辅助诊断价值,可反映正中神经脱髓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横断面积 韧带 神经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X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顾新元 吴萍 +4 位作者 刘纯钢 唐良秋 江志平 陈宝峰 吴雪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907-909,共3页
目的 研究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功能(FM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粤北人民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心脏X综合征患者30例(心脏X综合征组),另选取与心脏X综合征患者同期住院的... 目的 研究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功能(FM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粤北人民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心脏X综合征患者30例(心脏X综合征组),另选取与心脏X综合征患者同期住院的其他疾病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FMD,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 ①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3.4±6.25)μmol/L比(9.78±4.3)μmol/L,P<0.05];②X综合征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5.21±3.19)%比(10.99±4.06)%,P<0.01];③直线相关分析显示,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之间存在负相关(r=-0.782,P<0.01).结论 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受损,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FMD呈负相关,表明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损害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X综合征 内皮 血管 同型半胱氨酸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硬度与神经传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慧敏 肖雨雄 +1 位作者 姚远健 延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70-372,382,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成像定量(VTIQ)技术所测特发性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正中神经硬度与神经传导指标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37例(61只腕)特发性CTS患者行VTIQ及神经传导检查,分析其正中神经剪切波速度(SWV)、近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横截面积(... 目的:探讨声触诊成像定量(VTIQ)技术所测特发性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正中神经硬度与神经传导指标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37例(61只腕)特发性CTS患者行VTIQ及神经传导检查,分析其正中神经剪切波速度(SWV)、近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末端运动潜伏期(DML),以及SWV与CSA、DML的相关性。结果:正中神经的SWV与DML、CSA均呈正相关(r=0.357,P<0.05;r=0.690,P<0.001)。结论:特发性CTS患者SWV值与CSA及DML的相关性提示神经硬度的增加与神经形态学改变及神经传导的异常有关。VTIQ技术可为CTS的诊治提供更丰富的定量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触诊成像定量技术 剪切波速度 正中神经 腕管综合征 神经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