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被引量:20
1
作者 林建英 杨熙鸿 +2 位作者 杨捷生 陈伟正 郭海鹏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 12 5例 ,术中显露喉返神经 ,行甲状腺腺叶或腺叶 +峡部切除术治疗原发灶。结果 :共解剖喉返神经 14 5侧 ,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 1例 ,喉返神经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 12 5例 ,术中显露喉返神经 ,行甲状腺腺叶或腺叶 +峡部切除术治疗原发灶。结果 :共解剖喉返神经 14 5侧 ,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 1例 ,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 0 8% (1/12 5 )。结论 :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及变异 ,术中显露喉返神经 ,行瘤侧腺叶或腺叶 +峡部切除术 ,能避免损伤喉返神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手术治疗 喉返神经 损伤 预防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及癌变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周连锁 石景森 +1 位作者 王作仁 王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426-428,共3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胆囊结石及癌变过程中的变化。 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对53例胆囊结石,9例胆囊癌血清及胆汁中TNF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血清及胆汁中TNF水平(ng/mL)胆囊癌组(1.35±0.28,10.28±3.23)较胆石症组(0.9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胆囊结石及癌变过程中的变化。 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对53例胆囊结石,9例胆囊癌血清及胆汁中TNF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血清及胆汁中TNF水平(ng/mL)胆囊癌组(1.35±0.28,10.28±3.23)较胆石症组(0.93±0.23,3.38±1.11)及对照组(0.67±0.17,2.12±0.55)均显著升高(P<0.01),胆囊粘膜从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到胆囊癌的发展过程中TNF水平在血清(0.85±0.14,1.09±0.28,1.35±0.28)及胆汁中(3.04±0.93,4.05±1.17,10.28±3.23)逐级增高(各组间P<0.01),胆汁中TNF水平在胆囊癌Ⅰ~Ⅲ期(8.66±0.22)与Ⅳ~Ⅴ期(13.5±2.98)间差异显著(P<0.01),肿瘤直径≥2cm组(12.26±2.34)与≤2cm组(7.80±1.86)间差异显著(P<0.05),胆汁中TNF水平明显高于其对应的血清水平,两者之间呈正直线相关(r=0.68,P<0.001),胆囊癌术后血清TNF水平显著下降。 结论 TNF参与胆囊结石致癌的过程,与胆囊癌的临床生物学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胆囊肿瘤 胆结石 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在胆囊癌及结石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连锁 石景森 +1 位作者 王作仁 王林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 :研究从胆囊粘膜典型增生到胆囊癌的发展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表达 ,进一步探讨它们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胆囊结石引起的粘膜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及胆囊癌的TNFmR NA、TNF... 目的 :研究从胆囊粘膜典型增生到胆囊癌的发展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表达 ,进一步探讨它们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胆囊结石引起的粘膜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及胆囊癌的TNFmR NA、TNF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TNFmRNA在胆囊粘膜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及胆囊癌组织上皮细胞或癌细胞和单个核细胞(MNC)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细胞数目均逐级增高。②在胆囊癌组织中 ,癌细胞及MNC表达TNFmRNA的细胞表达数目随肿瘤进展而增多 (P <0 .0 1 )。③TNF蛋白与TNFmRNA表达区域相似 ,阳性表达率较高。④癌细胞和MNC的TNFmRNA及蛋白表达均呈正直线相关。结论 :TNF参与了胆囊结石致癌的发病过程 ,并与胆囊癌的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囊癌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T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并阑尾穿孔的诊治
4
作者 翁鸿锐 杨捷生 +2 位作者 杨熙鸿 刘迪填 林建英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58-58,60,共2页
例1.男,41岁。1994年5月行食营肿瘤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病理论断:食管鳞状细胞癌Ⅱ级,PTNM分期为T3N1MO。术后坚持口服抗癌药辅助化疗。l995年12月30日上午患者因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而就诊。查体腹肌无紧张,全腹无压痛... 例1.男,41岁。1994年5月行食营肿瘤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病理论断:食管鳞状细胞癌Ⅱ级,PTNM分期为T3N1MO。术后坚持口服抗癌药辅助化疗。l995年12月30日上午患者因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而就诊。查体腹肌无紧张,全腹无压痛和反跳痛,拟为急性肠胃炎,予带药回家治疗。当日深夜,患者突然感到右下腹剧痛,持续7h未缓解而再次入院。体温36.8℃,消瘦,全腹肌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肌 阑尾穿孔 腹腔淋巴结转移 患者 治疗 恶性肿瘤 查体 肌紧张 剧痛 压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半结肠、直肠癌肠梗阻结肠造口术后的外科治疗
5
作者 刘东举 陈声发 +2 位作者 黄文河 黄棉生 邵静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4期398-399,共2页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直肠癌肠梗阻结肠造口术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左半结肠、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而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肠造口关闭术后均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无手术死亡及肠瘘发生 ,患者全部康...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直肠癌肠梗阻结肠造口术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左半结肠、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而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肠造口关闭术后均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无手术死亡及肠瘘发生 ,患者全部康复。结论 对左半结肠、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行结肠造口术者 ,待其病情稳定后 ,可Ⅱ期同时行肿瘤根治术及肠造口关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结肠造口术后 外科治疗 直肠癌 左半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6
作者 郭海鹏 杨熙鸿 +2 位作者 林建英 陈伟正 郑静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从2001年1月~2003年6月我 科收治的头颈部肿瘤450例,对其中3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无并 发症发生,切口感染2例,腮腺漏2例,心律失...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从2001年1月~2003年6月我 科收治的头颈部肿瘤450例,对其中3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无并 发症发生,切口感染2例,腮腺漏2例,心律失常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头颈部肿瘤患者, 合理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是围手术期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处理 头颈部肿瘤 2003年6月 控制血糖 者围手术期 2001年 糖尿病患者 处理方法 无并发症 切口感染 心律失常 肿瘤患者 主要方法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激活因子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郭海鹏 刘木元 +2 位作者 彭汉伟 洪超群 张灏 《中国医药》 2011年第12期1515-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核受体共激活因子(AIB1)蛋白在甲状腺瘤、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AIB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AIB1在97例甲状腺癌、3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与16例正常对照组织巾的表达,并分析AIB1... 目的探讨核受体共激活因子(AIB1)蛋白在甲状腺瘤、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AIB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AIB1在97例甲状腺癌、3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与16例正常对照组织巾的表达,并分析AIB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组织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相关性。结果AIB1表达的阳性率在甲状腺癌(81/97,83.51%)、甲状腺瘤组织(20/32,62.50%)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2/16,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10和χ^2=10.741,均P〈0.001),其中以甲状腺癌表达最高,甲状腺瘤与甲状腺癌AIB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7,P〈0.012)。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组织中AIB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0,P=0.512),但与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χ^2=7.222,P〈0.027)。结论AIBI蛋白高表达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受体共激活因子 甲状腺肿瘤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8
作者 王伟峰 孙恩铭 郑白鸽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并严重肺结核外科治疗风险探讨
9
作者 卢诗杰 杨捷生 +4 位作者 陈于平 陈玉泉 杨卫平 翁准 杨熙鸿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53-54,共2页
对14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严重肺结核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85.7%(12/14),术后发生并发症7项次,无手术死亡。1年生存率81.8%(9/11),2年生存率62.5%(5/8).并对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肺结核 外科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发生阑尾穿孔的原因及诊治
10
作者 翁鸿锐 杨熙鸿 +1 位作者 刘迪填 林建英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42-43,共2页
报告2例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发生阑尾穿孔。认为盖尾穿孔快、迅速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的原因可能与回盲部转移淋巴结直接压迫阑尾管壁、大网膜萎缩、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腹腔放射治疗及全身化学治疗有关;指出临床表现与阑尾病理生... 报告2例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发生阑尾穿孔。认为盖尾穿孔快、迅速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的原因可能与回盲部转移淋巴结直接压迫阑尾管壁、大网膜萎缩、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腹腔放射治疗及全身化学治疗有关;指出临床表现与阑尾病理生理变化不一致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对治疗措施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淋巴结 转移 阑尾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耐受全程放疗的食管癌外科治疗探讨
11
作者 陈玉泉 秦允生 +3 位作者 杨卫平 陈于平 许强周 卢诗杰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4-35,共2页
为探索不能耐受全程放疗的食管癌病人的外科治疗,在1989年1月~1996年12月期间选择26例病人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表明:只要适应证掌握好,术前准备充分,术中精心操作,术后加强护理,仍能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食管癌 放疗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12
作者 许强周 陈于平 +3 位作者 陈玉泉 杨卫平 秦允生 卢诗杰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9-31,共3页
1989年9月至1996年10月,对75例病变超过10cm的食管癌患者行外科治疗。手术切除率96.0%(72/7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10/75),死亡率1.33%(1/7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7%(49/60)、37.1%(13/35)、28.... 1989年9月至1996年10月,对75例病变超过10cm的食管癌患者行外科治疗。手术切除率96.0%(72/7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10/75),死亡率1.33%(1/7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7%(49/60)、37.1%(13/35)、28.6%(4/14)。讨论了如何提高长段食管癌切除率及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说明了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段食管癌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黄胶囊辅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翁桢泓 罗玮 +5 位作者 李丽琳 孔庆豪 罗建华 谢应槟 蔡康余 陈筱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探讨西黄胶囊辅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西黄胶囊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目的探讨西黄胶囊辅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西黄胶囊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毒副作用及免疫功能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疾病控制率(DCR)和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均显著超越对照组,而癌胚抗原(CEA)水平及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百分比、CD8^(+)/CD4^(+)T细胞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亚组分析发现基线生存质量评分(KPS)≤80、CD8^(+)/CD4^(+)T细胞比值高及HMGB1含量高的患者在观察组中的客观缓解率(ORR)显著升高,而KPS≤80、CD8^(+)/CD4^(+)T细胞比值低及CEA、IL-2含量高的IVB期患者在观察组中具有更显著的DCR。结论西黄胶囊辅助治疗对晚期结直肠癌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尤其是对于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获益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胶囊 转移性结直肠癌 免疫功能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对吻合口漏、淋巴结清扫及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陈彬彬 蔡长茂 +1 位作者 林桂兴 庄业忠 《医药前沿》 2024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升支对吻合口漏、淋巴结清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确诊并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2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左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升支对吻合口漏、淋巴结清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确诊并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2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左结肠动脉的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保留LCA升支(低位结扎)组(n=151)及不保留LCA(高位结扎)组(n=132)。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及淋巴结情况、随访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法、Logistic回归法对该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情况的危险因素作出对应分析。结果:低位结扎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高位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吻合口漏组与非吻合口漏组术中不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不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97;95%CI为(1.329,5.884);P=0.007]。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能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且淋巴清扫效果和高位结扎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术后早期和中期生存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漏 直肠肿瘤 左结肠动脉升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无缝隙护理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素梅 谢婷婷 +1 位作者 杜镱霓 杨仕堡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8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无缝隙护理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6例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编号,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手术室无缝隙护理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6例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编号,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无缝隙护理,干预时间均为14 d。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3 d、7 d、14 d,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无缝隙护理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具有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无缝隙护理 胸腹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防治 被引量:17
16
作者 黄文河 庄业忠 +3 位作者 黄棉生 王伟峰 吴俊东 许慕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4期1098-1099,共2页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5年10月行低位直肠癌(距肛缘≤7cm)保肛手术15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7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0.09%(17/155),经非手术治疗治愈10例,暂时性横结肠造口术7例。结果提示,吻合口瘘是低位直...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5年10月行低位直肠癌(距肛缘≤7cm)保肛手术15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7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0.09%(17/155),经非手术治疗治愈10例,暂时性横结肠造口术7例。结果提示,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非手术综合治疗多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外科学 肛门 手术后并发症 吻合术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癌手术切缘癌残留原因及预后 被引量:7
17
作者 翁鸿锐 杨捷生 +3 位作者 杨卫平 陈于平 李桦 刘迪填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0-971,共2页
目的探讨贲门癌手术切缘癌残留的原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73例贲门癌手术后切缘癌残留72例临床资料,分析切缘癌残留的影响因素。结果贲门癌不同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生长方式及手术切除长度的切缘癌残留率差异均有显著... 目的探讨贲门癌手术切缘癌残留的原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73例贲门癌手术后切缘癌残留72例临床资料,分析切缘癌残留的影响因素。结果贲门癌不同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生长方式及手术切除长度的切缘癌残留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切缘癌残留组1,3,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结论贲门癌切缘癌残留明显降低生存率,术前对其进行正确估计、选择最佳手术径路、充分切除癌灶是减少和防止切缘癌残留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贲门癌 切缘 癌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性双原发癌16例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伟峰 庄业忠 +2 位作者 黄棉生 黄文河 郑白鸽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1183-1184,共2页
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冶的16例异源性双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16例患者年龄36~77岁,中位年龄54岁。第一原发癌分别为食管癌4例,直肠癌、鼻咽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各2例,胃窦癌、结肠癌、贲门癌和右肺癌各1例;Ⅰ期1例,Ⅱ期5... 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冶的16例异源性双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16例患者年龄36~77岁,中位年龄54岁。第一原发癌分别为食管癌4例,直肠癌、鼻咽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各2例,胃窦癌、结肠癌、贲门癌和右肺癌各1例;Ⅰ期1例,Ⅱ期5例,Ⅲ期9例,Ⅳ期1例。第二原发癌分别为直肠癌8例,结肠癌4例,胃窦癌2例,十二指肠癌和右乳腺癌各1例;Ⅰ期2例,Ⅱ期10例,Ⅲ期4例。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异源性双原发癌患者的第二原发癌比第一原发癌检出时间提前,两者发生的时间间隔越长,治疗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原发性/病理学 回顾性研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在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许慕明 庄业忠 +4 位作者 王伟峰 黄文河 黄棉生 吴俊东 李鏐洋 《西部医学》 2009年第7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我科58例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予奥曲肽(0.2mg,皮下注射,每8小时一次),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我科58例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予奥曲肽(0.2mg,皮下注射,每8小时一次),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缓解率(完全缓解+好转)为93.9%,对照组则为68%,缓解率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出现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早;能更好地纠正电解质失衡;治疗后的胃肠减压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腹围减少比对照组明显。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有良好的效果,适用于各型肠梗阻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肠梗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n强化的肠外营养在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吻合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棉生 庄业忠 +3 位作者 刘东举 黄文河 王伟峰 陈声发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Ala-Gln)增强的肠外营养(PN)在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22例,术后随机分2组,所有患者都接受等氮犤0.20g/(kg·d)犦等热量犤126kJ/(kg... 目的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Ala-Gln)增强的肠外营养(PN)在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22例,术后随机分2组,所有患者都接受等氮犤0.20g/(kg·d)犦等热量犤126kJ/(kg·d)犦的肠外营养支持6d,入选研究组的病例都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研究组(n=11)全营养液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Ala-Gln),对照组以常规全合一营养液进行支持。监测术后累计氮平衡、血浆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全组血浆白蛋白浓度术后第2天(POD2)与手术前(POD0)比较,均明显下降(P=0.03),至术后第7天(POD7)均有回升,研究组犤(38.32±4.12)g/L犦较对照组犤(34.72±3.13)g/L犦升高明显(P=0.007),POD7研究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亦有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P=0.008,与对照组比较P=0.04);研究组术后7d累计氮平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6)。对照组术后有伤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研究组无伤口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结论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Ala-Gln)的营养液对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后的患者比常规全合一营养液更能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大肠癌 急性肠梗阻 吻合术 丙近酰-谷氨酰胺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