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颈部肿瘤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1
作者 郭海鹏 杨熙鸿 +2 位作者 林建英 陈伟正 郑静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从2001年1月~2003年6月我 科收治的头颈部肿瘤450例,对其中3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无并 发症发生,切口感染2例,腮腺漏2例,心律失...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从2001年1月~2003年6月我 科收治的头颈部肿瘤450例,对其中3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无并 发症发生,切口感染2例,腮腺漏2例,心律失常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头颈部肿瘤患者, 合理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是围手术期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处理 头颈部肿瘤 2003年6月 控制血糖 者围手术期 2001年 糖尿病患者 处理方法 无并发症 切口感染 心律失常 肿瘤患者 主要方法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激活因子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郭海鹏 刘木元 +2 位作者 彭汉伟 洪超群 张灏 《中国医药》 2011年第12期1515-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核受体共激活因子(AIB1)蛋白在甲状腺瘤、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AIB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AIB1在97例甲状腺癌、3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与16例正常对照组织巾的表达,并分析AIB1... 目的探讨核受体共激活因子(AIB1)蛋白在甲状腺瘤、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AIB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AIB1在97例甲状腺癌、3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与16例正常对照组织巾的表达,并分析AIB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组织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相关性。结果AIB1表达的阳性率在甲状腺癌(81/97,83.51%)、甲状腺瘤组织(20/32,62.50%)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2/16,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10和χ^2=10.741,均P〈0.001),其中以甲状腺癌表达最高,甲状腺瘤与甲状腺癌AIB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7,P〈0.012)。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组织中AIB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0,P=0.512),但与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χ^2=7.222,P〈0.027)。结论AIBI蛋白高表达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受体共激活因子 甲状腺肿瘤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彭裕辉 许镒洧 +1 位作者 方裕森 郭海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941-2943,共3页
目的了解肿瘤住院患者医院获得病原菌的分布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CLSI 2008年的判断标准,对238株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做药敏试验。结果 238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26.9%,革兰阴性杆菌占63.9%,真菌占9.... 目的了解肿瘤住院患者医院获得病原菌的分布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CLSI 2008年的判断标准,对238株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做药敏试验。结果 238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26.9%,革兰阴性杆菌占63.9%,真菌占9.2%;检出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74.3%和50.0%,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等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等敏感率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MRSCN)检出率分别为55.0%和82.4%,葡萄球菌属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敏感。结论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产ESBLs细菌阳性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加强肿瘤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正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控制细菌耐药性产生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住院患者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cN1b甲状腺乳头状癌Ⅱb区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相关因素探索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木元 彭汉伟 +1 位作者 郭海鹏 杨熙鸿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颈侧区转移(cN1b)甲状腺乳头状癌Ⅱb区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性颈清扫(Ⅱ~Ⅴ区)的cN1b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83例,颈清扫淋巴结标... 目的探讨颈侧区转移(cN1b)甲状腺乳头状癌Ⅱb区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性颈清扫(Ⅱ~Ⅴ区)的cN1b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83例,颈清扫淋巴结标本按颈部分区(Ⅱa、Ⅱb、Ⅲ、Ⅳ、Ⅴ)收集并送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83例中,Ⅱ、Ⅲ、Ⅳ及Ⅴ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4.2%(45/83)、69.9%(58/83)、73.5%(61/83)和15.7%(13/83),Ⅱa区和Ⅱb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1.8%(43/83)和14.5%(12/83)。多因素分析显示Ⅱa~Ⅳ区同时转移与否是Ⅱb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37.5%vs.5.1%,OR=10.8,P=0.032)。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Ⅱb区淋巴结转移率低,术中冰冻或术前CT提示Ⅱa~Ⅳ区非同时阳性时,cN1b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无需常规行Ⅱb区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郭海鹏 彭裕辉 +1 位作者 刘木元 杨熙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0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中表达情况。方法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在1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28例甲状腺腺瘤、4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ER、PR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中表达情况。方法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在1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28例甲状腺腺瘤、4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ER、PR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性别、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ER、P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40.01、33.47,P<0.01;χ2=8.19、8.40,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腺瘤ER、PR阳性表达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4.56、16.81,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淋巴转移者、无淋巴结转移者的ER、PR阳性表达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8.39、8.84,P<0.01)。结论 ER、PR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检测ER、PR能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甲状腺乳头状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骨下肌肌皮瓣和桡侧前臂皮瓣修复半舌缺损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敏 杨熙鸿 +3 位作者 郭海鹏 陈伟正 林建英 彭汉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比较桡侧前臂皮瓣(radial forearm flap,RFF)和舌骨下肌肌皮瓣(infrahyoid myocutaneous f lap,IHMCF)成功修复半舌缺损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半舌缺损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2005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共行... 目的比较桡侧前臂皮瓣(radial forearm flap,RFF)和舌骨下肌肌皮瓣(infrahyoid myocutaneous f lap,IHMCF)成功修复半舌缺损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半舌缺损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2005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共行标准半舌切除+半舌缺损修复术且皮瓣完全存活病例24例,均为舌侧缘鳞状细胞癌,未累及舌根,其中T2 19例,T3 5例,根据供区不同分为RFF组(n=10)和IHMCF组(n=14);对比两组病例术后1年患者生活质量,采用EORTC-QLQ30及FACT-H&N35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EORTC-QLQ30量表各领域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CT-H&N35量表中进食(P=0.005)、语言(P=0.008)、牙齿(P=0.014)、咳嗽(P=0.009)4个领域I H M C F组得分高于R F F组。结论 RFF和IHMCF修复半舌缺损术后总体生活质量相近,而口腔功能则以IHMCF组患者为优;在保证手术成功率的前提下,IHMCF在半舌缺损修复中是RFF良好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生活质量 评价研究 桡侧前臂皮瓣 舌骨下肌肌皮瓣 口腔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KK1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许镒洧 郭竑 +1 位作者 郭海鹏 彭裕辉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Dickkopf-1(DKK1)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79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101例正常对照者血清DKK1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目的:探讨Dickkopf-1(DKK1)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79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101例正常对照者血清DKK1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血清中的DKK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DKK1最佳诊断临界值为2 615.9 pg/m L,曲线下面积(AUC)为0.650(95%CI:0.569~0.731),敏感度为34.2%,特异度为96.0%。DKK1诊断早期患者AUC为0.674(95%CI:0.521-0.827),敏感度为35.7%,特异度为96.0%。DKK1的阳性表达率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总TNM分期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和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DKK1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可能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一种潜在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K1 肿瘤标志物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FRA21-1对潮汕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彭裕辉 方裕森 +1 位作者 许镒洧 陈伟正 《中国医药》 2011年第7期816-817,共2页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潮汕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30例)和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90例)术前、术后第10天血清中CYFRA21-1和癌胚抗原(CEA)浓度,并对患者...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潮汕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30例)和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90例)术前、术后第10天血清中CYFRA21-1和癌胚抗原(CEA)浓度,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复发者再检测血清中CYFRA21-1和CEA浓度.结果 食管癌组术前CYFRA21-1和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3±2.75)μg/L比(1.61±0.70)μg/L,(3.14±1.60)μg/L比(1.93±0.74)μg/L,均P〈0.05].食管癌组术前CYFRA21-1和CEA水平高于术后第10天[分别为(5.13±2.75)μg/L比(2.44±0.65)μg/L,(3.14±1.60)μg/L比(2.55±0.9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前血清CYFRA21-1阳性率(58.9%,53/90)高于CEA(25.6%,2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0,P〈0.05);复发者血清CYFRA21-1阳性率(72.5%,29/40)高于CEA(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0,P〈0.05).结论 血清CYFRA21-1是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和判断复发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潮汕地区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口腔癌生存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海鹏 刘木元 +2 位作者 杨熙鸿 彭汉伟 麦瑞琴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口腔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口腔癌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或手术后放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Version 2.0)软件比较新辅助化疗(755例)与单纯...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口腔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口腔癌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或手术后放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Version 2.0)软件比较新辅助化疗(755例)与单纯手术或手术后放疗组(719例)在总体、3、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15项研究纳入Meta分析。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或手术后放疗组在总体、3、5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对Ⅲ、Ⅳ期口腔癌患者生存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癌综合治疗中,新辅助化疗在提高口腔癌患者生存率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口腔癌 生存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
10
作者 徐敏 林建英 +2 位作者 彭汉伟 杨熙鸿 陈伟正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6-106,112,共2页
目的:研究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指征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HT合并PTC 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腺体弥漫性质地变硬23例,较未合并PTC者升高(P<0.01):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下降18例,... 目的:研究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指征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HT合并PTC 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腺体弥漫性质地变硬23例,较未合并PTC者升高(P<0.01):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下降18例,较未合并PTC者升高(P<0.05);既往有手术史12例,较未合并PTC者升高(P<0.05)。结论:HT伴腺体质地变硬或血清TG水平下降时,合并PTC的比率升高,建议积极手术治疗,并行全甲状腺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乳头状癌 手术指征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鳞状细胞癌中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研究现状
11
作者 杨明峰 苏填 彭汉伟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7-10,共4页
头颈鳞状细胞癌预后较差,首诊多为中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差,复发、转移风险较高,故而亟待研发一种能够动态监测肿瘤进展的工具.液体活检作为一种肿瘤检测手段,以其非侵入性和灵活性受到极大关注.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是其中具有代表... 头颈鳞状细胞癌预后较差,首诊多为中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差,复发、转移风险较高,故而亟待研发一种能够动态监测肿瘤进展的工具.液体活检作为一种肿瘤检测手段,以其非侵入性和灵活性受到极大关注.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液体活检标志物.随着检测方法的进步,该技术与多种恶性肿瘤临床诊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旨在介绍这两种标志物的相关概念、检测方法以及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鳞状细胞 肿瘤细胞 循环 液体活检
原文传递
吞咽功能训练在头颈部癌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琼 邱洁华 +1 位作者 陈岳霞 李扬屏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11期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训练在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和舌癌≥2/3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38例喉癌舌癌患者为研究对象,24例患者接受全喉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14例... 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训练在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和舌癌≥2/3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38例喉癌舌癌患者为研究对象,24例患者接受全喉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14例患者接受舌癌≥2/3切除+颈淋巴结清扫+皮瓣取皮植皮术,将患者根据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个月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SWAL-QO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SWAL-QOL量表评分为(162.65±13.46)分,高于对照组的(118.67±15.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功能训练可帮助患者术后吞咽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值得在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和舌癌≥2/3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训练 喉癌 舌癌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广东省潮汕地区单中心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初步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洪晨善 魏晓龙 +3 位作者 刘木元 郭海鹏 曾芸珠 彭汉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潮汕地区单中心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167例HNSCC患者的肿瘤原发灶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16... 目的探讨广东省潮汕地区单中心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167例HNSCC患者的肿瘤原发灶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以肿瘤细胞p16蛋白阳性率≥76%为判断HNSCC存在HPV的依据,分析p16蛋白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原位杂交法(ISH)检测肿瘤组织中是否存在HPV 16、18 DNA;应用RNAscope法检测肿瘤组织中18种常见的高危HPV亚型(HPV HR 18)RNA的表达情况,分析p16蛋白阳性细胞比例≥50%的肿瘤组织中HPV HR 18阳性情况。结果患者p16蛋白强表达率为7.2%(12/167);低龄组(<50岁)p16蛋白强表达率高于高龄组(≥50岁)[17.2%(5/29)比5.1%(7/138),χ^2=5.321,P=0.021];口咽癌组p16蛋白强表达率高于非口咽癌组[29.4%(5/17)比4.7%(7/150),χ^2=14.019,P<0.01];性别、烟酒嗜好及肿瘤分期分层患者间p16蛋白强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SH检测示,全部HNSCC原发灶均未发现HPV 16、18 DNA,重复实验结果一致。RNAscope法检测示,肿瘤细胞p16蛋白阳性率≥50%的19例患者中,3例(15.8%)肿瘤组织HPV HR 18 RNA阳性。结论潮汕地区HNSCC患者的HPV阳性率较低,以口咽癌患者最高,且呈年轻化趋势。潮汕地区HNSCC主要致HPV亚型可能并非HPV 16、18,而可能是包括HPV HR 18中的其他致病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鳞状细胞 人乳头瘤病毒 潮汕地区
原文传递
微信支持下的Mini-CEX联合DOPS在肿瘤学临床教学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4
作者 刘宏芝 肖映胜 +7 位作者 李植锋 黄瑞虹 许少伟 张永渠 张凡 陈少斌 陈蕾 曾德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0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微信支持下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xamination exercise,Mini-CEX)和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在肿瘤学临床教学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Mini-CEX和DOPS评估表,于201... 目的探讨微信支持下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xamination exercise,Mini-CEX)和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在肿瘤学临床教学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Mini-CEX和DOPS评估表,于2018年3月开始,连续3个月对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1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进行临床考核。带教教师借助微信填报问卷星格式的评估表,进行实时评分。统计分析评估指标的分数变化。结果Mini-CEX的组织效能项目,第三个月评分(8.40±0.17)比第二个月评分(8.83±0.10)有所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DOPS中,执行临床操作的技术能力、与患者沟通的技巧等项目,第三个月评分[(8.87±0.17)和(9.13±0.20)]分别比第二个月评分有所提高分比[(8.17±0.20)和(8.11±0.28)],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肿瘤学临床教学考核中,结合微信运用Mini-CEX和DOPS效果良好,具有操作简便、观察直接、时间地点的选择灵活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 微信 临床教学 考核 肿瘤学
原文传递
带观察窗皮岛设计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咽环形缺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巍巍 彭汉伟 +1 位作者 刘学奎 郭朱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7-481,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ALT)修复下咽环形缺损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设计带观察窗皮岛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收治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和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 目的分析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ALT)修复下咽环形缺损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设计带观察窗皮岛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收治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和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的22例下咽环形缺损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观察近期修复效果总结该技术的要点、优势和并发症。结果环形下咽缺损的长度7-9cm。切取的ALT皮瓣大小(8~9)cm×(11~18)cm。设计观察窗皮岛的面积(2.0~3.0)cm×(2.5-4.0)cm。移植皮瓣存活率为91%(20/22)。2例发生皮瓣坏死的患者采用带蒂胸大肌皮瓣进行二期重建。所有患者术后吻合口均通畅。59%患者(13/22)术后进食吞咽主观评价为好;41%(9/22)患者术后吞咽一般。3例(14%)患者术后出现咽瘘,其中1例咽瘘可以短期自愈,另外2例需要二期手术修补。结论带观察窗皮岛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咽环形缺损稳定性高,技术相对简单,创伤小而且术后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 游离组织瓣 修复外科手术 鳞状细胞
原文传递
HSP70自身抗体和EB病毒VCA-IgA联合检测对鼻咽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裕辉 陈伟正 +2 位作者 黄利生 方裕森 许镒洧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198-1201,1206,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70自身抗体和EB病毒衣壳抗原(viral capsidantigen,VCA)-IgA抗体联合检测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2—05-03—2014—04—22汕头大学医学院...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70自身抗体和EB病毒衣壳抗原(viral capsidantigen,VCA)-IgA抗体联合检测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2—05-03—2014—04—22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09例NPC患者和216名正常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uSA)检测血清中HSP70自身抗体和EB病毒VCA-IgA的表达水平。结果NPC患者血清HSP70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01。HSP70自身抗体对NPC的诊断敏感度为28.7%,95%CI为22.8~35.4;VCA-IgA为49.3%,95%CI为42.3~56.2。HSP70自身抗体诊断的特异度为94.9%,95%CI为90.8~97.3;VCA-IgA为95.8%,95%CI为92.0~98.0。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63.2%,95%CI为56.2~69.6;特异度为91.2%,95%CI为86.4~94.5。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在早期NPC患者为53.1%(95%CI为35.0h70.5),高于正常对照的8.8%(95%CI为5.5~13.6),P〈0.001。HSP70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与NPC患者的性别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T分期、N分期和总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血清HSP70自身抗体对NPC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与VCA-IgA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NPC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自身抗体 EB病毒壳抗体 鼻咽癌 诊断
原文传递
血清DKK1和EB病毒VCA-IgA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镒洧 黄利生 +1 位作者 郭海鹏 彭裕辉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Dickkopf-1(DKK1)和EB病毒壳抗体(VCA-IgA)联合检测在鼻咽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0例鼻咽癌患者和6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DKK1和VCA-IgA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 目的:探讨血清Dickkopf-1(DKK1)和EB病毒壳抗体(VCA-IgA)联合检测在鼻咽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0例鼻咽癌患者和6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DKK1和VCA-IgA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DKK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80.773(429.146)pg/ml ∶316.174(252.96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46,P<0.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DKK1对鼻咽癌的最佳诊断临界值为611.981 pg/ml,其诊断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95%CI为0.654~0.815),敏感性为50.0%,特异性为96.9%。VCA-IgA对鼻咽癌的诊断AUC为0.714(95%CI为0.631~0.798),敏感性为47.5%,特异性为95.4%。DKK1和VCA-IgA联合检测的诊断AUC为0.849(95%CI为0.783~0.914),敏感性为76.3%,特异性为95.4%。早期鼻咽癌患者DKK1和VCA-IgA联合检测效果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84,P<0.001)。结论血清DKK1对鼻咽癌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VCA-IgA有助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诊断 DICKKOPF-1 EB病毒壳抗体
原文传递
皮瓣移植舌再造术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
18
作者 刘增琼 许雪芬 +1 位作者 邱洁华 黄银英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9期163-165,共3页
目的 针对皮瓣移植舌再造术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2例进行皮瓣移植舌再造术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 针对皮瓣移植舌再造术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2例进行皮瓣移植舌再造术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认知干预+康复指导+饮食干预+出院后干预。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5)。结论在皮瓣移植舌再造术患者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移植舌再造术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