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类LC-PUFA合成代谢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谢帝芝 陈芳 +6 位作者 张庆昊 陈军亮 董烨玮 王树启 游翠红 聂国兴 李远友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19,共17页
鱼类是人体获取优质蛋白、特别是LC-PUFA的主要食物来源,人类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将主要依赖于水产养殖.然而,鱼油资源短缺、价格昂贵严重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弄清鱼类LC-PUFA合成代谢的调控机制,有助于解决在水产饲料中利用植... 鱼类是人体获取优质蛋白、特别是LC-PUFA的主要食物来源,人类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将主要依赖于水产养殖.然而,鱼油资源短缺、价格昂贵严重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弄清鱼类LC-PUFA合成代谢的调控机制,有助于解决在水产饲料中利用植物油替代鱼油存在的不良效果问题,降低或摆脱水产养殖对鱼油的依赖.本文主要从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表观遗传水平等方面,对鱼类LC-PUFA合成代谢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LC-PUFA 合成代谢 调控机制 鱼油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鼓鱼幼鱼对脂肪的适宜需要量
2
作者 游翠红 林思源 +1 位作者 王树启 李远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96,共7页
为确定金鼓鱼(Scatophagus argus)日粮中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以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3%、6%、9%、12%、15%的5种等氮的配合饲料(F1~F5),在海上网箱中对初始体质量为4.3g左右的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测定其生长、免疫与抗... 为确定金鼓鱼(Scatophagus argus)日粮中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以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3%、6%、9%、12%、15%的5种等氮的配合饲料(F1~F5),在海上网箱中对初始体质量为4.3g左右的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测定其生长、免疫与抗氧化指标、内源性消化酶活性等。结果显示,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饲料脂肪水平为9%的F3组最大,与饲料脂肪水平为12%和15%的两试验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蛋白质效率以饲料脂肪水平为12%的F4组最大,在F2~F5组间没有显著差异;饵料系数以饲料脂肪水平为9%的F3组最低,在F2~F5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其变化趋势与上述3个指标相反;肝体比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不断上升,饲料脂肪水平为15%的F5组鱼的肝体比显著大于F1和F2组。饲料脂肪水平也显著影响金鼓鱼的粗脂肪、粗蛋白、灰分及水分含量。当饲料脂肪水平为9%时,金鼓鱼胃和肠道的脂肪酶活性较高,且肠道和肝脏的免疫与抗氧化指标较好。根据饲料脂肪含量与金鼓鱼的增重率、饵料系数分别作曲线回归分析,确定金鼓鱼饲料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为8.6%~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鼓鱼 脂肪需求 生长性能 消化酶 免疫与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