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呼吸机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效果
1
作者 刘宏健 《大医生》 2024年第1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呼吸机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结合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收治的70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参照组... 目的探讨高频呼吸机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结合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收治的70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呼吸机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高频呼吸机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氧合指数、吸入氧浓度、上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pH值、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参照组;两组患儿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参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儿上机、氧疗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参照组(80%)(均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高频呼吸机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结合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效果较佳,可改善氧合功能,促进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呼吸机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血气分析 氧合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1,6-二磷酸果糖对新生儿窒息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心功能、肾功能和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马萍璇 黄海川 陈楷正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768-1771,共4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1,6-二磷酸果糖(FDP)对新生儿窒息(NA)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心功能、肾功能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收治的NA并发HIE患儿120例,随...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1,6-二磷酸果糖(FDP)对新生儿窒息(NA)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心功能、肾功能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收治的NA并发HIE患儿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给予GM1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FD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血糖水平。记录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治疗后,B组血清CK、CK-MB、BUN、SCR及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和治疗前,NBNA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M1联合FDP治疗可有效改善NA并发HIE患儿的心功能、肾功能、血糖水平以及神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1 6-二磷酸果糖 新生儿窒息 缺血缺氧性脑病 心肾功能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蓝光照射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排便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马萍璇 黄海川 陈楷正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蓝光照射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排便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8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观...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蓝光照射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排便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8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观察2组患儿的排便情况、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初次排便时间、粪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在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应用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蓝光照射疗效显著,可促进患儿的排便功能得到快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口服液 蓝光照射 病理性黄疸 排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海川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5期2826-2827,共2页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接受救治的50例HIE患儿及50例非HIE高危患儿,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就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母亲...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接受救治的50例HIE患儿及50例非HIE高危患儿,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就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母亲妊娠期高血压(OR=3.46,P〈0.01)、胎儿窘迫(OR=2.49,P〈0.05)、脐带异常(OR=3.74,P〈0.01)、脐带绕颈(OR=3.81,P〈0.01)、产程异常(OR=4.72,P〈0.01)、羊水污染(OR=4.72,P〈0.01)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根据对应的危险因素开展护理干预对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危险因素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联合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宏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商品名: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0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50例。治疗A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联合固尔... 目的探讨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商品名: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0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50例。治疗A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联合固尔苏治疗,治疗B组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联合固尔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A组的PaO2(59.0±5.4)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治疗B组的(64.7±5.2)mm Hg,PaCO2(44.2±5.0)mm Hg高于治疗B组的(36.4±4.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无创通气时间(7.3±3.1)d、氧疗时间(12.4±6.2)d、临床症状缓解时间(3.8±0.6)d、住院时间(16.9±7.1)d均长于治疗B组的(4.5±2.6)、(7.7±3.3)、(1.8±0.4)、(12.7±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2.0%低于治疗B组的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P<0.05)。结论BiPAP通气模式联合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PaO2水平改善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了临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猪肺磷脂注射液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临床治疗效果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海川 《海峡药学》 2017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喂养困难新生儿,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别50例。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研究组腹胀消失时间、... 目的探究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喂养困难新生儿,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别50例。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研究组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进食后残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临床症状,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新生儿 喂养困难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非小事 全程护理是关键
7
作者 邱佩煌 《健康向导》 2023年第6期10-11,共2页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严重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护理,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发生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多器官损伤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新生儿生命安全。因此,防治新生儿窒息对保障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而分娩是一个复杂过程,...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严重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护理,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发生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多器官损伤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新生儿生命安全。因此,防治新生儿窒息对保障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而分娩是一个复杂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因而需要从各环节细节入手,从产前到产后全程进行监测和护理管理,才能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血症 新生儿生长发育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生命 全程护理 多器官损伤 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和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薛清彬 吴泽彬 黄海川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806-1807,共2页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诊断价值,为小儿CNS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60例诊断为CNS感染的患儿作为病例组,其中病毒性感染30例,细菌性感染30例,同时随机抽取无感染发生的儿童3...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诊断价值,为小儿CNS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60例诊断为CNS感染的患儿作为病例组,其中病毒性感染30例,细菌性感染30例,同时随机抽取无感染发生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时详细记录所有受试儿童的基本信息及相关病史,并抽取肘静脉血检测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CNS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CNS病毒感染组患儿及对照组儿童(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NS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血清降钙素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脱氢酶对小儿CNS病毒性感染有较好的诊断,降钙素原对小儿CNS细菌性感染有较好的诊断,无论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明显增高,且细菌性感染升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适时静脉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体格发育的影响
9
作者 马萍璇张莹赵崇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69-072,共4页
探讨对于早产儿进行适时的静脉营养支持助力神经行为以及体格发育的作用效果。方法 对纳入到研究的早产儿病例对象分组,120例的早产儿在随机分组下,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两组,都是每组患者60例。对于早产儿都提供静脉营养的支持,同期... 探讨对于早产儿进行适时的静脉营养支持助力神经行为以及体格发育的作用效果。方法 对纳入到研究的早产儿病例对象分组,120例的早产儿在随机分组下,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两组,都是每组患者60例。对于早产儿都提供静脉营养的支持,同期对照组的早产儿,在出生24h后开启营养支持干预,而观察组选择在出生24h内的营养支持以及开奶支持干预。就两组早产儿的神经行为、体格发育进行评估以及对比。结果 早产儿经过治疗后,NBNA评分观察组(34.45±1.62)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儿在身长(52.23±2.06)cm、体重(4.25±0.52)kg、头围(36.65±1.35)cm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儿在血红蛋白(112.25±5.26)g/L、血清白蛋白(35.88±2.65)g/L、前白蛋白(141.15±9.25)mg/L、总蛋白(48.85±4.11)g/L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在静脉营养时间(7.22±1.16)d、足量喂养时间(10.01±2.15)d、住院时间(34.45±4.16)d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早产儿群体,早期适时的静脉营养支持干预可促进其神经行为发育及体格发育,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早期适时静脉营养支持 神经行为发育 体格发育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剂联合皮质激素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海川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期81-82,共2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作为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对于患儿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为咳嗽、胸闷以及呼吸困难。虽然这些症状可逆转,但是病情加重也会偶见死亡,因此对于该疾...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作为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对于患儿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为咳嗽、胸闷以及呼吸困难。虽然这些症状可逆转,但是病情加重也会偶见死亡,因此对于该疾病患儿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预防患儿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发作 支气管哮喘 儿童 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7 转化生长因子-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