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多微源的微网并网优化运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燕颖 潘庭龙 《电子设计工程》 2016年第7期13-16,共4页
并网运行模式是发挥微网系统与大电网互补灵活性的重要形式。建立了含有储能单元和多微源包括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燃料电池、柴油发电机的复杂微网系统模型。在分时电价机制下,基于调度时段内追踪净负荷及SOC的状态变化制定了的优化... 并网运行模式是发挥微网系统与大电网互补灵活性的重要形式。建立了含有储能单元和多微源包括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燃料电池、柴油发电机的复杂微网系统模型。在分时电价机制下,基于调度时段内追踪净负荷及SOC的状态变化制定了的优化调度策略。以含多约束条件的经济及环境成本最优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优化模型,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得出各微源及蓄电池整个调度周期内运行状态。最后,结合具体算例验证了该调度策略和改进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多微源 并网 运行优化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逆变器多故障模式识别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沈艳霞 吴娟 +1 位作者 赵芝璞 纪志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47-1456,1463,共11页
以二极管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为例,分析了三电平逆变器单管开路和多管同时开路故障状态下的相电流和桥臂电压信号,提出了基于相空间重构和小波包分析的三电平逆变器故障识别方法。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对相电流进行重构,得到表征系统... 以二极管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为例,分析了三电平逆变器单管开路和多管同时开路故障状态下的相电流和桥臂电压信号,提出了基于相空间重构和小波包分析的三电平逆变器故障识别方法。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对相电流进行重构,得到表征系统故障特征的不同形状、大小和方向的电流轨迹图形,借助图像处理技术识别出相电流不同的各类故障;对相电流相同的不同故障模式辅以小波包分析,提取出桥臂电压的特征频谱,识别出三电平逆变器的所有典型故障。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精确提取出各故障状态的特征向量,实现多种故障模式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逆变器 故障识别 相电流 桥臂电压 相空间重构 小波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辨识模型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子赟 纪志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9-85,共7页
为了准确预测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针对实际风场,给出一种基于灰色GM(1,1)模型和辨识模型的风电功率预测建模方法,采用残差修正的方法对风速进行预测,得出准确的风速预测序列。同时为了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引入FIR-MA迭代辨识模型,... 为了准确预测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针对实际风场,给出一种基于灰色GM(1,1)模型和辨识模型的风电功率预测建模方法,采用残差修正的方法对风速进行预测,得出准确的风速预测序列。同时为了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引入FIR-MA迭代辨识模型,从分段函数的角度对风电场实际风速-风电功率曲线进行拟合,取得合适的FIR-MA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额定容量为850 kW的风电机组进行建模,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以及单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与风电场的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灰色-辨识模型的风电机组输出功率预测方法是有效和实用的,该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风电机组的实时输出功率,从而提高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测 风电功率特性曲线 灰色理论 FIR—MA模型 辨识 最小二乘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信标节点路径优化策略 被引量:37
4
作者 沈艳霞 薛小松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2-44,共3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节点定位技术中未知节点覆盖率低、成本高的问题,采用移动信标节点技术,提出对高斯—马尔可夫移动模型(GMM)规划路径的优化策略,使信标节点更有效地在待测区域移动,提高对未知节点的覆盖率,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节点定位技术中未知节点覆盖率低、成本高的问题,采用移动信标节点技术,提出对高斯—马尔可夫移动模型(GMM)规划路径的优化策略,使信标节点更有效地在待测区域移动,提高对未知节点的覆盖率,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未知节点覆盖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覆盖迅速、覆盖率高,能很好地适应大规模随机布撒节点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信标节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 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电容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单周期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磊 潘庭龙 +2 位作者 沈艳霞 吴定会 纪志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21-1530,共10页
基于开关电容网络串联放电、并联充电工作特点,提出一种实现输入输出电压大变比的双向开关电容网络DC-DC变换器。针对变换器抗输入扰动抑制能力差和动态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提出采用单周期控制结合输出电压反馈补偿控制方法,实现在一个周... 基于开关电容网络串联放电、并联充电工作特点,提出一种实现输入输出电压大变比的双向开关电容网络DC-DC变换器。针对变换器抗输入扰动抑制能力差和动态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提出采用单周期控制结合输出电压反馈补偿控制方法,实现在一个周期内有效抑制输入电压扰动并提高变换器抗负载扰动能力。分析了双向开关电容网络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特性,并对所提电路及其在输入电压、负载以及给定等参数变化时的状态进行实验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变换器具有较强的升降压能力;改进单周期控制变换器具有良好的抗扰动能力和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容网络 高增益 双向变换 改进单周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模糊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 被引量:21
6
作者 沈艳霞 靳保龙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04-3410,3419,共8页
电机节能控制中损耗模型法要求电机参数尽可能稳定准确,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参数在线辨识的稳定性及收敛速度,基于带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算法,提出一种模糊遗忘因子最小二乘算法。首先利用帕德逼近法线性化技术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线性回归... 电机节能控制中损耗模型法要求电机参数尽可能稳定准确,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参数在线辨识的稳定性及收敛速度,基于带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算法,提出一种模糊遗忘因子最小二乘算法。首先利用帕德逼近法线性化技术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线性回归数学模型,根据电流误差设计模糊控制器,进行遗忘因子的自适应调整,并将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阻的在线辨识中,较好地解决了遗忘因子最小二乘算法中结果稳定性和收敛速度相互矛盾的问题,最后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忘因子 最小二乘 模糊控制 参数辨识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