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光免疫治疗策略靶向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施薏 冯镜闻 《中国处方药》 202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近红外光免疫治疗(NIR-PIT)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结合了光动力疗法和免疫疗法的原理。在NIR-PIT中,特定的光敏剂与针对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形成光敏剂-抗体复合物。当这些复合物靶向到肿瘤细胞表面后,通过使用近红外... 近红外光免疫治疗(NIR-PIT)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结合了光动力疗法和免疫疗法的原理。在NIR-PIT中,特定的光敏剂与针对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形成光敏剂-抗体复合物。当这些复合物靶向到肿瘤细胞表面后,通过使用近红外光照射肿瘤区域,激活光敏剂,从而引发细胞毒性效应,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损伤或者死亡。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免疫细胞调节方式均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维持免疫抑制环境的主要细胞成分在肿瘤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抗肿瘤作用,因此通过靶向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治疗策略,恢复或者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固有的抑制肿瘤能力,重塑人体的免疫微环境,可以产生良好的综合性应答效果。维持免疫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成纤维细胞、免疫抑制细胞等具有特定标记物的细胞能够被NIR-PIT消除,免疫抑制被解除,最大限度地保障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运行。本文对NIR-PIT治疗策略靶向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免疫治疗 靶向 肿瘤微环境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案式PBL的“对分课堂”教学法在西医院校中医八纲辨证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肖寒 奚柯婧 +1 位作者 王蕾 朱焯炜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2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索基于病案式PBL的“对分课堂”教学法在西医院校中医八纲辨证教学中使用的效果。方法同一专业临床医学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参与基于病案式PBL的“对分课堂”教学法,前半课时课堂教授基础知识,而后提出临床病案以及... 目的探索基于病案式PBL的“对分课堂”教学法在西医院校中医八纲辨证教学中使用的效果。方法同一专业临床医学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参与基于病案式PBL的“对分课堂”教学法,前半课时课堂教授基础知识,而后提出临床病案以及思考问题给学生,课间学生查找资料,后半课时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并总结正确的辨证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使用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来评估。结果实验组学生“辨证分析”和“方药”部分成绩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学生学习主动性、知识掌握度和分析能力、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都有所增强。学生认为,这一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P<0.05)。结论基于病案式PBL的“对分课堂”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西医院校医学生学习中医辨证论治的水平和分析解决病案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对分课堂教学法 八纲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仑伐替尼联合PD-1单抗及GEMOX方案在晚期胆道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邬晓敏 方益鹏 +2 位作者 章真 章烨 金成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靶免(仑伐替尼+信迪利单抗)联合GEM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在胆道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24年1月在我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及肝胆外科接受靶免(仑伐替尼+信迪利单抗)联合GEMOX(吉西他滨... 目的探讨靶免(仑伐替尼+信迪利单抗)联合GEM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在胆道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24年1月在我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及肝胆外科接受靶免(仑伐替尼+信迪利单抗)联合GEM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的复发转移的晚期胆道恶性肿瘤患者24例,主要观察终点设置为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观察终点设置为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安全性。借助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99)变化、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影像学改变等各项数据综合评估靶免(仑伐替尼+信迪利单抗)联合GEM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安全性和整体临床效果。结果部分缓解(PR)8例,稳定(SD)8例,进展(PD)8例,ORR 33.3%(8/24),DCR 66.7%(16/24),中位OS 13个月,中位PFS 8个月。治疗后CA199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14/24,58.3%)、白细胞下降(22/24,91.6%)、贫血(20/24,83.3%),其中有1例因严重不良事件退出治疗,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于胆道梗阻合并感染。结论采用靶免(仑伐替尼+信迪利单抗)联合GEM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在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复发转移 化疗 靶向 免疫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诊治体会
4
作者 邬晓敏 章烨 李蔚 《当代医学》 2017年第30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4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诊治体会。结果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高度异质性肿瘤,应根据各自的不同生物行为选择合理有效的治...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4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诊治体会。结果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高度异质性肿瘤,应根据各自的不同生物行为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有重要价值。结论对不同类型的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应采取相应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胃肠肿瘤 肝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劳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蕾 邬晓敏 +1 位作者 吕庆 谢智惠 《北京中医药》 2016年第7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劳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2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Piper疲乏量表进行癌因性疲劳症的调查及测量,对确诊患有癌因性疲劳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的信息采集和中医...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劳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2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Piper疲乏量表进行癌因性疲劳症的调查及测量,对确诊患有癌因性疲劳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的信息采集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3个月后对患者随访1次,观察证候的演变情况。结果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劳的中医证候主要分为6类:肝气郁滞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亏虚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痰湿凝聚证,其中出现比例较高的证型依次为:肝气郁滞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亏虚证。3个月后肝气郁滞证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证型演变,演变为气滞血瘀证及气阴两虚证最多。结论肝气郁滞证是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劳症最主要的中医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辅助化疗 癌因性疲劳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释放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防治高致吐风险化疗恶心呕吐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杰 徐永萍 顾丹凤 《现代临床护理》 2020年第9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情绪释放疗法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肿瘤高致吐风险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肿瘤高致吐风险化疗患者120例,依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按照数字随机表的编码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 目的探讨情绪释放疗法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肿瘤高致吐风险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肿瘤高致吐风险化疗患者120例,依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按照数字随机表的编码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予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情绪释放疗法。干预14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程度、焦虑、抑郁、压力和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化疗第14天的焦虑、抑郁、压力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情绪释放疗法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有效防治高致吐风险化疗恶心呕吐的发生,改善焦虑、抑郁程度,降低患者的知觉压力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释放疗法 经皮穴位电刺激 高致吐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芍六君子汤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蕾 谢智惠 +1 位作者 肖寒 吕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21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加减归芍六君子汤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符合癌因性疲劳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使用治疗并服用加减归芍六君子汤,1... 目的观察加减归芍六君子汤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符合癌因性疲劳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使用治疗并服用加减归芍六君子汤,1日2次口服,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其间间隔5日,2组均观察2个疗程。均行手术根治术,术后化疗方案采用肠癌NCCN的Capox 21天的标准化疗方案。观察比较疲劳症状评分、临床疗效、骨髓抑制情况、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疲劳评分均数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6.6%;对照组有效率为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计数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及血红蛋白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改变均不明显。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下降,而治疗组患者的CD^+3,CD^+4,CD^+4/CD^+8的水平较化疗前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组间同期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NK细胞,治疗组百分比有所下降,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使用加减归芍六君子汤能较好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劳的诸多症状,同时可增强其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劳 中医药疗法 归芍六君子汤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单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邬晓敏 章烨 +1 位作者 李蔚 张斌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6期876-879,共4页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放疗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放疗联合贝伐单抗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放疗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放疗联合贝伐单抗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药物安全性(不良反应)、肌力评分、生存率和脑水肿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在肌力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高血压、鼻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瘤周水肿和瘤体体积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瘤周水肿及瘤体体积明显减小(P<0.05)。结论贝伐单抗应用治疗肺癌脑转移,临床效果理想,具有安全性、可实施性,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肺癌脑转移 肌力评分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知柏地黄汤缓解乳腺癌来曲唑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肖寒 奚柯婧 方乃青 《当代医学》 2019年第3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知柏地黄汤缓解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口服来曲唑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就诊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的口服来曲唑的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53例,采用... 目的探讨加味知柏地黄汤缓解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口服来曲唑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就诊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的口服来曲唑的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5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3例口服来曲唑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7例,治疗组26例。所有患者均口服来曲唑,对照组同时服用谷维素,治疗组口服加减知柏地黄汤,连用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Kupperman评分,FACT-B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性激素水平(FSH、LH、E2),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Kup-perman评分[4周(36.48±5.01)vs.(42.72±7.65),8周(36.48±5.01)vs.(35.61±8.27)]、FACT-B评分[4周(85.60±9.53)vs.(72.91±10.87),8周(91.57±8.73)vs.(73.19±12.82)],中医证候评分[4周(7.20±3.69)vs.(10.58±4.37),8周(5.93±3.17)vs.(5.93±3.1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激素水平以及肿瘤指标CA153变化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知柏地黄汤能显著改善绝经后乳腺癌来曲唑内分泌治疗患者类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疲乏、关节痛等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对其性激素水平以及肿瘤指标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来曲唑 加味知柏地黄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穴位电刺激对乳腺癌蒽环类方案化疗患者止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敏 肖寒 奚柯婧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5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中频穴位电刺激联合常规止吐药物缓解乳腺癌蒽环类方案化疗患者呕吐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并使用表柔比星为主方案化疗的57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中频穴位电刺激联合常规止吐药物缓解乳腺癌蒽环类方案化疗患者呕吐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并使用表柔比星为主方案化疗的57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29)。对照组化疗前均使用地塞米松联合阿扎司琼注射液常规止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中频电脉冲治疗仪刺激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位。比较两组化疗后24 h评价急性呕吐反应、食欲积分及化疗后120 h评价延迟性呕吐反应、KPS评分、体质量。结果治疗组发生Ⅰ~Ⅳ度急性呕吐反应以及延迟性呕吐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73.45±10.46)分vs.(63.21±1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食欲评分低于对照组[(1.38±0.76)分vs.(2.00±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便秘、腹痛腹胀、乏力、头昏头痛、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频穴位电刺激联合常规止吐药物对乳腺癌蒽环类方案化疗患者的止吐作用优于单用常规止吐方案,且能改善患者KPS评分以及缓解化疗引起的食欲下降,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穴位电刺激 乳腺癌 止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君子汤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奚柯婧 肖寒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胃癌术后患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胃癌术后患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胃癌根治术,给予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四君子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的中医症状积分、免疫功能[外周血CD4+、CD8+百分比,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营养指标(TP、Hb、ALB)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中期因子(MK)水平。结果与术前比,术后1周两组患者神疲乏力、纳呆消瘦、面色萎黄、便溏、腹泻、呕吐评分,外周血CD8+百分比及血清s IL-2R、YKL-40、MK水平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而外周血CD4+百分比及血清IgA、IgM、TP、Hb、ALB水平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四君子汤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四君子汤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判性思维模式护理对癌性腹水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烨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4期66-67,共2页
目的探究评判性思维模式护理对癌性腹水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有癌性腹水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6月入院的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18年7月—12月入院的为观察组,予以评判性思维模式护理... 目的探究评判性思维模式护理对癌性腹水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有癌性腹水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6月入院的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18年7月—12月入院的为观察组,予以评判性思维模式护理,每组各25例。结果对照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焦虑、抑郁得分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评判性思维模式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应积极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判性思维 癌性腹水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胃癌患者术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晶 姜伟华 +1 位作者 王蕾 谢智惠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探讨Ⅲ期胃癌患者术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的相关性,为临床更全面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初治的182例术后Ⅲ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Ⅲ期胃癌患者术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的相关性,为临床更全面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初治的182例术后Ⅲ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患者均定期随访,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的最佳截断值,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分析中医证型与C-反应蛋白(CRP)、NLR、PLR、LMR的相关性。结果:(1)182例胃癌患者中医证型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胃阴亏虚证(27.5%)、脾肾阳虚证(20.8%)、肝气犯胃证(15.4%)、气血两亏证(14.3%)、痰瘀互结证(11.0%)、湿热内蕴证(11.0%);(2)不同中医证型间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阴亏虚证和脾肾阳虚证患者>63岁(中位年龄)的占比高于其他4个证型;不同中医证型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证以男性居多,肝气犯胃证以女性为主;不同中医证型间T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2)期患者的证型分布占比均较少,实证患者在T_(3)期占比居多,虚证患者以T_(4)期占比为主;不同中医证型间N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在N_(1-2)期分布差异不大,虚证患者在N3期分布占比高于实证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患者在ⅢC期的占比明显高于实证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血红蛋白(H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亏虚证患者的Hb均值显著低于与其他5个证型患者的Hb均值;(3)不同中医证型间PLR、LM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虚证患者中PLR高值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实证患者(P<0.05),虚证患者中LMR低值的比例高于实证患者(P<0.05)。结论:Ⅲ期胃癌患者术后中医证型以虚证多见;随着局部肿瘤侵犯深度扩大、淋巴结受累程度和范围的增加、肿瘤分期的进展,虚证所占比例越高;虚证的患者更易出现PLR值升高、LMR值降低,患者有存活率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医证型 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