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蛋白酶在VSD治疗骨科急慢性创面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贤俊 王冰 +1 位作者 张梦 赵锡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1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胰蛋白酶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急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8例行VSD治疗的骨科急慢性创面患者,根据是否使用胰蛋白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清创治疗,术后均用3000 ml生理盐水通过VSD副... 目的分析胰蛋白酶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急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8例行VSD治疗的骨科急慢性创面患者,根据是否使用胰蛋白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清创治疗,术后均用3000 ml生理盐水通过VSD副管匀速冲洗管道,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每8小时通过副管用胰蛋白酶灌洗创面。比较两组VSD使用次数、住院时间、堵管率,治疗前后创面面积及治疗后肉芽组织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VSD使用次数(1.53±0.64)次少于对照组的(2.50±1.37)次,住院时间(28.44±1.28)d短于对照组的(35.19±1.44)d,堵管率8.7%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及结束后,观察组创面面积均小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结束,对照组创面面积小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观察组创面面积分别为(50.07±7.42)、(47.29±8.02)cm^(2),小于对照组的(57.25±8.89)、(54.23±9.04)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肉芽组织评分分别为(7.00±1.81)、(8.33±1.2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69±1.89)、(6.83±1.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肉芽组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急慢性创面患者在传统生理盐水冲洗的基础上加用胰蛋白酶灌洗创面,可有效降低VSD堵管率及使用次数,加快了创面愈合及肉芽组织增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胰蛋白酶 堵管 骨科 急慢性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PVP后再次骨折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2
2
作者 缪世昌 张梦 +1 位作者 戚文元 胡飞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5期105-110,共6页
目的构建列线图模型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再次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接受PVP手术治疗的690例绝经后OT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构建列线图模型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再次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接受PVP手术治疗的690例绝经后OT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抽样法按照7∶3比例分为建模组(n=483)与验证组(n=207)。采用单因素分析建模组患者PVP后再次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以验证组数据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73,95%CI:1.114~1.236)、骨密度T值(OR=0.436,95%CI:0.293~0.647)、多椎体手术(OR=2.146,95%CI:1.332~3.458)、骨水泥渗漏(OR=2.233,95%CI:1.204~4.141)、骨水泥弥散程度(OR=2.600,95%CI:1.505~4.492)、术后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OR=1.788,95%CI:1.069~2.993)是PVP后再次骨折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以上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风险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95%CI:0.711~0.853,P<0.001),模型预测效能良好。结论根据绝经后OTF患者PVP后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PVP后再次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绝经后女性 经皮椎体成形术 再次骨折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髋部骨折患者跌倒恐惧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翔宇 顾丹凤 +1 位作者 宋洁 曹幸野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7期444-448,共5页
目的分析髋部骨折患者跌倒恐惧的研究热点,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12月的髋部骨折患者跌倒恐惧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分析该领域的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 目的分析髋部骨折患者跌倒恐惧的研究热点,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12月的髋部骨折患者跌倒恐惧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分析该领域的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及关键词等。结果共纳入211篇文献,1991-2022年髋部骨折患者跌倒恐惧相关研究总体发文量呈波浪递增趋势,发文量前3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荷兰和澳大利亚,发文量前3位的机构为莱顿大学、罗伯特博世医院和悉尼大学。该领域的高频关键词为风险因素、髋部骨折、生活质量、老年人等,其中风险因素为突现度最高的爆发词。结论髋部骨折患者的跌倒恐惧研究处于持续发展阶段,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风险因素、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提升患者及家属认知、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功能训练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跌倒恐惧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恐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衰弱与术后尿潴留发生风险之间的中介作用
4
作者 夏丹丹 卞璐 +3 位作者 钱源 朱凌云 刘元 赵锡江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78-1184,共7页
目的探讨术后恐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衰弱与术后尿潴留发生风险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24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量表、Tampa恐动症量表(TSK)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其... 目的探讨术后恐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衰弱与术后尿潴留发生风险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24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量表、Tampa恐动症量表(TSK)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其术前血液检测指标。统计患者术前衰弱、术后尿潴留及恐动症的发生情况。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影响因素,以及衰弱水平和术后恐动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分步回归分析法评估恐动在衰弱与术后尿潴留发生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1)共有28例患者发生术后尿潴留,尿潴留发生率为11.4%。246例患者的FRAIL量表总分为0~5(2.29±1.29)分,共118例患者发生衰弱,发生率为48.0%。246例患者的TSK总分为25~62(42.53±7.98)分,共有169例患者术后出现恐动症,发生率为68.7%。(2)患有痴呆、术后使用镇痛泵、FRAIL量表总分高、TSK总分高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FRAIL量表总分与TSK总分呈正相关(P<0.05)。(3)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恐动在衰弱与术后尿潴留发生风险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且为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相对较高,衰弱水平可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也可通过增强患者术后的恐动水平,从而间接增加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前衰弱情况和术后恐动心理,并积极应对以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衰弱 恐动 尿潴留 术后 中介效应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采用脊柱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研讨
5
作者 王冰 王全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48-151,共4页
目的 分析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将其分为开放组(n=35)和微创组(n=45),开放组行传统开放手术,微创... 目的 分析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将其分为开放组(n=35)和微创组(n=45),开放组行传统开放手术,微创组行脊柱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椎体状态、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微创组的手术、出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均高于开放组,Cobb角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高于开放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开放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4,P<0.05)。结论 脊柱微创手术的并发症少,能快速恢复伤椎高度,下调Cobb角,减轻椎体疼痛感,恢复脊柱功能,推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创手术 并发症 围术期指标 骨质疏松 愈合情况 椎体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锆对鼻黏膜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6
作者 卞璐 夏丹丹 +5 位作者 钱源 史雯 阙云端 吕龙 徐爱花 史文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46-2350,共5页
背景:纳米二氧化锆在骨组织修复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研究纳米二氧化锆对成骨分化的影响将有助于推广纳米二氧化锆治疗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目的:探究纳米二氧化锆对鼻黏膜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鼻黏... 背景:纳米二氧化锆在骨组织修复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研究纳米二氧化锆对成骨分化的影响将有助于推广纳米二氧化锆治疗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目的:探究纳米二氧化锆对鼻黏膜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纳米二氧化锆的细胞毒性,根据细胞毒性选择生物安全浓度,然后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纳米二氧化锆组和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定向诱导各组细胞成骨分化。在诱导分化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早期成骨标志物(Runx2和Osx)的表达水平,在诱导分化第21天进行茜素红染色,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中晚期成骨标志物(OPN和OC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纳米二氧化锆对鼻黏膜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为0.6 mg/mL,该实验选择质量浓度为200μg/mL进行干预,二氧化锆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②与对照组相比,纳米二氧化锆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更明显且细胞矿化水平更高,但与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对比无明显差异;③与对照组相比,纳米二氧化锆组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多,但与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对比无明显差异;④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锆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且能对鼻黏膜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产生促进作用,这种促进效果与纳米羟基磷灰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黏膜 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 二氧化锆 羟基磷灰石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对比
7
作者 王冰 王全明 赵锡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5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5月接诊的8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5月接诊的8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疼痛、膝关节功能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同时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升膝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基于遗忘曲线规律的前置化腰背肌功能锻炼模式在老年OLIF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苏佳俊 秦晓云 +4 位作者 赵全明 黄辉 薛骏 吴洁石 徐瑞生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遗忘曲线规律的前置化腰背肌功能锻炼模式在老年OLIF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OLIF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遗忘曲线规律的前置化腰背肌功能锻炼模式在老年OLIF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OLIF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腰背肌功能锻炼模式,在术后3 d开展五点支撑法腰背肌锻炼指导;观察组将腰背肌功能锻炼指导前置于入院当天实施,同时指导患者根据遗忘曲线规律进行复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腰背肌锻炼错误次数、锻炼依从性、自我效能感、改良腰腿痛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5 d和1个月时五点支撑法锻炼错误次数低于对照组,骨科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分和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当天、术后5 d改良PRO量表评分和ODI两组相近(P>0.05),但术后1个月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遗忘曲线规律的前置化腰背肌锻炼模式应用于老年OLIF手术患者,可有效增强功能锻炼准确度,提高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改善临床症状和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腰椎 椎管狭窄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脊柱融合术 遗忘曲线 前置化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模型构建分析
9
作者 谭成龙 赵庆国 孙思炜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 探讨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与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2016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闭合性骨折病人218例,按照是否发生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分成并发症组(43例)与非并发症组(175例)。采用Logisti... 目的 探讨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与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2016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闭合性骨折病人218例,按照是否发生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分成并发症组(43例)与非并发症组(17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与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结果 两组性别、高血压病史、抗生素应用时间、植骨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受伤至手术时间、是否放置引流管、术中有无采用不接触技术保护软组织、手术时间、骨折类型、切口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未放置引流管、术中未采用不接触技术保护软组织、手术时间≥1.5小时、切口类型“传统L形”是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预测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74(95%CI:0.805~0.943)。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6.158,P=0.291。结论 有吸烟史、未放置引流管、术中未采用不接触技术保护软组织、手术时间≥1.5小时、切口类型为传统L形均是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个体化预测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闭合性骨折 术后软组织并发症 影响因素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在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朱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53-0057,共5页
手术是常见的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方法,但是围手术期的护理同样非常重要,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起着重要影响。本研究的重点是探索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主要关注三方面指标,第一方面是围手术期的指标,第二方面是腰... 手术是常见的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方法,但是围手术期的护理同样非常重要,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起着重要影响。本研究的重点是探索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主要关注三方面指标,第一方面是围手术期的指标,第二方面是腰部功能,第三方面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计划对82例在我们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首位患者入院日期为2022年10月1日,最后一位患者入院日期为2023年8月1日。经过临床检查,患者均被确诊为腰椎椎管狭窄症,并且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进行分组,分别将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包括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入院治疗的患者,对照组患者将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包括2023年3月2日至2023年8月1日入院治疗的患者,研究组患者不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同时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后手术指标及康复效果的情况,评估的方式主要依据三个重要指标:围手术期指标、腰部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研究组腰部功能评分显著降低,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结论 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围手术期指标,还能加速腰部功能的恢复。此外,这种护理方法还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为患者的快速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腰椎椎管狭窄症 围手术期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冰 王蕾 +2 位作者 杨小奇 齐新生 茅治湘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比较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老年OVCF患者(112椎体)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组和PKP组。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老年OVCF患者(112椎体)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组和PK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治疗费用、住院天数相比,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组均少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ODI及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相当,但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较PKP手术时间更短、费用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伸性体位复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螺钉表面含硅二氧化钛纳米管层的体内成骨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贤俊 赵锡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461-2465,共5页
背景:目前假体及骨植入材料多采用钛及其合金材料,该类材料具有优越的力学特性及优良的抗腐蚀性,但其生物活性不足,很难与骨组织之间形成良好的化学键合。目的:在纯钛螺钉表面制备含硅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观察其体内促成骨性能。方法:... 背景:目前假体及骨植入材料多采用钛及其合金材料,该类材料具有优越的力学特性及优良的抗腐蚀性,但其生物活性不足,很难与骨组织之间形成良好的化学键合。目的:在纯钛螺钉表面制备含硅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观察其体内促成骨性能。方法:利用阳极氧化法在纯钛螺钉表面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层(阳性对照组),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植入和沉积法将硅离子沉积在二氧化钛纳米管层表面(实验组),以纯钛螺钉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形貌。将3种螺钉分别植入SD大鼠股骨内,植入后2,4,6周取出股骨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检测;植入后6周进行免疫荧光分析。动物实验获得江南大学实验动物管理与动物福利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均可见均匀一致的双层纳米管阵列,两组间无明显差异;②螺钉植入后第2,4周,实验组的螺钉平均峰值拔出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5),且阳性对照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第6周时,3组螺钉的平均峰值拔出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螺钉植入后第6周免疫荧光显示,阴性对照组螺钉周围几乎没有新生骨附着,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的螺纹周围可见广泛的新生骨附着,其中实验组新骨生成最多;④结果表明,含硅二氧化钛纳米管层在大鼠体内可显著促进纯钛螺钉周围新生骨形成,并增加螺钉拔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钛螺钉 纳米管 成骨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止痛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春生 黄爱国 李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16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腕关节活动度及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腕关节活动度及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并于治疗后进行常规抓握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活血止痛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并于治疗后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度、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肿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旋前度、旋后度、背伸度、掌屈度、桡偏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P物质(SP)、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活血止痛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腕关节的活动度,减轻机体的疼痛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活血止痛汤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疼痛介质 腕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管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14
作者 居敏燕 刘元 何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20期3064-3067,共4页
目的观察共管模式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效果,探讨该模式对患者DVT健康信念、DVT知识掌握度、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 目的观察共管模式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效果,探讨该模式对患者DVT健康信念、DVT知识掌握度、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共管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DVT健康信念、知识掌握度、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DVT健康信念评分为104.29±8.62分、DVT知识掌握度评分为90.25±3.77分,对照组分别为83.25±6.71分、68.17±4.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发生率(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为92.79±4.68分,对照组为78.64±4.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管模式应用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对DVT知识掌握度,增强DVT健康信念,有效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围术期护理 共管模式 健康信念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CPM锻炼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尤琳娜 刘元 +1 位作者 朱凌云 宋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6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接受持续被动运动(CPM)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2018年1—6月手术的5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术后第1天和第2天开始CPM前10min听...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接受持续被动运动(CPM)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2018年1—6月手术的5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术后第1天和第2天开始CPM前10min听音乐直到结束,对照组不听音乐。测定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和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CPM角度增加(P<0.05),主动屈曲ROM增加(P<0.05),同时LF/HF比率差异明显(P<0.05),表明试验组患者的副交感神经活动较对照组多。结论音乐疗法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焦虑,并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早期增强患者关节的活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全膝置换术 持续被动运动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空心钉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冰 齐新生 +2 位作者 杨小奇 茅治湘 王全明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空心钉张力带手术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采用改良空心钉张力带技术治疗34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传统空心钉张力带技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改良组患者愈... 目的:探讨改良空心钉张力带手术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采用改良空心钉张力带技术治疗34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传统空心钉张力带技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改良组患者愈合时间优于传统组(P<0.05);术后12月,改良组患者优良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空心钉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愈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钉张力带 髌骨骨折 优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lon骨折患者术后行踝关节组合操锻炼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健 戈恬矣 +1 位作者 唐艳 倪英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8-80,共3页
目的促进Pilon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方法将108例Ⅱ型、Ⅲ型Pilon骨折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段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锻炼;观察组术后实施循序渐进的踝关节组合操锻炼。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 目的促进Pilon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方法将108例Ⅱ型、Ⅲ型Pilon骨折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段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锻炼;观察组术后实施循序渐进的踝关节组合操锻炼。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出院前踝关节周径显著小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踝关节背伸、内翻、外翻、跖曲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Ⅱ型、Ⅲ型Pilon骨折术后患者实施踝关节组合操可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手术 踝关节锻炼 组合操 依从性 踝关节活动度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应对干预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困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肖扬 徐瑞生 +1 位作者 任琳 杨慧颖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探究二元应对干预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困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其应对疾病能力及生活质量提供现实依据。方法2021年1-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及其配偶42对作为研究组,并回顾性分... 目的探究二元应对干预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困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其应对疾病能力及生活质量提供现实依据。方法2021年1-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及其配偶42对作为研究组,并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收治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及其配偶42对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二元应对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脑胶质瘤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困扰评分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元应对干预不仅可以促进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及其配偶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应对干预 高级别脑胶质瘤 心理困扰 生活质量 配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或RigidLoop固定在膝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叶俊星 戴涟生 +5 位作者 程飞 杨晓斐 杨志刚 黄辉 徐瑞生 袁凤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使用横穿钉(RigidFix)和可调悬吊钛板(RigidLoop)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6月开始,在全关节镜下运用RigidFix或RigidLoop对121例ACL断裂患者进行重建。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RigidFix...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使用横穿钉(RigidFix)和可调悬吊钛板(RigidLoop)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6月开始,在全关节镜下运用RigidFix或RigidLoop对121例ACL断裂患者进行重建。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RigidFix组61例,RigidLoop组60例。两组患者术前MRI明确诊断为ACL断裂,RigidFix组与RigidLoop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5±6.5)vs.(48.9±6.7),P>0.05]。结果对121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27.9±3.5)个月。随访结束时,RigidFix组Lysholm评分与RigidLoo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7±3.9)vs.(91.5±3.8),P>0.05];RigidFix组IKDC评分:正常和接近正常58例,不正常2例,严重不正常1例,优良率95.1%;RigidLoop组IKDC评分:正常和接近正常56例,不正常3例,严重不正常1例,优良率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RigidFix或RigidLoop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患者的膝关节均可获得解剖学重建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 关节镜 横穿钉 可调悬吊钛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结合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晓斐 吴红富 +2 位作者 程飞 叶俊星 张斌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899-902,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结合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及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共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49~66岁,平均(53.0±0.8)岁。术前行...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结合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及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共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49~66岁,平均(53.0±0.8)岁。术前行膝关节磁共振均提示内侧胫骨平台软骨面损伤。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微骨折术,再行胫骨高位截骨术(均为单侧手术)。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进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测量术前、术后胫股角(femoral tibia angle,FTA)。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8.0±0.4)个月。均未发生术中骨折、术后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相较术前,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截骨面均能完全愈合。FTA角度最大矫正31°,最小矫正16°,平均矫正(21±3)°。术前HSS膝关节评分64~76分,平均(72.1±4.3)分。术后6个月患者HSS膝关节功能评分75~84分,平均(80.1±2.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骨高位截骨结合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早期疗效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关节镜 微骨折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