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初探T1 mapping联合DWI识别早期肾间质纤维化的价值
1
作者
孔欣悦
华晨辰
+4 位作者
周乐汀
庄毅
刘晓斌
蔡婷
王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102,共7页
目的探讨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早期识别肾间质纤维化(interstitial fibrosis,IF)方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
目的探讨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早期识别肾间质纤维化(interstitial fibrosis,IF)方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就诊的经肾内科医师评估后接受肾穿刺活检的38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同时行T1 mapping和DWI检查,分别测量肾脏皮质T1值(cortex T1,cT1)、髓质T1值(medulla T1,mT1)、皮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cADC)和髓质ADC值(mADC)。根据肾脏病理的间质损伤程度,将CKD患者分为无IF的CKD-IF0组(7例)和轻度IF的IF1组(3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20例)。分别比较对照组、CKD-IF0组、IF1组的肾脏皮髓质T1值和ADC值,分析皮髓质T1值和ADC值与eGFR的相关性,进一步评估eGFR、皮髓质T1值和ADC值诊断肾间质无纤维化和轻度纤维化的效能。结果(1)对照组和CKD-IF0组的皮髓质T1值和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皮髓质ADC值均高于IF1组(P<0.05),T1值均低于IF1组(P<0.05);CKD-IF0组的皮髓质ADC值均高于IF1组(P<0.05),cT1低于IF1组(P<0.05),mT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将对照组和CKD-IF0组合并为IF0组后,IF0组的皮髓质T1值低于IF1组(P<0.05),ADC值高于IF1组(P<0.05)。(3)所有受试者的cT1与eGFR呈负相关(ρ=-0.476,P<0.05),cADC与eGFR呈正相关(ρ=0.391,P<0.05)。mT1和mADC与eGFR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当单独用eGFR、cT1、mT1、cADC、mADC鉴别IF0组和IF1组时,以eGFR效能最高,AUC为0.86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61~0.962],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88.9%;当联合cT1和cADC后,鉴别IF0组和IF1组的效能进一步提高,AUC为0.912(95%CI:0.839~0.984),敏感度为83.9%,特异度为85.2%;当联合eGFR、cT1和cADC后,达到最高鉴别效能,AUC为0.963(95%CI:0.922~1.000),敏感度为87.1%,特异度为96.3%。结论T1mapping联合DWI可无创有效地鉴别肾脏IF,有望辅助eGFR来进一步提高早期识别肾脏组织结构损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间质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早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探T1 mapping联合DWI识别早期肾间质纤维化的价值
1
作者
孔欣悦
华晨辰
周乐汀
庄毅
刘晓斌
蔡婷
王凉
机构
南京医
科
大学
附属
无锡
人民
医院
肾内
科
南京医
科
大学
附属
无锡
人民
医院
影像
科
江南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影像科
出处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102,共7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BK20210067)。
文摘
目的探讨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早期识别肾间质纤维化(interstitial fibrosis,IF)方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就诊的经肾内科医师评估后接受肾穿刺活检的38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同时行T1 mapping和DWI检查,分别测量肾脏皮质T1值(cortex T1,cT1)、髓质T1值(medulla T1,mT1)、皮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cADC)和髓质ADC值(mADC)。根据肾脏病理的间质损伤程度,将CKD患者分为无IF的CKD-IF0组(7例)和轻度IF的IF1组(3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20例)。分别比较对照组、CKD-IF0组、IF1组的肾脏皮髓质T1值和ADC值,分析皮髓质T1值和ADC值与eGFR的相关性,进一步评估eGFR、皮髓质T1值和ADC值诊断肾间质无纤维化和轻度纤维化的效能。结果(1)对照组和CKD-IF0组的皮髓质T1值和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皮髓质ADC值均高于IF1组(P<0.05),T1值均低于IF1组(P<0.05);CKD-IF0组的皮髓质ADC值均高于IF1组(P<0.05),cT1低于IF1组(P<0.05),mT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将对照组和CKD-IF0组合并为IF0组后,IF0组的皮髓质T1值低于IF1组(P<0.05),ADC值高于IF1组(P<0.05)。(3)所有受试者的cT1与eGFR呈负相关(ρ=-0.476,P<0.05),cADC与eGFR呈正相关(ρ=0.391,P<0.05)。mT1和mADC与eGFR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当单独用eGFR、cT1、mT1、cADC、mADC鉴别IF0组和IF1组时,以eGFR效能最高,AUC为0.86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61~0.962],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88.9%;当联合cT1和cADC后,鉴别IF0组和IF1组的效能进一步提高,AUC为0.912(95%CI:0.839~0.984),敏感度为83.9%,特异度为85.2%;当联合eGFR、cT1和cADC后,达到最高鉴别效能,AUC为0.963(95%CI:0.922~1.000),敏感度为87.1%,特异度为96.3%。结论T1mapping联合DWI可无创有效地鉴别肾脏IF,有望辅助eGFR来进一步提高早期识别肾脏组织结构损伤的能力。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间质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早期识别
Keyword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1 mapping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early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6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初探T1 mapping联合DWI识别早期肾间质纤维化的价值
孔欣悦
华晨辰
周乐汀
庄毅
刘晓斌
蔡婷
王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