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程子安 周爱新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5期116-116,150,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相关因素。方法 2009年l~12月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00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判断服药依从性,比较依从性差及依从性佳两组患者在文化程度、年龄、病程、医患关系、糖尿病知识、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上的...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相关因素。方法 2009年l~12月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00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判断服药依从性,比较依从性差及依从性佳两组患者在文化程度、年龄、病程、医患关系、糖尿病知识、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上的差异。结果发放问卷调查400份,回收360份(90.00%),360份调查问卷中服药依从性好110例(30.56%);依从性差250例(69.44%)。两组比较依从性差组文化程度低、年龄大、患病年限长、经济收入低、糖尿病知识缺乏、存在药物不良反应(P<0.05),是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两组性别构成、医患关系无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服药 不依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欣欣 程子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江山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江山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优泌乐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差异不明显,但2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的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优泌乐同样值得肯定,且该联合用药使用更加方便,更适用于临床治疗,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磺脲类药物失效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舒霖30R、西格列汀联合治疗老年DM2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长春 徐尚敖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甘舒霖30R与口服降糖药物"西格列汀"联合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DM2)患者控制和稳定血糖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单用甘舒霖30R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DM2患者21例,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后,运用免疫生化法,对血糖和... 目的:探讨甘舒霖30R与口服降糖药物"西格列汀"联合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DM2)患者控制和稳定血糖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单用甘舒霖30R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DM2患者21例,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后,运用免疫生化法,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肝肾功能指标(ALT、Cr、U-MAL)的含量进行动态观察,并与联治前的水平做比较。结果:联治前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9.9±1.71)mmol/L和(11.8±2.35)mmol/L,联治后4周下降为(8.2±1.51)mmol/L和(10.0±1.74)mmol/L,平均降幅分别为1.7和1.8mmol/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治后(8~12)周,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稳定在(7.4±1.75)mmol/L~(6.7±1.05)mmol/L和(9.1±1.38)mmol/L~(8.5±1.21)mmol/L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治后12周HbA1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甘舒霖30R的剂量也明显减少,与联治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指标(ALT、Cr)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甘舒霖30R与口服降糖药西格列汀联合治疗,能良好控制和稳定老年DM2患者的血糖水平,亦能减少甘舒霖30R的剂量,且安全性、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 甘舒霖30R 西格列汀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舒霖30R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继发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长春 周爱新 《海峡药学》 2011年第12期183-184,共2页
目的比较甘舒霖30R加二甲双胍及单用甘舒霖30R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疗效,探讨胰岛素剂量、治疗前后体重指数、磺脲类药物失效的T2DM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60例磺脲类药物失效的T2DM患者分成两组,... 目的比较甘舒霖30R加二甲双胍及单用甘舒霖30R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疗效,探讨胰岛素剂量、治疗前后体重指数、磺脲类药物失效的T2DM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60例磺脲类药物失效的T2DM患者分成两组,各30例,A组(治疗组)甘舒霖30R加二甲双胍,B组(对照组)单用甘舒霖30R,疗程6个月。结果两组均可使患者血糖明显下降,胰岛素用量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A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磺脲类药物失效的T2DM患者,采用甘舒霖30R加二甲双胍治疗,优于单用甘舒霖30R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 甘舒霖30R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泌林30R和拜唐苹 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爱新 毛敏杰 程子安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12期1056-1056,共1页
关键词 优泌林 2型糖尿病 拜唐苹 二甲双胍 联合治疗 餐前 睡前 作者 中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复发因素分析——附287例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周爱新 《新医学》 1999年第10期581-582,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 药物疗法 复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综合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子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38-1339,共2页
目的:了解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对除血糖之外TG、HDL、BMI及早餐后30minINS、C肽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8例年龄48~63岁、诊断糖尿病在1.5~6年、体质指数在16.1~18.0kg/m2、口服降糖药物亦能较好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 目的:了解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对除血糖之外TG、HDL、BMI及早餐后30minINS、C肽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8例年龄48~63岁、诊断糖尿病在1.5~6年、体质指数在16.1~18.0kg/m2、口服降糖药物亦能较好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先检测其GHb、TG、HDL、BMI及早餐后30minINS、C肽,然后改为预混胰岛素(甘舒霖30R针)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降糖,3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使用胰岛素治疗前后GHB、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TG减低,餐后30minINS、C肽及BM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予以胰岛素治疗可获得血脂、胰岛功能、体重等独立于血糖之外的多重收益,可考虑早期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治疗 胰岛功能 体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效优泌林补充治疗2型糖尿病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爱新 程子安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4年第5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补充治疗 优泌林 依从性 病人 2型糖尿病 观察 胰岛素治疗 治疗达标 口服降糖药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天两次与每天四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9
作者 程子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297-1300,共4页
目的:观察空腹血糖≥13.0mmol/L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两次混合胰岛素皮下注射和短效联合中效胰岛素每天四次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空腹血糖≥13.0mmol/L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连续给予胰岛素皮... 目的:观察空腹血糖≥13.0mmol/L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两次混合胰岛素皮下注射和短效联合中效胰岛素每天四次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空腹血糖≥13.0mmol/L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连续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变化,血糖、空腹C肽、血糖达标时间、日均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例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下降,空腹C肽升高(均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上述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治疗后体重变化、血糖达标时间、日均胰岛素用量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空腹血糖≥13.0mmol/L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混合胰岛素每天两次皮下注射可能会取得短效联合中效胰岛素每天四次皮下注射治疗相似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皮下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治疗磺脲类继发失效临床观察
10
作者 周爱新 程子安 毛敏杰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4年第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药物治疗 磺脲类继发失效 联合用药 2型糖尿病 优泌林30R 二甲双胍 拜唐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药品分包机在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姜小琴 胡丹丹 +4 位作者 胡嘉璐 徐爱建 陈建平 程子安 应小芳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17期63-63,67,共2页
目的调查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院外用药的依从性,评价门诊药房配置全自动药品分包机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7—12月该院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精神病、帕金森病、恶性肿瘤中两种及以上疾病并居住在农村的老年... 目的调查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院外用药的依从性,评价门诊药房配置全自动药品分包机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7—12月该院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精神病、帕金森病、恶性肿瘤中两种及以上疾病并居住在农村的老年慢性病患者396例,联合用药3种以上,调查配置全自动药品分包机前后(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异常就诊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好占比22.2%高于对照组的5.1%,高血压患者异常就诊率8.4%及糖尿病患者异常就诊率3.6%均低于对照组的26.8%、2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配置全自动药品分包机用于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能够提高用药依从性并减少异常就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农村 老年患者 全自动药品分包机 用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低血糖为首发表现的垂体功能减退症分析
12
作者 周爱新 程子安 梁华敏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首发表现 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舒霖30R联合吡格列酮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13
作者 张长春 《海峡药学》 2012年第9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单用预混人胰岛素替代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吡格列酮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能。方法选择单用预混人胰岛素(甘舒霖30R)疗程达6个月以上,空腹血糖水平>8.0mmol.L-1或早餐后2h>11.1mmol.... 目的探讨单用预混人胰岛素替代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吡格列酮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能。方法选择单用预混人胰岛素(甘舒霖30R)疗程达6个月以上,空腹血糖水平>8.0mmol.L-1或早餐后2h>11.1mmol.L-1的2-糖尿病患者21例,联用吡格列酮片,记录联合治疗前、联合治疗后4周、8周、12周21例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预混胰岛素用量、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时观察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联合治疗后,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及HbAlc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合治疗后,预混胰岛素用量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混人胰岛素联用吡格列酮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改善和稳定及控制血糖水平,可减少胰岛素剂量,且安全性及依从性好,方法简便、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预混胰岛素 吡格列酮片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纠正院内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祝华英 陈文娟 刘慧青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12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方法纠正院内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住院时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发生低血糖时服用鲜橙多饮料138ml,B组发生低血糖时给患者进食50%葡萄糖30ml+温...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方法纠正院内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住院时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发生低血糖时服用鲜橙多饮料138ml,B组发生低血糖时给患者进食50%葡萄糖30ml+温水约50ml,C组发生低血糖时进食“太平”苏打饼干4片。比较三组低血糖纠正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即刻血糖和处理后15、30分钟及下一餐前血糖水平,患者满意度。结果三组血糖纠正和症状缓解时间接近,即刻血糖、处理后15、30分钟及下一餐前血糖水平接近,口感和能接受程度评分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不同方法纠正院内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效果相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方法 糖尿病 低血糖 纠正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与CRP、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9
15
作者 程子安 王国兴 张欣欣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0期1641-1642,1680,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对照组和观察组血...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并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将观察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观察组1)、微量白蛋白尿组(观察组2)、大量白蛋白尿组(观察组3),对比4组血清CRP、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并分析24 h尿蛋白定量与血清CRP、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血清CRP、PRA、AngⅡ、AL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血清CRP、PRA、AngⅡ、ALD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2血清CRP、PRA、AngⅡ、ALD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r=0.537,P<0.05),糖尿病肾病尿蛋白与PRA、AngⅡ、ALD水平呈正相关(r=0.451、0.476、0.631,P<0.05)。结论 CRP、PRA、AngⅡ、ALD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24 h尿蛋白定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