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1
作者 胡小英 杨双 吴碧颖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5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细胞因子这一核心炎症介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起病、进展及恶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COPD的早期识别、病情监测及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细胞因子这一核心炎症介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起病、进展及恶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COPD的早期识别、病情监测及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35~75岁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肺功能检查,筛选出3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同时筛选出56例COPD高危人群作为高危组。比较两组22项血常规参数及12种细胞因子水平,包括干扰素-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细胞因子在COPD中的变化及其诊断与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COPD高危组的TNF-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8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p70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TNF-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4及年龄等因素对COPD高危状态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过步进法、向前选择法及向后剔除法构建的模型均显示出一定的诊断效能。步进法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716,正确分类比例为87.78%。向前选择法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680,正确分类比例为88.89%。向后剔除法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643,正确分类比例为88.89%。结论COPD高危人群组的TNF-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5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显著升高,而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2p70水平则显著降低。TNF-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4以及年龄等因素对COPD高危状态具有显著影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有效用于COPD的早期识别、病情监测以及预后评估,且为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细胞因子 诊断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查问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东 董越 +1 位作者 杨双 施劲东 《中国临床医学》 2022年第3期486-492,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是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3.7%,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对于COPD患者,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最重要的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是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3.7%,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对于COPD患者,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最重要的管理策略。目前COPD确诊依赖于肺功能检查,但由于肺功能检查成本较高,基层医疗机构常存在仪器缺少、技术人员培训不足等局限性,此时筛查问卷成为有效的补充诊断手段。本文对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种筛查问卷进行综述,总结其优势和不足,为后续本土问卷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问卷筛查 基层医疗机构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震动感觉阈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晓 谌衍 +1 位作者 查兵兵 丁和远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3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与震动感觉阈值(VP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587例老年T2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VPT评估结果分为糖尿病组(n=221)、减退组...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与震动感觉阈值(VP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587例老年T2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VPT评估结果分为糖尿病组(n=221)、减退组(n=217)和缺失组(n=149)。记录受试者入院时的年龄、T2DM病程、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血尿酸、血肌酐(SCr)、血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CysC。分析血清CysC及相关指标与VPT的相关性,探讨VPT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糖尿病组比较,减退组年龄较大(P<0.01);缺失组年龄较大,病程较长,HbA1c、SCr、CysC较高,eGFR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减退组比较,缺失组SCr、CysC较高,eGFR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年龄、病程、HbA1c、CysC、SCr和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T2DM病程、HbA1c、SCr以及CysC与VPT呈正相关(P<0.05),eGFR与VPT呈负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2DM病程、HbA1c以及CysC是VP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ysC升高可能是T2DM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胱抑素C 震动感觉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下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社区糖尿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翁哲芳 胡小英 +1 位作者 蒋良华 诸光花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10期913-917,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中医体质辨识下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社区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社区45-65岁糖尿病患者7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托信息化平台,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 目的评价基于中医体质辨识下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社区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社区45-65岁糖尿病患者7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托信息化平台,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体质辨识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养生防病指导建议和干预1年。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FPG、2 hPG、HbAlc,以及糖尿病症状量表的分级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PG、2 hP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值分别为0.001、0.014)。2组干预前后及组间交互比较,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6),2 h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1.1%(179/350)、对照组为45.1%(158/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02,P=0.021)。结论在中医体质辨识下,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控制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糖尿病症状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体质学说 中西医结合疗法 社区卫生服务
原文传递
农村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首诊”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盛清 蔡利强 王朝昕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12期2088-2091,共4页
目的运用服务营销中“顾客忠诚度”的理论,将“签约首诊服务”作为“重要产品”,调查和分析农村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首诊服务忠诚度的影响因素,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6家农村社区的100... 目的运用服务营销中“顾客忠诚度”的理论,将“签约首诊服务”作为“重要产品”,调查和分析农村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首诊服务忠诚度的影响因素,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6家农村社区的1000名居民为调查对象。于2021年5—9月,使用改良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SCI)模型和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量表,运用半结构访谈法自行设计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首诊服务忠诚度的问卷调查表。收集调查问卷分析差异和影响家庭医生签约首诊服务忠诚度的因素。结果家庭医生签约首诊服务忠诚度的8个维度期望值和实际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忠诚度的58个条目中期望值和实际值的均值差值在1.0以上的共6个,58个条目期望值与实际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回归模型发现各个维度的期望值均显著提高了签约居民的满意度,期望值比实际值更能影响满意度。结论浦东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硬件设施、家庭医生服务态度、医患沟通等方面,签约居民认可程度比较高,在药品供给和医疗辅助技术方面存在短板。建议适度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主管理权限,完善和综合医院“上下对接”药品使用制度,探索“全科+专科”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签约首诊 忠诚度 影响因素 策略研究
原文传递
天气炎热,老年人当心高钠血症
6
作者 孙若易 刘建平 《家庭用药》 2018年第9期58-58,共1页
高钠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的状态,为血钠过高(血钠〉145亳摩/升)并伴有血渗透压过高引起的症状,主要由失水引起,有时也伴有失钠,但失水程度大于失钠。高龄老年人合并高钠血症者病死率较高,血钠值越高,病死率越高。有... 高钠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的状态,为血钠过高(血钠〉145亳摩/升)并伴有血渗透压过高引起的症状,主要由失水引起,有时也伴有失钠,但失水程度大于失钠。高龄老年人合并高钠血症者病死率较高,血钠值越高,病死率越高。有报道称,血钠值在150~159毫摩/升时,病死率为34%;当血钠≥160毫摩/升时,病死率猛增至95%。所以应注意防范,注意监测电解质,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钠血症 高龄老年人 水电解质紊乱 炎热 天气 血钠值 病死率 血渗透压
原文传递
探索:沙利度胺治疗免疫系统疾病
7
作者 孙若易 刘建平 《家庭用药》 2018年第7期40-40,共1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具有免疫调节和阻断血管新生作用,对许多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这些疾病包括麻风结节性红斑、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白塞病、炎症性肠炎等。 沙利度胺的免疫调节和抗炎机制简要概... 近年来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具有免疫调节和阻断血管新生作用,对许多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这些疾病包括麻风结节性红斑、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白塞病、炎症性肠炎等。 沙利度胺的免疫调节和抗炎机制简要概括为:沙利度胺可抑制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趋化反应,抑制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的白细胞黏附分子密度,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增强T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系统疾病 沙利度胺 治疗效果 白细胞黏附分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 炎症性肠炎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