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与股骨远端外侧切口术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魏为
林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目的分析采用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与股骨远端外侧切口术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进行手术的40例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分析采用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与股骨远端外侧切口术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进行手术的40例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将其分为对照组(n=17)、研究组(n=23)。对照组患者采用股骨远端外侧切口术,研究组患者采用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的各项指标(手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前和手术后3、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131.79±15.67)min,长于对照组[(110.52±12.45)min],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79.41±6.46)mL、(215.27±10.78)mL、(10.38±1.37)次,均低于对照组[(90.23±7.96)mL、(300.18±15.67)mL、(13.79±1.5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手术前升高,且研究组的Harris评分分别为(50.24±4.89)、(73.45±7.11)分,均高于对照组[(42.33±4.24)、(60.13±6.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6个月,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手术前升高,且研究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01.77±9.37)°、(106.96±10.25)°,均高于对照组[(93.45±7.85)°、(96.41±8.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6个月,两组HSS评分均较手术前升高,且研究组HSS评分分别为(81.24±3.96)、(85.37±4.58)分,均高于对照组[(73.45±3.49)、(76.85±3.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触地时、支撑末期,研究组最大内驱角分别为(3.56±0.37)°、(6.33±0.67)°,均低于对照组[(4.89±0.51)°、(7.46±0.75)°],最大伸膝肌力矩分别为(23.31±5.63)、(18.74±1.96)Nm,均高于对照组[(18.46±4.25)、(15.25±1.78)N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86.95%,高于对照组(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骨远端外侧切口术比较,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手术可以显著降低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且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
股骨远端外侧切口术
股骨远端C型骨折
髋关节功能
膝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与股骨远端外侧切口术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魏为
林杰
机构
江汉大学
附属
医院
(
武汉市
第六
医院
)
江汉大学
附属
医院
(
武汉市
第六
医院
)
急诊科
出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基金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编号:WJ2023M137)。
文摘
目的分析采用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与股骨远端外侧切口术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进行手术的40例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将其分为对照组(n=17)、研究组(n=23)。对照组患者采用股骨远端外侧切口术,研究组患者采用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的各项指标(手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前和手术后3、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131.79±15.67)min,长于对照组[(110.52±12.45)min],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79.41±6.46)mL、(215.27±10.78)mL、(10.38±1.37)次,均低于对照组[(90.23±7.96)mL、(300.18±15.67)mL、(13.79±1.5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手术前升高,且研究组的Harris评分分别为(50.24±4.89)、(73.45±7.11)分,均高于对照组[(42.33±4.24)、(60.13±6.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6个月,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手术前升高,且研究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01.77±9.37)°、(106.96±10.25)°,均高于对照组[(93.45±7.85)°、(96.41±8.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6个月,两组HSS评分均较手术前升高,且研究组HSS评分分别为(81.24±3.96)、(85.37±4.58)分,均高于对照组[(73.45±3.49)、(76.85±3.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触地时、支撑末期,研究组最大内驱角分别为(3.56±0.37)°、(6.33±0.67)°,均低于对照组[(4.89±0.51)°、(7.46±0.75)°],最大伸膝肌力矩分别为(23.31±5.63)、(18.74±1.96)Nm,均高于对照组[(18.46±4.25)、(15.25±1.78)N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86.95%,高于对照组(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骨远端外侧切口术比较,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手术可以显著降低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且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
关键词
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
股骨远端外侧切口术
股骨远端C型骨折
髋关节功能
膝关节活动度
Keywords
Internal fixation through the anterior median approach of knee joint
The distal femoral lateral incision surgery
The distal femoral type C fractures
Hip function
Range of knee moti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与股骨远端外侧切口术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魏为
林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