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症患者内镜引导下可视化鼻肠管置管方法及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玲 刘恩红 +5 位作者 王雪纯 孙亮 曾雅妮 白怡 贾珊珊 郑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索内镜引导下可视化鼻肠管置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危重症患者按鼻肠管置管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床旁盲插置入鼻肠管,观察组采用内镜引导下可视化置入鼻肠管。结果观察组首次置管成功率显... 目的探索内镜引导下可视化鼻肠管置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危重症患者按鼻肠管置管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床旁盲插置入鼻肠管,观察组采用内镜引导下可视化置入鼻肠管。结果观察组首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置管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置管过程中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大便潜血、鼻腔黏膜出血及渗血、误入气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内镜引导下可视化鼻肠管置管可提高患者首次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置管过程中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鼻肠管 内镜 可视化置管 内镜图谱 大便潜血 鼻腔黏膜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观察
2
作者 叶梅 朱国超 陈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收治的6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均接受人工肝模式进行治疗,按照双色球... 目的探究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收治的6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均接受人工肝模式进行治疗,按照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全量组(n=33)和半量组(n=33)。全量组患者接受全量血浆置换(FD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半量组患者接受半量血浆置换(HDPE)联合DPMAS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生存率情况及患者置换血浆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次后的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肝储备功能(吲哚菁绿15 min潴留率、肝有效循环血量)、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28 d存活率及12周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量组患者的置换血浆量为(2034.15±487.22)mL,少于全量组[(3415.26±516.1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后,两组患者的ALT、AST、总胆红素、ALP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ALT、AST、总胆红素、AL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次后组内及组间的GGT、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后,两组患者的吲哚菁绿15 min潴留率均较治疗前升高,肝有效循环血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3次后的吲哚菁绿15 min潴留率、肝有效循环血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后,两组患者的PT、APTT、INR均较治疗前降低,PTA均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3次后的凝血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后,两组患者的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患者治疗3次后的IL-10、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量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5%,半量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DPE可以在降低血浆用量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缓解患者的炎症反应,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能够达到FDPE相似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全量血浆置换 半量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功能 凝血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B型尿钠肽、和肽素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国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646-4650,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B型尿钠肽(BNP)、和肽素(Copeptin)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300例老年CH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82例、Ⅲ级134例... 目的分析血清B型尿钠肽(BNP)、和肽素(Copeptin)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300例老年CH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82例、Ⅲ级134例、Ⅳ级84例。于入院后次日检测血清BNP、Copeptin水平,并采用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对症干预治疗后进行预后随访,分析血清BNP、Copeptin水平与心功能分级、LVEF、LVED的关系及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临床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BNP、Copeptin水平比较,Ⅱ级<Ⅲ级<Ⅳ级;LVEF比较,Ⅱ级>Ⅲ级>Ⅳ级;LVED比较,Ⅱ级<Ⅲ级<Ⅳ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NP、Copeptin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正相关,与LVEF负相关(P<0.05);此外,BNP水平与LVED正相关,Copeptin水平与年龄正相关(P<0.05)。随访期间98例因心力衰竭(HF)加重再次入院,19例发生心源性死亡,共有117例(39.00%)预后不良。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NYHA心功能分级、BNP、Copeptin、LVEF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BNP、Copeptin联合预测不良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其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BNP、Copeptin水平与老年CHF患者病情、预后密切相关,尤其是二者联合检测对不良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尿钠肽 和肽素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不同肾盂减压方式对泌尿系统结石致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肾盂减压成功率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叶梅 练鑫 朱国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9期2069-2072,共4页
目的对比不同肾盂减压方式对泌尿系统结石致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肾盂减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泌尿系统结石导致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根据不同肾盂减压方式分为A组(n=34)与B组(n... 目的对比不同肾盂减压方式对泌尿系统结石致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肾盂减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泌尿系统结石导致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根据不同肾盂减压方式分为A组(n=34)与B组(n=46)。A组行经皮肾造瘘减压,B组行留置导尿管支架减压。比较两组肾盂减压成功率,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水平,二期手术[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软镜使用率]。结果A组肾盂减压成功率为97.06%,高于B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RP、WBC、PCT水平显著下降,且A组CRP、WBC、PCT水平为(42.01±3.27)mg/L、(13.01±1.02)×10^(9)/L、(0.22±0.02)μg/L,低于B组[(50.26±3.39)mg/L、(15.26±1.17)×10^(9)/L、(0.36±0.0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二期手术时间为(30.11±2.18)min,短于B组[(36.48±2.43)min],软镜使用率为17.65%,低于B组(4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 d结石残留率为5.88%,低于B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发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造瘘减压能显著提高泌尿系统结石致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肾盂减压成功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改善二期手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结石 尿源性脓毒血症 肾盂减压 经皮肾造瘘 留置导尿管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