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中碳减排实施路径和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1
作者 吴曼 汤勇华 朱方林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59-63,68,共6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农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低碳化转型与碳减排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对江苏省农业产业园低碳减排典型案例的调研,分析了农业产业园低碳减排的创新举措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构建农业产业园碳减排...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农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低碳化转型与碳减排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对江苏省农业产业园低碳减排典型案例的调研,分析了农业产业园低碳减排的创新举措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构建农业产业园碳减排标准化体系的基本原则、关键技术、总体框架,并从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提高低碳农业技术的经济回报率、加快推广低碳耕作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农业产业园低碳减排的实施路径和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农业园区的低碳高效发展,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园区 低碳化转型 可持续发展 “碳达峰”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郑微微 沈贵银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1-5,共5页
江苏省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生产逐步进入绿色发展道路。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体制机制、生产方式、产品品质等已得到基本确立与保障,但仍然存在生产要素支撑体系不完备、绿色生产标准和规范匮乏、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 江苏省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生产逐步进入绿色发展道路。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体制机制、生产方式、产品品质等已得到基本确立与保障,但仍然存在生产要素支撑体系不完备、绿色生产标准和规范匮乏、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须要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完善理论体系,明确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发展 江苏省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江苏与太平洋岛国农业领域交流合作的对策
3
作者 邹轶 彭英 +1 位作者 亢志华 张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75-279,共5页
江苏省与太平洋岛国虽远隔重洋,但友好交往,农业合作由来已久,合作基础良好。从自然环境、农业产业类型、农业土地制度、农业科技装备、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系统分析当前太平洋岛国的国情和农业概况,揭示太平洋岛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 江苏省与太平洋岛国虽远隔重洋,但友好交往,农业合作由来已久,合作基础良好。从自然环境、农业产业类型、农业土地制度、农业科技装备、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系统分析当前太平洋岛国的国情和农业概况,揭示太平洋岛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土分散度高,土地资源不集中;气候变化明显,自然灾害频发;土地与劳动力资源不匹配,人均劳动生产率低;基础设施落后,生产设备老旧;农产品流通体系薄弱,加工增值率低。而江苏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有条件也有责任做好“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援助和农业合作工作。但同时江苏省与太平洋岛国农业领域合作还存在缺乏多层级磋商机制、多元化产业融合、区位帮扶优势等问题,进而提出在完善交流机制、创设新型智库、扩大经贸交流、深化科技合作等方面深化江苏省与太平洋岛国在农业领域交流合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太平洋岛国 农业合作 “一带一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江苏农村“三新”经济培育与发展路径
4
作者 汪翔 沈贵银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79-284,共6页
江苏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简称“三新”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中起关键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实现农业多元价值,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 江苏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简称“三新”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中起关键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实现农业多元价值,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引领城乡消费模式创新,并吸引社会资本要素下乡。在梳理发展农村“三新”经济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别围绕构建监测体系、夯实发展基础、探索融合发展与绿色发展、打造新载体与培育新主体等方向,提出推动江苏省农村“三新”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用地政策,加快要素多元投入,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支撑,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江苏农村 “三新”经济 培育路径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粮食稳产保供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5
作者 朱大威 何泽新 +2 位作者 柏青 朱方林 樊晶慧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0,共3页
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文在分析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探讨了经济发达地区粮食安全面临的粮食面积萎缩、种粮收益偏低、种粮地块不稳、涉粮补贴不足等问题,总... 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文在分析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探讨了经济发达地区粮食安全面临的粮食面积萎缩、种粮收益偏低、种粮地块不稳、涉粮补贴不足等问题,总结了武进区探索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机制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研究结果可为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农村生态补偿政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态补偿 经济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以江苏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秦建军 汪翔 +1 位作者 陆建珍 徐雪高 《农业科技管理》 2023年第1期69-73,86,共6页
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2020年,对江苏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粮食和果蔬类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比例较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产地... 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2020年,对江苏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粮食和果蔬类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比例较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可以提升其市场参与能力和经营性收入水平,也可以促进其集群式发展,但也面临着较高的市场风险、固定成本刚性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难等制约因素。基于此,文章从做好与市场有效对接、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加强技术集成引进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对策,以促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更快发展,更好地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初加工 农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 影响因素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领域环境污染判断与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微微 沈贵银 《经济研究参考》 2018年第33期39-45,共7页
本文认为农业源带来的环境污染明显低于生活源污染。当前农业源污染的突出问题是畜禽粪便与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因此,必须坚持源头减量、农牧结合与循环利用的原则,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政府... 本文认为农业源带来的环境污染明显低于生活源污染。当前农业源污染的突出问题是畜禽粪便与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因此,必须坚持源头减量、农牧结合与循环利用的原则,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政府扶持,构建农业废弃物收储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规范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品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污染 资源化利用 治理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江苏农业农村发展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沈贵银 廖小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共7页
“十四五”时期是江苏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全面分析“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所取得成就以及农业农村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深刻把握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点从缩小区... “十四五”时期是江苏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全面分析“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所取得成就以及农业农村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深刻把握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点从缩小区域间与产业内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差距,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并提高产业附加值以及解决好城乡间、区域间、家庭间的收入不均衡问题等方面谋划“十四五”江苏省农业农村工作,建立健全适应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与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制度政策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区域差异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倩 李玲 孙小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9-1141,共13页
加快核心科学技术创新对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极具重要性。本研究基于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区域差异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 加快核心科学技术创新对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极具重要性。本研究基于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区域差异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中国科技创新水平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升;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作用效果较明显,对东部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作用次之,而对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对毗邻省份的间接影响高于对该省的直接影响。所以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统筹规划各地区农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辐射作用,实现农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农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空间溢出效应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农村新基建的内在逻辑与突破路径
10
作者 单延博 孙晓童 朱大威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64-68,共5页
推进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形势和面临的问题,并从加强... 推进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形势和面临的问题,并从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加快普及推广新技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提升创新服务水平、加大对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力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新基建 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乡村 科技创新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高效特色农业比较优势及发展重点
11
作者 朱思柱 《江苏农村经济》 2022年第4期40-42,共3页
2022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蔬菜、园艺等特色产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江苏特色农产品新产品、新品牌、新品种等大量涌现。江苏高效特色农... 2022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蔬菜、园艺等特色产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江苏特色农产品新产品、新品牌、新品种等大量涌现。江苏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类型和发展模式从类型来看,一是以部分小众为代表的特粮特经作物,主要依托农业科技资源培育出适宜不同产区生长、满足地区居民多元化食用偏好的地方品种,在合理轮作套种模式和高效栽培技术上形成独特发展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特色产业 特色农产品 产业类型 农业科技资源 高效特色农业 合理轮作 一号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的典型模式研究——以江苏果蔬产业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廖小静 沈贵银 《新疆农垦经济》 2018年第2期69-75,共7页
小农户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探索小农户现代化道路任重而道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带动农户连接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现有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的典型模式的研究较为缺乏。文章以果蔬产业为例,对... 小农户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探索小农户现代化道路任重而道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带动农户连接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现有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的典型模式的研究较为缺乏。文章以果蔬产业为例,对江苏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的三种模式:以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科技成果应用平台带动农户模式、企业化运作下产业融合带动农户模式和农业专业化分工下纵向协作带动农户模式。最后得出几点启示:一是要重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技术扩散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实现农户与现代生产要素的有效衔接;二是要注重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让农户分享农业多功能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收益。三是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促进农户与先进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的有效衔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户 典型模式 果蔬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对甘薯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基于全国甘薯农户微观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艳军 陆建珍 王凯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23-30,185,共9页
利用2019年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固定观察点数据实证研究合作社、科研单位、农资供应商和技术推广部门对甘薯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科研单位对甘薯种植经济效益有显著正向影响,合作社、农资供应商和技术推广部... 利用2019年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固定观察点数据实证研究合作社、科研单位、农资供应商和技术推广部门对甘薯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科研单位对甘薯种植经济效益有显著正向影响,合作社、农资供应商和技术推广部门对甘薯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均不显著,且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2)就中低收入的甘薯种植户而言,加入合作社更能有效提高甘薯种植经济效益,而对于中高收入者来说,应该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3)各类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对甘薯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会因种植规模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服务组织 甘薯 经济效益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季国军 纪洪亭 +6 位作者 程琨 刘满强 江瑜 胡正锟 张岳芳 胡乃娟 胡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2-1054,共13页
系统分析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碳足迹及经济效益对水稻生产碳减排和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省级尺度上关于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研究尚少见报道。基于江苏水稻农情调查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江... 系统分析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碳足迹及经济效益对水稻生产碳减排和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省级尺度上关于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研究尚少见报道。基于江苏水稻农情调查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江苏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碳足迹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单位面积碳足迹为11.28~14.39t·hm^(-2),单位产量碳足迹为1.30~1.52kg·kg^(-1),单位产值碳排放为0.49~0.58kg·yuan^(-1),单位面积碳足迹、单位产量碳足迹和单位产值碳足迹从大到小依次为抛秧水稻或手插水稻、机插水稻、直播水稻。机插水稻和手插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随年份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机插水稻、手插水稻和直播水稻单位产量碳足迹随年份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不同水稻生产种植方式碳足迹中占比最大的是稻田甲烷排放,其次为氮肥施用导致的碳足迹、稻田氧化亚氮排放和灌溉用电导致的碳足迹。氮肥和灌溉用电是影响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水稻种植方式总收益为2.51×10^(3)~2.75×10^(3)yuan·hm^(-2),资源投入成本为1.88×10^(3)~1.99×10^(3)yuan·hm^(-2),碳排放成本为0.20×10^(3)~0.25×10^(3)yuan·hm^(-2),考虑碳排放的净收益(NI-CO_(2))为0.39×10^(3)~0.64×10^(3) yuan·hm^(-2)。机插水稻NI-CO_(2)低于其他三种水稻种植方式,这与机插水稻较高的总收益和较低的资源投入成本和较低的碳排放成本有关。综上所述,仅考虑碳排放,直播水稻是最为低碳的水稻种植方式,综合碳排放和经济效益,机插水稻优于手插、直播和抛秧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方式 碳足迹 经济效益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绿色食品梨特征营养品质挖掘与保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玲玲 刘鹏琰 +1 位作者 王玉玲 季国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149,共9页
梨是江苏省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绿色食品梨市场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但关于其特征营养品质的关注及品质保持技术的研究不足。本研究选取江苏省绿色食品梨为代表,旨在探究绿色食... 梨是江苏省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绿色食品梨市场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但关于其特征营养品质的关注及品质保持技术的研究不足。本研究选取江苏省绿色食品梨为代表,旨在探究绿色食品梨的特征营养品质评价指标,通过营养品质与生长环境因子、栽培方式以及采摘期等关联因素的研究分析,明确其特征性营养功能成分形成的关键调控因素,解析特征营养品质形成的关键影响因子。研究过程中,应用化学检测分析技术手段,通过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基于品种和环境质量因子的品质参数进行归类响应分析,构建江苏地区绿色食品梨产品特征性营养品质评价指标包括维生素C、山梨醇、苹果酸、可滴定酸、Mg、果糖和Ca。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露天和套袋2种栽培模式下,露天种植模式的石细胞含量更低,口感更好,果糖、葡萄糖、柠檬酸、Mn和Se含量较高;最适采摘期研究表明,露天梨采摘早于套袋梨,且均在二者成熟期中期采摘的梨果品质比较优良;决定梨品质形成的关键可控环境因子为土壤pH值、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以影响农产品特征营养品质的关键或者重要影响因子作为突破口,形成区域适宜性梨品种选择技术、口感与风味调控栽培关键技术,以及优化水肥土管理、最佳采摘期选择、全程质量控制及溯源配套技术,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江苏绿色优特农产品营养品质保持的生产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特征营养品质 保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江苏稳住粮食“基本盘”的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媛 朱方林 朱大威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3期5-9,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在保障范围和目标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粮食安全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文章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归纳总结了新形势下粮食“基本盘”的内涵,从宏观层面对江苏省粮食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进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在保障范围和目标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粮食安全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文章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归纳总结了新形势下粮食“基本盘”的内涵,从宏观层面对江苏省粮食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客观分析,从微观层面以全产业链为视角对各环节中影响粮食“基本盘”稳定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强化粮食产业基础、坚持科技兴粮、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和增强产业韧性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江苏粮食“基本盘”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能力安全的路径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粮食“基本盘” 全产业链 粮食安全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农业电商发展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岩 张文宇 +2 位作者 秦建军 施宇恬 曹宏鑫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30-333,共4页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既带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当前,凭借发达的电商平台、便捷的购买方式以及畅通的物流体系,农业电商逐步占据了农产品营销市场。基于"互联网+"视角,分析农业电商的定义...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既带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当前,凭借发达的电商平台、便捷的购买方式以及畅通的物流体系,农业电商逐步占据了农产品营销市场。基于"互联网+"视角,分析农业电商的定义、作用、现状、机遇、挑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电商 现代农业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主要经济作物种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8
作者 沙琴 陈新 +6 位作者 薛晨晨 沈一 许乃银 付三雄 亢志华 张洁夫 李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0-27,共8页
大豆、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为江苏省传统优势农业产业,是江苏省农作物多元轮作、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大豆、油菜为研究对象,从科研育种力量、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品种推广、知识产权以及相关种子企业分布等... 大豆、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为江苏省传统优势农业产业,是江苏省农作物多元轮作、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大豆、油菜为研究对象,从科研育种力量、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品种推广、知识产权以及相关种子企业分布等方面调查分析江苏省主要经济作物的种业现状,剖析当前大豆、油菜种业创新发展面临的自主创新能力弱、育繁推环节割裂、突破性品种缺乏等“卡脖子”问题,从打好差异化聚焦战略、打造品种选用共同体、加强推广体系建设、扶持种业龙头企业、推进“走出去”战略等方面提出针对性举措,探索种业双循环发展新路径,以适应江苏省经济作物产业实际,促进江苏省种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现状 大豆 油菜 经济作物 企业 江苏省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绿色发展制度机制创新:浙江实践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雪高 郑微微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6期293-296,共4页
近年来,浙江省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生产逐步进入绿色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一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但仍然存在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要素支撑体系不完备、农业绿色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品的标准和规范还比较匮乏等问题,... 近年来,浙江省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生产逐步进入绿色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一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但仍然存在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要素支撑体系不完备、农业绿色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品的标准和规范还比较匮乏等问题,须要进一步从市场机制、绿色生产支撑要素、标准化体系及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强化制度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发展 制度机制 创新 浙江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立冬 曹明霞 +1 位作者 张照新 徐雪高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利用1 247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及其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1)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总体尚可但难言乐观;(2)从地区结构上来看,东部地区农业产业化... 利用1 247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及其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1)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总体尚可但难言乐观;(2)从地区结构上来看,东部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要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3)从行业结构来看,乳品、畜禽和水产3个行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相对较好,皮毛和棉麻丝等行业相对较差;(4)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或交易额规模与社会责任履行两者之间呈现倒"U"形曲线关系。规模为10亿~50亿元标准的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最好,而规模达百亿元标准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社会责任 履行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