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下游Venlo型温室番茄蒸腾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戴剑锋 金亮 +4 位作者 罗卫红 倪纪恒 李永秀 袁昌梅 徐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9-103,共5页
该文针对目前国际上计算作物蒸腾速率的通用Penman-Monteith方程(P-M方程)存在的所需参数即作物叶片气孔阻抗不易获取的问题,首先通过春季和冬季Venlo型温室小气候和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叶片气孔阻抗以及植株蒸腾量的实... 该文针对目前国际上计算作物蒸腾速率的通用Penman-Monteith方程(P-M方程)存在的所需参数即作物叶片气孔阻抗不易获取的问题,首先通过春季和冬季Venlo型温室小气候和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叶片气孔阻抗以及植株蒸腾量的实验观测,分析并量化番茄叶片气孔阻抗与温室小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其与P-M方程结合,模拟计算了春冬两季温室内番茄作物的累积蒸腾量,并用实测植株蒸腾量检验了模拟的效果。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春季,两个供试番茄品种叶片气孔阻抗rs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关系为11205/(5.28+PAR)。将该函数关系与P-M方程相结合模拟计算的春冬两季温室内番茄的蒸腾量与实测值的吻合度较高。春季番茄蒸腾量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97,标准误为5.50mm,冬季番茄蒸腾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99,标准误为1.21mm。本研究建立的番茄叶片气孔阻抗与太阳辐射的定量关系,解决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用P-M方程计算番茄蒸腾速率时所需模型参数(叶片气孔阻抗值)难以获取的困难,为P-M方程在温室番茄水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番茄 蒸腾 气孔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杂种(F_1)成熟期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俞明亮 马瑞娟 汤秀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6-181,共6页
7个类型18个杂交组合桃杂种后代果实成熟期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桃果实早熟、中熟、晚熟分别由各自的主基因遗传控制,修饰基因有影响主基因的作用。不同组合类型中,中熟×早熟、中熟×中熟、中熟×晚熟、晚熟×中熟... 7个类型18个杂交组合桃杂种后代果实成熟期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桃果实早熟、中熟、晚熟分别由各自的主基因遗传控制,修饰基因有影响主基因的作用。不同组合类型中,中熟×早熟、中熟×中熟、中熟×晚熟、晚熟×中熟、晚熟×晚熟、晚熟×早熟的杂种后代出现早、中、晚熟单株的分离比率分别为4∶3∶1、0∶3∶1、0∶1∶1、0∶1∶1、0∶0∶1和1∶0∶1。桃成熟期的遗传力h2=0.80,超亲遗传现象明显。在桃成熟期育种中,亲本之一为早熟品种的,其后代出现早熟单株的比率较高;亲本之一为中熟品种的,其后代出现中熟单株的比率较高;任何组合后代都有晚熟单株,晚熟×晚熟组合的,其后代出现晚熟单株的比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期 遗传 杂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番茄叶面积与干物质生产的模拟 被引量:83
3
作者 倪纪恒 罗卫红 +7 位作者 李永秀 戴剑锋 金亮 徐国彬 陈永山 陈春宏 卜崇兴 徐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29-1635,共7页
根据光温对作物叶面积的影响,提出了辐热积(product of the rma leffectiveness and PAR,TEP)的概念。根据试验资料构建了利用辐热积模拟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叶面积动态的数学模型,并将其与已有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 根据光温对作物叶面积的影响,提出了辐热积(product of the rma leffectiveness and PAR,TEP)的概念。根据试验资料构建了利用辐热积模拟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叶面积动态的数学模型,并将其与已有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模拟模型相结合,构建了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动态模型。利用不同品种、基质和地点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比叶面积法和有效积温法相比,辐热积法显著提高了温室番茄叶面积的预测精度,提高了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的模拟精度。辐热积法对番茄叶面积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决定系数R2和统计回归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9743和0.0515m2·株-1,对植株总干物质量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和RMSE分别为0.9360和522.7104kg·ha-1;采用辐热积法对植株总干物质量的预测精度比有效积温法和比叶面积法分别提高56%和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光合作用 叶面积 干物质生产 模拟模型 叶面积动态 温室番茄 试验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中国杏品种S-RNase基因的检测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俊 谷超 +4 位作者 张绍铃 张树军 宋宏峰 赵习平 刘铁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42,共6页
以11个未知基因型的中国杏品种为试材,根据李属植物S-RNase基因保守区设计2对引物组合检测各品种S-RNase基因,共获得22条等位扩增片段,电泳检测表明所有品种的扩增条带集中在300-1100bp的范围内,且表现出一定的长度多态性。序列分析进... 以11个未知基因型的中国杏品种为试材,根据李属植物S-RNase基因保守区设计2对引物组合检测各品种S-RNase基因,共获得22条等位扩增片段,电泳检测表明所有品种的扩增条带集中在300-1100bp的范围内,且表现出一定的长度多态性。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22个S-RNase基因为10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其中6个为首次发现,根据Gen-Bank中已登陆的杏S-RNase基因的顺序,分别命名为S19、S20、S23、S24、S25、S26,序列登陆号为:EF185300、EF185301、EU037262、EU037263、EU037264、EU037265。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分析表明,杏的S-RNase与李属植物的S-RNase表现较高的同源性,为59.3%-100%;与苹果和梨的S-RNase同源性较低,为19.6%-31.6%。试验确定11个中国杏品种资源的自交不亲和基因型分别为:‘大果杏’S19/S20,‘张公园’S24/S25,‘二红’S9/S11,‘黄口外’S11/S26,‘植丸子’S11/S17,‘宇宙红’、‘大丰’S17/S23,‘超仁’、‘虹桥’S8/S11,‘冀光’、‘中华大杏梅’S8/S9;部分品种的田间杂交授粉座果与花粉管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了所鉴定基因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性 S-RNASE 等位PCR扩增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梨品种果实对梨轮纹病菌的抗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丽丽 常有宏 +3 位作者 蔺经 丁芳兵 刘邮洲 陈志谊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0-442,共3页
关键词 梨轮纹病菌 致病力分化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品红品种柠檬雪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畅 陈璐 +4 位作者 苏家乐 项立平 刘晓青 李倩中 陈尚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3,共3页
以具有黄绿色苞片的一品红品种柠檬雪的叶片为外植体,配以不同浓度的NAA和6-BA组合,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素为柠檬雪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影响因子,细胞分裂素对愈伤组织生长有促进作用;柠檬雪叶片最适合... 以具有黄绿色苞片的一品红品种柠檬雪的叶片为外植体,配以不同浓度的NAA和6-BA组合,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素为柠檬雪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影响因子,细胞分裂素对愈伤组织生长有促进作用;柠檬雪叶片最适合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NAA1.5 mg/L+6-BA1.0 mg/L,分化培养基为MS+NAA0.2 mg/L+6-BA1.0 mg/L,增殖培养基为MS+NAA0.1 mg/L+6-BA0.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品红 愈伤组织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砂梨品种黑皮病敏感性的生理特性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慧 丛郁 +2 位作者 盛宝龙 蔺经 常有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6-801,共6页
为研究早熟砂梨品种翠冠和西子绿果实黑皮病抗性差异与采后果皮生理变化的关系。在低温(2℃)贮藏条件下比较黑皮病发病情况、α-法尼烯、共轭三烯、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 为研究早熟砂梨品种翠冠和西子绿果实黑皮病抗性差异与采后果皮生理变化的关系。在低温(2℃)贮藏条件下比较黑皮病发病情况、α-法尼烯、共轭三烯、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等果皮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于低温条件下的翠冠果实,14 d出现明显的黑皮病症状,42 d病情指数达到了66.3;而西子绿果实无黑皮病症状出现。低温贮藏期间,翠冠果皮中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共轭三烯的增加速度、O.2-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均明显高于西子绿。翠冠和西子绿果皮抗氧化酶SOD、POD、APX和CAT的活性变化规律相同,但变化幅度存在差异。2品种SOD、POD和APX活性都在贮藏14 d时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在此过程中,2品种SOD活性相近,POD和APX活性差异逐渐减少。同时2品种CAT活性贮藏14 d后持续下降,翠冠CAT活性低于西子绿,且下降速度远远快于后者。早熟砂梨不同黑皮病敏感性品种果皮中O2.-的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POD和CAT活性存在显著差异,而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共轭三烯的氧化速度是决定果实黑皮病发生与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梨 黑皮病 Α-法尼烯 共轭三烯 活性氧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